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路上》教案設計(通用9篇)
《上學路上》教案設計(通用9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上學路上》教案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上學路上》教案設計 篇1
本課教學目標:
1.透過畫上學路線圖和玩交通安全棋,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珍愛自己生命的情感。
2.知道在上學的路上要遵守交通規則,不要在路上玩耍,不要吃地攤上不潔的食物,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上學不遲到的好習慣。
3.掌握一些基本的交通規則。
一、課前準備
1.教師
(1)多媒體課件
(2)實物投影儀
(3)道具:人行橫道
(4)交通安全棋(40份)
2.學生
(1)每人準備一個骰子。
(2)調查和了解自己和周圍同學在上學路上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
二、教學過程
(一)以遊戲匯入,激發興趣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副關於上學路上的棋,(課件出示課題:5,上學路上),想玩嗎?(課件出示棋譜)好好看看,應該怎樣下?想想這些問題。(課件出示:(1),哪些地方要進?(2),哪些地方要退?(3),哪些地方要停?)
2.學生觀察。
3.學生交流。
4.你知道這些地方為什麼要被罰停和後退嗎?這些做法有什麼後果?
5.學生評述這些行為。
6.教師小結:對,不遵守交通規則會威脅我們的人身安全,在路上玩會讓我們遲到,而小攤上的零食不衛生,吃了會生病。小朋友們,在我們平時的上學路上會遇到更多的事情,那麼你又該怎麼對待呢?
(遊戲是小朋友們喜聞樂見的形式,以遊戲開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同時,整堂課也可以看成是讓學生完成一個活動任務——下棋,從知道遊戲規則到深入地理解遊戲內容再到從玩遊戲中進行體會,讓學生在“玩中學”。)
(二)與生活聯絡,深化感悟
1.說一說
(1)在我們的上學路上,你還見過哪些不恰當的行為?這樣做有什麼後果?
(2)學生回答
2.勸一勸
(1)(課件出示三組圖片:路上玩耍、買零食、不遵守交通規則)遇到這些行為,你該怎樣勸他們?選出一組勸一勸。
(2)學生練習
(3)學生髮言
3.畫一畫
(1)我們每個同學的家住在不同的地方,從家到學校的路線也不同,那麼你家到學校會經過哪些地方呢?能畫下來嗎?你們可以照圖樣畫,也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畫出來,如果你們覺得這些圖示還不全,還可以另外補充。
(2)學生動筆畫,教師巡視幫助。
(3)小組之間說一說(要求:1,說清路線,2,在經過那些地方時要注意些什麼。)。
(4)各組推選一名學生上臺在實物投影上指著說。
4.看一看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本鎮的幾個岔道口的錄象(高峰期的景象),提醒學生這兒是事故易發點,要注意安全。(注:這些岔道都沒有設定紅綠燈。)
5.演一演
讓學生演練如何過馬路。
(1)先指名說一說。(要走人行橫道,在馬路的這頭要向左看,走到馬路的那頭要向右看。
(2)佈置道具(人行橫道),指名錶演。(2-3名)
6.議一議
在上學路上,我們究竟要注意些什麼呢?小組討論一下,看哪一組知道得最多。
(1) 分小組討論。
(2) 小組推薦一位同學交流。
(3) 教師簡單點評。
7.學一學
(1)課件出示交通安全兒歌:
小朋友,聽我講:馬路不是遊戲場,
走路要走人行道,馬路當中別亂闖。
前後左右注意看,人來車往莫慌張。
小朋友,要知道:走路不能看書報,
不追、不玩、不打鬧,車前車後莫亂跑。
交通規則記在心,安全第一要做到。
(2)學生學唱兒歌。
(品德課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的主要源泉,只有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絡,才能喚起學生的共鳴,加深學生的理解,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因為農村孩子與城市小孩的不同,所以在教材內容的選擇上,我進行了一定的舍取與更改,更是使用了一些學生生活中的場景對其進行教育,說一說、勸一勸、畫一畫、看一看、演一演、議一議、學一學等方式讓學生在“生活中學”,在“做中學”,相信不光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作用,也會對學生的生活有所幫助。)
(三)、以遊戲結束,鞏固昇華
1,學生下棋。(可以進行自由組合)
2.下完後,談一談感想。
(此時進行遊戲的時候,學生對這些規則和道理已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真正做到了在“玩中學”,提高了活動的實效性。同時,在玩中,能讓學生更為深刻地體會到平安、及時到校的注意點,使知識得以鞏固和昇華。)
(四)佈置作業
(課件出示)小組合作製作放學路上的棋譜,做完之後小組下棋。
(放學路上與上學路上的注意點基本是一樣的,所以這份作業是對所學知識的複習鞏固,難度不大而又能有所創新,動腦又動手,有較強的實踐性與趣味性,應該是小朋友所喜聞樂見的作業形式。)
三、課件製作和使用的設想
1.課件出示課題:5,上學路上
2.課件出示棋譜
3.在棋譜旁出示這三個問題:
(1),哪些地方要進?
