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陰李清照教案內容

醉花陰李清照教案內容

  醉花陰李清照教案一

  【教材分析、學情分析】

  李清照、趙明誠情投意合、琴瑟和諧,怎奈明誠宦遊在外,清照獨守空閨,在佳節又至,人卻天各一方之際,清照藉詞抒情,以慰相思之苦。這首玲瓏的小詞,選取“永晝”“半夜”“黃昏”三個特定的場景,透過對景物、心理、動作的細節描繪,抒寫了一個閨中少婦的孤獨寂寞以及刻骨的相思之愁,但這種愁是明麗而纏綿的,是“一種相思,兩處閒愁”,而非“剪不斷、理還亂”的離亂之愁。

  李清照,學生並不陌生,《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兩詞在初中階段均已學過,想來學生對李清照婉約的詞風以及她南渡前後的經歷應該有所瞭解。但對於“易安體”的特點、以及詞中所體現的人性人情美恐瞭解較少,另外,對課標中所要求的“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的能力方面還有所欠缺,所以能否藉助想象入情入境,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真正和作者產生共鳴,也還是個問題,因此,這應該是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品味語言,理解“閒愁”的特點,感知人性人情之美;掌握《醉花陰》的抒情藝術;

  2。比較閱讀,瞭解“易安體”的藝術特徵,瞭解李詞多方面的風格美。

  教學難點:進入詩境,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瞭解人性人情之美。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緣景明情的鑑賞詩歌的方法,瞭解移情、細節描寫、環境烘托、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以及李清照詩詞藝術特徵;

  2.過程方法目標:誦讀中明情、品味中悟情、比較中辨情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正確對待閨情詞中的婉約細膩的感情,欣賞其中彰顯的人性人情之美,感受李清照柔弱女子的陽剛豪放的一面。

  【教學設施】

  多媒體

  【教學步驟】

  一、匯入:創設詩境

  “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裡文章有後主遺風”。這個大明湖畔的絕代詞人就是李清照。她,我們並不陌生,初中時學過她的《如夢令》《武陵春》,昨天又請大家預習了《醉花陰》,相信我們對她有了初步的瞭解。你以為她是怎樣的人呢?說說你對她的認識。

  生答。師小結學生可能想到的答案:多情、閒適、柔媚、多才多藝、命運多舛是現在同學們對李清照的認識。相信這堂課結束後,你對她的瞭解會更深入一些。

  二、誦讀,感受音韻美

  師:詩歌是一門聽覺的藝術,它的本質在於抒情。請你帶著對這首詩歌理解的感情深情誦讀。

  1.個別朗讀

  2.自主評價

  3.誦讀提示:讀對節奏,讀出韻腳,讀出情味

  4.教師範背

  三、思讀:體會意境美

  1。師:古人寫詩作詞,講究煉字,在節骨眼處煉得好,使全篇游龍飛動、令人意馳心動從而體現主旨,彰顯情感的,便是“詩眼”或“詞眼”。你認為這首詞的詞眼是什麼?

  師生討論後明確:愁。

  2。作者為什麼愁?你瞭解類似的愁嗎?

  師生對話,教師小結:這首詞以愁發篇,一開篇就愁雲籠罩,重陽無陽,有高難登,詩興難發,此一愁也;丈夫遠離,獨飲悶酒,此二愁也;秋風颯颯,菊殘人瘦,此三愁也。此愁是相思之苦,是寂寞之痛。三愁聚集一處,於是借酒銷愁,但“借酒銷愁愁更愁”,何況“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呢!因而,“為伊消得人憔悴”,“瘦”就在所難免了。(邊總結邊板書)這種愁我們在“不見覆關,泣涕漣漣”中感受過,在“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中體味過,在“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遙想過,在“你寂寞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中領略過,甚至我們在戀愛中的哥哥、姐姐落寞的眼神中發現過。這種人性人情之美就是詩歌、也是一切文學作品穿越時空魅力永存並深深打動我們的原因。

  溫馨提示:鑑賞古詩詞要發揮想象、藉助聯想和類比,調動生活積累,以便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3。選用詞中意象,擬寫下聯:

  上聯:愁滿佳節,永晝難熬夜初涼;

  參考答案:酒對東籬,西風消魂人空瘦。

  4。當堂背誦

  四、品讀,領略語言美

  1.師:好的詩詞,往往一詞立骨,一語傳神。你認為最能體現這首詞神韻的是哪個詞或哪個句子?

  學生討論交流。

  教師準備:

  “永”:即“長”。時近重陽,已白日漸短,作者卻以為長,可見百無聊賴之感,寂寞孤獨之深。

  “又”:佳節又至,而人依舊天各一方,可見離別時間之長,令人不堪忍受。

  “薄霧濃雲”:勾畫出重陽節暗淡陰沉的天氣,烘托出一種沉鬱的氣氛。此為環境烘托愁情。

  “把酒”:兩人對飲,方有雅趣,可現在花間獨酌,形單影隻,那一口口的淡酒,是相思的血淚呀!此為用細節寫愁。

  “銷魂”:直抒胸臆,點明刻骨相思。

  溫馨提示:讀書切忌在匆忙,涵詠工夫興味長。詩詞鑑賞要注意咬文嚼字,揣摩感情。

  2.師:關於這首詞,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穿插課後習題中《醉花陰》的故事,)請問,這三句好在什麼地方?請自主賞析“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並交流。

  教師準備:以“黃花”自喻,讓人聯想起少婦因思夫而憔悴的面容,即含蓄又富有美感,同時,黃花傲霜的美質,更能烘托出詞人高潔的情懷,意韻豐富。而“瘦”呼應上闋的“愁”,使上下闋由淺入深,渾然一體。而人瘦勝於花瘦,最深摯最含蓄地表達了詞人的離思之重,給人以餘韻綿綿、美不勝收之感。

  溫馨提示:分析名句從修辭、情感角度闡述,還要有篇的意識。

  3.師:離別本關夫妻雙方,為何明誠苦思冥想、廢寢忘食三晝夜寫出來的詩詞卻不及易安三句?

