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小孩瞭解水的沉浮現象的教案

讓小孩瞭解水的沉浮現象的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讓小孩瞭解水的沉浮現象的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活動的生成:

  1、綱要的需要。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為每個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援、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學會尊重別人的不同觀點和經驗。

  2、孩子的需要。

  秋天是水果豐收的季節,各色各樣的水果是孩子們的最愛,追隨孩子們的興趣,我班開展了“蔬果舞會”的主題活動。隨著活動的展開,孩子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蔬菜和水果。一次陸洲小朋友把葡萄和西紅柿放進了金魚缸裡,引來了許多孩子的圍觀與議論。經瞭解得知,原來他們是想給金魚餵食,結果發現蔬菜和水果有的浮在水面上,有的沉在水下面。孩子們對此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於是我們就生成了這一活動。

  活動目標:

  1、觀察蔬果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初步獲得有關物體沉浮的經驗。

  2、學習用簡單的方法記錄蔬果在水中的沉浮狀態。

  活動準備:

  每張桌上放有蘋果、葡萄、西紅柿、土豆、蘿蔔等蔬果。一盆水,記錄卡(卡上畫有大水杯,水杯上有水位線)和各種蔬果小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想一想,猜一猜。

  師:小朋友快來看呀!這裡有許多水果、蔬菜。你們認識它們嗎?

  孩子們饒有興趣地指點著,議論著。有的描述著它們的形狀,有的回味著他們的味道,有的掂量著它們的重量。

  幼A:這是彎彎的香蕉,有點象小船。

  幼B:這是紫色的葡萄,吃起來有點酸有點甜。

  幼C:這是土豆,摸上去硬硬的,滑滑的。

  幼D:我覺的這個土豆重,這個蘋果輕。

  師:你們有沒有想過把它們放到水裡會怎麼樣?蘋果放到水裡會怎麼樣呢?葡萄、西紅柿、土豆、蘿蔔呢?

  孩子們爭論起來:

  幼A:我猜土豆會沉到水底。

  幼B:老師我猜葡萄會浮在水面上。

  幼C:老師我猜蘿蔔會在水的中間。

  師:大家各有各的想法,請你們把自己的猜想記錄下來。可以使用蔬果小圖片和記錄卡,按自己的猜想分別把小圖片擺放在水面、水底或水中間。

  二、玩一玩,比一比。

  師:那麼這些蔬菜、水果放到水裡到底會怎麼樣呢?請你們把它們放到水裡試一試。

  孩子們把它們一一放進水裡,仔細觀察它們在水裡的情況,然後在另外一張記錄卡上驗正記錄。教師則巡迴觀察,適時指導,引導幼兒將實驗結果與預想的結果進行比較,同時幫助他們在觀察沉浮現象時,正確運用“沉”和“浮”來表述。

  三、講一講,議一議。

  師:現在誰願意把你的發現講給大家聽聽?

  幼A:我發現蘋果是浮在水面上的,香蕉是沉在水底的。

  幼B:我發現西紅柿是浮在水面上的,土豆是沉在水底的。

  幼C:我發現葡萄是沉在水底的。

  幼D:我發現蘿蔔橫著放是沉下去的豎著放是在年水中間的。

  師:對,它們有的沉下去,有的浮起來,真有趣。小朋友你們真能幹發現了那麼多的秘密,真棒!那你們還有沒有什麼不明白的`問題要問呢?

  幼A:老師,為什麼大的西紅柿能浮起來,而小小的葡萄卻沉下去了呢?

  幼B:為什麼有的水果不沉下去也不浮在水上面而在水中間呢?

  師:這些問題要留給小朋友們去動動腦筋,找找答案了。另外,還有一個問題也要請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想想辦法,那就是怎樣才能讓西紅柿沉到水底去,讓葡萄浮到水面上來?幼兒探索中不斷生成的新問題進行延伸。

  活動後的反思:

  在本次活動的設計和執行過程中,我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相信幼兒是蘊藏著巨大潛力的獨立個體。在操作活動中我認為教師的責任在於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解決問題——幼兒嘗試,讓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體現出“幼兒在前,教師在後”的教育思想,從而真正體現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在本次的探索活動中我班幼兒透過自己的努力找到結果,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變得更自信了。

  一、感受樂趣,讓幼兒樂於探索。

  二、科學引導,讓幼兒敢於探索。

  三、激發自信,讓幼兒勇於探索。

  “聽會忘記,看會記住,做才能會。”科學活動貴在於動手操作,自主探索,這就是我的體會。

  不足之處:

  1、本班幼兒的個體差異較大,對個別能力差的幼兒可降低要求。

  2、準備的蔬果品種還可以豐富些,便以滿足不同幼兒的探索要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