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韻律的教案(通用7篇)

幼兒園小班韻律的教案(通用7篇)

  幼兒園小班韻律的教案怎麼寫?透過此次的教案,讓幼兒們熟悉歌曲的旋律,嘗試用身體的動作表現歌曲的內容。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韻律的教案資料,歡迎閱讀!

  幼兒園小班韻律的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的旋律,嘗試用身體的動作表現歌曲的內容。

  2、初步創編茶壺和茶杯的動作。

  3、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體驗與同伴共同舞蹈的快樂。

  活動準備:

  與歌曲有關的茶壺圖片四幅,鋼琴伴奏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理解歌詞。

  1.分段學習歌詞

  (1)今天老師帶來一件東西,我們來看看它是誰?它的身體是什麼樣子的?(引導幼兒說出茶壺是“矮矮的”,“胖胖的”)

  學習歌詞:我是一隻茶壺矮又胖。

  (2)看一看這個是茶壺身體上的什麼?有什麼用處?(引導幼兒說出茶壺的“把手”和“嘴”)

  學習歌詞:這是我的把手這是我的嘴

  (3)看小茶壺怎麼了?燒好水茶壺會怎麼樣?(引導幼兒說出燒好水茶壺會叫)

  學習歌詞:當我燒好開水我就叫

  (4)水燒好了,我們可以幹什麼了?(引導幼兒說出可以倒茶喝了)

  學習歌詞:拎起我倒杯茶

  2、集體連貫的念一遍歌詞。

  二、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

  1、小朋友念得真棒,我們休息一下,現在來安靜的聽一段音樂

  2、音樂好聽嗎?我們把剛才的歌詞跟音樂拼起來變成一首歌曲,想不想聽一聽?教師範唱。

  3、幼兒分段學唱。

  4、集體連貫唱一遍。

  三、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動作。

  四、表演。

  1、小朋友表現的真棒,老師給大家泡杯茶,大家來做好杯子的動作。老師邊唱邊表演。

  2、小朋友分組,互相倒茶。

  3、給客人老師倒茶。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內容相當多,要求小班幼兒在一課時內完成學習內容,難度有點大。在時間上沒能把握好,活動前半部分,為了讓幼兒理解歌詞,所以花費的時間比較多。考慮到小班幼兒對某些字詞難以理解,所以在歌詞方面我稍微有點改動。比如把“矮又肥”改成“矮又胖”,“提起我”改成“拎起我”。效果是比較好的,幼兒基本都能理解歌詞的內容。透過這次活動我覺得活動的設計方面,還有待改進,如果把這個活動設計成兩個課時,第一課時新授歌曲,第二課時在編排動作。這樣的話更適合小班幼兒的接受特點。在創編動作這個環節也能夠讓幼兒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表現。

  幼兒園小班韻律的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的快慢,進一步學習隨樂有節奏的律動。

  2、藉助從下往上的順序作出較快速反應,表演歌曲。

  3、在變化速度遊戲時,願意積極迎接挑戰。

  活動準備:

  幼兒已認識身體若干部位的名稱。

  活動過程:

  一、複習歌曲《摸耳朵》

  1、幼兒隨著音樂,演唱歌曲。

  2、教師替換歌詞發出的指令,帶領幼兒邊唱邊玩“摸鼻子”、“摸膝蓋”的遊戲。

  二、遊戲《我說你拍》。

  1、教師發出語言指令,幼兒作出快速反應。

  教師:可以摸鼻子、摸膝蓋……可不可以拍呢?準備――拍手、拍膝蓋,還可以拍哪裡?

  2、教師按照從下往上的順序,引導幼兒拍腳、拍膝蓋、拍腰、拍肩、拍頭。

  3、教師按照從上往下的順序,引導幼兒拍頭、拍肩、拍腰、拍膝蓋、拍腳。

  二、韻律活動《快來拍拍》

  1、教師隨音樂旋律朗誦歌詞,並按規定的節奏做動作。

  這樣表演動作:在“來”自上做一次召喚的動作;在“拍拍”上,做兩次拍手動作;在“頭、肩、腰、膝蓋、腳”上做一次輕拍該部位的動作。

  2、教師隨音樂旋律邊唱邊做出相應的動作反應,並引導幼兒跟做。

  3、引導幼兒完整的邊唱邊做。

  三、根據前奏速度的變化來變化動作和演唱的速度。

  四、結伴放鬆遊戲《快來拍拍》

  幼兒園小班韻律的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旋律,學習按照音樂節奏一拍一下地做刷牙、洗臉、梳頭的話功能生活模仿動作。

  2、藉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創編不同的日常生活模仿動作。

  3、樂於參與創編動作,樂意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演動作。

  活動準備:

  牙刷一支,刷牙、洗臉、梳頭等圖片,梳洗音樂。

  活動過程:

  一、複習歌曲《親親我》。

  (1)隨著音樂師生共同表演唱歌曲《親親我》。

  (2)教師:媽媽親過了,你還想要誰親親呢?