  明確:清照重陽獨酌,切身感受,有感而發,明誠則代人立言,難免隔靴搔癢。再加上清照終身未育,古人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雖然與明誠情投意合,但女人弱勢的地位,清照恐不得不憂,所以她的情感比明誠要複雜得多呀!正如魯迅說:“從血管裡噴出的都是血,從水管裡流出的都是水。”

  4.細心的同學或許已經發現,“永晝”難捱,“半夜”涼透,“黃昏”把酒,這時間似乎錯亂,這是為什麼?

  小結:說明清照思夫並非一時一事,而是常事。錯亂的時間像個小小的窗戶,讓我們看到長久以來鬱積在她心頭的相思,這就像李煜的“春花秋月”。所以,讀詩要從無疑處生疑,才能見人之所未見。在明誠宦遊萊州、淄州期間,清照獨居青州,寫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表達相思愁苦的詩詞,你知道的有哪些?

  如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剪梅紅耦香殘玉簟秋》

  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鳳凰臺上憶吹簫》

  溫馨提示:詩詞背誦積累要有整合意識,冰糖葫蘆式的記憶效果更明顯。

  5.讀了這些閨情詞,你能感受到李清照詞作的特點嗎?

  小結:詞風婉約,多用白描,語言清麗淺近,意境自然渾成,後人謂之“易安體”。

  ——在在程朱理學盛行的宋代,一女子能如此大膽直白地表達思夫之情,是需要勇氣和膽量的。

  溫馨提示:理解詩歌要學會由個性到共性,由個別到一類,以收舉一反三之效果。

  五、比讀,鑑賞情感美

  1。李清照是寫愁的高手,她筆下的愁因時而異,姿態百出,異彩紛呈但都哀婉動人。其詞集《漱玉詞》收詞40多首,“愁”字竟出現15次,愁詞多至近10首。分析《武陵春》中的愁和這首閨情詞中的愁有何不同?為何不同?

  小結:這兩類詞寫於不同時期。李清照一生經歷以宋室南渡為界,前期書香門第給了她良好的文化教養,與趙明誠琴瑟和諧讓她飽嘗幸福,所以此時雖愁,但還有詩酒自娛的閒適,還有暗香盈袖的浪漫,這愁是明麗而纏綿的,是“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的閒適之愁。後期,國家風雨飄搖,丈夫先她而去,她隻身一人顛沛流離,漂泊江南,此時正值暮春,斷紅狼籍,徒留塵香,這愁是慘痛而悽絕的,是“剪不斷,理還亂”的離亂之愁。離別之怨、相思之苦為南渡前愁詞的基本旋律,《醉花陰》是代表;身世之悲、家國之痛為南渡後愁詞的主題音樂,《武陵春》是典型。解讀詩詞,應學會知人論世。

  六、擴讀:明瞭豐盈美

  1。李清照是北宋詞壇婉約詞之宗,然其亦有豪放之作,說說你所知道的李清照豪放風格的詩詞。

  2.出示《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及《夏日絕句》,並說說這兩首詩詞給了你這樣的感受。

  小結:《夏日絕句》中憂國之念,恢復之志,不下陸游《書憤》,顯示其性格剛烈一面。在《漁家傲》中,詞人透過神奇瑰麗的想象,把自己置身於廣袤無垠的太空,不顧“路長”“日暮”,在九萬里風的推動下,泠然作海外行。反應了李清照不滿現狀,要求打破沉悶狹小生活空間的願望。雖然詞中沒有出現象《烏江》詩的`直語豪言,但我們能感受到李易安不遜鬚眉的那份颯爽豪氣,梁啟超就說“此絕似蘇、辛派”。

  小結:西諺雲,我心裡有猛虎在細嗅薔薇。任何一個出色的作家,他都不會只有一種風格。豪放如“大江東去”的東坡者,也有婉約之情。清照也具有這種剛柔相濟的美。

  溫馨提示:要全面瞭解一個人的詩歌風格,避免以偏概全。

  七、學法小結

  1.深情誦讀,吟詠詩韻;

  2.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3.含英咀華,領略語言;

  4.分析手法,以明技巧;

  5.知人論世,以明其本。

  八、小結課堂

  梁衡說,李清照是亂世中的美神。誠哉斯言,清照之美,美在其剛柔相救濟的詩詞,美在其真摯動人的情感,美在其冠絕一時的才情,更美在其大膽追求自我的執著以及面對黑暗的錚錚鐵骨。斯人已沒,而其留風餘韻必將澤被後人。

  九、作業佈置

  1.課下蒐集李清照南渡前後的詩詞,運用本節課學到的知識重點探討其內容、詞風的變化及其原因,寫一篇鑑賞小論文。(選做)

