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分類與整理》(精選15篇)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分類與整理》(精選15篇)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分類與整理》,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分類與整理》 篇1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分類與整理》第27頁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根據給定的標準進行分類,掌握分類的方法,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

  2、經歷簡單的資料收集和整理過程,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圖畫、表格)進行分類,感受圖表的簡潔。

  3、體會分類的標準不同分類結果也不同,但總數不變。

  4、在與實際生活的聯絡中,體會分類的目的和作用。

  【教學重點】

  掌握分類方法,感知分類意義。

  【教學難點】

  經歷簡單的資料收集和整理過程,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圖畫、表格)進行分類,感受圖表的簡潔。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激趣匯入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平時都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過超市購物,是嗎?

  生:是。

  師:現在請大家再去超市看一下吧。(點課件)看完影片,是不是覺得超市裡的東西,分類擺放得很整齊?

  生:是。

  師:這樣分類整理的好處是方便我們購物快捷。小朋友觀察得真仔細,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三單元的分類與整理的按給指定的標準分類。(師板書:分類與整理)請同學們開啟課本P27頁看一下主題圖。

  (設計意圖:從去超市看入手,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順利匯入今天學習的內容。)

  二、探究新知

  1、描述感知分類的標準。

  (1)出示主題圖氣球圖片。(課件)

  師:我們來看一下,這節課給出的資訊圖。小朋友們拿著這麼多的氣球,你能說一說圖中有哪幾種氣球嗎?

  生:有三種,有愛心形的氣球、冰糖葫蘆形的氣球、球形的氣球。

  師:對。這麼多氣球,怎麼分類呢?可以怎樣分類呀?這裡出現了一個詞“分類”,誰來說說你認為的或理解的分類是什麼意思呢?

  生1:哪個東西相同的是一類;

  生2:每個東西都是一樣的。

  師:哦,你們是這麼理解的,那把氣球分成幾類呢?我們就先按氣球的不同形狀進行分一分,看看每種氣球各有幾個?(師板書:形狀)大家來數數看:冰糖葫蘆形的氣球有3個、愛心形的氣球有4個、球形的氣球有5個。我們分堆整理好,擺放在這個圖中,這個圖表小朋友們以前都沒有見過,現在來認識一下,橫線下是表示圖形的形狀,橫線上每列是表示圖形的個數,把圖形一一對應,擺放整齊,像這種把同類事物排成一列畫的圖,叫象形統計圖。問題:哪種氣球最多?哪種氣球最少呢?你是怎麼知道的?透過象形統計圖,我們能快速的看出來,哪種氣球最多?哪種氣球最少?大家回答一下,哪種氣球最多,哪種氣球最少呢?

  生:球形的氣球最多,冰糖葫蘆形的氣球最少。

  師:對,那你是怎麼知道的呢?

  生1:我是透過數數知道的;

  生2:我認為哪列最高就是最多,哪列最矮就是最少的。

  師:對,透過象形統計圖,我們能快速直觀的看出來,誰是最多,誰是最少的,把它整理到一起。

  (2)、交流展示:你還能按照什麼來分類呢?剛才我們是按氣球形狀來分,也許有同學想說:還可以按顏色的不同進行分類。師:對,按顏色分。(師板書:顏色)現在我們來按顏色分一下看,有藍色、紅色、黃色的氣球,將所有藍色、紅色、黃色氣球放在一起,我們就可以建立象形統計圖,透過象形統計圖,我們也可以快速直觀的看出來,黃色氣球最多。所以,學習了象形統計圖,我們不但能直觀的看出圖的資訊,也可以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因此,在同一種分類裡面,還有不同的表示方法,下面我們來看下這幾個同學的不同記錄方法

  (3)、導思點拔(課件略圖)

  師:同學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它們進行分類,可以畫一畫、寫一寫,也可以擺一擺。那你更喜歡哪位小朋友的記錄方法?

  生:象形統計圖。

  (設計意圖:將圖的演示逐步過渡到表,學生便不覺得突兀,對以後統計知識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2、對比體會分類的標準

  師:觀察這兩個表,都是在分這些氣球,為什麼分得的結果不一樣?

  生:因為兩次分的標準不同,第一次是按形狀分,第二次是按顏色分的。

  師:而它們的總數又是怎麼樣的呢?好,讓我們來算一下。(板書)

  形狀顏色

  3+4+5=12(個)3+3+6=12(個)

  師:那有什麼是相同的呢?

  生:總數不變。

  小結:按不同標準分類,分類的結果也不同,但總數不變。

  (設計意圖:讓學生進一步明白生活中分類要根據實際情況,不同的情景要採用不同的分類方法。還要讓學生髮現,無論怎麼分,最後的總數都不變。)

  三、課堂練習

  1、把每組不同的物品圈起來。(課件)

  2、按形狀分一分。(課件)

  (設計意圖:緊跟練習,對新知加以鞏固。)

  四、課堂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分類與整理,你有什麼收穫嗎?最後,我們回顧一下這節課的知識要點:

  按給定標準分類

  1、事物可以根據形狀、顏色、不同的功能、用途等進行分類。

  2、根據同一標準分類,雖然分類結果的呈現形式可能不同,但分類的結果一定相同。

  附教學板書:

  分類與整理

  形狀分顏色分

  3+4+5=12(個)3+3+6=12(個)

  按不同標準分類,分類的結果也不同,但總數不變。

  教學反思:

  本節課教學中,我注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數學學習活動中。比如:本課透過解決簡單而又熟悉的實際問題“有這麼多的氣球,可以怎樣分類呢?”來引入後,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圖畫、表格)等呈現分類計數的結果,從而使學生經歷完整的分類和收集、整理、描述資料的過程,為後面的統計教學積累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

  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分類與整理》 篇2

  教學目標

  1、能根據給定的標準或自己選定的標準進行分類,體驗分類結果在單一標準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

  2、經歷簡單的資料整理過程,能夠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圖畫、表格等)呈現分類結果。

  3、能夠對資料進行簡單的分析,並能根據資料提出簡單的問題。

  教學重點:學會按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能根據具體內容按不同的標準對事物進行分類統計。

  教學難點:根據統計需要,正確地分類收集整理資料。

  教學準備:課件、氣球卡片、白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引出分類

  今天呀,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些禮物,快看有多少件禮物?(播放幻燈片)

  學生自由回答:數數的方法,先分再數的方法。

  師:真棒!還有其他方法嗎?

  點名回答:先分再數的方法。

  師:剛才呀,你們都是用XX分類的方法來數一數的。(板書分類)

  (2)列舉生活中的分類現象

  師:其實呀,我們生活中有很多的分類現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超市裡各種商品的分類擺放,可以讓我們更方便找東西;圖書的分類可以更方便找書籍;垃圾的分類可以使我們的生活更環保、更美好。

  二、探究新知

  (1)描述感知分類的標準

  師:現在你們想不想拆老師帶來的第一件大禮物?

  生:想。

  師:好!我們一起來拆禮物。哇,原來第一個禮物盒裡面裝滿了氣球。你們能不能把這些氣球分分類,怎麼分呢?誰知道?

