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沁園春長沙教案

高中生沁園春長沙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生沁園春長沙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中生沁園春長沙教案1

  一、教學設想

  1、瞭解詞的有關知識

  2、抓住關健詞語,理清思路

  3、體會詞中描繪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顯志的特點,感受毛澤東早年的博大情懷和革命壯志。

  二、教學過程(用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談起中國詩歌傳統,人們總是喜歡把詩經楚辭漢賦相提,唐詩宋詞元曲並論。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20世紀的中國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獨領一代風騷的大詩人——毛澤東。

  毛澤東用古典詩詞形式寫現代精神。他的詩詞,記錄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歷程,反映了中國革命各個時期的現實生活,是一部中國革命的英雄史詩

  1、簡介詞的有關知識

  詞:詞興起於唐,盛行於宋,配樂歌唱,句式不齊,也稱長短句。詞最初稱為“曲詞”或“曲子詞”,是配音樂的。後來詞也跟樂府一樣,逐漸跟音樂分離了,成為詩的別體,所以有人把詞稱為“詩餘”。

  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牌決定了這首詞的字數、句數和平仄聲韻。某些詞牌的命名,與創始之作的內容有關聯,但後人倚聲或依譜繼作,則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賦詞牌本意,也可以撇開詞牌本意自由發揮。詞的標題和詞牌有著嚴格的區別,標題是詞的內容的集中體現,它概括了詞的主要內容。如沁園春是詞牌,長沙是標題。

  沁園春:相傳東漢明帝女兒沁水公主園,後來被外威竇憲仗勢奪取,有人作詩詠其事,此詞牌由此而得名。

  詞的分類:詞分為小令、中調、長調,這是依字數的多少來劃分的。58字以內為小令;59至90字為中調;91字以上為長調。

  3、介紹寫作背景:這首詞作於1925年,當時革命運動正蓬勃發展,農民運動蓬勃興起。毛澤東直接領導了湖南的農民運動,建立了湖南第一個黨支部:韶山支部。同時,國共兩黨的統一戰線已經確立,國民革命政府已經在廣州正式成立。但陳獨秀看不到革命力量,想把革命領導權交給資產階級。毛澤東看到了革命力量,看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而這年10月,毛澤東從韶山前往廣州創辦全國農民講習所,途經長沙,重遊橘子洲,面對絢麗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勢,追憶了昔日的戰鬥歲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聯翩,寫下了這首氣勢磅礴的豪放詞,巧妙地回答了革命領導權問題。

  4、指導朗讀聽錄音朗讀→學生誦讀→教師指正。

  誦讀提示:“看”、“憶”都是領字,讀時兩字後要稍作停頓,以突出它們的作用。看字所控七句要讀得抑揚頓挫,充滿興奮喜悅之情;憶字所控七句要讀得激昂慷慨,充滿自信,語速稍快。

  學生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舸gě悵chàng寥liáo廓kò遒qiú遏è

  5、教讀詞的上闕:

  a)詞上闕的分析:

  上闕開頭三句為“起句”,中間七句叫“鋪敘”,最後三句叫“煞尾”或“小結”;下闕開頭兩句稱“過變”或“換頭”,下七句是“鋪敘”,最後三句是“煞尾”。這首詞以“長沙”為題,不妨看成一篇記遊之作,那麼作者是如何記遊的呢?

  b)教師範讀前三句——“起句”:

  (1)、問:作者在這裡向我們交代了此遊的哪些情況?

  答:時間:深秋;

  地點:橘子洲頭;

  遊者:獨。

  (2)教師點撥:前三句的詞序和同一般詞序不一樣,這是為了適應詩詞格律的要求。學生調整語序,說出大意。

  其正常順序應為:寒秋,獨立橘子洲頭,湘江北去。其大意為:在深秋時節,年輕革命家毛澤東獨立於橘子洲頭,深情凝望著湘江水滾流北去(心頭翻騰著無盡的遐想)。獨立一詞不僅表明站在橘子洲頭的是一個人,而且讓讀者想象詞人面對湘江滾滾北去時表現出的中流砥柱的英雄氣概。

  板書:獨立寒秋圖:點明時間、地點、環境

  四幅畫面:獨立寒秋圖→湘江秋景圖→崢嶸歲月圖→中流擊水圖。

  6、教讀中間七句——鋪敘

  1、詩人看到了什麼?“看”字統領到哪一句?(中間七句)

  2、作者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來寫?(意象:山、林、江、舸、鷹、魚→萬物,由點到面)

  3、按照怎樣的順序來描繪的?(遠近相間、動靜結合,對照鮮明)

  遠眺:群山→山紅林染如畫;仰視:長空→雄鷹展翅高飛;

  近觀:江中→水碧船急駛俯視:水底→魚兒輕快暢遊。

  4、哪些詞具有表現力?

