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瓷花貓》

中班科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瓷花貓》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瓷花貓》,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理解故事的內容,感受故事的詼諧情趣。

  初步瞭解瓷器光滑、堅硬、易碎等特點。

  活動準備:

  瓷杯、瓷盤、瓷碗、花瓶等器具(可事先佈置在活動室的窗臺、區域、桌子上)。

  瓷貓或其他瓷玩具。

  掛圖《瓷花貓》。

  語言磁帶或CD。

  活動過程:

  活動匯入。

  教師:你覺得老鼠見了貓會怎麼樣?

  教師:可是有一隻貓卻被老鼠摔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欣賞故事《瓷花貓》。

  教師講述故事開頭至"如果真的有貓,他就得考慮帶著太太和孩子搬家了"——教師:故事中的小老鼠叫什麼名字?他想去幹什麼?他吃到蛋糕了嗎?為什麼?

  ——教師:怕怕和媽媽怕貓麼?你是從故事裡的哪些地方聽出來的.?

  ——教師:誰來學學怕怕和媽媽害怕的樣子?(引導幼兒表現"哧溜一聲跑了回來","直打哆嗦"的樣子等。)教師接著講述故事至結尾。

  ——教師:鼠爸爸有了什麼新發現?

  ——教師:鼠爸爸是怎麼發現它不是真花貓的?

  ——教師:鼠爸爸對花貓做了哪些事情?誰願意學一學鼠爸爸?

  ——教師:你覺得這隻花貓是由什麼做的呢?(幼兒做簡短推測。)——教師:鼠爸爸的判斷很準確,真的是一隻假貓,是一隻用瓷做成的花貓。故事的名字就叫"瓷花貓"。

  再次欣賞故事。

  生活中的瓷器。

  教師出示各種收集來的瓷玩具(每組一個)——教師:這些都是什麼?

  ——教師:摸一摸、看一看,它是什麼樣的?有什麼感覺?

  ——教師:和其他的玩具(可以和玻璃的、布的進行對比)比,它有什麼不一樣?

  ——教師:為什麼玩的時候要小心?

  ——教師:你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瓷器?

  活動延伸:

  幼兒熟悉故事之後可以進行故事表演。

  按照材料對教室裡的玩具進行分類,並製作材料標記,如塑膠制、木製、紙製、鐵製、陶瓷制等。

  活動反思:

  《瓷花貓》這個故事富有生活情趣,故事中角色的動作逼真又誇張,非常適合幼兒進行故事表演。教師可以讓幼兒在熟悉故事的基礎上,跟隨故事磁帶進行表演,表現出"害怕"和"試探"的肢體語言及表情變化。

  由於故事情節有趣,部分幼兒可能不會關注到"瓷花貓"的形象特點,對此,教師應當順應幼兒的興趣點,先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再透過事先準備好的瓷玩具,幫助幼兒感受瓷花貓堅硬、冰涼、光滑等特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