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民間遊戲的教案(精選12篇)

小班民間遊戲的教案(精選12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民間遊戲的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民間遊戲的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民間遊戲《木頭人》簡單易學適合小班幼兒學習,可以鍛鍊幼兒的思維敏捷性,透過玩此遊戲,初步培養幼兒的控制力和想象力。希望在玩的過程中帶給孩子們無窮無盡的智慧、快樂和滿足。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的控制力和想象力。

  2。培養幼兒對民間遊戲的興趣。

  活動重點

  初步培養幼兒的控制力和想象力。

  活動準備

  老虎頭飾、 錄音機、音樂磁帶、活動前學會兒歌“木頭人”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幼兒說兒歌進入場地,走走走,慢慢走,一個跟著一個走;不超前,不掉隊,我們都是好朋友。小朋友,我們一起學一學小動物走路好嗎?放音樂《走路》。

  二、基本部分

  小朋友,我們學了一首兒歌《木頭人》,背給老師們聽一聽。“山山山,爬高山,山上有個木頭人,一不許動,二不許笑,三不許露出小白牙。”木頭人是什麼樣的?請舉手說。小朋友說的很好,木頭人是不會說話、不會笑,也不會動的。

  木頭人很好玩,我們一起做個木頭人的遊戲好不好?小朋友手拉手,圍著圓圈一邊說兒歌,一邊走,說到“三不許露出小白牙”時,小朋友趕快學木頭人站好,哪個木頭人表現得好,老師講給他一朵小紅花,如果誰先動,誰先說話,誰先笑,就讓他表演一個節目。玩遊戲三遍。

  還有一種好玩的玩法,老師當老虎,小朋友當木頭人跟在老虎後面一邊走一邊說兒歌,說到“三不許露出小白牙”時,小朋友馬上停住,任意造型擺一個好看的動作,但是不能動也不能笑,誰先動或笑就輸了,被大老虎抓住就讓他表演一個節目或罰他停止一次遊戲。幼兒遊戲三至四次。教師指導幼兒控制自己的身體靜止不動,提醒不跪或坐在地上。

  小結:表揚愛動腦筋擺出不同造型和遵守遊戲規則的的小朋友。

  三、結束部分

  做《看樣學樣》活動放鬆身體,走回活動室。

  活動延伸

  戶外活動繼續玩此遊戲,也可以回家和家人玩此遊戲。

  活動反思

  透過玩遊戲,幼兒對此遊戲非常感興趣,遊戲效果很好,初步培養了幼兒的控制力和想象力、難度適合幼兒年齡特點,重點、難點把握較好,是值得開展的好遊戲,這也是挖掘民間遊戲的魅力所在。

  小班民間遊戲的教案 篇2

  目標:

  1、樂於在水中玩球。

  2、觀看小球從水底向上浮的現象,對這一現象產生好奇。

  3、學說“小球躲起來了”、“小球浮上來了”。

  4、體驗與同伴一起玩水的快樂。

  準備:

  1、在水箱中接滿水;乒乓球若干。

  2、石頭一粒。

  3、玩水前將幼兒的長袖外套脫掉或捲起衣袖。

  過程:

  1、師出示一粒石頭和一個乒乓球,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王老師手裡有寶貝呢!你們猜猜看我手裡拿著的是什麼?(幼兒自由猜測後教師示範)

  2、觀看沉浮。

  師:這兩個寶貝都喜歡在水裡玩,你們來看看石頭在水裡怎麼玩的?

  (很明顯一看就知道石頭沉下去了)

  師:那你們說乒乓球在水裡會不會沉下去?(幼兒自由猜測後教師示範)

  3、敢看遊戲“小球躲貓貓”。 由猜測)

  (1)師:小朋友聽,什麼聲音啊?(配班老師發出小貓的聲音)哇,乒乓球可害怕小貓了,這可怎麼辦啊?它浮在水上肯定會被小貓看見的。(幼兒自由發言)

  (2)師示範遊戲:雙手抓住乒乓球,用力將球摁入水中,邊摁邊說:“小球躲起來了。”見沒聽到小貓的聲音後,師放開雙手,邊放邊說:“小球浮上來啦!”

  (3)師示範遊戲第二遍,鼓勵幼兒一起說:“小球躲起來了。”“小球浮上來啦!”