  明確:萬→山之多;遍→紅之廣;層→林之密;盡→染之透;漫→水之盛;透→水之清;爭→爭先恐後的熱鬧場面;擊→飛之矯健;翔→遊之輕快(本指鳥盤旋的神態);競→有力地突出了萬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5 、詩人描繪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明確:詩人透過遠眺、近觀、仰望、俯視到的紅葉、綠水、藍天、白帆、雄鷹、游魚,給我們描繪了一幅生機盎然,色彩絢麗壯美的秋景圖,體現了巍峨、博大、壯闊的崇高美表現出了詩人寬廣的胸襟。

  6、此時,詩人面對美麗壯觀的寒秋圖,想到了什麼?(最後三句)

  明確:面對生機蓬勃、絢麗壯美的大自然和廣闊宇宙,詩人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國命運和革命未來,進入了理性的思考,提出誰是大地主宰的問題:革命領導權問題。“悵”,寫出詩人思緒萬千,百感交集。這一問也寫出了詩人的博大胸懷、凌雲壯志。

  7、詞的寒秋景物有無過去一般舊詩詞中的那種肅殺、感傷的“悲秋”情調?

  明確:無。原因在於詞中的秋是活潑的、美好的。越描寫山河壯麗,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這不一致中突出了強烈的革命精神。也在描繪中蘊涵了熱愛祖國壯麗山河的感情。

  學生默讀這七句,並想象作者描繪的圖景,配合展示多媒體圖片

  D、透過對本段所寫秋景和古人筆下秋景不同情調的對比,使學生了解毛澤東博大的胸懷和昂揚的革命精神:

  比較:古人有“悲哉,秋之為氣也”,“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的秋景描寫,蕭瑟慘淡,情調悲涼低沉。毛澤東筆下的秋景則生機盎然。

  小結:“景語皆情語”,作者筆下的秋景,實乃作者博大的心胸,昂揚樂觀的革命精神的體現。

  c)教讀最後三句——“煞尾”

  (1)、指名說出大意:

  面對廣闊的宇宙,作者深深思索,向蒼茫的大地發問,這一切升沉究竟由誰主宰呢?

  (2)、教師小結:

  這是作者由觀覽景物進入理性的思考,是“獨立”的必然結果,也是一個滿懷革命理想,充滿必勝信念的革命家向舊社會,舊秩序的挑戰!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上片中,作者記遊、寫景、思索,面對生機盎然的秋景生髮出慷慨激昂的情感,提出了“誰主沉浮”的問題;下片,作者則回憶了往昔的“崢嶸歲月”,並含蓄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二、閱讀“起句”:

  1、指名朗讀;

  2、將這兩句恢復成正常的語序。(提示: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曾攜百侶來遊。)

  3、 小結:這兩名是作者總寫過去的日子。

  三、閱讀鋪敘:

  1、匯入:、攜、憶、記懷人憶事

  深沉的思索自然喚起了詩人對年青時的革命同志和革命活動的思念和追憶,那是怎樣的人和事呢?

  放投影片,補充事實,印證詞意:

  1911年,18歲的毛澤東來到長沙,開始了他在此地長達13年之久的求學和革命鬥爭生活。

  a.1913-1918年,他在湖南一師讀書,常和同學在橘子洲一帶遊覽游泳;

  b.1918年4月,與何叔衡創立了以改造中國和世界為奮鬥目標的新民學會;

  五四時期,主編《湘江評論》,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文,引起了全國進步思想界的重視。

  c.1915年9月,詩人印發反袁稱帝的小冊子;

  1919年底組織和領導湖南驅逐軍閥張敬堯的運動。

  這首詞用詩的語言形象地概括了那段往事。

  討論:攜、侶同學表明人物關係親密團結。

  崢嶸、稠表明時代特點,艱難時世反襯人物的奮發有為。

  恰引起的鋪敘表明人物的氣質稟賦、精神狀態和戰鬥行動。

  糞土形象不美,表現對軍閥官僚的蔑視恰到好處。

  中流擊水寫盡豪情壯志,意味深長,令人聯想到中流砥柱。

  從詩人對往事的追憶中,我們聯想到怎樣的形象呢?

