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音樂優質課教案《加油幹》含反思

幼兒園中班音樂優質課教案《加油幹》含反思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音樂優質課教案《加油幹》含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活動前的思考:

  ★教材的分析:《加油幹》這首勞動號子是產生並應用於勞動的民間歌曲,曲調明快簡單,易學易唱;節奏是四二拍子,強弱分明;氣質風格上直爽、豪邁、熱情、高昂;語言方面簡單明瞭,富有節奏。非常適合進行打擊樂活動的嘗試和表現,培養幼兒感知和表現歌曲速度和力度變化為了更好地將節奏樂和勞動的音樂融合。在設計教案時,我考慮到幼兒打擊樂的水平有限,選擇讓孩子在充分欣賞音樂以後,採用先採用指定配器方案進行練習演奏,接著讓幼兒自主配器,旨在讓孩子在嘗試演奏中,喜歡上打擊樂,體驗合作的快樂。在幼兒學唱歌曲的同時結合手部動作,更加讓幼兒體會到歌曲"加油幹"的有力特點,運用打擊樂器對該節奏樂活動進行演奏,不僅能充分體現雄壯有力形象的藝術作品所帶來的精神振奮的愉悅情緒,還能讓幼兒對打擊樂的參與和創作性更深一步的加深。

  ★幼兒分析:

  藝術層次目標所提出:中班幼兒應達到的認識多種打擊樂器,用固定的節奏為熟悉的歌曲或樂曲伴奏。在我們組織過的音樂遊戲和身體節奏樂活動中,發現單純的遊戲和節奏樂還不能完全滿足孩子對雄壯有力形象的體驗、不滿足於用歌聲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運用打擊樂器對該節奏樂活動進行演奏,更能充分體現雄壯有力形象的藝術作品所帶來的精神振奮的愉悅情緒,滿足幼兒對打擊樂器的好奇與幼兒創作參與的需求。

  ★活動重點:

  《綱要》指出:"中班幼兒能獨立使用某一種固定節奏型隨樂曲演奏","能在集體演奏中始終保持自己的演奏速度和節奏型","養成集中注意力看指揮的要求作出積極反應的習慣"。所以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會看圖譜演奏兩種不同的節奏型。

  ★活動難點:

  與同伴進行合作演奏。由於幼兒的年齡較小,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很難在集體演奏中去服從集體的需要。大多數幼兒需要經過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並經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做到。因此這是教學的難點所在。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勞動風格,在熟悉歌曲的基礎,透過整體模仿動作學習演奏樂器。

  2、根據音樂的快慢變化拍出節奏型,並嘗試分配不同的樂器匹配歌詞和襯詞的部分。

  活動準備:

  1、打擊樂樂器:鈴鼓、碰鈴、圓舞板。

  2、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韻律入場,感受音樂。

  1、聽《加油幹》音樂做律動進音樂室,讓幼兒在感受勞動性質的音樂。(要求幼兒隨音樂有節奏地做出乾重活的動作)教師:孩子們地裡的紅蘿蔔收成了,我們一塊拉大車到地裡去撥蘿蔔。譁,小朋友真能幹,撥了這麼多紅蘿蔔。唉,都很累了,我們一塊找個座位休息一下吧。

  (二)學習做整體模仿動作(要求幼兒合拍、有節奏地學習整體模仿動作)

  1、讓幼兒回憶歌曲的風格。

  教師:小朋友,還記得剛才那首歌曲的名稱叫什麼嗎?(小朋友一齊回答)這首曲子在幹什麼的時候唱的?我們在唱"加油幹呀麼……"我們怎樣來唱?在"老師和小朋友們……"高興的地方又怎樣來唱?

  小結:在乾重活時應該有力慢一點的。在高興的時候應該輕快一點。

  2、出示節奏圖譜,幼兒熟悉歌曲節奏。

  教師:那我們幹活也要有節奏,這樣活幹得更利索,那我們一起來聽聽吧。(指節奏圖)教師:剛才你們聽到的.節奏一樣嗎?哪裡不一樣?(有快有慢)哪裡快?哪裡慢?(PPT節奏)哦!這裡快,誰會用動作來表示呢?(一名幼兒)我們跟著她來試一試。除了這個節奏,你還聽到了哪些不同的節奏(慢)慢的節奏又是怎麼樣的呢?誰會用動作來試一試,(一名幼兒)幹活的時候,真的很累,慢一點。還有哪裡和它是一樣的?(結尾)(依次練習兩個節奏型。)

  3、師幼隨音樂拍節奏。

  教師:請小朋友用手來拍節奏,記住哪裡要慢一點,哪裡要快一點。

  4、(出示動作圖譜)教師:節奏有快有慢,我們可以用哪些身體動作比較合適?為什麼?請你們討論一下。"嗬嗨"的可以用哪個動作表示很用力呢?(跺腳)還可以用什麼動作來表示幹活很有力氣。(喊出來)

  5、在熟悉的基礎上聽音樂做模仿動作。

  (三)分聲部做模仿動作。

  1、在整體模仿的基礎上,各小組分別做各種固定的模仿動作。

  教師:現在我們分開來做動作。這組的小朋友你們想做什麼動作(選擇相應動作)這組呢?(聽音樂看指揮做動作)