  4、分組遊戲。(師講明遊戲規則:聽到貓聲就躲起來,沒聽到了就浮上來。)

  小班民間遊戲的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配合歌曲音樂初步掌握遊戲的玩法。

  2、體驗音樂遊戲帶來的快樂。

  重點難點:

  能配合歌曲音樂初步掌握遊戲的玩法。

  活動準備:

  事先學會許多小魚游來了歌曲、許多小魚游來了音樂、小魚頭飾、捕魚人、魚網、呼啦圈。

  活動過程:

  設計理念

  一、 情景匯入,激發興趣

  1、帶領幼兒學小魚遊進入活動室。小魚們池塘到了我們休息一下吧!(模仿小魚遊進入活動室使幼兒能夠融入小魚的角色。)

  2、捕魚人進場:看,那邊有兩個捕魚人,他們拿著漁網想要和我們做遊戲,我們跟捕魚人打個招呼好不好?(跟捕魚人打招呼主要是為了能與下面的環節相銜接。)

  二、學習遊戲,掌握玩法。

  1、捕魚人示範捉小魚。

  2、剛剛捕魚人是用什麼來捕魚的?(讓幼兒透過自己的觀察來認識遊戲時所要用到的道具,不但增強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同時這樣的方式能讓幼兒更好的瞭解道具的使用方式。)

  3、當歌曲唱到哪裡的時候捕魚人要來捉小魚呢?根據幼兒情況進行再次示範。(這是遊戲的難點,因此在這裡我又重新示範了一次,這次是用清唱的方式來示範的,唱到“快快捉住”的時候刻意放慢了速度並將動作誇張化,讓幼兒更加清楚的知道唱到這裡時要將漁網放下來捉住小魚。)

  4、被捉到的小魚哪裡去了?(我將抓住的小魚帶到了呼啦圈裡,讓幼兒清楚的看到小魚被抓住之後要游到這裡來。)

  5、請個別幼兒示範。(在老師的幫助下示範的比較順利。)

  6、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做捕魚人呢?請部分幼兒做捕魚人,部分幼兒做小魚進行遊戲。(當音樂唱到“快快捉住“要放下漁網時幼兒還有點反應不過來。)

  7、教師強調遊戲規則:捕魚人一定要等到歌曲唱到“快快捉住”時才能去捉小魚。

  8、集體遊戲。

  三、結束活動

  天黑了,捕魚的人回家了,小魚們我們也回家吧!幼兒離開活動室。 透過幼兒模仿小魚來引入活動,讓幼兒能夠在扮演小魚的情境中對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

  教學反思: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在教具的準備上還是比較充分的,我利用了現實生活中捕魚的漁網,再在漁網的四周用蘭花布圍了一圈,使民間氣息更加的濃厚。在遊戲的過程中孩子的興趣一直很濃厚,遊戲的後半部分孩子們基本能夠掌握遊戲規則來進行遊戲。但是由於在活動中我沒有過分強調小魚遊的動作,因此在後來到達遊戲高潮的時候孩子們沒有模仿小魚遊,都在那裡興奮的跑來跑去。池塘外面的圈圈也沒有發揮出最大的效果,很多孩子進去了之後又馬上出來了,沒有停留到規定的時間。整個活動的遊戲都是幼兒聽音樂進行遊戲的,因此“捕魚人”在捉小魚的時候被限制住了,如果是幼兒自己清唱的話“捕魚人”在捉魚的時候可能會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小班民間遊戲的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指南》指出“藉助各種材料和器械進行活動,嘗試新的內容和玩法從而獲得身體運動的經驗”,結合我園開展民間遊戲以來,深挖具有陝西特色的民間遊戲資源,我們選擇具有關中特色的長條板凳作為活動材料,設計了“好玩的板凳”這個活動,鼓勵幼兒探索板凳的多種玩法,讓幼兒充分去體驗、探索。在強調幼兒自身探究的同時,鼓勵幼兒合作搭建連線板凳進行小組遊戲,發展幼兒的平衡、鑽爬等基本動作。培養幼兒合作能力,體驗互相協作的快樂。

  活動目標:

  1、透過玩板凳的遊戲,發展走、跑、鑽、爬、平衡等動作;

  2、在遊戲中積極探索發現板凳的多種玩法;

  3、能與同伴相互合作。

  活動重點:

  幼兒會輕輕走、跑和躲藏。

  活動難點:

  奔跑中不和同伴碰撞。

  活動準備:

  8個長板凳;小貓、貓媽媽、大老虎的胸飾;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鼓聲走跑交替變大圓隊形。

  2、熱身運動:《小貓模仿操》。

  二、基本部分:

  (一)探索活動:幼兒自由探索板凳的多種玩法。

  1、幼兒自由探索板凳的多種玩法

  師:小貓們,板凳還可以和我們做遊戲,想玩嗎?那好你們一起和板凳玩一玩,把你們的玩法告訴大家,好嗎?