  (3)師生歌唱仿編的歌曲。

  二、欣賞生活模仿動作。教師:你看見小朋友在做什麼?

  三、學習生活模仿動作。

  (1)教師:小朋友在做什麼?他們是怎麼做的?

  (2)教師哼唱音樂,請個別幼兒上來帶領大家一起做模仿動作,教師在一旁用體態動作提示幼兒一拍一下地做動作。

  (3)播放音樂,師生隨著音樂一下一下地完整表演刷牙、洗臉、梳頭等動作。

  四、啟發幼兒創編生活模仿動作。

  (1)教師:你還會做哪些事情?誰會用動作帶領大家一起做?

  (2)教師哼唱音樂,鼓勵幼兒帶領大家一起做一做?

  (3)播放《生活模仿動作》音樂,帶領大家邊聽音樂邊做仿編的動作。

  (4)韻律活動《快來拍拍》。教師:小朋友,早上梳洗完畢後,讓我們《快來拍拍》做遊戲吧!

  (5)師生隨著音樂有節奏地邊唱邊拍自己身體相應的部位。

  在活動中,提供了牙刷、臉盆、梳子等實物,讓孩子利用這些用品一拍一下有節奏地模仿刷牙、洗臉、梳頭等動作。

  活動反思: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得到父母的疼愛,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大人包辦代替,自理能力很差。小班的小朋友,對自己的事情更加不理解,為了激發幼兒對生活的樂趣以及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我充分利用了韻律活動《生活模仿動作》,讓孩子們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課前與家長聯絡好,讓孩子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使他們瞭解自己一天主要要做哪幾件事情,並瞭解事情的發展過程和順序,同時透過實踐初步感受自己勞動的快樂。開始部分,讓孩子們學習日常生活中的模仿動作,如起床、刷牙、洗臉、穿衣服等動作。

  然後, 透過 老師的示範,怎樣刷牙,怎樣洗臉,怎樣梳頭,怎樣穿衣服……根據樂曲強弱、快慢,讓孩子們嘗試用幾種不同的事情以及用不同的動作來感受樂曲的韻律。教材中的節奏感是比較明快的,讓孩子自己做事情的同時能感受到快樂。由於孩子們在生活中大都是父母包辦的,所以有些事情根本沒有感覺,比如孩子們對刷牙沒有印象,有種空洞的感覺,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改成漱口,再根據音樂的節奏強弱、快慢反映刷牙的場面。在教學過程中,孩子們很感興趣,學習積極性很高。他們懂得音樂又快又重時,應該幹什麼了;音樂又慢又輕時,又應該幹什麼了。在樂曲結尾時又表現出了自己勞動後的愉快心情。這個活動不僅讓孩子們充分體驗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快樂,而且活動中我進行的一系列動作創編,更加激發了幼兒熱愛幼兒園,熱愛生活的目的,從而更加深一步的達到了教育教學的目的。

  幼兒園小班韻律的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初步學會演唱歌曲。

  2、嘗試創編簡單的歌詞並進行演唱,培養初步的創造性。活動準備:小貓、小兔、小猴、小雞等木偶各一隻。

  活動過程:

  1、幼兒律動入場。小朋友,你們聽——是誰在走路呢?我們一起來學它們好嗎?

  2、組織幼兒練聲。小朋友,你們知道小貓怎麼叫嗎?我們來學學小貓叫。老師還要問你們其它小動物是怎麼叫的,不過你們要唱著告訴我行嗎?

  3、出示木偶小貓引起幼兒的興趣。小朋友,你們看這是誰?(一隻大貓出來了)它怎麼了?(肚子餓得咕咕叫)你們猜它看見誰了,那麼高興?(看見了小老鼠)大貓將老鼠怎麼了?(啊嗚,啊嗚吃完了)

  4、師範唱歌曲。小朋友,老師唱一首歌給你們聽,你們注意聽唱了誰?它怎麼了?看見什麼?結果怎麼樣?