  提示:想其人憶其事,我們看到的既非古代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也非當代某些青年我拿青春賭明天。倒令我們想起顧憲成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情懷,更令我們想到魯迅先生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誓言,周恩來面壁十年圖破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崇高理想。

  明確:憶的是同學、書生,站在我們面前的分明是一群敢於向舊世界宣戰的鬥士。

  朗讀提示:要讀出情志。

  3、 總結:這七句是作者對往昔歲月的分寫。

  四、閱讀煞尾:

  1、指名說出結尾三句的意思:還記得嗎?我們當年曾到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游泳,激起的浪頭阻止了飛快行駛的船隻!(還記得嗎?當年我們在浪頭阻止了飛快行駛的船隻的時候,到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游泳!)

  詞註釋: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點明瞭時間、地點和特定的環境。大意是:在深秋的季節,我獨自一人站在橘子洲頭,望著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寒秋,指深秋有寒意,也可理解為處境險惡。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竟自由。一個“看”字,總領七句,描繪了獨立橘子洲頭所見到的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大意是:遠望群山,重重疊疊的樹林點染如畫;近看滿江的秋水碧綠清澈,無數船隻爭相行駛。仰視,雄鷹在升空展翅高飛;俯看,魚兒在江水中輕快地暢遊。宇宙中的萬物都在秋天裡生氣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長。詩人從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選擇了幾種典型景物進行描寫,遠近相間,動靜結合,對照鮮明。這七句,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準備了氣氛。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大意是:面對這一派生機勃勃的大千世界,怎不激起萬端思緒!廣闊無垠的大地呀,誰才是主宰你興衰命運的真正主人呢?透過詢問大自然的盛衰榮枯應該由誰來主宰的問題,表現了詩人的博大胸懷。

  上片描繪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機勃勃的湘江寒秋圖,並即景抒情,提出了蒼茫大地應該由誰來主宰的問題。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峰歲月稠。

  大意是:就在這橘子洲上,曾經和許多革命戰友聚會、遊覽,度過了許多不平凡而有意義的歲月。這裡,詩人從上片獨往舊地重遊,自然引起對往昔生活的回憶。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一個“恰”字,統領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發的戰鬥風貌和豪邁氣概。大意是:那時候,同學們正當青春年少,意氣風發,才華橫溢,激情奔放,敢說敢做,革命精神十分旺盛。面對祖國大好河山,指點談論。經常在一起評論國家大事,寫出討惡揚善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軍閥統治者看得如糞土一般。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中流”,江水中間。“擊水”,三句大意是:“還記得嗎?當年我們一同到江心遊泳,儘管風浪巨大,連行船也很困難,但我們這些人以同洶湧的急流拼搏為快樂。”這裡以設問句結尾,實際上是對“誰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下片回憶往昔崢嶸歲月,表現了詩人和戰友們為了改造舊中國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和壯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給了“誰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國家命運的,是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改造舊世界的革命青年。

  從詞中可以感受到,詩人的心情是惆悵的,寫的又是寒秋景物,卻毫無過去一般舊詩詞裡的那種肅殺、感傷的“悲秋”情調,詩人筆下的秋景是活潑、美好的。原因在於越寫山河的壯麗,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詩人正是從這不一致中突出了強烈的革命精神。當然,這裡面也含有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感情

高中生沁園春長沙教案2

  毛澤東不僅是全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也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哲人、詩人。他在各期的詩詞或抒情或詠物或懷古,描寫了世間風起雲湧、波瀾壯闊的形勢和中國人民從黑暗走向光明的歷程。著名詩人臧克家說:毛澤東詩詞是偉大的篇章。