  2、觀察瞭解幼兒的各種玩法,並鼓勵幼兒交流分享。

  師:你是怎麼玩的,把你的玩法介紹給大家。

  3、嘗試同伴的玩法。

  師:可以試試別人的玩法,也可以合作一起玩。

  你們是幾個人一起玩的?

  玩了幾種方法?

  4、教師總結歸納幼兒的玩法。

  (二)遊戲“小貓與大老虎”

  幼兒利用板凳做爬、走平衡、縱跳的動作。“大老虎“出現,幼兒藏起來。

  三、結束部分:

  放鬆整理《小貓回家了》帶領幼兒回活動室。

  活動指導要點:

  1、鼓勵幼兒用多種方法進行走、跑、跳、平衡的動作;

  2、在用板凳進行組合遊戲時要注意安全。

  小班民間遊戲的教案 篇5

  遊戲目標

  1、練習跑跳動作,進行交通規則教育。

  2、遵守社會行為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遊戲準備

  在場地上畫出寬約1米、長約20米的跑道若干條。

  遊戲方法

  將幼兒分成與跑道數相同的若干組。

  遊戲開始,輪到的一組幼兒站在起跑線後。當遊戲組織者喊“綠燈”時,站在起跑線後的幼兒邊念兒歌邊模仿開木蘭車、摩托車的動作在各自的跑道內,跑跳步前進,先到達終點者為優勝。

  遊戲規則

  1、幼兒不能離開自己的跑道,不能碰撞別人。

  2、聽到“綠燈”可以前進,聽到“紅燈”必須停止。

  遊戲建議

  1、小班幼兒可以不設定跑道,讓其四散跑。

  2、可戴頭盔進行遊戲。

  3、此遊戲適宜在冬季進行。"

  附兒歌

  突突突,騎鐵馬,

  一騎騎到南浦橋,

  來到橋上觀新貌。

  明珠塔,高又高,

  電視節目多頻道。

  高架橋,多又多,

  橫豎交叉一道道。

  浦東開發快又好,

  上海人民真自豪。

  遊戲反思

  新《綱要》指出: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我們努力為孩子們創造條件,給他們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組織和幫助他們投入到中。孩子們不僅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小班民間遊戲的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剛入園的小朋友,遊戲的規則意識不強,如果要讓他們按規則一板一眼的遊戲會比較難,而且玩起來也不容易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所以我覺得四散跑的遊戲比較適合孩子,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他們更加投入的遊戲,能玩得更開心,因此,我選擇了孩子們最熟悉最喜愛的'民間遊戲《老鷹捉小雞》。

  活動目標:

  1、學會傳統的民間遊戲《老鷹捉小雞》,能與同伴共同遊戲。

  2、發展幼兒的靈敏度和反應能力,學會躲閃。

  3、能遵守遊戲的規則,培養對遊戲活動的興趣。

  活動過程:

  遊戲準備:

  老鷹、母雞頭飾各一個,小雞頭飾若干,三個“紙箱子房間”,若干條“長繩子柵欄”,麵包機和碟片。

  1、情景匯入:老師出示母雞小雞頭飾,讓幼兒熟識小雞,並且讓幼兒一起學一學小雞的叫聲和動作。

  2、老師說:“雞寶寶們,今天的天氣很好,媽媽帶你們出去做遊戲好不好?”