  2.幾年前,有教授出書——《莫道不銷魂——楊雨解秘李清照》,聲稱李清照好酒,德行有虧。請你搜集並研究她的和酒有關的詩詞,然後作一回應。(選做)

  3.課外閱讀梁衡《亂世中的美神》,加深對李清照的瞭解。(必做)

  十、教學反思

  一堂課,一首小詞《醉花陰》到底應該帶領學生學什麼?這是我考場上拿到考題後思考的首要問題。教教材還是用教材教?突然,靈光乍現,這個問題浮現在我腦海中。對!用教材教!於是,就有了這個“一堂課,一首詞,一個人,一種型別”的設計思路。所以,我積極主動地開發出自己的教學內容:我要教的不是這首詞本身,而是透過對這首詞的學習,讓學生掌握詩詞鑑賞的方法、全面瞭解李清照其人其作。另外,新課標強調詩詞學習要“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設計了點評的環節。而比較閱讀,對趙明誠不敵李清照的思考,既是為了瞭解李清照不同時期詞作特點,同時也為了落實探究能力的發展。而實際的教學效果也表明學生在“積累整合”“感受鑑賞”“思考領悟”“發現創新”方面有所發展。“應用拓展”的能力則希望在完成習題時得到加強。

  醉花陰李清照教案二

  教學目標

  1.掌握朗讀的技巧,熟讀體味情感。

  2.品味鑑賞意象,體悟詞人感情。

  3.培養學生鑑賞詩詞的能力。

  教學重點

  品味“酒”“黃花”等意象,體悟詞人的感情“愁”。

  教學難點

  如何理解“酒”“黃花”等意象和結合詩句感受詞人的情感。

  教學方法

  誦讀法

  教學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一、匯入新課

  (提示:以“愁”的母題匯入)

  中國的古典詩詞情深意切、意蘊綿長,以“愁”為母題的詩詞比比皆是。崔灝如此說思鄉之愁: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秦觀如此說寂寞之愁: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李煜如此說亡國之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今天我們一起來感悟一下南宋女詞人李清照筆下的相思之愁

  二、作者資料簡介

  說到李清照的相思之愁,不得不提她的丈夫趙明誠。李清照18歲時與趙明誠邂逅並且喜結連理,才子配佳人,兩人恩愛有加,一同研究詩詞和金石。李清照詞中的相思之愁的物件,多是她的丈夫趙明誠。今天我們學一首李清照南渡前早期的、表達相思之愁的作品——《醉花陰》。

  三、《醉花陰》

  先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獨自初步感受一下詞的意蘊。

  1、學生自讀(2分鐘)

  大家自由朗讀完之後,有什麼感受?(預設答:語調低沉緩慢,感情哀傷等)哪位同學樂意為我們朗誦一下?

  2、學生代表範讀(2個同學)

  每一位同學讀完後,請同學們作評價。

  老師再做點評。

  3、寫作背景

  我們要掌握一首詩詞的朗讀節奏和感情,可以透過詩詞的寫作背景。宋徽宗大觀二年,趙明誠到仰天山羅漢洞賞月流連忘返,李清照獨自在青州歸來堂重陽賞菊,因寫這首詞贈給趙明誠以解愁緒。

  因為是重陽節的作品,後來黃升(宋)在《花菴詞選》中題為《醉花陰·九日》。

  “醉花陰”詞牌名為李清照首創,雙調小令,押仄韻格,按照本詞,它押的是ou韻,朗讀時,我們要用低沉緩慢的語氣,感情濃厚又不熱烈,帶有哀傷的基調,適當停頓。比如:“薄霧/濃雲/愁/永晝”。

  4、教師範讀

  5、學生齊讀

  四、《醉花陰》意象的解讀和情感的體悟(重點!)

  1、意象與情感

  一個“愁”字貫穿整首詞,也就是所謂的詞眼。那麼,詞中哪些意象體現出愁呢?請大家找一找,共同討論如何體現“愁”的。

  (討論兩三分鐘,2個人回答)

  請一位同學來談談她的理解。(預設答案:西風、黃花、酒、暗香、東籬等。適當點撥)

  除了這些,還有嗎?(同學們認同她的理解嗎,有沒有不同的看法?)請另外一個談談她的理解。

  同學們找意象找得很準,理解也很恰當。老師再補充一下,請看幻燈片(顯示:詞中提到的意象的特徵和用意)。

  小結:

  薄霧、濃雲:薄霧淡淡,雲靄濃濃。 “愁因薄霧起”,這樣的陰天使人低迷憂鬱,愁緒滿懷。

  東籬:指菊花圃,賞菊是重陽節的一個習俗。這裡化用了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典故,一個人重陽賞菊,孤獨排山倒海而來,獨坐東籬愁緒飛。

  西風:暗含淒冷蕭瑟之意。(晏殊“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酒:麻木神經,或助興,或消愁。酒在古代的生活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在文學中的意象也是豐富多彩。我們來回顧一下我們學多的關於“酒”的詩句:

  v     別時,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大醉一場;

  v     喜時,杜甫“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欣喜若狂;

  v     感懷時,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感嘆人生苦短;

  v     孤獨時,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v     憂愁時,李白“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消愁不成反添愁。