  生:按形狀分。(板書形狀)

  師:分別有?

  生:葫蘆形的、圓形的、愛心形的。

  師:你真棒,還可以怎麼分?

  生:按顏色分,有黃色的、紅色的、藍色的。

  師:你真聰明!

  (2)操作體會分類過程,嘗試記錄分類結果

  師:剛才某某同學是按照顏色分請你們小組上黑板來分一分,某某同學按照形狀分也請你們小組上黑板來分一分。我給下面每個小組都準備了這些氣球,請你們小組合作,商量商量,選擇你喜歡的分法,在小板上分一分。聽明白我的要求了嗎?

  生:聽明白了。

  師:好,現在請小組長拿出學具袋,開始分一分。(3分)

  師:好!同學們基本上都完成了。現在請組長把小板放到桌子左上角。剛才兩組同學在黑板上分別按照形狀、顏色把氣球進行了分類。我們先看按形狀分的,他把氣球分成了幾類?分別是?

  生:分成了3類;分別是愛心形的、葫蘆形的、圓形的。

  師:現在靠你們眼力的時候到了。看誰的眼睛最厲害,能一眼看出哪種氣球最多,哪種氣球最少?

  生:圓形氣球最多有5個,葫蘆形氣球最少有3個。

  師:你能上黑板指一指,告訴同學們你是從哪開始數的嗎?

  學生上黑板示範。

  師:嗯,你真厲害!在統計中,我們一般是從下往上數的,從這裡開始要在這畫一條起點線,然後呢在底下做上標誌,寫上這一列氣球的數量。

  師:下面誰願意上來,幫我們顏色分類的圖形整理出來。

  學生代表上黑板演示,其餘學生點評。

  師:剛才呀,如果你們不是按照從下往上擺的,請你在小板上修改修改。

  學生修改

  師:現在請你把修改好的小板舉起來給大家看一看,都改對了嗎?

  學生互相觀看修改好的小板。

  師:(口令:請坐好)現在請同學們學具放回學具袋,看哪個小組最快。(畫小旗表揚快的小組)

  師:大家看,這一堆氣球,按照顏色分一共有多少個?按照顏色分呢?也有

  生:12個;12個。

  師:當我們分類的時候,雖然我們分的方法不同,但是氣球的總數相同。

  師:剛才我們不僅學會了分類,還學會了整理成圖。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分類與整理(板書),一起來讀一遍。

  (3)初步感受“一個”和“一種”的區別

  師:哎呀,我還有一個氣球(綠色葫蘆形氣球)忘記放進去了,快幫我出出主意,這個氣球應該放哪?誰願意上來貼一貼。

  學生上黑板板演。

  師:他放對了嗎?

  生:放對了。

  師:你為什麼放這裡?你們同意嗎?

  師:我還有一個更可愛的兔子氣球,這可怎麼辦呀?誰來?

  學生板演,預設貼在按顏色分中的紅色。

  師:如果我想按照形狀分,應該放哪呀?

  追問:你為什麼不放在這三列當中呀?

  小結:你看,都是增加一個氣球,你們為什麼一會增加一個數,一會增加一列呀?綠色葫蘆氣球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一個,但是兔子形氣球原來沒有,是新增加了一種。

  三、鞏固練習

  (1)分小動物

  師:大家想不想知道第二個禮物盒有什麼?

  生:想

  師:看,請大聲的告訴我。

  生:熱帶魚、海馬、斑馬、海豚、大象、鯊魚、兔子、章魚

  師:可以怎麼分成兩類?

  生:按照動物生活在水裡,還是陸地來分。

  師:火車火車誰來開?

  師:請把掌聲送給他們。請看生活在水裡的動物有多少個?陸地上的呢?

  身:5個;3個

  (2)分水果卡片

  師:第三個禮物盒有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哇,原來是~~一堆水果卡片。這些水果卡片可以怎麼分呀?

  生:按照水果的種類分;

  師:還有不同分法的嗎?

  生:按照卡片的形狀分。

  師:其實呀!老師把水果卡片藏在了你的抽屜裡,看看誰是幸運者,快找找。

  學生紛紛尋找卡片。

  師:好,要求來了。第一第二組的幸運者按照水果種類分,第三第四組的幸運者按照卡片的形狀分,沒有卡片的同學統計每種的資料。

  師:準備好了嗎?請第一第二組的同學排好隊上來分一分。(排在上面後再說)下面的看他們是從哪開始貼的?

  學生上黑板展示

  師:剛才他們是從哪開始貼的?

  生:從下往上貼的。

  師:這裡雪梨有~~,蘋果有~~,桃子有~~

  師:同學們真棒!請把掌聲送給自己。現在請第三第四組的幸運者準備。

  師:那我們要記住,在進行統計時,要從下往上。

  (3)分撲克牌

  師:剩下的禮物盒,哦,原來裝的是撲克牌。

  師:這裡有6張神奇的撲克牌,請你認真觀察它們的特點,可以怎麼分?(停4秒)看哪位同學找到最多的分類方法,想到的,和同桌說一說(討論2分鐘左右)

  學生彙報(彙報的過程中注意提醒學生先說標準,再說分法,最後統計整理資料)

  四、課堂總結

  師:今天這節課你們開心嗎,你有什麼收穫?

  學生自由回答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分類與整理,明白了整理資料的時候,要從下往上數。

  五、課外活動

  師:課後呀,請你用你學過的知識把自己的書桌上的物品分類整理一下。

  六、板書設計:

  分類與整理

  形狀顏色

  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分類與整理》 篇3

  教學目標

  體驗分類標準的多樣化,會自定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計數

  重難點分析

  重點分析知識點本身內容複雜:分類標準的多樣性,靈活性較大;用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分類的結果會截然不同,對學生思維的開闊性和靈活性要求較大。能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難點分析一年級學生年齡小,經驗少,對於不同標準分類結果不同容易混亂,對於分類標準的理解不夠透徹。但樂於接受新鮮事物,思維活躍,本節課注重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絡起來,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認識和生活經驗。

  教學方法

  1、透過練習生活實際讓學生明白分類的好處

  2、透過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讓學生明白如何分類

  教學過程

  一、匯入

  (談話匯入法)

  教師:同學們,大家好!你們去文具店買過東西嗎?學生:買過。

  教師:老師有兩個好朋友,小鹿和小熊,我們一起去他們的文具店裡看看好嗎?學生:好。

  (課件出示圖片)讓學生感受分類與整理的好處。

  教師:你們想去哪一家文具店買東西呀?為什麼?

  學生:小鹿文具店,因為很整齊/因為本子放在一起,文具放在一起,很整齊。

  教師:對,老師也想去小鹿文具店,這樣將相同的物體擺放在一起就叫做分類,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分類的王國吧!

