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教案範文(精選13篇)

初中歷史教案範文(精選13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歷史教案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中歷史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有:西漢建立的時間、開國皇帝、都城;漢高祖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的措施;文景之治;七國之亂。

  二、透過引導學生思考“西漢初年,統治者為什麼要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漢初休養生息政策措施的實施與文景之治局面出現的關係”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透過比較秦朝徵收泰半之稅,即農民要將收穫物的2/3以上交給國家,而漢文帝薄賦勸農,田租僅為三十稅一,評價文景之治,使學生理解“治世”的概念。

  三、透過對漢初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的原因的學習,培養學生形成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認識到西漢社會經濟之所以得到恢復發展,是在秦末農民戰爭的推動下,由於漢初統治者實行休養生息政策和人民辛勤勞動的結果。要從思想上明確一個道理:經濟上的發展是大一統的物質基礎,國家的統一是國家強盛的先決條件。

  教學建議

  漢初的“休養生息政策”

  這是我們理解為什麼“秦亡漢興”的重要內容。漢初之所以形成文景之治的大好局面,為後世所稱道,就在於漢初的統治者直接來自於秦末農民起義,能夠認真吸取秦朝暴政速亡的歷史教訓。漢初的休養生息政策,內容比較多,和隨後出現的“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緊密相連,成為本課的重點。

  漢初封國與西周封國的比較

  透過比較漢初封國和西周封國的異同,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作為鞏固中央政權的手段,西周和漢初的封國有很多共同點,比如封國大多是由統治者的親屬掌握,享有很大的自治權,甚至成為國中之國,最後都釀成了叛亂;不同點也比較明顯,由於周王室統治末期處在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時期,國力衰落,無力控制封國,形成了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與戰亂的局面,而漢初經過休養生息,國力強盛,採取有力措施,對王國的叛亂進行了堅決的鎮壓,解決了王國問題。比較兩者的異同,既要看到歷史的表象,又要根據當時歷史發展的總的趨勢去分析問題,難度較大,可根據學生的理解程度適當把握。

  地位分析:

  本課講述的是西漢從建立到逐漸興盛的歷史,漢高祖劉邦吸取秦朝速滅的教訓,實行了“休養生息”政策,漢文帝、漢景帝進一步推行了這一政策,景帝時平定了“七國之亂”,形成了“文景之治”的治世局面。為後來的漢武帝達到“大一統”的局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後世王朝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借鑑。

  教法建議:

  1.關於“西漢的建立和休養生息”一目。

  首先,教師應讓學生明確這一子目講的是建立政權與鞏固政權的內容。其次,教師應讓學生理解漢初實行休養生息政策必然性與目的性。可以在賦稅、徭役、刑罰等方面與秦朝進行對比分析。

  2.關於“文景之治”一目。

  教師可充分利用課本上引用的史料和“緹縈上書救父”的故事進行講述,讓學生理解“文景之治”的成因:一是重視農業,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二是賦稅、徭役輕,農民有相對寬鬆和安定的生產生活環境;三是吸取秦亡教訓,聽取意見,減輕刑罰,減少冤獄,吏治清明。

  3.關於“七國之亂”一目。

  教師可與“西周分封制”對比分析,如可從分封目的、分封物件、受封者的權利與義務分封結果等方面比較分析。

  教學設計示例

  重點:漢初的"休養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

  難點:漢初封國與西周封國的比較。

  教學思想:

  注重知識的前後聯絡與對比分析,從而初步培養學生透過分析歷史現象得出歷史結論的能力。

  教學過程:

  複習匯入:

  秦朝是我國曆的一個短命王朝,它迅速滅亡的原因是什麼?秦朝滅亡後,劉邦和項羽為爭奪帝位,進行了四年的什麼戰爭?結果如何?公元前202年,在秦末農民戰爭和楚漢之爭的廢墟上,建立了西漢王朝,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一課。

  請學生看課前提示,瞭解將要學習的內容。

  一、西漢的建立和休養生息

  1.西漢的建立(前202年)

  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劉邦就是漢高祖。

  2.休養生息的原因和措施

  1)原因

  教師先解釋何為"休養生息",即在社會大動盪或長期戰爭之後統治者實行的寬刑薄賦政策,以保養民力,增殖人口,達到恢復和發展經濟、穩定統治的目的。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51頁第三段大字和小字。