  李清照喜歡飲酒,借酒消愁,“沉醉不知歸路”“濃睡不消殘酒”“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然而愁哪是那麼容易消除的?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愁上加愁。酒,對李清照而言,似乎已經附帶一種化不開的愁緒。

  黃花:菊花,有高潔、隱逸的象徵,是重陽節的時令花,賞菊是重陽的習俗,然而,一個人孤獨賞菊時,菊花,勾起人的相思,只會愁上加愁。李白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白居易黃花助興方攜酒,紅葉添愁正滿階,李清照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無人陪伴的重陽節,菊花,終究是傷感之花。而李清照詞的黃花又有特殊的意味,她是以瘦小的黃花比喻瘦削的自己呢。

  2、時間詞、重點詞與情感

  (提示:涼、透、瘦)

  這種愁,透過特殊意象體現得淋漓盡致:這種愁,還在特殊的時間裡變得更加的濃烈!重陽節,獨自一人賞菊,怎麼能不覺得時間漫長、日子乏味呢?!愁,湧上心頭。

  這樣的“愁”達到了什麼程度呢?(涼、透、瘦)涼,既是天氣帶來的體涼,也是孤獨寂寞思念之痛帶來的心涼,這裡用了一語雙關的修辭。這種愁,涼徹心扉,一個“透”字,點出了詞人過度思念丈夫的沉重的愁和無法解相思的無奈之情。

  “瘦”,有這樣的詩句: “人與綠楊俱瘦”( 宋·無名氏《如夢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幾分?”(宋·程垓《攤破江城子》),詞人們以花草樹木自喻,形容身形消瘦、神態憔悴,李清照更添一筆,以對比的手法突出強調自己比黃花還瘦削,神態更加憔悴,可謂巧奪天工。

  李清照在自己的詞中多次寫到相思成愁、因愁而“瘦”,“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也因這出名的詩句被稱為“李三瘦”。

  在中國的古典詩詞中,寫相思瘦的詩句不勝列舉,大家能想起哪些?

  柳永“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鳳棲梧》),溫庭筠“終日兩相思,為君憔悴盡,百花時”(《南空子》),王實甫“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減了小腰圍”(《西廂記》),他們寫的“相思瘦”功力不凡,亦有異曲同工之妙。

  整首詞,“愁”是感情基調,詞人在詞中是透過這些體現的:

  意象:薄霧、濃雲、酒、東籬、暗香、黃花、西風

  時間詞:永晝、佳節、重陽、半夜、黃昏後

  重點詞:涼、透、瘦

  這也算是鑑賞詩詞感情的一種方法。

  五、《醉花陰》整體情感感悟

  透過感悟意象,解析關鍵詞語對“愁”的助興作用,我們把視野投放在整首詞中,去感悟一個整體環境中,詞人整體的“愁”。

  薄霧淡淡、雲靄濃濃的陰天,正是重陽佳節,讓我覺得心中格外惆悵,根本無法打發這樣的無聊時光啊,我一個人靜靜地看著金獸中不但焚燒消減的瑞腦,百無聊賴度日如年。去賞菊吧,雖然很煩悶,但是這樣的重陽習俗,我還是要耐著性子去完成,沾染了一身的菊花香,黃昏後才回到房裡。西風蕭瑟,不斷地挑動著門簾,如此淒涼,不要說離別不苦啊,我簡直比菊圃裡的黃花還要瘦削,還要憔悴。

  許許多多的意象營造出一個淒涼的環境,這樣特定的環境塑造的是一個多愁善感、相思成愁、憔悴瘦削的女子。如此惹人憐惜。

  (齊讀)透過深入感悟之後,我們再有感情地朗讀一遍這首憂傷而優美的詞,《醉花陰》。

  六、探究賞析(討論)

  你最喜歡《醉花陰》的哪一句?請談談你的看法。

  (5分鐘時間。然後請同學起來發表觀點。加以評價。2個人。)

  預設:如果學生提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等他賞析完後,教師補充:《嫏嬛記》的故事,“只三句絕佳”,是千古名句。

  七、作業

  《醉花陰》塑造了一個在重陽佳節獨自賞菊、相思成愁的女子形象,請你發揮想象,用第一人稱把這首詞的內容改寫成散文片段。

  八、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透過解讀意象的方式,彷彿遇見一個在閨閣中思念丈夫、度日如年的女子,感悟她從內而外綿長濃厚的相思之愁,讓我們對李清照又有了深刻的理解。課後時間多積累一些李清照的“愁”的詩句,同學互相交流。背熟《醉花陰》。這節課上到這,謝謝大家!

  醉花陰李清照教案三

  【提要】

  李清照一生的生活經歷與情感遭遇前後期變化巨大,詩詞創作風格變化也很明顯。課文選詞兩首是前後期的代表作,感情色彩懸殊。本課著重分析鑑賞《醉花陰》,重在品味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麗與纏綿。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吟誦這首詞,做到借聲傳情。

  2、從煉字、煉句的角度,體會本詞的語言美、意境美。

  3、透過本詞的學習,掌握鑑賞詞的一般方法,並學會運用。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感受李清照婉約的詞風。

  2、鑑賞詞人的寫作技巧,體會李清照詞用語精美、淺俗、清新的藝術特色。

  3、掌握鑑賞詞的一般方法,並學會運用。

  【教學方法】

  誦讀——引導——探究(多媒體輔助教學)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及內容】

  一、匯入新課:

  以郭沫若的一幅對聯匯入,讓學生猜一猜對聯中寫的是誰,進而引入新課。

  二、知人論世:

  讓學生回憶初中學習《如夢令》時對李清照的介紹,最後教師總結、補充:號“易安居士”、前後期作品風格、“易安體”、《漱玉詞》。

  三、整體感知:

  (一)讀一讀

  1、先讓學生結合註釋看三分鐘,字面意思不懂之處做好標記,學生間互問互答。

  2、讓學生根據自己對這首詞的理解,先自讀三分鐘。

  3、點兩位同學來讀,讀完後師生一起點評,最後教師作朗讀指導。

  4、聽朗讀帶,讓學生注意朗誦家對本詞節奏的劃分、輕重音的處理等。

  5、再給兩分鐘時間,讓學生自讀。

  6、點學生來讀,檢查同學們的朗誦水平進否有進步。

  (二)找一找

  1、這首詞中有哪些意象?(薄霧、濃雲、瑞腦、玉枕、紗廚、酒、暗香、西風、黃花)

  2、這首詞中有哪些表現情感的詞?(愁、涼、銷魂、瘦)

  (三)寫一寫

  請從詞中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或幾個意象,根據詞中的意境,展開豐富的想象和聯想,擴寫成一段話。(高考小作文訓練)

  四、分析鑑賞

  (一)品一品

  選出你最喜歡的一句或幾句,品一品,看它好在哪裡?

  (讓學生自己先把玩品味,然後跟周圍同學交流自己的心得,最後點學生髮言。在這期間,教師巡迴觀察同學們的交流情況,必要時適當點拔一下。這裡是學生的舞臺,教師在這裡只是起穿針引線的作用。)

  可以說,這首詞實在是太美了,可圈可點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如首句渲染出的這種氛圍;如“涼”字的雙層意;“酒”這一經典意象;“暗香”的“暗”字,用得實在是太妙了;還有作者以“黃花”自喻,不僅形似,更是神似;下片:不露一“菊”字,可處處在寫菊,這種“烘雲托月,藏而不露”的寫作妙作。

  (二)背一背:根據詞上下片的思路,要求學生當堂背誦。

  五、課堂小結

  悟一悟:“同學們,透過本課的學習,我們來總結一下,鑑賞詞一般有哪些方法?”

  知人論世,聯絡詞人生平和寫作背景,

  把握意象,想象畫面,鑑賞意境美;

  反覆誦讀,煉字煉句,品味語言美。

  六、課外拓展

  練一練

  一 剪 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1、請找出這首詞的詞眼。

  2、從詞中選出你最喜歡的一句或幾句,進行賞析。

  附板書設計:

  醉花陰 ·重陽

  上片

  愁緒濃且長

  佳節心更涼

  下片

  把酒欲遣愁

  人比黃花瘦

  醉花陰李清照教案四

  一,教學目標

  1,瞭解詞人的人生際遇,體會其"愁"情,李清照醉花陰教案。

  2,解讀詞的意象,感受詞的意境美,把握景與情的關係。

  二,重難點

  1,解讀詞的意象,把握詞的意境。

  2,理解作品中"愁"的內涵。

  三,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1,匯入:1987年,國際天文學會命名了水星上面的15座環形山,用15個世界名人的名字來命名他們,其中有一個是中國古代女性,她的名字叫李清照。作為一個封建時代女性,這是一種何等的榮耀啊!那她憑什麼獲得如此名譽呢?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位詞人的世界,感受她的非凡才氣。

  2,知人論世:李清照的生平可根據宋室南遷為界,分為前期和後期。

  前期:其父親是李格非,飽讀詩書,精通儒家經典,進士出身,才學之士。在北宋社會,大戶人家選女婿,主要是重才,中了進士的男子都受到尊重。中了進士後,曾做過山東鄆州的教授(相當於教育局局長)。後來升官,做過太學錄、太學士、太學博士(相當於京師大學堂裡擔任教授)得到蘇軾賞識,成為"蘇後四學士"之一。性格剛正不阿,嫉惡如仇。在鄆州時,很清貧,連當地知州都覺得他可憐,勸他私吞,但他不聽;在江西上饒做官,當地有個專門妖言惑眾危言聳聽的道士,有一次,兩個人的車碰見,李格非當即叫人把他拖出去,痛打一頓,驅逐出境。最後進入宋史人物傳記。

  母親是王氏。王氏祖父是王拱辰,宋仁宗時的科舉狀元,先後擔任過翰林學士,吏部尚書(國家人事部部長)、三司使(財務部部長),王氏從小在詩書世家裡長大。"妻王氏,拱辰孫女,亦善文"——《宋史》。

  李清照: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比當時的女孩子有著更為寬鬆自由的環境。古代女孩子應過著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待字閨中,專攻女紅的生活。

  感受少年時代的詞:《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攤鷗鷺。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丈夫:趙明誠。為人品行端正,情趣高雅,從小喜歡收集金石字畫文物,其父趙挺之,與李格非是同鄉人,山東,政治上是變法派,與李格非剛好相對,教案《李清照醉花陰教案》。當時流傳這麼一個故事,趙明誠和父親說,做了一個夢,請父親解夢: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詞女之夫)剛好宋徽宗上位,採取折中政策,政治矛盾暫趨緩和,故趙明誠與李清照得以結為秦晉之好。這時李18歲,趙21歲。