  二、知識講解(難點突破)

  1、描述感知分類的標準。

  教師:從玩具店出來,我們一起去遊樂園玩吧,今天遊樂園裡有許多小朋友和漂亮的氣球。

  課件出示孩子們去遊樂園玩的情境,並提出問題,這裡有這麼多氣球,你能把這些氣球分類嗎?可以怎麼分?(學生討論)

  生1:可以按形狀/圖形分類。

  生2:可以按顏色分類。

  設計意圖:透過學生分一分,初步感受由於分類標準不同,所分得的結果也不相同,體驗分類標準的多樣性。

  2、操作體會分類過程,嘗試記錄分類結果。(教師指定用形狀分類)

  老師給每兩個同學準備了跟氣球一樣的圖片,下面就請同學們先按照形狀分一分,看看每種氣球各有幾個,把你分的結果記錄在紙上。(可以擺一擺,寫一寫),再展示學生作品。

  (1)展示先分再數的方法。

  師:你分了幾類?每類有幾個?

  (2)展示象形統計圖的方法。

  師:剛才的同學分成一堆一堆的,你為什麼要排成一列呢?

  生:整齊、清楚。

  師:你能看出誰最多嗎?點名請同學回答。

  生:圓形氣球最多。

  師:你怎麼知道的?

  生:這一排最長。

  師:我們來看左邊這行,這是來記錄糖葫蘆形狀的氣球,我們在下面畫上一個糖葫蘆形,表示這一行記錄的專案。有一個糖葫蘆形氣球就畫一下。另外兩行是記錄心形和圓形的氣球,我們也在下面表示出來。

  (3)展示表格記錄資料的方法。

  師:這個同學記錄方式你能看明白嗎?

  師:心形的氣球有幾個?

  上面一行都是形狀,下面一行都是個數,每一列又都形示這個形狀的氣球有幾個,這樣記錄真清楚。

  (4)展示其他記錄方法。

  3、按顏色分類計數,選擇喜歡的形式記錄結果

  請同學說一說,再用課件出示出類結果,展示分類結果。

  4、在對比中體會

  教師:剛才我們分的都是這些氣球,為什麼分類的結果不一樣呢?

  教師:無論結果怎麼樣,什麼應該是不變的?

  5、小結:透過給氣球分類,我們知道了什麼是分類,學會了怎樣分類。下面我們就用所學會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設計意圖:透過用不同的方法記錄分類的結果,讓學生體驗用表格的形式記錄分類整理的資料更清楚、更簡捷。

  三、課堂練習(難點鞏固)

  課本30頁第三題

  (1)學生自主完成,教師巡視指導

  (2)點名學生彙報結果,集體訂正。

  四、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它呢?

  1、像這樣把氣球按形狀、顏色等分一分的方法叫做分類,這裡的顏色和形狀就是分類的標準。分類的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也不一樣。

  2、對生活中的物體進行分類整理時,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整理,其中用象形圖和表格整理法最直觀簡便。

  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分類與整理》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會按照多種標準分類,體會分類的多樣性。

  (2)過程與方法:初步認識簡單的統計表,並能根據統計表回+答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能應用於生活中。

  教學重點

  本課教學的重點就在於孩子們能按給定的標準或自己選定的標準進行分類,體會分類標準的多樣性。

  教學難點

  讓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統計表,並能根據統計表回答問題。

  教學準備:

  教材、PPT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圖片出示3組圖片,找出不同類的並圈出來。(學生討論,並舉手回答)

  2、出示水果類、蔬菜類與文具類的相關圖片,讓學生分類。

  3、引出本節課教學內容,並讓學生解釋什麼是分類。

  (二)創設情景,自主探究。

  1、出示例1情景圖。

  師:看一看,你發現了什麼?

  生1:有很多氣球。

  生2:有各種形狀的氣球。

  生3:有各種顏色的氣球。

  師:有這麼多氣球,可以怎樣分類呢,先在小組內說一說。學生分組討論,自由分類理整,彙報、交流。

  生1:按形狀分類。

  生2:還可以按顏色分類。

  師:同學們真棒!想出了不同的方法來分類。

  2、分一分,數一數。

  (1)按形狀分類。

  師:下面我們先分組,按形狀分一分,並數一數,每種氣球各有多少個。

  學生分組活動。交流、彙報。

  師:誰先來介紹一下,你們組按形狀把這些氣球分成了哪幾類?每類氣球各有幾個,並說說你是怎麼分的,怎麼數的?

  生1:我們按形狀把氣球分成了球形的氣球、心形的氣球和長氣球三類。我們邊數邊畫知道球形的氣球有5個,心形的氣球有4個,長氣球有3個。

  生2:我們按形狀把氣球也是分成了球形的氣球、心形的氣球和長氣球三類,我們是先分一分,再數一數的,知道球形的氣球有5個,心形的氣球有4個,長氣球有3個。

  出示表格:

  師:說得很好!那哪種氣球最多?哪種氣球最少?

  生:球形氣球最多,長氣球最少。

  (2)按顏色分類。

  師:想一想如果按顏色分類,可以怎麼分呢?每種氣球又各有多少個呢,請小組內分一分,數一數。

  生:按顏色分成3類。

  3、出示例2

  觀察這些人有什麼不同?請你們根據觀察到的不同把這些人進行分類。

  4、小組交流。

  要求:說說你是怎麼分的,再聽聽別人是怎麼分的。

  5、指導看書。

  a.說說書上兩個小朋友是怎麼分的。

  b.小結:根據不同的標準,我們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三)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給出大小不同的籃球和足球若干,讓學生進行分類。

  要求:按照不同的兩個標準進行分類,並將結果用統計表的形式表現。

  2、把全班同學進行分類,可以怎樣分?

  (四)小結

  1、引出生活中的分類情況,讓學生明白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這節課我們學了用一種方法分類和按不同標準分類。分類時的關鍵是找到不同的地方。我們也要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理的分類標準。

  (五)作業佈置

  1、把自己抽屜裡的書本按照所學知識進行分類,並做簡單的統計表。

  2、找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分類,課後和同桌說一說。

  板書設計

  分類標準不同、結果不同、但總數相同。

  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分類與整理》 篇5

  一、教學目標:

  1、透過具體操作,掌握分類的方法,體會在同一標準下,分類的呈現方式不同,分類結果相同。

  2、嘗試運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資料的結果記錄下來,感受圖表的簡潔。

  3、在與實際生活的聯絡中,體會分類的目的和作用。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按規定的標準對事物進行分類,完成簡單的統計活動。

  難點:體會在同一標準下,分類的呈現方式不同,分類結果相同。

  三、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少,教材將本部分教學內容由原來的一年級上冊調整到下冊學習,並且在原來只單純教學分類進行簡單資料統計的基礎上增加了對資料的整理和用簡單統計表表示結果的內容。這時候的學生經過了一學期的學習生活之後,對周圍的一些實際現象或事物有了一些觀察和思考的意識,他們強烈的好奇心和樂於觀察、思維活躍的特性有利於更加深刻的理解本部分教學內容。

  四、教材分析:

  分類思想是一種基本的數學思想。分類既是學生學習數學的知識基礎,又是發展兒童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歷來的教科書分類都是安排在準備課中。《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版)》將“分類”放在“統計與機率”領域,突出了分類與統計的密切關係。本單元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初步的分類方法。先讓學生學會按一定標準分類,然後,讓學生自己選擇不同標準分類,並對分類結果作出簡單的整理與分析。例1將分類的教學與計數(統計)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透過解決簡單而又熟悉的實際問題“有這麼多氣球,可以怎樣分類呢”引入,在給出了具體的解決問題的過程後再分析計數的結果,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體現了分類與統計的密切聯絡,既讓學生體會到了分類的含義、方法及目的,又使學生完整地體驗到了統計的全過程。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談話匯入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些禮物,誰能一眼看出有幾件禮物?”(課件出示禮物盒圖)師:“你是怎麼知道的”?生:“藍色三個粉色五個”“大的三個小的五個”透過學生的回答,引出“分類”。

  (二)新授

  “還有兩位小朋友也給我們帶來了禮物,我們來數數共有多少個氣球”。

  1、描述感知分類的標準。

  出示主題圖片問:你能把這些氣球分分類嗎?可以怎麼分?