(2),哪些地方要退?
(3),哪些地方要停?
4.學生回答完一個問題後,教師點選,棋譜上相應的區域便會有不同的底色。(分別是紅、黃、藍)
5.課件出示三組圖片:路上玩耍、買零食、不遵守交通規則(每組有3-4張圖。在路上玩耍:在商場門口玩,在地上玩彈珠,在馬路上追逐小動物,邊走邊玩溜溜球等;買零食:到小攤上或店裡買;不遵守交通規則:走在機動車道,走在馬路中央,走在路的左邊,橫穿馬路,追逐車輛等)
6.課件出示本鎮的幾個岔道口的錄象(高峰期的景象)
7.課件出示交通安全兒歌:
小朋友,聽我講:馬路不是遊戲場,
走路要走人行道,馬路當中別亂闖。
前後左右注意看,人來車往莫慌張。
小朋友,要知道:走路不能看書報,
不追、不玩、不打鬧,車前車後莫亂跑。
交通規則記在心,安全第一要做到。
8.課件出示作業:小組合作製作放學路上的棋譜,做完之後小組下棋。
四、對本課時教學的簡短提示與建議
1.考慮到農村孩子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內容,我有了一定的取捨,同時,由於我將本課設計成了一個活動內容——下棋,為了保證教學的整體性,切實做到在“玩中學”,我將本課的教學時間設為一課時,因而,教學內容比較豐富,教學環節比較緊湊,教學時,要注意教學節奏的把握。應注意評價語、評價手段的運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爭取教學無死角。
2.由於是一年級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所以在學生說一說、勸一勸、畫一畫、看一看、演一演等活動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及時發現孩子們在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惑,並適時給予引導,同時,還要善於誘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與指點,形成一種良好的團結合作氛圍。
教學總評: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良好品德、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這就是說,品德與生活課要立足於學生的生活,立足於學生的活動,立足於學生的發展。對於剛剛升入小學的一年級學生來說,品德課更是要密切聯絡生活,讓他們在學習中體味到快樂。本節課的教學便是立足於兒童,充分啟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激發兒童的活動熱情,在一個個熟悉的生活場景中,喚起了學生的共鳴,加深了學生的認知,而在說一說、勸一勸、畫一畫、看一看、演一演、學一學等環節,以及本節課的一個整體活動——下棋中,充分體現了在“做中學”,“玩中學”,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課後作業也體現了實踐性和趣味性的特點,能為小朋友所接受,使知識得以鞏固。相信本堂課能使學生學有所得,不僅知道了如何去生活,更能做到健康、安全地生活。
《上學路上》教案設計 篇2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九、七個生字和新詞。
2.初步理解新詞的句子的意思。
3.在學習生字詞的過程中讓學生說常用的句子,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1.學會有關生字、新詞。
2.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課件 詞卡 大課文 掛圖 玉米模型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由故事引出課題。
一.新授
(一)學習生字
1.通讀第一、二自然段
2.學習第三自然段中的詞語
(1)蹲下去
看圖:曹紅在做什麼?
她怎樣扶玉米的?