  命運轉變:婚後不久,新舊兩黨又開始爭鬥,趙挺之打擊李格非,李清照曾寫援書,但沒得到幫助。李格非被貶回老家。新黨內部爭鬥,趙挺之死於京師,趙家也遭受災禍。

  後期:靖康事變,北宋滅亡。北方大亂,趙家大多書冊文物被焚,逃難到南方。丈夫病逝。李清照曾經改嫁。一個叫張汝舟的人為騙文物而與她結婚,結果得不到,這次婚姻完全是個騙局。李清照告他虛報舉數,藉此離婚。她也因此坐了兩年牢,但獲得眾人幫助,九天後出來了。最後一個人在孤獨中去世。

  3,寫作背景

  《醉花陰》寫於前期。夫妻倆婚後不久,感情甚篤。後來,趙明誠宦遊在外,李清照生活孤寂,對丈夫思念甚深,本詞為相思之作。

  4,聽錄音,朗讀,整體感知。

  5,整體把握,運用想象,勾勒出你腦中的畫面。(自由發言)

  明確:上片重陽思親;下片飲酒賞菊。

  6,深入鑑賞。整首詞籠罩著一種氛圍,即"愁"。裡面寫了很多景,融入了作者的"愁"情,運用了情景交融。自由選擇詞中的意象分析,如何體現了"愁"?

  (1)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薄霧濃雲:霧氣不散,猶如心中繪製不散的惆悵;濃濃的雲,給人壓抑之感。

  永晝:既是真正的白天,也是心靈上的時間,太難熬,太孤單,這一切何時才是盡頭!

  瑞腦銷金獸:百無聊賴,沒有人氣,極其悽寂。

  (2)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每逢佳節倍思親,"又"說明分離已不是一兩次。涼:既是身體感受,也是內心寒冷。

  (3)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東籬:種有菊花的田圃。語出陶淵明《飲酒》詩:採菊東籬下。後泛指賞菊之處。

  李清照非常欣賞陶淵明,其"易安居士"也是出自詩句《歸去來兮辭》:依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

  把酒:端著酒杯喝酒。

  暗香:幽香,指菊花。

  重九賞菊,是由來已久的文苑雅事。不過李清照沒有這種興致,到東籬把酒賞菊,完全是為了派遣離愁,儘量酒喝了,菊賞了,袖間還沾帶了撲鼻的幽香,卻更勾引起一腔思緒:過去都有心上人陪著自己,而今卻形隻影單,此等良辰美景,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4)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此為絕佳三句)

  有這麼一故事,李清照由於思念寄給趙明誠一首詩。趙明誠覺得這詩寫得太好了,自己要"鬚眉不讓巾幗",寫了五十首詩,其中夾著李的詩,給友人看。友人說,只有三句最佳,就是這三句。這三句有什麼美呢?大家談談。

  明確:用簾外之黃花之瘦比喻人之形體銷魂,創意極美。古人喜歡用花來形容女子的美貌,如"芙蓉如畫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紅"。李卻以憔悴的"黃花"自指,此為獨創。

  人稱"李三瘦":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新來瘦,非於病酒,不是悲秋。

  下片以"愁"為暗線,"東籬把酒"為了排遣離愁,"暗香盈袖"更觸動愁緒,"莫道"提出"銷魂",正是"愁"的表現,最後落到"瘦"字,是愁的深化,與上片的"愁"相呼應。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7,課外拓展。請學生用剛剛學過的方法分析鑑賞李清照的《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五,總結: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李清照用清麗的語言,抒發了她對丈夫濃濃的思念,給我們展示了一幅憂愁而美麗的畫面。而這種愁情,能穿透時空,引起每一個人內心的共鳴。

  六,板書設計

  上片:愁永晝:薄霧濃雲,瑞腦銷金獸——孤獨寂寞

  佳節重陽,半夜涼初透——思念難眠

  下片:人更瘦:把酒賞菊,暗香銷魂——自憐愁悶

  醉花陰李清照教案五

  教學目標

  1。 瞭解詞人的人生際遇,體會其“愁”情。

  2。 解讀詞的意象,感受詞的意境美,把握景與情的關係。

  重難點

  1。 解讀詞的意象,把握詞的意境。

  2。 理解作品中“愁”的內涵。

  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講授法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987年,國際天文學會命名了水星上面的15座環形山,用15個世界名人的名字來命名他們,其中有一個是中國古代女性,她的名字叫李清照。作為一個封建時代女性,這是一種何等的榮耀啊!那她為什麼獲得如此名譽呢?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位詞人的世界,感受她的非凡才氣。

  知人論世:父親李格非,飽讀詩書,精通儒家經典,進士出身,才學之士。母親王氏,其祖父是王拱辰,宋仁宗時的科舉狀元,先後擔任過翰林學士,吏部尚書、三司使,王氏從小在詩書世家裡長大。

  李清照:(1084—1151?) ,字漱玉,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宋代婉約派代表詞人之一,留有作品集《漱玉詞》。她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比當時的女孩子有著更為寬鬆自由的環境。其文學創作具有鮮明獨特的藝術風格,居婉約派之首,對後世影響較大,在詞壇中獨樹一幟,稱為“易安體”。“婉約詞的正宗”,“亂世中的美神”。