  2、操作體會分類過程,嘗試記錄分類結果(學生操作過程中播放優雅的音樂,創造良好的課堂環境)

  操作要求:“老師給每個同學都準備了跟氣球一樣的圖片,下面就請同學們先按照形狀分一分,看看每種氣球各有幾個,把你分的結果記錄在紙上”。(可以擺一擺,寫一寫)

  ①展示先分再數的方法,師:你分了幾類?每類有幾個?

  ②展示象形統計圖的方法。師:剛才的同學分成一堆一堆的,你為什麼要排成一列呢?生:整齊、清楚。師:你能一眼看出誰最多誰最少呢?師:你怎麼知道的?生:這一排最長。(引出一一對應的擺放方式)

  ③師:看來這一行他是來記錄葫蘆形狀的氣球,我們在下面畫上一個葫蘆形,表示這一行記錄的專案。有一個葫蘆形氣球就畫一個。另外兩行是記錄心形和圓形的氣球,我們也在下面表示出來,我們把這樣的呈現方式叫做象形圖。

  ④展示表格記錄資料的方法師:這個同學記錄方式你能看明白嗎?師:桃心形狀的氣球有幾個?師:他用一個數據來表示這一列的數量。(和圖對應)3表示什麼?你怎麼知道的?師:為了更加清楚整齊,我把同學們記錄的畫上線。上面一行都是形狀,下面一行都是個數,每一列又都表示這個形狀的氣球有幾個,這樣記錄真清楚。

  ⑤探究單一標準,分類呈現方式不同,結果相同。

  師:我們觀察這三位學生的分類結果,葫蘆形的有幾個?圓形有幾個?愛心形有幾個?你發現了什麼?

  師總結:在同一標準下,分類呈現的方式不同,分類的結果是相同的。

  ⑥展示其它記錄方法,讓學生評價。(師鼓勵)

  ⑦拓展:初步感受“一類”和“一個”的區別師:如果增加一個愛心形氣球,這個表應該怎樣改變?如果增加一個小兔子形狀的氣球呢?師:都是增加一個氣球,怎麼表格的改變不一樣呢?引導學生髮現第一次是愛心的增加一個,並沒有增加種類,所以在愛心那列數上加1就可以了,而第二次增加的是一個新的形狀,也就是增加了一類,所以在表格上要再添一列。

  3.剛剛我們是按照形狀來分的,還能怎麼分呢?(顏色)

  那現在我們快速按照顏色分一分

  師總結: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不同,但是總數是相同的。

  三、鞏固練習

  1、闖關遊戲,給出標準找出不是的一個

  2、課本練習七第二題

  四、今天有什麼收穫?

  學生總結,教師點評。

  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分類與整理》 篇6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27頁例題1,練習七第1、2題。

  教學目標:

  1、學生透過分一分的活動,初步體會分類的思想,培養初步的分類能力。

  2、透過操作學會分類方法,能選擇一定的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並對分好的物體進行簡單的統計。初步養成有條理地思考問題、整理物品的習慣。

  3、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養成有條理的生活習慣,能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重難點:學會對問題進行分類的方法,並進行簡單的統計。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具準備:課件、各色各形磁性貼片。

  學具準備:白紙、鉛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孩子們,你們家裡是不是都有很多的玩具呢?大概有多少個?20xx年3月21日那天,芳芳老師在網上看到了一則新聞:86歲老奶奶收藏玩具超過6000件(有文字有圖片)。這麼我的玩具,這位老奶奶家裡有沒有顯得特別亂呢?

  其實啊,芳芳老師也有一些玩具的收藏,你們可能沒有歐!

  二、新授

  (一)、挑一挑

  (邀請4個孩子,逐個拿出毛絨玩具:墨魚、比目魚、駱駝、魔鬼魚。)

  誰能從這4個玩具中挑出不同的?(分為兩類了)

  (二)、分一分

  1.再拿來一個小鹿,應該放在哪邊?

  2.這是一個小矮人,放哪裡?

  3.那麼,我現在把這6個玩具混在一起,除了剛才分為三類以外,還可以怎麼分一分呢?

  4.小結:孩子們真棒,剛才的“分一分”實際上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分類”(板書),分類就是把同一類的事物放在一起,不同的標準,分類結果不同。

  (三)、學習按不同標準進行分類

  1.這裡有4幅圖(PPT),大家先仔細觀察一下,孩子們想一想可以怎樣分類?

  2.可以分別按“顏色”、“形狀”、“數量”分類。我們以一次體會到了不同的分類標準產生了不同的分類結果!

  (四)、學習分類後的簡單整理

  1.那麼生活中有什麼現象是“分類”呢?(PPT)

  2.分類有什麼用呢?

  3.接下來,我們一起看(PPT):這裡是語文、數學、英語書,一共有多少本?怎麼進行分類?我們這樣整理一下,讓我們自己看得很輕鬆、一目瞭然。我們再來數一數、加一加,與剛才所數的`資料對一對,做到不遺漏、不重複。

  4.師問:

  (1)誰最多?誰最少?

  (2)還可以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5.這樣的整理過程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另一個內容“整理”(板書)。

  (五)、學習簡單的象形統計圖

  (教具貼片)這裡是我們前幾天學習的幾種平面圖形,都認得嗎?

  1.首先,我們數一數一共有幾個?

  2.你能給它們分分類嗎?(邀請孩子到黑板上來操作貼片)

  3.還有不同的分法嗎?

  4.誰最多?誰最少?你怎樣看出來的?強調“一一對應”。

  5.每種圖形各有多少個?用你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當即拍照上傳展示)。

  6.算一算,分完以後總數量變了沒有?

  7.還可以怎樣分呢?(步驟重複第4、5、6)

  三、總結全課

  孩子們,今天你學會了什麼?回家後,把今天的學習內容講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分類與整理》 篇7

  課題名稱分類與整理(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透過體育器材擺放的圖片對比,初步體會分類的意義。

  2.藉助給氣球分類的活動(教材例1),學會分類的方法,並能進行簡單的統計;體會分類的標準不同結果也不同。

  3.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養成有整理物品的習慣。

  教學重點學會簡單的分類方法,並進行簡單的統計。

  教學難點

  體會分類標準的多樣化,會用不同的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計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課件出示兩張擺放體育器材的圖片。

  師:同學們,老師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上體育課的時候,你更想從圖一找到喜歡的球還是圖二呢?為什麼?