  2、聽音樂看教師指揮做模仿動作(培養幼兒看指揮做動作)

  (四)出示圖譜,動作與打擊樂匹配。

  1、出示配器圖,幫助幼兒熟悉該動作的打擊樂(教師:現在我們用樂器來代替剛才我們的動作,看看都有哪些樂器(碰鈴、鈴鼓、圓舞板),看這個符號是什麼?(笑臉)對了,就是表示碰鈴和鈴鼓、圓舞板一起來演奏的意思,跺腳的地方表示在演奏時用力點。(看圖譜指揮演奏一次,在嗬嘿處大力點)

  2、看圖譜指揮演奏二次(教師在嗬嘿處大力點)

  3、交換樂器再次演奏。

  (五)改變打擊方案與累加,培養幼兒看指揮能力。

  1、改變打擊樂方案,嘗試演奏。

  教師:除了剛才配樂器方法,還可以怎麼配呢?幼兒自主配器,再次演奏。

  2、累加大鼓教師:看,老師帶來了什麼?(大鼓)可以加在哪裡呢?試一試把它在"嗬嘿"地方加進去,聽聽這首歌變得怎麼樣?(大聲、有力、聽起來勞動時更有力)

  活動延伸:

  在幼兒熟悉了用樂器演奏之後,可以在打擊樂中的"嘿嘿"處加上口呼節奏,使幼兒感受到勞動號子的有力,還可以請班級中的幼兒嘗試做小指揮,指揮大家使用樂器演奏。

  活動反思:

  活動後教學小記敲敲打打其樂無窮打擊樂教學是幼兒園音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每個孩子都喜歡敲敲打打,對聲音具有一種天生的敏感性,大多數幼兒都有一種天生的節奏感,打擊樂就很適合幼兒這種與生俱來的本能。那如何有效的進行遊戲化的打擊樂教學,現對執教中班《加油幹》,談談我的反思。

  1、創設遊戲化的情境活動中教師應善於教學情境的創設,這樣,在整個打擊樂的教學過程中,孩子們始終處於遊戲化的情景中,如:《加油幹》中透過孩子生活勞動的場景,擦桌子、洗手帕等每個環節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遊戲任務;在簡單的遊戲情境中,以簡單的遊戲動作熟悉音樂,並在變化的遊戲情境中思考如何用適應勞動快慢而選擇不同樂器,促使孩子能夠充滿熱情、更感興趣的進行打擊樂表演,幫助其在遊戲中體驗成功,實現遊戲與教學的有效融合。營造一定的課堂氛圍,從而引導孩子置身於自由、輕鬆、愉悅的情景之中,激發其學習與參與興趣,幫助其更好進行學習與鍛鍊。

  2、利用肢體遊戲開展打擊樂教學實施上,人的身體就是一個天然的"節奏樂器",透過拍手、拍肩、跺腳等方式都可以發出一定的聲音,演奏出一定的樂曲。所以,教師可以引領孩子透過"徒手遊戲",調動孩子天生的一種節奏感,透過簡單的身體律動來進行打擊樂演奏。

  3、扮演小樂隊,發展合作能力,增強紀律和責任感以扮演樂隊小隊員的方式進行,一旦幼兒擔任了某一角色,在行動上受角色的約束,併為完成這一角色的任務而付出努力,他們的組織紀律性增強,能服從集體聽從指揮,而且能管好自己的樂器積極參與合作,大大增強了集體責任感,以前每每拿到樂器後幼兒總喜歡敲敲打打,搖搖擺擺,從進行了樂隊演奏後,他們感受到只有聽從指揮的聲音才是整齊、有序、好聽、美妙的聲音,幼兒從意識行為上對自己有了約束,明白必須服從指揮,樂器拿起後不低頭看樂器,要看指揮,準備開始訓練演奏。小樂隊準備好了一切,就要演出了,讓幼兒先分別想象正在為臺下觀眾演出,幼兒想到自己是個樂隊隊員正在演出時,在這樣的活動中,幼兒始終處於活動的主角,始終都在積極參與合作,培養了幼兒思維的多想發展,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提高了對音樂的審美能力,培養了孩子在活動中的自我認識,自我控制,自我表現以及與他人協調合作的能力。

  打擊樂教學從培養幼兒節奏感,培養對節奏的感知力和理解力,培養幼兒感受創編節奏的能力入手,是音樂教育中促進幼兒發展的重要方面,同時還要從多方面培養幼兒的音樂能力,提高幼兒音樂素質。讓幼兒感受到音樂知識就在我們身邊、感受到學習音樂理論是件簡單有趣的事情。

  在幼兒園的教學中,教師若能靈活採用多種教學手段,寓教於趣,寓教於樂,使幼兒始終保持輕鬆愉快的情緒,我們的音樂教育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實踐證明:讓幼兒主動參與到知識形成的過程中,透過親身實踐便能輕鬆地獲得音樂知識。不僅有利於音樂教學的完成,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鍛鍊幼兒的創造能力,也是全面提高幼兒音樂素質和能力的好辦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