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子吟古詩教案
遊子吟古詩教案
《遊子吟》寫在溧陽。此詩題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無依,一生貧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結束了長年的漂泊流離生活,便將母親接來住。接下來是小編帶來的遊子吟古詩教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遊子吟古詩教案
活動設計背景
古詩是我國古代一種非常興盛的文學樣式,一顆璀璨的文化明珠,語言精練,意蘊豐富。為進一步滲透經典國學誦讀在我園開展,且大班幼兒即將升入小學,應讓幼兒接觸一些淺顯、具有教育意義的古詩,因此制定本次活動。《遊子吟》韻律優美柔和,頌揚母愛偉大,很適合對幼兒誦讀、滲透情感教育。
活動目標
1.欣賞古詩《遊子吟》,並能隨音樂誦讀表演。
2.感受古詩中所表達的母子情意,懂得感恩父母。
教學重點、難點
欣賞古詩《遊子吟》,並能隨音樂誦讀表演。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遊子吟》、錄音磁帶配樂古詩《遊子吟》,影片韻律操《遊子吟》。
活動過程
一、聽古詩《遊子吟》
1.教師:小朋友,爸爸媽媽愛你們嗎?(愛!)很久很久以前,一位詩人的媽媽也很愛這位詩人,有一次這位詩人就要到很遠的地方去做官了,聽聽看他媽媽是怎樣做的?
2. 教師播發錄音磁帶配樂古詩《遊子吟》,連續播發兩遍。
幼兒一邊聽教師播放古詩《遊子吟》,一邊翻閱幼兒用書《遊子吟》。
3. 討論。
教師:這首詩好聽嗎?書上的這幅畫已表達出了這首詩的意思,請你們想一想,這首詩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幼兒講自己看到的圖畫)
二、欣賞古詩《遊子吟》
1. 教師給幼兒解釋欣賞古詩《遊子吟》的意思。
2. 讓幼兒再聽一遍古詩《遊子吟》的錄音。
3. 請個別幼兒嘗試用自己的語言來解釋古詩《遊子吟》。
4. 請幼兒說一說父母做的.一些關愛自己的事情。
5.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愛父母,引導幼兒懂得感恩。
三、演一演
1. 教師播發事前準備好的影片韻律操《遊子吟》,和幼兒一起學唱表演,教師指導。
2. 請部分學得好的幼兒嘗試上臺表演。
附錄
《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下來,自我感覺比較成功,也很欣慰,並有所收穫和思考:
1.課前準備全面、充分是上好課的必備環節。以前我的目標意識不強,上課時針對性也不強,加上教學方法平淡無奇,很難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所以備課時目標要具體明確,切合實際,採用幼兒感興趣、易於接受方式方法,老師要做到心中有數。
2.這節課中幼兒最大的興趣點是隨著影片邊唱邊做韻律操,真是學得有模有樣!是呀,幼兒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喜歡在唱唱跳跳中認識事物,這也是音樂能讓人快樂、使人情感和氣質得到薰陶的最大特點。
3.教師的語言很重要,既要富於童趣,又要具體、生動、活潑,低齡化,從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激起幼兒的求知慾。
4.課堂常規很重要,這是我教學中的一個薄弱環節。這次課中由於我採用聽錄音、學做韻律操等形式,吸引幼兒注意力,次序才不顯太混亂。所以今後要加強課堂常規訓練。
5.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我今後的目標是加強研讀有關一線教師實踐經驗的書籍,加強提高普通話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