有教無類優秀教案
有教無類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習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詞彙
2、引導學生掌握孔子關於教育及教與學的一些重要思想
教學重點:學習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詞彙
教學難點:掌握孔子關於教育及教與學的一些重要思想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孔子是我國曆史上空前的教育家,後世尊他為“萬世師表”。他關於教與學的思想及方法,在我國曆史上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今天還有很高的指導價值。
解題:“無類”指什麼?
明確:不分身份、地位均要教育;不管品行、習性,對所有的人都平等地加以教育。
二、翻譯選文,掌握重點詞語
1、子曰:“有教無類。”
【註釋】教,教育;類,類別;名詞。
【譯文】孔子說:“人人我都教育,沒有區別。”
評析:孔子的教育物件、教學內容和培養目標都有自己的獨特性。他辦教育,反映了當時文化下移的現實,學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變,除了出身貴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階級、階層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種機會。他廣招門徒,不分種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門下受教育。所以,我們說,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開創了中國古代私學的先例,奠定了中國傳統教育的基本思想。
“有教無類”教育思想的實施意義何在?
使接受教育的物件不再侷限於統治階層。這為平民士人透過接受教育而進入官僚階層開闢了道路,對教育和政治都有劃時代的意義。 教育要立足於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義務教育。
2、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譯文】孔子說:“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給他講授高深的.學問,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給他講高深的學問。”
【評析】孔子向來認為,人的智力從出生就有聰明和愚笨的差別,即上智、下愚與中人。既然人有這麼多的差距,那麼,孔子在教學過程中,就提出“因才施教”的原則,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個重要內容,即根據學生智力水平的高低來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這對我國教育學的形成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3、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註釋】斯,副詞,就;諸,之乎;其,表反問。
【譯文】 子路問道:“聽到就去做嗎?”孔子回答說:“有老父長兄健在,怎麼能聽到就去做呢?”冉有問道:“聽到就去做嗎?”孔子回答:“聽到就去做!”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註釋】也,句中語氣詞;“進之”“退之”使動用法。
【譯文】公西華說:“仲由問‘聽到了就去實踐它嗎’,您說‘有父兄活著’;冉求問‘聽到了就去實踐它嗎’,您說‘聽到就去實踐它’。我有點糊塗,斗膽問問。”孔子說:“冉求平時做事退縮,所以我要推他一把;子路本事太大(容易冒失),所以我要讓他退一步想想。”
-
評析: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貫穿於教育實踐中的一個具體事例。在這裡,他要自己的學生不要退縮,也不要過頭冒進,要進退適中。所以,對於同一個問題,孔子針對子路與冉求的不同情況作了不同回答。同時也生動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個特點,即因材施教。
4、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註釋】舊,過往、過往;以告,應為“以之告”
【譯文】子張問道:“令尹子文三次當令尹這個官,沒有高興的臉色;三次罷免了他,也沒有生氣的樣子。先前任令尹時的政事,一定把它告訴繼任的令尹。他怎麼了?”孔子說:“(他)算得上忠了。”子張說:“(那)算得上仁嗎?”孔子答:“不曉得。哪裡算得上仁呢?”
“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註釋】至於,去到;之,到;焉,哪裡。
【譯文】(子張問)“崔子殺了齊國的國君,大夫陳文子有馬四十匹,卻拋下離開齊國。到另一個國家,就說:‘這裡的大夫就像我們齊國的大夫崔子一樣啊。’於是離開這個國家。到了另一個國家,就又說:‘這裡的大夫就像我們齊國的大夫崔子一樣啊。’於是又離開這個國家。(您認為他)怎麼樣啊?”孔子說:“算得上清白了。”子張問:“算得上仁嗎?”孔子說:“不曉得。哪裡算得上仁呢?”
