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蟬脫殼課文教案
金蟬脫殼課文教案
金蟬脫殼是指蟬脫去外殼的蛻變。比喻製造或利用假象脫身,使對方不能及時發覺(為“三十六計”中的一計),或比喻事物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下面大家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相關的課文教案吧!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背誦課文4、5自然段。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金蟬脫殼的全過程,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之處。
3.激發學生樂於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科學的探究精神。
4.學會觀察事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
1.瞭解金蟬脫殼的過程。
2.透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讓學生感受動物世界的奇妙與情趣,激發學生對自然科學研究的興趣。
教學難點:
學會觀察事物的方法,完成小練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個新的成語,人們常用他來比喻用計逃脫而使對方不能及時發覺。三國時,諸葛亮還曾用這一計謀使蜀軍避開了魏軍的追擊,安全撤回漢中,這個成語就是——齊讀課題,金蟬脫殼。
二、學習蟬蟲與蟬兒
匯入:同學們想不想去看看金蟬,那好,請大家閉上眼睛,等老師讓你們睜開的時候才能睜開。
師述:傍晚,下了一陣毛毛細雨,雨過天晴,空氣十分新鮮,我們來到菜園裡的一棵高大的柿子樹下,我們的目光順著樹幹上下搜尋著。突然,我們發現了一個蟬蟲正沿著柿子樹往上爬。(睜開眼睛)同學們你看到了怎樣的一個蟬蟲?課件顯示圖片。這蟬蟲給你什麼映象?
小作者是怎樣形容它的?
課件顯示:一隻肥肥的,閃著金黃色亮光的蟬蟲。
師重複肥肥的,金黃色亮光的蟬蟲。看看這幅圖,讀著這句話,你有什麼話說嗎?(可愛……)你能透過朗讀把蟬兒的美麗、可愛表達出來嗎?
指名讀。
好,下面老師再請大家看一幅圖,它是什麼?(蟬兒),你能找出書中描寫它外形的句子嗎
課件顯示:它是那樣的五彩繽紛,好像雕刻家給自己的藝術品塗上了油彩一樣。
問:同學們這時的蟬兒給你什麼印象?(美)哪個詞最能看出它的美?(五彩繽紛)誰來讀出它的美?(指名讀齊讀)
三、學習脫殼
1、匯入:蟬蟲是怎樣變成蟬兒的?這裡面隱藏著什麼秘密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4、5節看看它的變化吧!(生自由讀書)這個過程都看過了嗎?誰能告訴老師這個過程給你怎樣的感受?(指名答)
2、課件顯示:這情景多麼奇特動人啊!
3、下面讓我們靜靜地默默地讀一讀這兩節課文,找一找你認為描寫最“奇特動人”的情景的句子或詞語,待會兒與大家交流你讀這個句子的感受、體會或者心情,好嗎?讓我們拿起筆來吧!(5-6分鐘)
4、同學們,這樣你把找到的句子或詞語先讀給大家聽,然後在談談你的感受好嗎?