  5、幼兒討論。剛才聽到老師唱什麼?

  6、組織幼兒學唱歌曲。小朋友,我們一起來學唱《誰餓了》這首歌,你覺得它餓了會有什麼表情呢?

  7、出示木偶(小兔、小猴、小雞)引導幼兒創編歌詞並演唱。小朋友,我們來看看還有誰餓了?怎麼唱呢?

  8、鼓勵幼兒大膽進行創編。小朋友,你們想想,還可以創編哪些小動物餓了?怎麼唱呢?

  9、活動結束。小朋友,我們現在一起來模仿這些小動物邊唱邊表演好嗎?

  幼兒園小班韻律的教案 篇5

  活動背景

  “撓癢癢”是《幼兒園建構式課程》小班“落葉飄飄”主題中的一個歌唱活動,其旋律優美、內容簡單,很適合小班幼兒進行學唱和遊戲。我們都知道撓癢癢是一種生活現象,許多幼兒也都有和父母長輩玩過撓癢癢的切身體驗,那種又怕又喜歡的'感受非常美妙;而歌曲“撓癢癢”則從幼兒的視角出發,把落葉飄飄的自然現象想象成是毛毛蟲給大樹撓癢癢的結果,活動內容富有情趣,為幼兒所熟悉和喜愛。在活動設計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將幼兒的生活體驗和歌曲內容進行有機結合,創設輕鬆愉悅地教學環境和心理環境,運用形象生動的肢體動作和遊戲情節,調動起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體驗撓癢癢的快樂情緒。

  2.樂意用手部動作表現歌曲內容,嘗試情景表演。

  (二)活動準備:

  配班老師彈琴,毛毛蟲胸飾一個,歌曲課件,歌曲錄音。

  (三)活動過程:

  1、故事匯入,體驗撓癢癢的快樂

  (1)(大樹畫面)師:這是誰呀?大樹爺爺年紀大了,整天一個人站在那裡很孤單:“哎!我一點都不開心,誰來陪我玩呀?!”“大樹爺爺,我來陪你玩……!”咦!是誰來了呢?(一條毛毛蟲)它們在一起會玩什麼遊戲呢?讓我們來看一看。

  (2)欣賞故事課件

  欣賞後提問:毛毛蟲爬呀爬到大樹爺爺身上幹什麼呀?(給大樹爺爺撓癢癢)

  大樹爺爺癢不癢?你怎麼知道的?學一學大樹爺爺大聲地笑起來?

  (3)我也想玩撓癢癢的遊戲,你們會撓癢癢嗎?撓哪些地方會癢癢?(師幼之間,幼幼之間互相撓癢癢)

  (評析:以故事匯入,生動形象。由毛毛蟲撓癢癢,給大樹爺爺帶來快樂,喚起幼兒情感共鳴,引申到我們也來撓癢癢。透過師生之間,同伴之間互相撓癢癢,在一種輕鬆愉悅地氛圍中調動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熱情。)

  2、學唱歌曲,樂意用手部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1)師:撓癢癢真開心,這裡還有一首撓癢癢的歌曲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欣賞課件歌曲一次)

  (2)提問:歌曲好聽嗎?(根據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師提出相應要求:跟著音樂拍拍手,點點頭,再次欣賞歌曲)

  (評析:多媒體課件的運用,給幼兒帶來了視聽的雙重體驗,配上拍拍手,點點頭等身體動作,幼兒對歌曲的內容和旋律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3)教師手指表演及範唱歌曲

  師:剛才我們聽到的歌曲名字叫“撓癢癢”,唱得是誰給誰撓癢癢?(毛毛蟲給大樹爺爺撓癢癢)瞧!毛毛蟲唱著歌爬出來啦!(用手部動作表現毛毛蟲和大樹爺爺,即一根手指彎彎曲曲表現毛毛蟲爬出來,另一隻手張開五指表現大樹形象)

  教師範唱第一、二樂句後提問:毛毛蟲爬呀爬到大樹爺爺的哪裡停下來了?(樹腳下)

  語言提示:毛毛蟲要從樹腳下往上爬,去給大樹爺爺撓癢癢嘍!(範唱第三、四樂句)大樹爺爺笑得樹枝都抖起來,樹葉都抖落下來了,撓癢癢撓得真舒服呀!