  丈夫:趙明誠。為人品行端正,情趣高雅,從小喜歡收集金石字畫文物,其父趙挺之,與李格非是同鄉人,但在政治上是變法派,與李格非剛好相對,後政治矛盾暫趨緩和,故趙明誠與李清照得以結為秦晉之好。這時李18歲,趙21歲。婚後不久,新舊兩黨又開始爭鬥,趙挺之打擊李格非,李格非被貶回老家。後新黨內部爭鬥,趙挺之死於京師,趙家也遭受災禍。靖康事變後,北宋滅亡。北方大亂,趙家大多書冊文物被焚,逃難到南方。丈夫病逝,李清照也一個人在孤獨中去世。

  二、寫作背景:

  李清照的詞以南渡為界,分為前後期:

  A。南渡前:內容:閨情(離愁) 詞風:清麗明快。 代表作:《一剪梅》、《醉花陰》

  B。南渡後:內容:懷舊、悼亡 詞風:淒涼、低沉 代表作:《聲聲慢》、《永遇樂》、《武陵春》

  《醉花陰》寫於前期。夫妻倆婚後不久,感情甚篤。後來,趙明誠宦遊在外,李清照生活孤寂,因思念遠行的丈夫,在重九當日,便寫這首詞寄給趙明誠。

  三、深入鑑賞:

  整首詞籠罩著一種氛圍,即“愁”。裡面寫了很多景,融入了作者的“愁”情,運用了情景交融。自由選擇詞中的意象分析,如何體現了“愁”?詞眼是什麼?

  1.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薄霧”、“濃雲”,意境淒涼,借景抒發孤寂的愁情。薄霧濃雲:霧氣不散,猶如心中無法消散的惆悵;濃濃的雲,給人壓抑之感。“永晝”,整日,點出愁的長久,時間難熬,這一切何時才是盡頭!“瑞腦銷金獸”,看著瑞龍腦在金色獸形的香爐裡慢慢地燒盡。既寫出了時間的漫長,烘托出了環境的悽寂,更寫出了詞人的百無聊賴的愁情。

  2.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每逢佳節倍思親,“又”說明分離已不是一兩次。詞人是怎麼知道“半夜”涼意透過紗廚的? 因為孤寂難眠。作者的涼意從何而來?

  A表面上:重陽秋夜,天氣轉冷。玉枕紗廚,難御風寒。

  B深層面:獨居家中,沒有家庭的溫馨,內心感覺到孤獨淒涼。

  既是身體感受,也是內心寒冷。

  重陽節對這種“涼”意,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重陽佳節,是夫妻登高求福的好日子,偏逢丈夫不歸,以佳節團聚反襯獨處之悲,更增添涼意。

  總結:上片寫秋涼,既寫季節之涼,更寫內心淒涼,情景交融。這是下文“人比黃花瘦”的原因。下片寫賞菊飲酒,並抒發感受。

  3.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東籬:種有菊花的田圃。語出陶淵明《飲酒》詩:採菊東籬下。後泛指賞菊之處。李清照非常欣賞陶淵明,其“易安居士”也是出自詩句《歸去來兮辭》:依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把酒:端著酒杯喝酒。暗香:幽香,指菊花香。重九賞菊,是由來已久的文苑雅事。不過李清照沒有這種興致,到東籬把酒賞菊,完全是為了派遣離愁,儘管酒喝了,菊賞了,袖間還沾帶了撲鼻的幽香,卻更勾起一腔思緒:過去都是家人團聚,而今卻形隻影單,此等良辰美景,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4.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此為絕佳三句)

  有這麼一故事,李清照由於思念寄給趙明誠一首詩。趙明誠覺得這詩寫得太好了,自己要“鬚眉不讓巾幗”,便閉門寫了五十首詩,其中夾著李的詩,給友人看。友人說,只有三句最佳,就是這三句。這三句有多美呢?

  明確:用簾外的黃花之瘦比喻人之形體銷魂,創意極美。古人喜歡用花來形容女子的美貌,如“芙蓉如畫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紅”。她卻以憔悴的“黃花”自指,此為獨創。人稱“李三瘦”: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新來瘦,非於病酒,不是悲秋。

  思考:“人比黃花瘦”的“瘦”字作用:

  A寫出了菊花的形態,傳達出了秋菊的神。

  B描寫思婦因思念而面容清減的形象,寫出了思念之深之苦。

  C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如人,營造了婉曲優美的藝術情境。

  總結:下片以“愁”為暗線,“東籬把酒”為了排遣離愁,“暗香盈袖”更觸動愁緒,“莫道”提出“銷魂”,正是“愁”的表現,最後落到“瘦”字,是愁的深化,與上片的“愁”相呼應。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分析下片烘雲托月的手法:下片寫菊,並以菊喻人。但全篇卻不見一個“菊”字。“東籬”,本來是用陶淵明“採菊東籬下”詩意,但卻隱去了“採菊”二字,實際是藏頭。又如,“把酒”二字也是如此,“酒”字之前,本來有“菊花”二字,因古人於九月九日有飲菊花酒的風習,這裡也省略了“菊花”二字。再如“暗香”,這裡的“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氣。“黃花”,也就是“菊花”。由上可見,全詞不見一個“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態卻俱現紙上。