出示詞卡:蹲下去 指導讀
舉例:一支鉛筆掉在地上,讓一位同學把它拾起來。(說句)
看課文中的句子。
(2)一鬆手
讀第二句話,理解“一鬆手”的詞義。(動作演示)
(3)呢
怎麼辦呢? 表情演示。
出示詞卡:呢 指導讀
看課文中的句子:怎麼辦呢? 比一比,看誰讀的好。
舉例:板擦不見了,怎麼辦呢?老師從辦公室拿來了一個新板擦。
(4)辮子
出示詞卡:辮子 指導讀
理解詞義(如預習時,學生都懂得這個詞語的意思了,就讓學生來說說)
(5)蝴蝶結
出示詞卡:蝴蝶結 指導讀
看圖和實物理解詞義
(6)綢帶 解下
出示詞卡:解下 綢帶 指導讀
讓一位同學來演示動作。(解下綢帶)
告訴生:XXX解下綢帶。
區分:綢帶和蝴蝶結。
演示:XXX解下紅領巾。(說句)
(7)綁在一起
出示詞卡:綁
理解字義:
這裡的“綁在一起”同學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看句子“用綢帶把它和別的玉米綁在一起”。
師演示:綁在一起。
(8)踩實
出示詞卡:踩實 指導讀
理解詞義:玉米周圍的土鬆了,要踩實,使土變的硬一些。
(9)理了理
師題問:在這句話中有沒有不懂的詞語。
那朱老師問大家:“理了理辮子”是什麼意思?
朱老師理了理衣服。
(二)複習詞語
1.這是我們本節課學習的詞語,自己把這些詞語讀一下。
2.齊讀詞語。
3.師提問,讓生動作演示。
(三)書寫生字
1.我們來看一下這些生字,看看哪些字比較難寫,要注意些什麼?
2.在自己作業本上寫一個。
二.複習鞏固
1.朗讀課文
2.組詞
尊( ) 呢( ) 瓣( ) 幫( )
遵( ) 嗎( ) 辮( ) 綁( )
蹲( ) 呀( )
三.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
2.抄寫詞語
3.組詞
《上學路上》教案設計 篇3
活動目標
1、能背書包靈活地、連續地側身鑽過50釐米高的障礙物,進一步鞏固側身鑽的動作要領。
2、萌發上小學的願望。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個小書包,包內裝有不同重量的物品,並在包外做好重量的標記。
2、拱形門、平衡木、輪胎。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組織幼兒選擇適當重量的書包,做各種動作,如走、跑、跳等。
2、請幼兒自由探索背書包側身鑽過拱形門的方法。
(1)出示拱形門,引導幼兒自由探索不同鑽法。
師:今天我們要揹著書包鑽過拱形門,試試看,怎樣鑽可以不碰倒拱形門?
(2)請個別幼兒示範,引導幼兒交流並相互學習各種不同的鑽法。
背書包側面鑽的動作要領:側對拱形門——側下蹲,蹲的時候要儘可能的低一些——單腿先過拱形門——低頭——深深地彎腰,不要讓書包碰到拱形門——屈膝,等重心完全移動再站起來,身體不碰到拱形門。
3、以小組競賽活動進行遊戲,提高側面鑽的動作技能,提高幼兒遵守遊戲規則。
(1)教師交待玩法:幼兒分成4組,站在起跑線上,遊戲開始時,排頭第一名幼兒連續鑽過三個“山洞”(拱形門),走過“獨木橋”(平衡木),跳過“小石頭”(輪胎),到達“學校”後,快跑回來拍第二個小朋友的手,遊戲反覆進行,先完成的小組為勝。
(2)幼兒連貫練習1-2遍,教師重點指導:幼兒鑽的時候避免出現手扶拱形門,背弓太高,不會低頭,上體過早抬起,顧頭不顧身,彎腰不彎腿等不協調的現象。
4、整理物品:引導幼兒將書包放到指定地方,並擺放整齊。
5、引導幼兒做放鬆運動後活動結束。
《上學路上》教案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認識交通安全事故的危害,培養學生交通安全意識。
2、引導學生了解、掌握在上(放)學路上安全行走、安全乘車的基本常識,提高學生在日常出行和突發交通安全事件時正確應對事故的能力。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蒐集小學在上(放)學路上發生的交通安全事故案例文字資料、圖片資料和影片資料,製作內容豐富、生動形象的課件以輔導課堂教學。