  師:我們的小手也來變條毛毛蟲,一邊唱歌一邊給大樹爺爺撓癢癢,好嗎?

  (評析:手指遊戲是小班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項遊戲形式,教師範唱和示範性的手指遊戲,將幼兒帶入一個遊戲的情境中,激發起幼兒進一步活動的興趣和願望。)

  (4) 引導幼兒帶著愉快的情緒邊唱邊動作

  師:一條毛毛蟲唱著歌爬出來了。“大樹爺爺,我來啦!”,(邊唱邊表演手指遊戲)師:一條毛毛蟲又來了一條是幾條?兩條毛毛蟲撓癢癢一定更開心。

  (三條,四條……,分別用不同數量的手指表現毛毛蟲爬行和撓癢癢動作)

  (評析:手指遊戲的運用,增進了幼兒學唱歌曲的趣味性和主動參與性。幼兒在一條、兩條等多條毛毛蟲出來撓癢癢的手指遊戲情境中,不知不覺地反覆表演和學唱歌曲,體驗到了歌唱活動的輕鬆和快樂。)

  3、嘗試表演,體驗情境遊戲的快樂

  (1)教師扮演毛毛蟲,請一幼兒扮演大樹,其他幼兒唱歌。

  邊唱邊表演:第一、第二樂句毛毛蟲爬出來停在樹腳下;第三、第四樂句毛毛蟲撓大樹癢癢,幼兒發出哈哈大笑或做出怕癢的樣子。

  (2)師:誰願意來做大樹?做大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站在地上一動也不能動。(請部分幼兒做大樹,部分幼兒扮演毛毛蟲,聽歌曲錄音表演遊戲)

  (3)全體幼兒一起參加遊戲。

  (評析:從教師與個別幼兒的遊戲,到部分幼兒的參與,再到集體的共同遊戲,為小班幼兒搭建了一個積極模仿、學習的平臺。其次,幼兒自主選擇角色進行遊戲,更主動更愉快。)

  三、教學反思

  活動生動有趣,層次清晰。教師在遵循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的基礎上對活動進行設計和組織,創設輕鬆愉悅地心理環境和遊戲情境,提高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首先,教師的語言生動形象,具有親和力和感染力,在活動的整個過程中,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寬鬆的心理環境,幼兒情緒愉悅,積極參與。其次,遊戲情境的創設,包括手指遊戲和情境表演遊戲。尤其是手指遊戲的創新運用,調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幼兒在玩中學,手指動一動,唱一唱,體驗到歌唱活動的輕鬆和愉悅。 藝術活動的價值在於幼兒情感的體驗和創造性的表達。而幼兒的學習有個慢慢內化的過程,因此在第一次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必操之過急,應該給孩子留一些內化的時間,情緒到了幼兒自然就唱地更好了。

  四、活動評價

  1、內容的適宜性

  新《綱要》指出音樂相當於興奮的語言,它對年幼兒童具有愉悅的功能。透過音樂活動的開展,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提高對音樂活動的興趣。歌曲“撓癢癢” 旋律優美、內容簡單而富有情趣,貼近幼兒的生活體驗,非常適合在小班幼兒中組織開展。

  2、過程的趣味性

  幼兒的生活即遊戲,幼兒的學習即遊戲。而小班幼兒又具有活潑好動、好模仿、情緒性強、自制力差、認知以具體形象為主等年齡特點。因此,在活動組織過程中教師善於創設有趣的遊戲情境,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如:師生之間互相撓癢癢體現一個“趣”字,手指遊戲學唱歌曲體現一個“趣”字,情景表演遊戲同樣體現一個“趣”字。

  3、學習的主動性

  主動學習,自主學習才是有效地學習。活動過程中無論是寬鬆的心理環境還是有趣的遊戲情境的創設,都較好地調動起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興趣和願望。與此同時,在活動的最後一個遊戲環節中,幼兒透過向老師學,向同伴學,再到自主選擇角色進行表演遊戲,則體現了一種自主學習的過程和方式。主動學習和自主學習促進幼兒有效地發展。

  幼兒園小班韻律的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過年的時候幾乎人人都要吃春捲,考慮到孩子雖然吃過,但不見得知道他叫“春捲”,對春捲的製作方法更是缺少經驗。因此,我透過設計這一韻律活動,旨在激發幼兒過年吃春捲的快樂回憶,並在愉快的情緒中帶領幼兒感受十六分音符的節奏,既迎合了幼兒的興趣,又是孩子們學到了本領,可謂一舉兩得。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感受十六分音符的節奏,能隨著音樂邊唱歌曲邊有節奏的表演“包春捲”。