  生:圖二。因為擺放得很整齊。

  師:看來大家更想從圖二找到自己喜歡的球。圖二的各種球都很整齊地擺放在架子上,一眼望過去就很容易找到自己喜歡的球了。像圖二這樣,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我們把它叫做分類。分類擺放物品能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整潔、方便。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分類與整理。(揭示課題)

  二、探索新知

  課件出示例1氣球圖片

  師:同學們,請觀察這幅圖,你們看到了什麼?

  生:小朋友們手上拿著很多漂亮的氣球。

  師:是的,我們看到了小朋友們手上拿著很多漂亮的氣球。這麼多的氣球,可以怎樣分類呢?我們一起來幫他們分一分吧,按不同的形狀分一分,每種氣球各有幾個呢?

  師:有三個小朋友是這樣分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課件出示第一個小朋友的做法:

  第一個小朋友是這樣分的:我先分一分,再數一數。先分成糖葫蘆形、愛心形和球形,然後再去數分別有幾個。

  (2)課件出示第二個小朋友的做法:

  第二個小朋友是用了邊數邊畫的方法;首先在紙的最下方把這3種氣球的形狀畫出來,然後數一個畫一個,這就是第二個小朋友整理出來的結果。

  (3)課件出示第三個小朋友的做法:

  第三個小朋友就不喜歡這麼麻煩,他先在紙上畫出這3種氣球的形狀,然後直接在氣球類別下面寫出數量,他就這樣把它簡單地表達出來了。

  師:分完之後,你們發現了什麼?

  生:球形的氣球最多,有5個;糖葫蘆形的氣球最少,只有3個。

  師:同學們回答得真棒。這些氣球還可以怎樣分類呢?

  生:還可以按顏色來分,有紅色、黃色和藍色三種不同顏色的氣球。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這兩位小朋友按顏色分類整理出來的結果吧!

  課件出示按顏色分類的圖片。

  三、鞏固提升

  以闖關遊戲的形式出現,激發學生的興趣

  課件出示教材第29頁練習七第2題

  四、課堂小結

  問: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分類的知識,把同一類東西放在一起就叫分類。我們知道了可以根據物體的形狀、顏色來分類。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可以根據物體的其他標準進行分類,比如物體的用途、大小、輕重等等)

  課外延申:透過直觀圖片體驗生活中的分類

  第一張圖片:超市的水果分類(節省顧客購物時間)

  第二張圖片:圖書館的書本分類(方便讀者找所需書本)

  第三張圖片:垃圾分類(保護環境)

  五、課後作業

  放學後,運用今天學到的知識把自己房間進行分類整理,並與家人、同學或者朋友交流自己的成果。

  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分類與整理》 篇8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一年級上冊第27頁

  教材分析:

  本課是學生在學會了按一定的標準分類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由於學生已經學會了分類的基本方法,所以本節課重點是讓學生學會選擇不同的分類標準進行分類,體驗分類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靈活性和可變性,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同時加強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團結合作及數學表達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培養學生思維的開闊性和靈活性。

  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經驗少,但樂於接受新鮮事物,思維活躍,本節課注重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絡起來,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認識和生活經驗,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為實施創新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學具:課件,學具。

  重點難點:學會按不同分類標準進行分類。

  教學目標:

  1、透過具體操作,掌握分類的方法,體會分類的標準不同分類結果也不同。

  2、嘗試運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資料的結果記錄下來,感受圖表的簡潔。

  3、在與實際生活的聯絡中,體會分類的目的和作用。

  教學設計:

  一、激趣引入

  師:同學們,咱們來猜個謎語:說它是輛車,可它不是車。風兒一吹來,腦袋轉圈圈。(風車)

  師:大風車轉起來可真好看。有個小朋友用幾個圖形拼成了一個大風車。咱們一起來看一看,他是用哪些圖形拼成的大風車呢?

  生答略

  透過學生的回答,引出“分類”。(分類是按一定標準把一些事物分組。)

  二、新授

  (一)分類整理

  1、描述感知分類的標準。

  出示:風車圖片

  問:我們是按什麼標準分類的?可以怎樣分?(按形狀分)

  2、操作體會分類過程,嘗試記錄分類結果。

  下面就請同學們先按照形狀分一分,看看每種形狀各有幾個,把你分的結果記錄在紙上。(可以擺一擺,寫一寫)

  ○1展示先分再數的方法,

  師:你分了幾類?每類有幾個?

  ○2展示象形統計圖的方法。

  師:剛才的同學分成一堆一堆的,你為什麼要排成一列呢?

  生:整齊、清楚。

  師:你能看出誰最多嗎?

  生:三角形最多。

  師:你怎麼知道的?

  生:這一排最長。(注意:一一對應)

  ○3展示表格記錄資料的方法

  師:這個同學記錄方式你能看明白嗎?

  師:他用一個數據來表示這一列的數量。(和圖對應)

  2表示什麼?你怎麼知道的?

  師:為了更加清楚整齊,我把同學們記錄的畫上線。

  上面一行都是形狀,下面一行都是個數,每一列都表示這個形狀有幾個,這樣記錄真清楚。

  ④展示其它記錄方法,讓學生評價。

  小結:同學們不僅能夠按照形狀把這些形狀分為4類,而且自己設計圖表把分類的結果表示出來,你們可真棒!

  3、小結

  師:現在我們來做下總結。剛才我們把風車用了哪些圖形,每種形狀有多少個,做了分類整理。你還記得我們是怎麼做的嗎?第一步是什麼?然後做什麼?

  (二)拓展練習

  1、師:現在我們再來看看風車圖,還能用別的標準分類嗎?你來試一試。

  2、對比體會分類的標準

  師:觀察這兩個表,都是在分這些形狀,為什麼分得的結果不一樣?

  生:因為兩次分的標準不同,第一次是按形狀分,第二次是按顏色分的。

  師:那有什麼是相同的呢?

  生:總數不變。

  小結:看來分類的時候,分類的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也不同。但是不論怎麼分,最後的總數都應該一樣。

  (三)生活中的應用

  1、展示分類整理在生活中的應用圖片。(垃圾分類,超市擺放,圖書館圖書……)

  2、小結:分類的標準有很多,在生活中我們要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分類標準。

  三、練習

  如果把咱們班的同學分為兩類,可以怎樣分呢?