學生準備:上網或查閱報刊,蒐集小學生在上(放)學路上發生的`交通安全事故案例的文字資料和圖片資料;在家長的幫助下,觀察紅綠燈的“工作”情況,瞭解紅綠燈的指示要求,識別人行橫道標誌線,觀察道路上的安全隱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1、課件展示“警示臺”內容:請大家自由閱讀這段話,想想你有什麼感受和體會。
引導學生談感受,體會交通安全事故給小學生的健康和生命帶來的危害與影響。
2、教師小結:同學們,你們每天都要步行或乘車往返於學校和家庭之間。隨著馬路上各種車輛的日益增多,大家的人身安全也越發受到了威脅。如何才能夠做到開開心心出門、平平安安回家呢?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上學路上保安全》這一課。
二、真實再現,警鐘長鳴
1、首先,請大家瞭解幾個與我們小學生有關的交通安全事故案例。請大家閱讀課文的“真實再現”部分,想一想,這幾個案例分別講述了什麼內容?你有什麼感想?
引導學生透過讀、悟、談,認識交通安全事故的慘痛教訓和提高安全自護意識的重要性。
2、你還從課外蒐集到了哪些交通安全事故案例?透過這些案例,你又有什麼感受和體會?
引導學生展示蒐集的文字資料和圖片資料,進一步深化對交通安全事故危害的認識。
3、老師也蒐集了一部分關於交通安全事故的資料,請大家觀看後在小組內交流感受和體會。
播放課件,展示更加豐富的相關文字、圖片和影片資料,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感受和體會。
三、行動線上,情景模擬
1、瞭解了交通安全事故的危害後,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夠遠離危險,在上學、放學的路上保護好自己的人身安全呢?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行動線上”吧!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思考後交流:
(1)我們在上學、放學的路上行走時,哪些情況最容易發生危險?為什麼?
(2)上學、放學時,我們該如何安全的過馬路?為什麼?雨雪天要特別注意什麼?為什麼?
(3)乘校車和公共汽車上學、放學時。我們分別需要注意哪些安全問題?為什麼?
3、小組合作,學生根據課文提示的不同情況自主選擇特定情境進行模擬演示,教師引導、學生適時評議並進一步探究緣由。
四、拓展延伸,鞏固提升
1、學生讀圖,思考:圖中提示我們在上學、放學途中,還應該注意哪些安全問題?除此之外,聯絡我們自身實際,還有哪些注意事項?
2、什麼是“馬路陷阱”?有哪些“馬路陷阱”?我們應怎樣防備?
先引導學生自己談理解、談體會,然後在小組內交流,進一步理清認識。
小組彙報交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合理補充。
五、回顧總結,暢談收穫
引導學生交流學習本課後的感想和收穫。
《上學路上》教案設計 篇5
活動目標:
1、透過不同運動材料的自主搭建,發展幼兒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2、培養幼兒敢於嘗試不怕困難的精神。
活動準備:“小學”、書包、大球、跨欄、橡皮筋、輪胎、竹梯(下扎紙盒)、石子、滑板車、樹林、墊子、山洞、紙箱等。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上學歌
1、快速排好4列橫隊
2、跟著老師邊念兒歌邊熱身。
二、探索運動區域
師:山區的路很難走,山區孩子的家離小學很遠,他們在去小學上學的時候,會遇到哪些難走的路呢?等會你們去想一想、擺一擺、走一走。
1、幼兒自主搭建
觀察指導:
1)哪條路線或者哪段路程對幼兒來說最困難(指向動作發展)。
2)引導幼兒有序的透過各個路段。
2、交流分享經驗:你剛才走了山區的哪條小路,你覺得走這條路時怎樣保持身體的平衡?請走給小朋友看看。(請走不同路的幼兒示範)
3、再次分散練習
活動中幼兒可自由增加或調整障礙物
三、集體遊戲:上小學