  板書設計

  上片:愁永晝:薄霧濃雲,瑞腦銷金獸——孤獨寂寞

  佳節重陽,半夜涼初透——思念難眠

  下片:人更瘦:把酒賞菊,暗香銷魂——自憐愁悶

  醉花陰李清照教案六

  教學目標

  1 通過了解詞的內容,理解詞中作者抒發的思想感情。

  2能總結詞的意境,體會詞的意境美3 體會作者透過描寫自己生活的方式來創造意境的好處

  教學重點

  能總結詞的意境,體會詞的意境美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透過描寫自己生活的方式來創造意境的好處

  教學課型別

  精講 教學方法 討論賞析 主要教具 多媒體

  一、匯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李清照的詞《如夢令》,我們從中體會了作者那種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生活態度,她的生活以及創作分為前後兩個時期,早年,李清照過的是美滿的愛情生活與家庭生活。作為閨閣中的婦女,由於遭受封建社會的種種束縛,她們的活動範圍有限,生活閱歷也受到重重約束,即使象李清照這樣上層知識婦女,也毫無例外。因此,相對說來,他們對愛情的要求就比一般男子要求更高些,體驗也更細膩一些。所以,當作者與丈夫趙明誠分別之後,面對。單調的生活,便禁不住要借惜春悲秋來抒寫自己的離愁別恨了。這首詞,就是這種心情的反映。從字面上看,作者並未直接抒寫獨居的痛苦與相思之情,但這種感情在詞裡卻無往而不在。這是透過一層的寫法。

  二、朗讀

  請同學來朗讀這首詞,讓我們從中更好的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生朗讀,師生點評。

  三、小組自由朗讀

  說說自己這首詞的感情基調是什麼樣的?用自己的話概括本詞的內容。(想象一幅畫面——西風瘦菊,佳人對花興嘆的畫面)感情基調:寂寞、憂鬱重陽佳節獨守空閨,思念丈夫的孤寂愁緒。這首詞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趙明誠分別之後所寫,表達了重陽佳節獨守空閨,思念丈夫的寂寞與孤寂的愁緒。

  四、學生賞析老師訂正、點撥、補充。

  上片與秋涼情景,由白天寫到夜晚,愁苦孤獨之情充滿其中。首二句就白晝來寫:“薄霧濃雲愁永晝。”這“薄霧濃雲”不僅佈滿整個天宇,更罩滿詞人心頭。“瑞腦消金獸”,寫出了時間的漫長無聊,同時又烘托出環境的悽寂,天氣陰沉,香已燃盡渲染寂寥無聊的環境氛圍,“佳節又重陽”點明時令,也暗示心緒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時本應該夫妻團圓、共同飲酒賞菊,而如今只有自己,所以,才會“玉枕紗廚,夜半涼初透”的。這種涼,既是身體之涼,更是心裡之淒涼,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玉枕紗廚”這樣一些具有特徵性的事物與詞人特殊的感受中寫出了透人肌膚的秋寒,暗示詞中女主人公的心境。)而貫穿“永晝”與“一夜”的則是“愁”、“涼”二字。深秋的節候、物態、人情,已宛然在目。這是構成下片“人比黃花瘦”的原因。下片則倒敘黃昏時獨自飲酒的悽若。古人在舊曆九月九日這天,有賞菊飲酒的風習。唐詩人孟浩然《過故人莊》中就有“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之句。宋時,此風不衰。所以重九這天,詞人照樣要“東籬把酒”直飲到“黃昏後”,菊花的幽香盛滿了衣袖。然而她,卻不禁觸景生情,菊花再美再香,也無法送給遠方的親人,這兩句寫的是佳節依舊,賞菊依舊,但人的情狀卻有所不同了:末尾三句設想奇妙,比喻精彩,“莫道不消魂,帝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上下對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異趣之感。匆匆離開東籬,回到閨房,瑟瑟西風把簾子掀起,人感到一陣寒意,聯想到把酒相對的菊花,頓感人生不如菊花之意,於是,末句“人比黃花瘦”,更成為千古絕唱。這三句,共同創造出一個悽清寂寥的深秋懷人的境界。在這首詞裡,雖然寫的是思親,但是卻沒有出現思親或相思之苦的語句,而是用了敘事的方式,表達出深深的思親的愁苦。顯的很沉重高雅。

  古詩詞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屢見不鮮。如“人與綠楊俱瘦”(宋無名氏《如夢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幾分?”(宋程垓《攤破江城子》),“天還知道,和天也瘦。”(秦觀《水龍吟》)等等。但比較起來卻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寫得這樣成功。原因是,這首詞的比喻與全詞的整體形象結合得十分緊密,比喻巧妙,極切合女詞人的身份和情致,讀之親切。

  五、總結

  詞的意境透過描述了重陽佳節作者把酒賞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種淒涼寂寥的氛圍,表達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寂寞與孤寂的心情。補充資料:據說李清照將這首詞寄給在外做官的丈夫趙時誠後,趙時誠讚賞不已,自愧寫詞不知妻子,卻又想要勝過她,於是杜門謝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詞五十首,並將李清照的這首詞夾雜其中,請友人陸德夫評論。陸德夫細加玩味後說:“只三句絕佳。”趙明誠問哪三句,陸德夫說:“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正是本詞的最後三句。

  六、自由背誦、默寫、檢測。

  七、作業

  自選一首李清照的詞,結合對作品的賞析,談談你對婉約派創作風格的理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