  3、老師佈置好場地,讓雞寶寶以開火車的方式跟在雞媽媽的後面,每個雞寶寶拉著前面一位雞寶寶的衣服,讓“雞寶寶小火車”連起來,最前面一位雞寶寶拉著雞媽媽的衣服。

  4、另一位老師帶著老鷹的頭飾扮演老鷹,去捉小雞,雞媽媽雙手抬起來,攔著老鷹,保護雞寶寶們不受到傷害,後面的雞寶寶要跟著雞媽媽左右躲閃,以防被老鷹捉到。

  四、活動延伸

  1、讓幼兒適度玩遊戲,最後讓雞媽媽帶著雞寶寶們一起回到安全的地方,做一做小雞操。

  2、為了平復幼兒運動後的呼吸和情緒,請幼兒做完操後坐在原地,靜靜的聆聽一段舒緩的音樂。

  五、評析

  遊戲是幼兒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鷹捉小雞》是一個讓孩子易學、易懂並十分感興趣的民間體育遊戲,它有助於幼兒在體能、感知、社會性等方面的發展,所以,作為幼兒教師,我們要給孩子豐富多彩的遊戲,讓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

  小班民間遊戲的教案 篇7

  遊戲目標:

  1、體驗相互追逐的快樂。

  2、能遵守規則玩遊戲。

  3、在相互追逐跑、雙腳跳、單跳中發展平衡能力和耐力。

  遊戲準備:

  1、《丟手絹》歌曲。

  2、手絹3條。

  3、若干小圈圈。

  遊戲過程:

  1、第一次遊戲基本玩法---------熟悉遊戲基本玩法。

  玩法:圍成一個圓圈,面向圓心蹲下。指定一名幼兒做丟手帕者,手持手帕,隨著播放的歌聲,在圈外跑,可任意把手帕悄悄丟在某一幼兒身後。待唱到“快點快點捉住他”時,身後有手帕的幼兒可以拿起丟在自己身後的手帕去跑追逐丟手帕者。當丟手帕者跑到被丟到手帕幼兒的空位時,可以蹲在這個空位上,追者便不能再追。追者換作丟者,遊戲繼續進行。

  指導重點:在遊戲過程中告訴孩子規則,熟悉遊戲基本玩法。

  評價重點:知道自己身後有手帕的幼兒待唱到“快點快點捉住他”時,能否拿起丟在自己身後的手帕去追逐丟手帕者。

  2、第二次遊戲創新玩法---------體驗相互追逐雙腳跳的快樂

  玩法:圍成一個圓圈,面向圓心蹲下,指定手持手帕,隨著播放的歌聲,在圈外和小圈圈雙腳跳,待播放唱到“快點快點捉住他”時,所有的幼兒起身去雙腳跳進跳出小圈圈追逐持手帕者。當持手帕者被追者捉住時,追者便不能再追。追者換作持手絹者,遊戲繼續進行。

  指導重點:引導持手帕者雙腳跳進跳出小圈圈和空的場地。引導待播放唱到“快點快點捉住他”時,所有的幼兒起身雙腳跳進跳出小圈圈和空的場地去追逐持手帕者。

  評價重點:

  (1)能否身體平穩地雙腳連續向前跳。

  (2)能否遵守規則(雙腳跳)。

  3、第三次遊戲難度挑戰---------體驗相互追逐單腳跳的快樂

  玩法:無手絹者圍成一個圓圈,面向圓心蹲下,聽到音樂就單腳跳進小圈圈裡。指定手持手帕者在圈內蹲著,隨著播放的歌聲,待播放唱到“快點快點捉住他” 時,手持手帕者去單腳跳追逐所有幼兒。當持手帕者追到還沒單腳跳到小圈圈時,持手絹者便不能再追。持手絹者換作被到追者,遊戲繼續進行。

  指導重點:引導無手絹者單腳跳進小圈圈裡就安全了。

  評價重點:

  (1)能否單腳連續向前跳2米左右。

  (2)能否遵守規則(單腳跳)。

  4、活動結束。

  小班民間遊戲的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鑽的動作。

  2、培養幼兒遵守集體規則的及相互合作的能力。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透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活動玩法:

  兩幼兒手拉手舉起做“城門”,事先商量好誰當一種水果,其餘幼兒一個跟一個排好隊,邊念兒歌邊鑽“城門”,唸完最後一句扮江城門的兩幼兒雙手放下“關”住一個幼兒,並問:你要吃什麼?該幼兒說:“我要吃長長的香焦”,說完與扮香焦的幼兒互換角色。遊戲繼續。

  活動規則:

  1、當唸完兒歌的最後一句,才能將“城門”關上。

  2、被關幼兒要講出香蕉或蘋果的主要特證(也可以扮某種蔬菜)。

  附:遊戲兒歌

  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

  騎白馬,帶把刀,走到城門敲一敲,

  問你吃蘋果還是吃香蕉。

  活動反思:

  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遊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也是對兒童發展最具有價值的活動。幼兒自主選擇遊戲內容,遊戲方式和遊戲夥伴開展真正的兒童遊戲,獲得遊戲的體驗和身心各方面生動、活潑的發展。各種民間遊戲在幼兒園內如火如荼的開展著。民間遊戲的玩法有很濃厚的趣味性,而且容易理解。根據中班幼兒好奇、好動的年齡特點,讓孩子們在玩中樂、樂中學、玩中有得、玩中有創,更好的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小班民間遊戲的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學會念兒歌,體驗參與遊戲的樂趣。

  2、培養向指定方向跑的能力和靈敏的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指定場地的某一區域為“老鼠窠”;小老鼠與花貓的頭飾;魔法棒一根。

  活動過程:

  一、以小老鼠引出主題,學念兒歌。

  1、“吱吱吱”誰來啦?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隻我們紹興的小老鼠,它為我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紹興兒歌。

  2、兒歌裡你聽到了什麼?

  (引導幼兒說出小老鼠的叫聲,大花貓來了小老鼠應該怎麼辦?老鼠窠是什麼意思?)

  3、師幼一起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二、遊戲——貓捉老鼠(教師做花貓,幼兒做小老鼠)

  1、教師講解遊戲規則,指定“老鼠窠”區域,請小朋友們都來做聰明的小老鼠,邊念兒歌邊遊戲。

  2、第一遍遊戲結束後,教師及時發現遊戲中存在的問題,如花貓話沒說完,小老鼠不能開始逃離。

  3、繼續遊戲。

  三、幼兒學習做花貓,玩遊戲。

  1、“大花貓是怎麼叫的?我們一起來學學看,聲音要響亮。” ————喵,花貓來哉!”

  2、老師現在要變魔術了,(出示魔棒)我用我的魔棒來幫我找大花貓。小朋友們在唸兒歌的時候,魔棒會輕輕地落在你的肩膀上,等到最後,這根魔棒在誰的身上,那這位小朋友就是大花貓了,他要馬上“喵”叫出聲,然後去捉小老鼠。

  3、教師及時發現遊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指正。繼續遊戲。

  四、遊戲結束,請小老鼠們回教室去休息休息吧!

  小班民間遊戲的教案 篇10

  目標:

  1、發展幼兒快速奔跑的基本動作。

  2、有利於孩子應變能力的發展,身體的靈活性及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材料:

  小手絹一塊,寬闊平坦的活動場地。

  玩法:

  1、參加遊戲的幼兒坐成一個大圓圈,大家邊拍手邊唱歌。

  2、一個幼兒拿手絹繞圓圈轉,並輕輕地把手絹放在任意一個幼兒的身後。

  3、轉一圈,如果哪個幼兒還沒發覺,丟手娟的小兒便抓住他,讓他為大家表演一個節目。

  4、若被那個幼兒發現了,丟手絹的幼兒就要按順時針方向跑,發現手絹的小朋友拿起手絹在後追趕,追上了便由丟手絹的人表演節目,來追上,就自己表演節目。

  提示:

  1、遊戲開始時間由教師扮丟手絹的人,坐在地上的幼兒不能隨意,扭頭看身後,也不能告訴其他幼兒手絹丟在哪裡。

  2、丟手絹的人不能繞著圈子走了一圈又一圈,還是沒有把手絹丟給某人。

  3、丟手絹的人剛走過你的身後時,你不能偷看背後有沒有手絹。

  遊戲反思:

  “丟手絹”是經典的民間遊戲,兒歌“丟手絹”篇幅短小,精煉,朗朗上口,遊戲規則簡單有趣,符合幼兒好奇、好模仿、好動的特點,容易被幼兒所接受,且隨時隨地自由結合,只需要一塊手絹做道具就玩的很開心,非常適合孩子玩。

  在遊戲過程中,注意培養幼兒勇敢和勇於挑戰的意志品質,調動全體幼兒(包括膽子較小的幼兒 )保持身心愉悅的精神狀態,從而鍛鍊孩子的應變能力,身體的靈活性。

  小班民間遊戲的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能交換夥伴,發展幼兒走的能力。

  2、體驗民間遊戲帶來的快樂之情。

  活動準備:

  站成圓圈、小貓頭飾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帶領幼兒來到戶外活動場地,玩“拉個圓圈走走”的遊戲。

  2、教師出示準備好的小貓頭飾。

  師:喵、喵,小朋友們,這是什麼啊?(小貓)

  有誰知道小貓最喜歡吃什麼?”