1、我們今天熟悉了山區的小路,但是在通往學校的路上還有一條河擋住了去路,讓我們分成3組按照圖紙造橋吧。
2、橋造好了,我們可以一起背起你的小書包去上學,路上注意安全,不玩耍。
3、幼兒任意自由選擇1條路後將書包放在希望小學中。
四、放鬆整理活動
1、活動小結:今天,我們都按時到達了學校,做了小學生以後,每天都要像今天一樣,按時上學,在路上注意安全、不玩耍,不遲到。
2、放鬆活動
3、整理物品
《上學路上》教案設計 篇6
教學目的:
1、訓練學生根據命題進行回憶想象的形象思維能力。
2、運用學過的人物畫、色彩知識等組織畫面,培養學生愛學校、愛學習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透過對歌曲的演唱展開聯想,在歡樂的歌聲中,回憶上學的情景。
教學難點:
能夠運用不同的藝術形象處理畫面構圖,表現生活。
教具準備:
1、學生帶好自己喜歡的作畫工具。
2、教師準備有關上學的歌曲,提供一些風格不同的人物、景物形象範圖,讓學生作畫時選擇。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互相關心,調動學生情緒。
今天天氣非常寒冷,同學們有沒有因為天氣寒冷而上學遲到呢?——沒有。
大家都是遵守《小學生守則》的好學生,《小學生守則》第三條——按時上學,不遲到,不早退。
板書課題:上學路上
二、請學生聽歌曲《老師你早》,說一說:
1、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做什麼事?她的心情如何?還有什麼景物?再請個別同學演唱一些有關上學的歌,如:《上學歌》、《讀書郎》、《數鴨子》等歌曲,說說歌中關於上學的內容。
2、教師提供有關的人物、景物形象(上學的孩子、太陽、小花、建築物等具有不同風格的單獨的形象)。
三、學生觀察這些形象。想一想,如何將它們組成一幅優美的畫面(學習不同風格的構圖創作)。
提示構圖要點:
1、畫面構圖要飽滿,突出人物、景物,表現主題。
2、同樣風格的人物應搭配同一種風格的景物,使之協調。
請學生嘗試組合畫面,教師可幫助完成。
學生組合後欣賞範圖。
《快讓我上學》:幾隻大白鵝擋住了上學的路,一個小女孩張開雙臂,想趕跑鵝
群又怕鵝啄她,而不敢靠近。小女孩臉上焦急的神情和老高的太陽,生動地表現了小女孩上學受阻的心情。它採用了中國畫雙勾填色的形式,畫面安排較合理,情節生動、風趣。
四、展開討論,說一說上學路上的遭遇,並表現出來。
五、學生作畫,教師巡迴輔導。
六、作業:回家將這張畫完成,把生動的情景畫出來。
《上學路上》教案設計 篇7
教學目的:
1、訓練同學根據命題進行回憶想象的形象思維能力。
2、運用學過的人物畫、色彩知識等組織畫面,培養同學愛學校、愛學習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透過對歌曲的演唱展開聯想,在歡樂的歌聲中,回憶上學的情景。
教學難點:
能夠運用不同的藝術形象處置畫面構圖,表示生活。
教具準備:
1、同學帶好自身喜歡的作畫工具。
2、教師準備有關上學的歌曲,提供一些風格不同的人物、景物形象範圖,讓同學作畫時選擇。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互相關心,調動同學情緒。
今天天氣非常寒冷,同學們有沒有因為天氣寒冷而上學遲到呢?——沒有。
大家都是遵守《小同學守則》的好同學,《小同學守則》第三條——按時上學,不遲到,不早退。
板書課題:上學路上
二、請同學聽歌曲《老師你早》,說一說:
1、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做什麼事?她的心情如何?還有什麼景物?再請個別同學演唱一些有關上學的歌,如:《上學歌》、《讀書郎》、《數鴨子》等歌曲,說說歌中關於上學的內容。
2、教師提供有關的人物、景物形象(上學的小朋友、太陽、小花、建築物等具有不同風格的單獨的形象)。
三、同學觀察這些形象。想一想,如何將它們組成一幅優美的畫面(學習不同風格的構圖創作)。
提示構圖要點:
1、畫面構圖要豐滿,突出人物、景物,表示主題。