【評析】孔子認為,令尹子文和陳文子,一個忠於君主,算是盡忠了;一個不與逆臣共事,算是清高了,但他們兩人都還算不上仁。因為在孔子看來,“忠”只是仁的一個方面,“清”則是為維護禮而獻身的殉道精神。所以,僅有忠和清高還是遠遠不夠的。
5、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註釋】反,類推。整句話省略了主語。
【譯文】孔子說:“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個問題卻又弄不明白,就不去開導他,若非弟子想表達某種意思卻又表達不出來,就不去啟發他。舉一個牆角作例子給弟子講清楚,而弟子不能觸類旁通推知另外三個牆角的情況,就不再去教他。”
評析: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這一章繼續談他的教育方法問題。在這裡,他提出了“啟發式”教學的思想。從教學方面而言,他反對“填鴨式”、“滿堂灌”的作法。要求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在學生充分進行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對他們進行啟發、開導,這是符合教學基本規律的,而且具有深遠的影響,在今天教學過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鑑。
6、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
【註釋】嘗,曾經;以,來,用來。
【譯文】孔子說:“我曾經整日不吃,整夜不睡來思考,沒有益處,還不如去學習。”
評析:這一章講的是學與思的關係問題。在前面的一些章節中,孔子已經提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認識,這裡又進一步加以發揮和深入闡述。思是理性活動,其作用有兩方面,一是發覺言行不符合或者違背了道德,就要改正過來;另一方面是檢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標準,就要堅持下去。但學和思不可以偏廢,只學不思不行,只思不學也是十分危險的。總之,思與學相結合才能使自己成為德行、有學問的人。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組成部分。
7、【原文】子曰:“學而不思則罔(1),思而不學則殆(2)。”
【註釋】(1)罔:迷惑、糊塗。 (2)殆;疑惑、危險。
【譯文】孔子說:“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穫;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
【評析】孔子認為,在學習的過程中,學和思不能偏廢。他指出了學而不思的侷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學的弊端。主張學與思相結合。只有將學與思相結合,才可以使自己成為有道德、有學識的人。這種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動中有其值得肯定的價值。
8、【原文】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
【譯文】孔子說:“顏回不是對我有幫助的人,他對我說的話沒有不心悅誠服的。”
【評析】顏回是孔子得意門生之一,在孔子面前始終是服服貼貼、畢恭畢敬的,對於孔子的學說深信不疑、全面接受。所以,孔子多次讚揚顏回。這裡,孔子說顏回“非助我者”,並不是責備顏回,而是在得意地讚許他。
9、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知來者。”
【評析】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們,都能夠達到貧而樂道、富而好禮這樣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時對弟子的教育中,就把這樣的思想講授給學生。貧而樂道,富而好禮,社會上無論貧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會的安定了。孔子對子貢比較滿意,在這段對話中可以看出,子貢能獨立思考、舉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讚揚。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個顯著特點。
10、【原文】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1)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2)。”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3),始可與言詩已矣。”
【註釋】(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前兩句見《詩經衛風碩人》篇。倩,音 qiàn,笑得好看。兮,語助詞,相當於“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絢,有文采。 (2)繪事後素:繪,畫。素,白底。 (3)起予者商也:起,啟發。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
【譯文】子夏問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麗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來打扮啊。’這幾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這是說先有白底然後畫畫。”子夏又問:“那麼,是不是說禮也是後起的事呢?”孔子說:“商,你真是能啟發我的人,現在可以同你討論《詩經》了。”
【評析】子夏從孔子所講的“繪事後素”中,領悟到仁先禮後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稱讚。就倫理學說,這裡的禮指對行為起約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禮節儀式;素指行禮的內心情操。禮後於什麼情操?孔子沒有直說,但一般認為是後於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認為,外表的禮節儀式同內心的情操應是統一的,如同繪畫一樣,質地不潔白,不會畫出豐富多采的圖案。
三、小結
本文我們學習到了孔子關於教育和教與學的一些重要思想,孔子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啟發式教育,注重學習與思考,這些都表現了他的人生智慧。
1、下列對孔子教育思想的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D
§ A、孔子認為不分貴族與平民,不分華夏與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這在等級森嚴的奴隸社會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類的“豺狼”的時代,孔子能對教育物件有如此認識,並能在實踐中始終以此作為辦學方針,這無疑表明孔子有極大的勇氣與魄力。
§ B、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這是關於啟發式教學的高度概括。孔子的啟發式教學雖然只有八個字,但它不僅生動地表現出孔子進行啟發式教學的完整過程,而且還深刻地揭示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時將會依次出現兩種矛盾的心理狀態以及出現這兩種矛盾後的正確處理方法。
C、孔子認為完善修養是能夠達到貧而樂道、富而好禮這樣的理想境界。§
§ D、“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孔子認為思考沒有什麼益處,因該執著於學習。
2、課後練習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譯文】孟子說:“君子有三大快樂,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兄弟平安,這是第一大快樂;上不愧對於天,下不愧對於人,這是第二大快樂;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進行教育,這是第三大快樂。 君子有三大快樂,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
孟子把天倫之樂、道德圓滿之樂、教育後進之樂置於統治天下之上,可見他對血緣倫理、道德修為、教書育人的高度重視,可見他對父母親人、天下英才乃至眾生的摯愛。§
啟發:這三方面價值今天看來仍有相當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應當予以重視。§
【感悟】一樂家庭平安,二樂心地坦然,三樂教書育人。朱熹《集註》引林氏的話說:‘此三樂者,一系於天,一系於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怍而已。”也就是說,一樂取決於天意,三樂取決於他人,只有第二種快樂才完全取決於自身。因此,我們努力爭取的也在這第二種快樂,因為它是屬於“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的範圍。 3、討論:你覺得在現實中,老師怎樣做才是“有教無類”?
明確:這一問是開放性討論,主旨要討論“有教無類”這一思想的現代價值,回答可以見仁見智。
要點:在現實中,老師要做到“有教無類”的話,應該對個性不同、資質不同、經濟不同、家庭條件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別不同……的學生,一視同仁地加以教育,而不能厚此薄彼。
四、作業
1、背誦選文5、7則
2、小論文:如果換位思考,你是老師想怎樣教育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