  二、遊戲:小貓捉魚

  1、小貓咪最愛吃魚,那麼我們就來玩一個小貓捉魚的遊戲吧。

  2、教師講解遊戲方法:請一名幼兒當小貓站在中間,其他幼兒站在圈外,按逆時針方向邊走邊說:小貓、小貓愛吃魚,一條魚、兩條魚,三條四條五條魚,再抓一條帶回去。“唸到”去“字時,圈外幼兒將手伸向圈內,圈內的小貓就拍打圈外幼兒的手心,被拍著的就進入圈內當小貓。原來小貓的則走到圈外,互相交換角色。

  3、教師帶領幼兒遊戲。

  4、圈內增加幼兒當小貓,遊戲繼續進行,體驗遊戲的快樂。

  三、活動小結。

  1、放鬆運動。

  2、說說遊戲後的感受,激發再次遊戲的興趣。

  童謠:

  小貓、小貓愛吃魚,

  一條魚、兩條魚,

  三條四條五條魚,

  再抓一條帶回去。

  小班民間遊戲的教案 篇12

  遊戲目標:

  1、訓練幼兒走障礙物、平衡、立定跳遠快速跑的技能。

  2、發展幼兒動作的靈敏性和反應能力,學會躲閃。

  3、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遊戲準備:

  小雞頭飾若干,老鷹、母雞頭飾各一個,音樂帶物,雞蛋包裝盒,皺紙,"房子"四間,自制障礙。

  遊戲指導:

  一、開始:

  1、(教師扮雞媽媽,幼兒扮小雞)"小小蛋兒把門開"邊唱邊做動作進場。

  2、準備運動:小雞操

  二、展開:

  1、"小雞們,今天的天氣真好,媽媽帶你們去鍛鍊身體,好不好?"不好"幼兒分組活動:透過各種自制器械訓練幼兒走障礙物、平衡,立定跳遠的技能。

  2、小雞捉蟲:訓練幼兒手指的靈活性。

  3、遊戲:老鷹捉小雞透過遊戲發幼兒發展快速跑的能力,學會躲閃。

  三、結束:

  1、舞蹈:小雞小雞在哪裡

  2、"小雞們,今天你們表現得真勇敢,也很能幹,捉到了放多小蟲,我們一起小蟲帶回家去,好不好?"(幼兒聽音樂退場)

  教學反思:

  這節課孩子們積極投入、興趣高漲,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表現出自主探索、樂意合作和挑戰自我的精神。透過遊戲鍛鍊了幼兒快速跑的本領,學會躲閃。還培養了幼兒遵守遊戲規則意識和安全意識。在這節活動課中教師還充分利用背景音樂代替教師的語言,較好地刺激了幼兒的音樂感官和運動感官,使民間體育遊戲活動成為培養兒童興趣、發展動作、表達情感、開拓創新的過程。

  遊戲玩法:

  雞媽媽後面依次是小雞仔,老鷹不抓雞媽媽,只能突破雞媽媽的防線,抓住最後面的小雞後,老鷹為勝。雞媽媽為了防止老鷹抓住自己身後的小雞仔,可以張開雙臂,儘量攔住老鷹,不要抓捕住自己身後的小雞仔們。雞媽媽在攔的同時,可以大聲喊著老鷹從哪邊過來了等話語,告訴自己身後的小雞仔們。雞媽媽的身體為防止老鷹的捕捉,可以左右移動,在雞媽媽身體左右移動的同時,雞媽媽身後的小雞仔們也隨著以相同方向來轉動,萬一老鷹突破了雞媽媽的防線,快要抓住最後面的小雞仔時,小雞仔立即蹲下,雙手捂住耳朵,這樣老鷹得重新站在雞媽媽的前面,遊戲就不得不重新開始。而老鷹一旦突破了雞媽媽的防線,右手抓住了最後面的小雞仔後,就算是老鷹為贏,遊戲就得從石頭、剪子、布那兒重新開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