2、同樣風格的人物應搭配同一種風格的景物,使之協調。
請同學嘗試組合畫面,教師可協助完成。
同學組合後欣賞範圖。
《快讓我上學》:幾隻大白鵝擋住了上學的路,一個小女孩張開雙臂,想趕跑鵝
群又怕鵝啄她,而不敢靠近。小女孩臉上焦急的神情和老高的太陽,生動地表示了小女孩上學受阻的心情。它採用了中國畫雙勾填色的形式,畫面佈置較合理,情節生動、風趣。
四、展開討論,說一說上學路上的遭遇,並表示出來。
五、同學作畫,教師巡迴輔導。
教學後記
本課的學習主要是讓同學透過回憶想象自身上學時的情景,培養同學愛校愛學習的思想感情。從同學的作業情況來看,區域性同學能將上學路上的遭遇畫下來。但也有少數同學的內容顯得單調了一些,這就要求老師要引導他們平時注意觀察生活,體驗生活。
《上學路上》教案設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的上學路線及應注意的相關問題,如交通安全、要遵守的社會公德和自我管理等。
2、能運用各種標誌、符號形象地設計上學路線圖。並清楚地進行講述。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繪製兩張上學路線圖。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提問:1、你們都上哪所學校啊?
2、從家到學校都路過哪兒?
3、你們上學的路線一樣嗎?
二、分析上學路線圖,學習畫圖方法
1、出示一張上學路線圖。引導幼兒注意觀察路線圖上每一個地方運用的標誌,與幼兒一起講述。
2、提出畫圖要求。
(1)畫路過的地方、建築物時,不僅自己要知道這是哪兒。而且要設計一些標誌讓別人一看也知道這是哪兒。
(2)畫路線圖時要畫出路過的主要地方和建築。而且這些地方要畫得大、清楚,標誌要明顯。
3、啟發幼兒發揮想象還要注意什麼?
4、出示另一張畫出了馬路和方向的路線圖。豐富幼兒畫圖經驗。
三、幼兒畫圖,教師巡視指導幫助
1、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路線圖。
2、具體指導、提示個別幼兒標誌設計要清楚、明顯。
四、幼兒講述自己的上學路線圖
1、J、組之間講述,交流上學路線。
2、展示全體幼兒作品。請標誌設計清楚、畫法新穎的幼兒為全班幼兒講述。
五、幼兒討論上學路上應注意的問題
1、交通安全常識。
(1)上學過馬路時,應該注意點什麼?
(2)坐車時如果沒看清楚坐錯車了,怎麼辦?
2、要遵守的公共道德。
有些小朋友上學要坐車,坐車時,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自覺刷卡或者投錢;給需要幫助的人讓座;上下車要抓緊時間,不要讓車門給擠著。)
3、自我管理。
上學都是有時間限制的,所以大家在上學路上還要注意什麼?
六、幼兒針對“上學”不懂的地方,向老師提問
七、教師總結,送給幼兒美好的祝願。
活動反思
一個個簡單生活情景的再現,引導了幼兒進行自我發現,自我批判,從而深化了上學放學路上不能玩的道德認識。使幼兒懂得在上學途中要注意安全,學會自我保護。教學活動情境豐富、最佳化,讓幼兒開動多種感官,對多媒體情境設計進行全面細緻的觀察。幼兒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培養了兒童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情感。
《上學路上》教案設計 篇9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的上學路線及應注意的相關問題。
2、能運用各種標誌、符號形象地設計上學路線圖,並清楚地進行講述。
3、讓幼兒嘗試運用色彩來表現不同的情感,抒發內心的感受。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繪製上學路線圖、畫紙、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提問:
1、你們都上哪所學校?
2、從家到學校都路過哪兒?
3、你們上學的路線一樣嗎?