  四、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板書:

  分類與整理

  按形狀分類按顏色分類

  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分類與整理》 篇9

  教學內容

  《分類與整理》是小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分類與整理第一課新授課,教學內容主要是讓學生透過“分類與整理”活動?初步體會分類的含義和方法以及分類在生活中的作用。分類一種基本的數學思想,它是根據一定的標準,對事物進行有序劃分和組織的過程。分類能力的發展,反映了兒童思維發展,特別是概括能力的發展水平。分類能力既是兒童邏輯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方面,又對促進兒童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進行分類時,首先要對客觀事物進行分析、綜合,透過比較,發現事物之間的聯絡與區別,並抽象、概括出事物的一般特點與本質屬性,本課主要是為了使學生掌握初步的分類方法。先讓學生學會按一定標準分類,然後,讓學生自己選擇不同標準分類。

  教材編寫

  本課教材教材編寫首先透過“分類”的活動使學生能對物體進行分類,老師引導學生說一說擺放的理由,讓學生懂得分類需要一定標準。為讓學生能比較直觀地認識分類,掌握分類方法,教材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環境入手,安排的物品也都是學生經常接觸的氣球。接下來的環節教材設計了形式多樣的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分類的思想並掌握分類的思維方式。

  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的物件是一年級的孩子。他們的認識與思維方式仍處於直觀形象的階段。在教學中要注重聯絡學生的實際,重視直觀實物操作與言語解說引導相結合,採用多種練習方式,激發興趣鞏固所學,培養學生有條理思考的習慣在實踐中體會分類的方法、含義及作用。

  教學目標:

  1、學生透過分一分的活動,初步體會分類的思想,培養初步的分類能力。

  2、透過操作學會分類方法,能選擇一定的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並對分好的物體進行簡單的統計。初步養成有條理地思考問題、整理物品的習慣。

  3、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養成有條理的生活習慣,能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重難點:

  學會對問題進行分類的方法,並進行簡單的統計。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具準備:課件、一些鉛筆、氣球卡片。

  學具準備:氣球卡片,白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

  ……………

  現在喜羊羊和美羊羊邀請我們去他們家做客,來到門口,你們願意到誰家做客?為什麼?出示圖片,引出分類

  【設計意圖:情境創設從學生熟悉的動畫片環境入手,到別人家去做客,房間整潔,引出分類擺放,提高孩子們的求知慾,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教學互動。

  1、描述感知分類的標準。

  師:喜羊羊邀請我們去做客,原來是他要過生日了,我們來裝扮房間吧,看他的好朋友買的氣球,漂亮嗎?這麼多氣球,喜羊羊想考考大家,應該怎樣分類呢?。

  生答略(按形狀,按顏色)

  師:真了不起!你們有這麼多分類的方法。(在黑板上板書:按形狀分,按顏色分)

  【設計意圖:在分類的過程中,應引導學生理解分類的實際意義。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有利於學生認識和體會分類的含義及目的,突出分類的實際意義,為學生完整地體驗統計的過程做足準備。】

  2、操作體會分類過程,嘗試整理、分析資料

  師:那這樣吧,今天我們就按形狀來給這些氣球分分類。接下來你們要完成三件事,請看這是老師對你們的要求。(讀要求)

  師:聽清楚了嗎,那氣球呢?現在陳老師就來變個魔術,閉上眼睛,一、二、三,它們已經在你的抽屜裡的1號信封裡,快動手分一分吧!(多巡視)

  學生動手操作

  展示先分再數的方法

  展示象形統計圖的方法。

  展示表格記錄資料的方法

  展示其它記錄方法,讓學生評價。(展示一兩個其他的作品)

  師:這麼多方法,你最喜歡什麼方法?為什麼?雖然大家的方法可能不相同,但從結果看,都是一樣的。為什麼?因為他們都是按形狀來分,所以結果是一樣的。

  【設計意圖:學生年齡尚小,分類結果的呈現一定是五花八門,多種多樣的,在展示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與鼓勵,一方面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要給予細緻地指導,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

  3、探究其他的分類方法。

  師:剛才我們是按形狀來分,你們完成得很棒。現在我們試著按顏色來分,願意接受挑戰嗎?

  師:請從2號信封裡拿出小氣球和原來的放在一起,按顏色分一分,再數一數,這回不用記錄!

  生動手實踐

  請一生上臺展示

  小結:同樣是這幾個氣球,不僅可以按形狀來分,還可以按顏色分,也就是分類可以有不同的標準。你們還把他們整理成圖或者表。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分類與整理。(板書)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選標準分類計數,滲透不同標準下分類結果的多樣性;在分類活動1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分類活動2,有利於鞏固學生對分類活動的認識,加深對分類的理解,豐富學生的數學活動經驗。】

  三、鞏固練習

  分鉛筆,準備孩子們平時用的鉛筆(顏色,有無橡皮,削開和完整的等根據不同標準分一分)

  師:你們勝利闖過了智慧樂園的考驗。你們的智慧讓老師感到很自豪。

  【設計意圖:透過練習加深對分類的理解,進一步體會分類標準與分類結果的關係。】

  四、課堂小結

  1、師:這節課你學的開心嗎?學會了什麼?

  2、師: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分類的現象,你能舉個例子嗎?

  生彙報

  師:看來分類在我們的生活中作用可真大!

  【設計意圖:數學來源於生活,迴歸於生活,再次讓孩子們認識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

  五、板書設計

  分類與整理

  按形狀分:

  按顏色分:

  六、課後反思

  《分類與整理》是新版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一課時。這是新教材的一節融合《分類》與《統計》的一節新課。本節課中我主要是透過動手操作,讓學生學會分類,並且能對一些東西按照適當的標準來分類整理,能整理成圖或者表。在知識傳授的過程中,我注重滲透一些相關的數學思想:分類思想、集合的思想、統計思想、一一對應的思想。

  存在的許多問題。

  一、在時間的安排上還是有點前松後緊,時間安排不合理。

  二、在課堂中,有兩次學生動手操作的環節,我生怕學生被桌上好看的氣球卡片吸引住,所以每個環節都要進行紀律整頓。在今後的日常教學中我要多加強對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同時也要多向名師學習,提升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

  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問針對性問題,是值得我一直研究和學習的問題。

  以上是我在這次課中的不足之處,我會及時改正,不斷進步。希望能在這次的反思中,找到自己前進的方向。

  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分類與整理》 篇10

  教學目標

  1、學會分同一類物品,並按照多種標準分類,感知分類的意義。

  2、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會用學到的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預設流程:

  一、引入

  我們已經學習了對不同的物品進行分類,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分類。

  (板書課題:分類)

  二、新課

  1、教學分鉛筆

  (1)老師手裡有一把鉛筆,仔細觀察,這些鉛筆都一樣嗎?

  想一想,都是鉛筆,可以怎樣分一分呢?

  請同桌兩個人合作,先觀察,然後一邊分一邊說,你們是怎樣分的?

  (2)同桌合作分鉛筆。(教師巡視、指導)

  (3)彙報

  問:哪組同學願意向大家介紹,你們是怎樣分的?

  按顏色分。

  按有沒有橡皮頭分。

  按有沒有削過分。

  按筆桿的形狀分。

  按鉛筆的型號分。

  按筆桿的材質分。

  (學生邊回答,老師將分得的情況圖貼在黑板上。)

  (4)小結

  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透過動手操作,我們將同一物品——鉛筆進行了分類,可以按顏色分,按有沒有橡皮頭分,按有沒有削過分,按筆桿的形狀分,按鉛筆的型號分,按筆桿的材質分。這些都是按照不同的標準分的,每次分的標準不同,分得的結果也不同。

  2、小組合作——分實物卡片

  活動要求:

  先將口袋中的物品倒出來,仔細觀察,討論一下你們怎樣分;

  把分好的物品放在紙上擺一擺,再貼在紙上;

  比一比哪組同學友愛、謙讓、合作好!分完後,再小聲說一說還可以怎麼分。

  學生合作。(教師巡視、指導)

  彙報。(水果卡片、花、衣服)

  小結:透過小組合作,我們有對同樣的物品進行了分類,大家分得很好!

