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的冬天》的簡要教案

《濟南的冬天》的簡要教案

  教學目標:

  1、飽含深情地誦讀課文,發現並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2、體會比喻、擬人手法的妙用,學習表現美的方法。

  3、仔細揣摩作者對平凡景物的獨特感受,寄予的深情。

  4、朗讀、品讀課文,發現並感悟濟南的冬之美。

  5、借鑑語言大師老舍用心體驗美、用筆表現美的技藝。

  一、聯絡生活,意會匯入

  1、請教學生一個問題:你關注過路邊的狗尾巴草嗎?你對它們有怎樣的感覺?

  2、學生自由抒發感想,老師引導學生認識:平凡亦出神奇,美在於發現。引用:“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羅丹

  3、冬天萬物蕭條,風雪凜冽,沒有其他季節那種勃發的生命力,但是,在老舍眼中冬天的濟南一切都是美的,可愛的!下面,請隨著老舍一起去發現《濟南的冬天》洋溢著的特殊的美麗。

  二、整體感知,集體賞析。

  1、 簡介作者: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傑出的語言大師。代表作:小說《駱駝祥子》、《四室同堂》。他曾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對山東一往情深。本文是寫在1931年春於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

  2、聽課文錄音或教師朗讀,學生在語言的薰陶中(可閉眼傾聽),思考:濟南的冬天最特別之處在於什麼?

  參考:溫晴。(主要讓學生說出溫暖之意)

  3、冬天的特色是雪,我們平時對雪的印象是如何的?老舍筆下的`雪又是如何的呢? 設問並引出品讀第三節:薄雪覆蓋下的山景。

  4、配樂(班瑞德的《初雪》)朗讀並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採用讀、品、議相結合的方法來賞析第三節。

  預設:

  (1)請用一個詞語來概括“薄雪覆蓋下的小山”。 參考:秀氣。

  (2)作者如何表現這種秀氣?請學生找出欣賞的句子讀讀,或講自己的認識。

  要點:一髻兒白花,一道銀邊,帶水紋的花衣,山的肌膚,害了羞……以及一些關鍵的字詞。(這一過程中學生或許會質疑,可以穿插在品讀中。)

  (3)再次配樂齊讀第三節。

  三、適度模仿,自由點評。

  1、下了小雪的濟南的山無比美妙,濟南的水也富有情趣;由此過渡到最後一節的自由品析階段。

  2、要求模仿第三節的學習方法,小組合作交流,在書的邊上作好點評,自由談最後一節的學習體驗。

  四、方法借鑑,學會發現

  1、文章把冬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向我們呈現了一個充滿活力與溫情的冬天的濟南,.寫作成功的要素有哪些?

  小組討論,交流歸納:

  A、融情於景 B、展開聯想 C、巧用修辭

  2、投影一組不起眼的花草圖片,要求學生根據圖片想象並發現美,用一兩句話來描寫,表現美;至少運用一種修辭。

  3、用名家之言作結,如“情動而辭發”等,以求對學生閱讀與.寫作美文有所啟迪。

  五、佈置作業,由此延伸

  1、陽光朗照下的山同樣別有情趣,認真品讀課文第二節。

  2、用心觀察學校,仿照課文,用“我的校園”為主題,寫一篇側重寫景的散文。

  3、課外查詢並閱讀其他寫雪的文章,進行比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