  一、背景

  1925年2月,毛澤東同志從上海回到韶山,從事革命活動。軍閥趙恆惕要逮捕毛澤東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護下,毛澤東同志秘密離開韶山,到達長沙,並獨自去橘子洲頭。事後作《沁園春·長沙》。

  二、預習檢測(請給下列彩色字注音)

  沁園春(qìn)百舸(gě)崢嶸(zhēng róng)

  寥廓(liáo kuò)揮斥方遒(qiú)浪遏飛舟(è)

  三、朗讀訓練

  四、閱讀訓練

  1、參看註解,將詞中每句大意順暢地說出來。

  2、將疑難詞句、關鍵詞句、精妙語句找出來。

  3、詞的上下兩闋主要寫什麼?

  上闋寫景:描繪湘江絢爛多彩的秋色圖。

  下闋抒情:抒發凌雲壯志、革命豪情。

  4、詞的上下兩闋各有一個領字,請找出來,並說說各領起幾句。

  上闋看字;領起七句。

  下闋憶字;領起八句。

  5、上闋中,詩人是從哪些方面、什麼角度來描繪絢爛多彩的秋色圖的。

  四個方面:山上、江中、天空、水底。

  四個角度:遠眺、近觀、仰視、俯察。

  6、全詩的詩眼是什麼?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五、煉字煉意(體會下列詞句中彩色字的好處。)

  1、獨立寒秋

  獨立,不僅表明是一個人,而且顯示了詩人砥柱中流的氣概。

  2、層林盡染

  染字用擬人手法,寫出秋色之深。

  3、鷹擊長空

  擊字顯示出雄鷹展翅奮發,搏擊大氣的強勁有力。

  4、魚翔淺底

  翔字寫出魚兒在清澈見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動得自由輕快,像在天空中飛翔一樣。

  六、品評鑑賞

  1、毛澤東的獨立寒秋

  柳宗元的獨釣寒江

  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江雪是柳宗元政治革新失敗後,被貶永州,身處逆境時寫,表露了詩人與惡勢力絕不妥協的心志。獨立寒秋和獨釣寒江意境相似,然而封建士大夫與革命偉人的.胸襟境界又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2、毛澤東的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杜牧的霜葉紅於二月花

  附: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

  二者有異曲同工之妙,都著力寫出了楓林的火紅,開朗的意境。把秋景寫得極富生命力。杜牧的山行是優美的寫景詩,抒發了作者熱愛美好景物的感情;毛澤東的萬山紅遍則暗喻革命形勢蓬勃發展。

  3、古人筆下秋景多蕭殺悲涼、清冷慘淡,而毛澤東筆下的秋景為何如此絢爛多彩,充滿生機?

  毛澤東是叱吒風雲的一代偉人,胸懷大志的政治家。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風範,奮發向上永不消沉的樂觀性格,不同於那些多愁善感的纖弱的文人,所以他的詩詞充滿豪情壯志,筆下的秋景也絢爛多彩,充滿生機。

  七、想象能力訓練

  雨果說:想象是人類思維中最美麗的花朵。下面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將詩人所描繪的絢麗多彩的秋色圖,由文字變成形象的畫面,在大腦熒屏上放映出來,分四步:

  1、勾勒形態:將群山、層林、江水、船隻、雄鷹、游魚……的輪廓勾勒出來;

  2、染上顏色:把黑白熒屏變為彩色熒屏,火紅的楓林,藍天碧水……

  3、使畫面動起來:秋風送爽,吹動滿山的楓葉,像熊熊燃燒的烈火,江水流淌,大小各式船隻爭相競發,雄鷹在翱翔,游魚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輕快地嬉戲;

  4、讓畫面更細緻、逼真:在腦海中來幾個特寫鏡頭,如:船上耀眼的白帆,游魚的細鱗,水底的沙石。

  八、歸納小結

  上闋寫景:描繪湘江絢爛多彩的秋色圖

  山上:萬山紅遍,層林盡染(遠眺)

  江中:漫江碧透,百舸爭流(近觀)

  天空:鷹擊長空(仰視)

  水底:魚翔淺底(俯察)

  下闋抒情:抒發凌雲壯志,革命豪情

  戰鬥風月:攜來百侶曾遊

  年齡氣質: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精神狀態: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戰鬥行動: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九、作業佈置