  2、感受過年“包春捲”的樂趣,體驗和同伴合作遊戲的快樂。

  重難點:

  感受十六分音符的節奏,能隨著音樂邊唱歌曲邊有節奏的表演“包春捲”。

  活動過程:

  一、回憶包春捲的過程

  二、欣賞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

  三、學唱歌曲

  四、遊戲“給小動物包‘春捲’

  五、幼兒合作玩遊戲

  活動反思

  一、幫助會議,激趣匯入。透過欣賞春捲圖片,能及時幫助幼兒回憶起自己過年前吃過。但很少有家庭自己去包春捲,所以幼兒對包春捲的過程充滿好奇。

  二、注重情緒教學,難而化簡。幼兒融入在過年的情景之中,情緒愉悅。由於本次活動的難點是感受並學習十六分音符的節奏,透過拍手念節奏的方式幼兒能比較順利地掌握,但容易出現拍手與念節奏不一致地現象。由於歌曲結構簡單,歌詞簡短,幼兒很快就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因此,我把重點放在幼兒最為感興趣的包春捲的動作表演上。幼兒兩兩表演,參與表演興趣濃厚,連平時不愛上來表演的幼兒也勇敢地上來了!

  幼兒園小班韻律的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聽音樂進行表演,嘗試用綠毛蟲吃東西、蠕動、蛻皮等的動作表現出音樂的旋律和節奏特徵。

  2、能在圖片提示及語言表述的幫助下,學習與樂曲特徵相應的動作,培養對樂曲的感受力,發展動作協調能力、想象力、創造力。

  3、體驗參與韻律活動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已初步瞭解蝴蝶的生長過程。

  2、材料準備:

  (1)關於毛毛蟲的圖片若干。

  (2)樂曲《未出殼的鳥雛》。

  三、活動過程:

  1、問題匯入,自然引題。

  (1)引導語:今天,老師帶來一首樂曲,一起來聽聽是哪個小動物來和我們玩遊戲了?

  (播音樂)

  (2)放音樂《未出殼的鳥雛》。讓幼兒在初步感受樂曲的同時,猜測並回答。

  (3)請個別幼兒談談自己的猜想,豐富幼兒對樂曲的感受力。

  2、圖片及音樂引導,師幼分段學習韻律表演的動作。

  (1)引導幼兒觀察綠毛蟲在音樂中玩的幾個遊戲。

  引導語:到底是誰呢?這是一隻綠毛蟲。它來和我們小朋友玩遊戲。請看!它穿的是什麼顏色的衣服?”引導幼兒逐一發現圖片上綠毛蟲在音樂中玩的幾個遊戲(吃東西、扭動身體、蛻皮和睡覺)。

  引導語:那我們現在就來聽聽著這個音樂,看看,毛毛蟲在這個音樂裡是不是玩著這幾個遊戲。

  (2)引導幼兒模仿綠毛蟲吃東西的樣子、扭動身體的動作、綠毛蟲蛻皮的動作和幼兒模仿創編綠毛蟲睡覺的動作。

  引導語:你們想做綠毛蟲哪個動作?想做吃?還是想做毛毛蟲動,還是想做毛毛蟲脫衣服,還是想做毛毛蟲睡覺呀?

  3、學習聽音樂進行表演。

  (1)引導幼兒完整地聽音樂看圖片,進一步理解記憶樂曲的旋律與節奏特徵。

  引導語:毛毛蟲的動作我們都會了,我們一起聽著音樂來玩綠毛蟲玩遊戲。

  (播音樂)

  (2)引導幼兒加入上個環節中自己創編的動作,進一步感受音樂並進行自由嘗試表演。

  (3)集體找空地表演。

  (播音樂)

  引導語:現在,綠毛蟲們到草地上找東西吃,看有什麼就吃什麼吧!

  (4)創編蝴蝶造型。

  綠毛蟲變呀變,變成什麼?——1、2、3,變,變成美麗的蝴蝶了。

  4、師幼互動進行完整表演。

  (播音樂)

  (1)引導幼兒面向老師,師幼一起進行完整的韻律表演。

  (播音樂)

  (2)引導幼兒主動邀請同伴,一起進行韻律表演。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