  三、練習(課件)

  1、你能將公園裡的人分一分嗎?

  2、舉例。

  我們已經學習了分類,想一想,你的生活中有沒有分類的情況。

  想一想,可以怎樣整理你書包中的物品呢?

  分類擺放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希望同學們都養成放置物品有序、有條理的好習慣。

  3、提高題(第41頁第6題)

  將這些圖形分一分,你有幾種分法?比一比,誰的分法多?

  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分類與整理》 篇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透過本課的學習,引導學生細心觀察被分類物體的特性和屬性,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過程與方法]在實踐操作中獲得分類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驗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絡。

  教學重點:確定分類標準,掌握分類的方法。

  教學難點:自己確定分類的標準給物體分類。

  教學方法:動手操作,合作交流。

  課時:第一課時。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

  1、創設情境,匯入課題。

  (1)在上課之前,老師有一件事要向大家宣佈,今天是我們的好朋友淘氣的生日,他要邀請我們一年八班的同學到他家去玩,你們願意去嗎?(願意)那我們就一起來看大螢幕吧。(課件演示主題圖)

  (2)現在我們來到了淘氣的家,大家請看,這個就是淘氣的房間,你覺得怎麼樣,說說你的看法吧。(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3)透過他的房間我們可以看出淘氣是一個怎麼樣的孩子(學生評價)那你想做他這樣的孩子嗎?

  2、分類整理房間。

  (1)一直以來,李老師都以我們一年八班的同學為傲,因為你們樂於助人,當看到有困難的人時,總是忍不住要去幫助他們,那麼現在你有沒有打算幫助小明整理一下他的房間呢?(有)那好,我們就一起動手,來幫助淘氣整理他的房間吧!

  (2)現在聽清老師的要求:把你認真為該放在一起的物品用線圈起來,並想好放在什麼地方最好?

  (3)交流反饋,說一說你是怎麼樣整理房間的?為什麼這樣整理?

  (4)小結語:剛才我們想了那麼多的辦法來幫助淘氣整理了房間,相信淘氣在大家的幫助下一定會學會整理房間的。而且老師也相信我們下次到淘氣的家,他的房間一定會變得既美觀又整潔。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現在,李老師要告訴你們,像我們這樣把各種書放在一起,或者把各種各樣的球放在一起,像這樣把同類的東西放在一起的過程就叫做分類。(教師板書課題)

  二、聯絡生活實際,感知分類的意義。

  1、現在老師想知道一個問題,你想一想,在你的家裡有沒有分類擺放東西的現象,說給大家聽一聽好嗎。(生各抒己見)

  2、在我們的家裡有這樣分類擺放物品的現象,那麼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分類擺放物品的現象?(超市裡等,讓學生嘗試說一說是怎麼樣分類擺放的。)

  三、實踐操作,分類整理。

  1、整理學具盒。

  (1)看來分類擺放物品就在我們的身邊。同學們的手中都有一個學具盒,老師發現在這裡面也有許多分類整理的學問呢。那麼現在請你拿出學具盒,自己嘗試整理一下吧。

  (2)交流反饋,說一說你是怎麼樣整理的?你是按什麼標準分類的?

  2、嘗試練習。

  (1)剛剛淘氣看到我們幫助他整理的房間後非常的滿意,還一個勁的誇獎我們一年八班的小朋友們真是聰明呢!不過啊,他有些不服氣,要向我們班同學發出挑戰,李老師想知道你們有信心接受他的挑戰嗎?(有)

  (2)給會飛的動手塗上顏色。

  A、那好,請看淘氣挑戰第一題。

  請你們把數學書翻開52頁練一練第一題,把會飛的動手塗上顏色。誰來讀一下題目要求,(指名讀題目)你明白該怎麼樣做了嗎?那就快動手動吧!

  反饋交流。(學生邊說教師邊演示課件)

  B、看來淘氣還難不倒你們,下面請看淘氣挑戰第二題。

  在水果下面畫√,在蔬菜下面畫O。

  指名讀題,

  學生練習

  交流反饋

  C、我們只要開動腦筋,那麼什麼樣的難題我們都可以解決的,下面請看淘氣挑戰第三題。

  分一分

  讀題目,教師引導學生理解題意。

  嘗試練習,

  反饋交流。

  四、全課小結。

  透過今天的活動,你有什麼收穫嗎?誰想說給大家聽一聽。

  李老師在這裡也想說一說我自己的感受,在今天的活動中,李老師發現我們一年八班的小朋友還真是聰明啊。同時我也發現分類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李老師建議我們小朋友從今天開始就要將分類應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回到家去把你的房間整理好,把你的書包整理好,讓我們一年八班的所有小朋友都成為生活的有心人。

  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分類與整理》 篇12

  設計意圖:

  蒙氏活動《垃圾分類》就是根據主題活動"美麗的環境"而產生的,它結合活動區教學,滲透多元智慧教育理念,讓幼兒在操作中獲得多元智慧的發展。在主題活動中我們首先發出"爭當環保小衛士"倡議書,倡議幼兒愛護我們周圍的環境,不亂扔垃圾,,愛護大自然。並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讓幼兒影響我們的家長和我們一起關愛環境,不亂扔垃圾,把垃圾進行分類,像塑膠、紙製品、玻璃製品這些可以迴圈再造的垃圾進行分類回收,減少資源的浪費,造福社會。

  活動目的:

  1、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

  2、認識減少垃圾的方法。

  3、發展幼兒小肌肉動作的靈活性。

  4、學會垃圾的分類。

  活動準備:

  各種材的廢舊物品制、托盤、小筐、數字卡、字卡(塑膠、玻璃、紙製品)、按摩球、工作毯、座墊。

  活動過程:

  1、走線:幼兒聽著柔美的輕音樂跟老師走線,逐個拿按摩球邊走線邊按摩手掌,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2、音樂聲音漸小,幼兒和老師一起坐在線上談話、討論。

  (1)老師為什麼請幼兒將家裡不要的廢舊物品,帶到幼兒園來放到門口的垃圾分類箱裡。

  (2)如果不把這些廢舊物品帶到幼兒園來,我們會怎樣處理這些廢舊物品。

  (3)請幼兒說說,自己以後會怎麼做,怎樣來保護我們周圍的環境,怎樣爭取做一個合格的環保小衛士。

  3、聽歡快、熱烈音樂走線,並進行一些小的音樂遊戲,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4、取工作毯和小座墊。

  5、老師操作蒙氏教具。

  (1)將裝有垃圾分類教具的托盤放在工作毯上,逐一將物品取出放在工作毯上,將托盤放在工作毯一側。

  (2)教師先將分類箱上的字卡讀一讀,然後將盒中物品,按分類箱上的文字分類放在垃圾分類箱中。

  (3)數一數,每個垃圾分類箱理的物品,並配上相應的數字卡。

  (4)分類工作結束後,將活動材料重新放回托盤中,將托盤放到蒙氏櫃中。

  (5)幼兒操作,教師個別指導,另一老師進行觀察並紀錄。

  (6)聽音樂,幼兒收教具和工作毯,蒙氏工作結束。

  活動延伸:請幼兒在家中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好垃圾分類工作。

  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分類與整理》 篇13

  一、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實行垃圾分類的意義及方法,樹立正確的環境保護意識,並在生活中學會垃圾分類,形成習慣。

  2、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

  二、教學過程:

  1、引題:“為什麼說垃圾是資源?”