  1、聯絡詞的上下句,品味下面彩色字的意味。

  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糞土當年萬戶侯

  2、背誦這首詞。體味詞中的思想感情、精妙詞句和開闊意境。

高中生沁園春長沙教案3

  教學目標:

  1、瞭解解詞的相關常識,掌握詩詞的誦讀技巧。

  2、品味詞的語言,揣摩詞的意象,體會詞中的意境。

  3、感受詩人博大的情懷和革命壯志,培養胸懷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1、品味詞的語言,揣摩詞的意象,體會詞中的意境。

  2、感受詩人博大的情懷和革命壯志,培養胸懷祖國的情感。

  教學難點:

  1、品味詞的語言,揣摩詞的意象,體會詞中的意境。

  2、感受詩人博大的情懷和革命壯志,培養胸懷祖國的情感。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用具: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匯入。由《沁園春·雪》匯入。

  二、講授新課。

  1、簡略講介作者毛澤東。

  2、由“沁園春·雪”和“沁園春·長沙”的比較,學習詞牌和詞標題的常識。

  詞牌:又稱詞調,是詞的格式的名稱。每個詞牌都規定了這系列詞的段數、句數、韻律,每句的字數、句式等。所以,人們寫詞又叫填詞,即按照詞牌的格式把內容填進去。

  而詞的標題即是與詞的內容有關。

  3、多形式誦讀課文,掌握詞的讀音、節奏,初步感知內容。

  4、簡述這首詞的寫作背景。

  這首首詞寫於1925年,當時農民運動蓬勃興起,毛澤東直接領導了湖南的農民運動,先後建立了20多個農協會,並建立了湖南省第一個黨支部——韶山支部,把貧苦農民發動起來,開展了轟轟烈烈的鬥爭。而這引起了當時土豪惡霸的恐慌,湖南反動軍閥趙恆錫通緝毛澤東。毛澤東被迫離開家鄉來到長沙,同年秋天去廣州接辦全國農民運動講習所。在長沙時,他重遊橘子洲,看到絢麗的秋色,面對日益高漲的革命形勢,回憶起當年在此求學和革命鬥爭的生活,不禁心潮澎湃,豪情滿懷,於是寫下了這首氣勢磅礴的詞。

  4、賞析課文。

  (1)上片

  1)分析品讀第一句的“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的語序及這一變序的作用。

  參考答案:平常的語序應為“寒秋,(詩人)獨立(於)橘子洲頭,(望)湘江北去”。這一變序凸現了詩人“獨立”於天地間的形象。

  2)詩人獨立於此,還看到了哪些景物?

  (見板書)]

  3)從這些景物——即詞中的意象中,你體會到怎樣的意境?你發現這些景物的選取和描寫的角度等有什麼特點?

  參考答案:

  a、多角度地觀察事物:遠眺、近觀、仰視、俯瞰。

  b、景物中動景和靜景互相映襯。

  c、選材典型。

  d、語言極富表現力。

  “層”寫出了山的遠近高低,“遍”寫出了範圍之廣,“漫”字寫出了江水的充盈之態,“爭”點出了千舟兌發的壯觀場面,“擊”寫出了鷹的矯健身影,“翔”寫出了魚輕快自由的神態,

  e、一改“悲秋”的傳統,描繪了一個色彩斑斕、生機盎然的壯麗秋色。

  4)從“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一句,點明詩人此時此景的發問。

  (2)下片

  1)詩人和朋友們的“崢嶸歲月”具體是怎樣的?

  (見板書)

  2)“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體現了詩人和戰友們哪些精神品質?

  參考答案:以天下為己任,英勇無畏,蔑視反動軍閥等黑暗勢力的精神品質。

  3)“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體現了詩人和戰友們的志向?

  參考答案:決心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

  4)從“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一句,點明詩人對“誰主沉浮”的暗答。

  三、課堂小結:

  《沁園春·長沙》透過對長沙壯麗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鬥爭的生活的回憶,抒發了革命青年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決心改造舊中國的壯志豪情。

  四、鞏固練習。

  1、有感情朗讀全文,再次感受詩中的豪情壯志。

  2、就本文的內容或藝術技巧等寫一篇300字左右的賞析性的文章。

  3、背誦全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