二、分析上學路線圖,學習畫圖方法
1、出示一張上學路線圖,引導幼兒注意觀察路線圖上每一個地方運用的標誌,與幼兒一起講述。
2、提出畫圖要求。
(1) 畫路過的地方、建築物時,不僅自己要知道這是哪兒,而且要設計一些標誌讓別人一看也知道這是哪兒。
(2) 畫路線圖時要畫出路過的主要地方和建築,而且這些地方要畫得大、清楚,標誌要明顯。
3、啟發幼兒發揮想象設計路線圖上的方向標誌。
三、幼兒畫圖,教師巡視指導幫助
1、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路線圖。
2、具體指導、提示個別幼兒標誌設計要清楚、明顯。
四、幼兒講述自己的上學路線圖
1、小組之間講述,交流上學路線。
2、展示全體幼兒作品,請標誌設計清楚、畫法新穎的幼兒為全班幼兒講述。
五、幼兒討論上學路上應注意的問題
1、交通安全常識。
上學過馬路時,應該注意點什麼?
2、要遵守公共道德。
有些小朋友上學要坐車,坐車時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六、教師總結
反思:
《我要上小學》這一活動是以幼小銜接為主,情感為主線的一系列生動的活動。。,我們以幼兒參觀小學掀開主題活動的帷幕,到對小學的好奇、想要上小學,再到對幼兒園的依依不捨、對老師朋友的分別,都體現了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情感發展。與此同時,一系列活動中教師、家長的參與也是我們作為成人參與者心靈受到了孩子們的觸動,萌發了想要為孩子留住幼年回憶的想法。
“走近小學”——我們組織孩子參觀了回民小學,觀摩了小學的環境、操場、實驗室等場景,並透過小學教師的見面、解疑,消除了幼兒對小學的陌生感,擔心自己沒有辦法適應小學生活的無安全感,透過對小學生活、學習、交往的瞭解,逐漸萌發了孩子們“我想上小學”的崇敬、興奮的心理。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為孩子提供了一系列小學的材料、背景,透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歌曲、畫面等等為孩子做了入學前的心理適應工作。
“瞭解小學”——我們以牆飾創設為載體來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孩子自己提出有關小學的問題,自己設計“瞭解小學”的方案,並大膽實踐,透過牆飾設計來表達豐富的情感,來解答心中的各種疑惑。孩子在利用各種途徑尋求知識、豐富經驗的過程中,各方面能力得到發展,他們以主人的身份參與了整個環境的改變,滿足了探究的需求,也對小學生的生活、學習有了更多的瞭解。當牆面作為作品展示空間出現在孩子面前時,是一種資訊的傳遞。這種資訊作用於幼兒頭腦中碰撞出新的生活經驗,看到自己的成果能夠與更多的小朋友分享,他們是多麼激動和開心,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離園時刻”——隨著上小學的興奮漸淡,離園的憂傷逐漸提升,對幼兒園的不捨:滑梯、操場、玩具、乃至桌椅,都是那麼的依戀;對老師的笑容、聲音、親切,都是那麼的難以忘懷;對朋友的嬉戲、玩笑、生活,都是那麼的難捨難分,孩子們開始從對小學的模擬到一次次認真地模擬幼兒園的生活,他們想要把幼兒園深深的刻在腦海,作為幼時最美好的回憶。這時的我們,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盡力得想要為孩子們做點什麼。帶著對孩子們的不捨,我們準備了大量的活動:設計名片、離園紀念冊……都以情感、友誼、親情為主線的,家長們更是積極參與,給孩子們準備了離園小禮物、拍照、攝像,透過多樣的方式為孩子留住這一切的美好。
透過這次主題活動的開展,給了我們不少啟示。孩子的興趣與需求是活動的生長點。作為教師,我們要滿足孩子的興趣與需求,併為孩子提供展示的物質條件和實現想法的精神空間。主題是孩子積累經驗,學習知識的過程,教師是活動的主導,對於孩子表現出的願望想法給予積極回應,並將活動的目標與孩子的需求相結合,採取多種有效措施,豐富孩子的經驗,使活動深入開展。相信孩子,將孩子作為主體,老師要真正成為孩子活動的觀察者、傾聽者、提問者、合作者,併為孩子的發展提供一切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