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民間遊戲教案
小班民間遊戲教案
小班民間遊戲教案篇一
活動目標:
1.能配合歌曲音樂初步掌握遊戲的玩法。
2.體驗音樂遊戲帶來的快樂。
重點難點:
能配合歌曲音樂初步掌握遊戲的玩法。
活動準備:
事先學會許多小魚游來了歌曲、許多小魚游來了音樂、小魚頭飾、捕魚人、魚網、呼啦圈。
活動過程:
設計理念
一、 情景匯入,激發興趣
1。帶領幼兒學小魚遊進入活動室。小魚們池塘到了我們休息一下吧!(模仿小魚遊進入活動室使幼兒能夠融入小魚的角色。)
2。捕魚人進場:看,那邊有兩個捕魚人,他們拿著漁網想要和我們做遊戲,我們跟捕魚人打個招呼好不好?(跟捕魚人打招呼主要是為了能與下面的環節相銜接。)
二、學習遊戲,掌握玩法。
1。捕魚人示範捉小魚。
2。剛剛捕魚人是用什麼來捕魚的?(讓幼兒透過自己的觀察來認識遊戲時所要用到的道具,不但增強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同時這樣的方式能讓幼兒更好的瞭解道具的使用方式。)
3。當歌曲唱到哪裡的時候捕魚人要來捉小魚呢?根據幼兒情況進行再次示範。(這是遊戲的難點,因此在這裡我又重新示範了一次,這次是用清唱的方式來示範的,唱到“快快捉住”的時候刻意放慢了速度並將動作誇張化,讓幼兒更加清楚的知道唱到這裡時要將漁網放下來捉住小魚。)
4。 被捉到的小魚哪裡去了?(我將抓住的`小魚帶到了呼啦圈裡,讓幼兒清楚的看到小魚被抓住之後要游到這裡來。)
5。請個別幼兒示範。(在老師的幫助下示範的比較順利。)
6。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做捕魚人呢?請部分幼兒做捕魚人,部分幼兒做小魚進行遊戲。(當音樂唱到“快快捉住“要放下漁網時幼兒還有點反應不過來。)
7。教師強調遊戲規則:捕魚人一定要等到歌曲唱到“快快捉住”時才能去捉小魚。
8。集體遊戲。
三、結束活動
天黑了,捕魚的人回家了,小魚們我們也回家吧!幼兒離開活動室。 透過幼兒模仿小魚來引入活動,讓幼兒能夠在扮演小魚的情境中對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
教學反思: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在教具的準備上還是比較充分的,我利用了現實生活中捕魚的漁網,再在漁網的四周用蘭花布圍了一圈,使民間氣息更加的濃厚。在遊戲的過程中孩子的興趣一直很濃厚,遊戲的後半部分孩子們基本能夠掌握遊戲規則來進行遊戲。但是由於在活動中我沒有過分強調小魚遊的動作,因此在後來到達遊戲高潮的時候孩子們沒有模仿小魚遊,都在那裡興奮的跑來跑去。池塘外面的圈圈也沒有發揮出最大的效果,很多孩子進去了之後又馬上出來了,沒有停留到規定的時間。整個活動的遊戲都是幼兒聽音樂進行遊戲的,因此“捕魚人”在捉小魚的時候被限制住了,如果是幼兒自己清唱的話“捕魚人”在捉魚的時候可能會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小班民間遊戲教案篇二
目標:
1、樂於在水中玩球。
2、觀看小球從水底向上浮的現象,對這一現象產生好奇。
3、學說“小球躲起來了”、“小球浮上來了”。
4、體驗與同伴一起玩水的快樂。
準備:
1、在水箱中接滿水;乒乓球若干。
2、石頭一粒。
3、玩水前將幼兒的長袖外套脫掉或捲起衣袖。
過程:
1、師出示一粒石頭和一個乒乓球,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王老師手裡有寶貝呢!你們猜猜看我手裡拿著的是什麼?(幼兒自
2、觀看沉浮。
師:這兩個寶貝都喜歡在水裡玩,你們來看看石頭在水裡怎麼玩的?
(很明顯一看就知道石頭沉下去了)
師:那你們說乒乓球在水裡會不會沉下去?(幼兒自由猜測後教師示範)
3、敢看遊戲“小球躲貓貓”。 由猜測)
(1)師:小朋友聽,什麼聲音啊?(配班老師發出小貓的聲音)哇,乒乓球可害怕小貓了,這可怎麼辦啊?它浮在水上肯定會被小貓看見的。(幼兒自由發言)
(2)師示範遊戲:雙手抓住乒乓球,用力將球摁入水中,邊摁邊說:“小球躲起來了。”見沒聽到小貓的聲音後,師放開雙手,邊放邊說:“小球浮上來啦!”
(3)師示範遊戲第二遍,鼓勵幼兒一起說:“小球躲起來了。”“小球浮上來啦!”
4、分組遊戲。(師講明遊戲規則:聽到貓聲就躲起來,沒聽到了就浮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