5、交流:
⑴背的變化:
(我覺得蟬背露出來的情景奇特動人,因為蟬兒抽搐了幾下,背上立刻裂開了一道口子。我覺得太有趣了。)(我覺得這是其它動物不會的本領,很奇妙。)
師問:什麼叫抽搐?你做個動作看看,你能不能也把背露出來?(課件顯示背裂開圖片)
⑵保護甲顏色的變化:
(我覺得保護甲的顏色變化很奇特,先是極淡的綠色,一會兒就變成了深綠色,變化的太快了。)(我覺得它簡直是會某種魔術的魔法師。)
⑶頭鑽出來的情景:
我從“鑽”字感覺,金蟬非常調皮、靈活。(課件顯示頭鑽出來的情景)
⑷尾出來的情景:
課件顯示:
最有趣的是蟬尾出殼的情景。未出殼的蟬尾使勁地抖動著、伸著。蟬兒把它已經出殼的上半身騰空向後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撲來,再用前腳抓住蟬殼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蟬尾就出來了。
它有哪些動作?為什麼要先仰後、撲、抓、抽。(課件顯示尾出來的情景,幫助學生理解作者用詞的巧妙。)
如果剛才讀這段話時,你的眼裡它是隻蟬蟲,那麼此時它是什麼呢?有變化嗎?(孩子、運動員、舞蹈家)
師激情引讀:
此時這隻蟬蟲是個天真的孩子,你看它正高興地嬉戲呢!(生齊讀)
此時這隻蟬蟲是位運動員,你看它高難度的動作完成地瀟灑、協調。(生齊讀)
此時這隻蟬蟲是位舞蹈家,它的舞姿輕盈優美。(生齊讀)6、課件播放金蟬脫殼的過程。
四、學習脫殼後
1、脫殼前我們感覺蟬蟲是個聰明、頑皮的孩子、是位動作瀟灑、協調的運動員、是位舞姿優美舞蹈家,這時的蟬兒又象什麼呢?自由讀課文第四節。
2、指名回答(此時的蟬兒是會七十二變的孫悟空、魔法師……)
3、它向我們展示了哪些變化?(翅膀、身子、觸角……)
4、它的變化有什麼特點呢?(快)
5、誰想讀讀這段話,指名讀,分四人讀。
6、金蟬脫殼是多麼奇特呀!難怪作者看完後激動萬分、欣喜若狂,生齊讀:這情景是多麼奇特動人啊!
7、同學們,金蟬脫殼的情景奇特動人,作者的語言也非常生動有趣,讓我們背一背吧!把它珍藏在我們的記憶庫裡,好嗎?
8、生自由背。指名背。
9、同學們學完了這篇文章,你有沒有想過小作者為什麼能寫出這麼生動的文章?(喜歡蟬、喜歡觀察、對事物充滿好奇……)
10、你是怎麼知道的?生從課文中找出有關語句回答。
11、師總結:對呀!蘇霍姆林斯基說:“觀察是智慧最重要的能源。”巴浦洛夫也曾教育我們:“觀察、觀察、再觀察。”只要我們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就會發現大自然中許許多多的奧秘。下面就讓我們欣賞一段錄象,看誰善於觀察、善於發現。
五、看錄象寫話。
1、播放《小貓捉魚》錄象,生仔細觀察。
2、提示觀察要求:小貓發現了魚時,眼睛什麼樣,有什麼動作?
小貓撈魚時眼睛看著什麼地方,怎樣撈的?
連續幾次失敗,小貓又是什麼樣子?
小貓撈到魚以後,幹什麼?它叼著魚跑時有什麼舉動?
3、再次播放錄象,生繼續觀察。
4、學生根據提示交流觀察所得。師相機板書好的.詞語。
5、完成小練筆。
六、作業
1、背誦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2、把完成的小練筆與同學交流。
七、板書:
金蟬脫殼
奇特動人
教學反思:
本文極其生動地介紹了金蟬脫殼的過程,展示了那段奇特動人的情景。但由於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很少能夠看到蟬脫殼的場面,所以在教學中不太容易讓學生融入到課文中來。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沒有按部就班一段一段地進行教學,而是重新組織教材,從脫殼前、脫殼後的外形的比較入手,設計懸念,從而讓學生迫不及待地想學習金蟬脫殼的過程。然後讓學生交流讀後的體會,歸納出的“神奇有趣”和“奇特動人”,再引導學生細讀課文4、5小節,圈出重點的詞語,畫出相關的語句,記下讀後的感受,交流感悟的心得,課堂上學生的思維火花迸發,精彩語言遞出。在此基礎上,透過設問“作者為什麼能寫得這麼具體,這麼真實呢?”,讓學生在自讀2、3小節的過程中明白觀察的重要,激發觀察的慾望,掌握觀察的方法,形成觀察的能力,為以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奠定基礎。最後,設計小練筆,引導學生嘗試觀察、練筆,實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