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朱自清的散文》教案案例

《談朱自清的散文》教案案例

  朱自清是五四以來我國優秀的散文作家之一,他的文章嚴謹不苟,雖然著意錘鍊文字,但風格平易自然,既不流於險澀,也很少華麗的鋪排與藻飾。許多文學愛好者因深愛朱自清的散文便著重研究,很是值得探討。小編在此也準備了《談朱自清的散文》教案案例,希望你的教學順利!

  教學目的:

  1、把握全文總起分論的結構特點;

  2、學習作者將整體評價與細部揣摩相結合的鑑賞方法;

  3、體會朱自清後期散文“於樸素中造新意,於平淡中見神奇”的藝術風格。

  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目的之2難點:目的之3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步驟安排

  一、匯入:

  這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散文評論。它評論的物件不是某一篇散文,而是朱自清不同時期的有代表性的多篇散文。這種評論方式,為我們提供了鑑賞名家著作的獨特範例。

  也正是這種特點,決定了文章中有大量的引述。但我們閱讀時,卻不會有一點冗贅煩瑣的感覺,因為作者把巧妙的引述和精闢、獨到的藝術分析有機地結合起來。文中多處引述,使我們有機會領略朱自清散文精湛的文筆;作者中肯的評價,又使我們能學到敘議結合、評析結合、加強評論的情感色彩的評論手法。

  文章採用的是總起分論的結構:先提出評論的中心,然後對朱自清散文的不同特點分別進行評論。那麼,文章評論的中心是什麼?朱自清的散文有哪些不同特點呢?

  二、閱讀明確:

  評論中心:他的文章嚴謹不苟,雖然著意錘鍊文字,但風格平易自然。並能於樸素之中立新意,造新語,於平淡之中見神奇。

  不同特點:(一)風格樸素自然;新鮮的意境,新鮮的用語,富有詩意,也富有風趣。

  (二)語言準確自然

  三、學習體會

  作者評論朱自清散文的鑑賞方法是將整體評價與細部揣摩相結合,那麼

  1、作者是怎樣整體評價朱自清散文的?(細讀第一段)

  明確:從作家的地位,寫作態度,散文風格以及寫作技巧等方面先總的評價了朱自清後期散文的風格特點,肯定了他的散文在寫作技巧上的借鑑價值。

  2、文章是怎樣過渡到對其“樸素自然”風格的進一步分析評價的?

  明確:以一句“樸素自然的文章不象大紅大綠那麼顯眼,它的`好處要細心玩味才能覺察到,粗心的讀者往往是發現不了的”過渡引出的。

  3、文章是怎樣評價分析其散文樸素自然的?又是如何揣摩的?

  明確:評如過渡句所說,課文又引述了《威尼斯》和《經典常談》的兩段文字為例,細加分析揣摩評議。如何揣摩的,學生閱讀相關段落體會。

  4、課文對“新鮮的意境,新鮮的用語,富有詩意,也富有風趣”又是怎樣分析,如何讚美的?

  明確:以“樸素自然可不等於平板”過渡,並以《松堂遊記》的兩段和《歐遊雜記》裡的兩段文字為例,贊其匠心,精彩,詩意風趣,還善於把靜態的東西寫成動態的東西。如何分析讚美?朗讀相關段落。

  5、作者怎樣評價他的語言的?

  明確:作者談論沒有就風格談風格,而是明確指出“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講究語言的,他的整個風格跟語言有密切的關係”。並以《歐遊雜記》裡的文字為例,沒做繁複的分析,特別注意調動讀者已有的認知經驗,只是點到即止。

  四、明確總結

  結構特點:總起分論。

  鑑賞方法:整體評價與細部揣摩結合,先整體評價,後細部揣摩。整體評價多方著眼,肯定價值,細部揣摩自然過渡,注意聯絡。

  朱氏散文:於樸素中造新意,於平淡中見神奇。

  板書設計:

  評論中心:於樸素之中立新意,造新語,於平淡之中見神奇。

  不同特點:(一)風格

  1、樸素自然:《威尼斯》《經典常談》

  2、新鮮的意境,新鮮的用語,富有詩意,也富有風趣:

  《松堂遊記》《歐遊雜記》善將靜態東西寫成動態

  (二)語言

  準確自然《歐遊雜記》

  五、寫作練習

  在領會課文觀點的基礎上,重讀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六段,就其中的一個藝術特點細心玩味,寫一段二三百字的評論文章。

  荷塘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霧;但楊柳的丰姿,便在煙霧裡也辨鎝出。樹梢上隱隱約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裡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和水裡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