  2、引發學生思考並討論:垃圾,只有在混在一起的時候才是垃圾,一旦分類回收就都是寶貝,就連那種被成為微型殺手的廢電池也是可以被化害為利的。垃圾中蘊藏著豐富的可回用資源。市民丟棄的生活垃圾中,大部分是有機垃圾(廚餘垃圾、果皮等),另外紙張、塑膠、玻璃、金屬等也佔有相當的比例。

  據統計,目前生活垃圾中約70%為廚餘垃圾、果皮等有機垃圾,20%為廢紙、塑膠類,約4%為玻璃,剩餘的為金屬、布類等。因此,其中的大部分物質都具有被資源化利用的可能,合理加以開發利用就能變廢為寶。

  3、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為什麼要實行垃圾分類?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扔出許多垃圾,您知道這些垃圾它們到哪裡去了嗎?它們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場,然後再送去填埋。垃圾填埋的費用是高昂的,處理一噸垃圾的費用約為200元至元人民幣。

  據統計,1979年全國城市垃圾的清運量是2500多萬噸,1996年城市垃圾的清運費是1.16元/噸,是1979年的4倍。

  4、各組討論後,開始全班交流,每組代表向全班同學介紹

  本組的討論結果。針對學生提出的“白色汙染”,“亂倒剩飯菜”,“大量的生活垃圾”,“亂扔廢棄物”等身邊的環境破壞問題。

  對學生談到自己在學校參與垃圾分類以及在家中減少生活垃圾,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等的經過與體會,教師應給予肯定和鼓勵。

  5、什麼是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是指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屬性、利用價值以及對環境的影響,並根據不同處置方式的要求,分成屬性不同的若干種類。

  垃圾分類收集是指垃圾按其可處置的效能或可利用的價值而分別收集的方式,其目的是為資源回收和後續處置帶來便利。

  6、應怎樣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

  在分類時,應將分為四類存放和棄置:

  第一類是可回收垃圾,包括紙、織物、橡膠、塑膠、金屬、玻璃等;

  第二類是廚餘垃圾:包括菜葉、菜根、果皮、骨頭、花草等;

  第三類是其他垃圾:是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有毒有害垃圾以外的其他垃圾。

  第四類是有毒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熒光燈管、水銀溫度計、油漆桶、過期藥品、化妝品等。

  7、分類收集容器——顏色和標識

  紅色:用於投放有毒有害的垃圾。

  藍色:用於投放可回收的垃圾。

  綠色:用於投放廚餘垃圾。

  灰色:用於投放其他垃圾。

  8、我國有哪些城市正在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收集?

  為貫徹實施《固體廢棄物汙染環境防治辦法》和《城市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2000年建設部特選了8個條件相對成熟的城市,作為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的試點,這8個城市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廈門、桂林。其中北京的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始於1996年。

  9、教師進行總結時。

  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分類與整理》 篇14

  一、活動目標:

  1、透過活動,幫助幼兒瞭解垃圾與人類的關係,知道我們可以變廢為寶。

  2、學習如何進行垃圾分類,懂得垃圾分類的常識

  3、激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

  4、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5、幼兒透過親身體驗,明確五官的重要性。

  二、活動準備:

  電腦課件、不同色的塑膠桶或唐瓷桶四個(紅、綠、藍、白)、分類標籤(金屬、玻璃、塑膠,有機物)、一袋準備扔掉的垃圾(紙盒、玻璃瓶、塑膠袋、果皮果殼、易拉罐等物)。圖書、照片等。

  三、活動過程:

  1、出示垃圾筒,引導幼兒討論:

  這是什麼?什麼是垃圾?垃圾有沒有用?如果我們的周圍都是垃圾,生活會變得怎麼樣?那我們該怎麼辦?垃圾分類很重要,可以把有用的垃圾回收,還可以減輕垃圾場工作人員的勞動量,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今天我們也來學一學垃圾分類吧。

  2、出示一袋垃圾,透過提問引導幼兒分類。

  (1)請小朋友按自己的想法把這袋垃圾裡的物品進行分類,說說分類的理由。教師根據其分類情況給予肯有或建議。引導孩子們發現其中哪些是易燃的?(紙、果、殼、塑膠)哪些是不易燃的?(玻璃瓶、易拉罐)易燃物中哪些是對土地無危害的?(紙、果殼)哪些是有危害的?(塑膠),最後分出四種情況:有機物、金屬、玻璃、塑膠。

  (2)請幼兒把這些垃圾和分類標籤對位。

  (3)請幼兒議論哪些顏色的桶適合放哪類東西?教師引導幼兒發現下面的對應關係:綠色――有機物;白色――塑膠;藍色――玻璃;紅色――金屬。然後將分類籤貼於桶上。

  3、檢查幼兒對分類知識的掌握。

  教師提供若干物品,請幼兒說出應扔到哪裡。大家做判斷。

  4、把垃圾分類桶放置固定角,提示幼兒這樣去做

  延伸活動

  在生活中嘗試進行垃圾分類。

  教學反思:

  “垃圾”是環保教育中首選的教育資源,教師抓住了垃圾的“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幫助幼兒體驗垃圾對環境的影響,對培養幼兒初步的環保意思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由此可見,周圍生活中的資源,我們加以巧妙利用都能成為幼兒園的教育資源,生活處處是教育。

  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分類與整理》 篇15

  教學目標:

  1、知道垃圾的分類,認識垃圾分類的標誌,認識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2、認識垃圾是寶貴的再生資源,初步學會垃圾分類的方法。

  3、樹立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以實際行動做好垃圾的分類。

  教學重點:

  1、學會正確地分類垃圾,合理地處理垃圾。

  2、從自我做起,帶動身邊的人正確地分類垃圾。

  教學過程:

  一、匯入

  介紹什麼是垃圾分類

  提問:為什麼要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方法

  二、垃圾分類影片播放

  下面請大家觀看垃圾分類處理的影片

  三、談談生活中的垃圾

  1、垃圾的種類與我們的處理方式:請同學們說說身邊都有哪些垃圾?是怎麼處理的?自己有沒有什麼較好的垃圾處理的想法。

  2、請同學們說說垃圾分類的優點

  3、下面我們看一下我國垃圾回收現狀

  四、交流感想

  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感想。

  五、發動倡議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六、班主任講話

  今天,我們以班會課的形式介紹和交流了垃圾分類,相信大家已經對垃圾分類有了較深的理解,那麼以後,我們就要把垃圾分分類,為我們的環保事業多做貢獻,保護我們生活的家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