  學生結合第10課內容討論回答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的原因。

  教師總結:一是吸取秦亡教訓,二是漢初經濟蕭條,國家極度貧困。

  2)措施

  學生看書回答。

  教師總結:休養生息政策的實施,使西漢經濟迅速恢復發展,穩定和鞏固了漢朝的封建統治秩序。這種統治措施,使統治者、勞動人們皆大歡喜,到惠帝、呂后兩朝,經濟逐步恢復,到文景年間,社會經濟全面回升,出現了治世局面--文景之治。

  二、文景之治

  教師出示相關的減輕租稅的竹簡圖片和資料(見媒體資料)。學生看書,分類歸納文帝、景帝的措施。講述"緹縈救父"的故事。

  漢文帝與景帝共在位39年,實行輕徭薄賦、獎勵生產、與民休息的措施,使得社會安定,人民負擔進一步減輕,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後世對之評價較高,把這樣的治世稱為"文景之治"。然而,就在這樣的治世時期,也有叛亂髮生。這就是發生在漢景帝時的"七國之亂"。景帝時為什麼會發?"七國之亂"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三、七國之亂

  方法一:

  學生集體閱讀思考:七國之亂與前面所學的哪個知識點的類似?然後教師安排一組簡單介紹"西周的分封制";其餘同學從中找出異同點。教師最後點評並補充,介紹對比分析問題的方法。

  方法二:

  (學生閱讀思考回答:七國是什麼國?七國為什麼亂?七國之亂的條件?七國之亂的經過、結果?七國之亂與歷哪個時期有相似之處?)

  七國:是諸侯國。劉邦建立漢朝後,為了鞏固劉氏天下,大封劉氏子弟為王。諸侯王封地廣大,他們在封地上享有任免官吏--獨立的行政權,鑄造錢幣、收取租稅--掌握財政權,擁有重兵--掌握軍權,實際上形成了相對獨立的國中之國。

  七國之亂的原因:為了爭奪更多的權益。

  七國之亂的條件:諸侯國數量多,勢力大,佔地面積大--相當於西漢全國面積的一半。其中以吳國、楚國實力。

  七國之亂的經過:由於諸侯國的勢力越來越大,漢景帝時大臣晁錯建議削弱王國勢力,即"削藩"。為了自己的利益不受影響,公元前154年,吳王劉濞聯絡其他六個王國,以"誅晁錯,清君側"為號召,發動了叛亂。使晁錯在叛亂中被聽信讒言的景帝所殺。

  七國之亂的結果:隨著叛亂的進行,景帝認清了諸侯王反叛的真實面目,果斷的派太尉周亞夫率兵平叛,三個月後叛亂被平定。從此,王國勢力被大大削弱,再次叛亂的可能性大大減小,從而進一步鞏固了國家的統一。

  教師提示學生回憶西周的封國情況,提出討論:西漢封國與西周封國的異同。

  相同點:

  (1)分封目的:均為鞏固中央政權。

  (2)分封物件:均為親屬或功臣。

  (3)封國的權利和義務:在封地上享有很大的權利,實際上形成獨立的王國。都要服從天子或皇帝的命令。

  (4)封國行為:最後均有叛亂。

  不同點:封國的結果:

  (1)西周:由於周王室衰落,形成了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與戰亂的局面。

  (2)西漢:對於王國叛亂進行了堅決的鎮壓,解決了王國問題。

  結論:不管是西周還是西漢,分封的目的都是為了鞏固統治,當中央政權強大時,能夠控制封國,穩定統治,但當中央政權衰落時,將無力控制封國,其統治也將難以維持。

  小結:

  方法一: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是西漢從廢墟上建立到逐漸興盛、經濟發展的歷史。從高祖劉邦下馬治天下,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到文景年間出現了"文景之治"的治世局面。漢初順應國情,吸取秦亡教訓,採取了一些有效措施,為西漢達到鼎盛時期奠定了好的基礎。我們下節課就將學習西漢的強盛。

  方法二:可讓學生歸納西漢吸取秦朝滅亡的哪些教訓,製作秦漢措施比較表,如賦稅、徭役、刑罰等方面。更好的體會為何"秦亡漢興"。

  初中歷史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掌握“世襲制”“公天下”“家天下”“牧野之戰”等歷史概念。

  2.掌握夏啟、夏桀、商湯、盤庚、商紂、周文王、周武王等歷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動。

  3.掌握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實和西周統治者為鞏固統治實行的分封制的簡況,為進一步瞭解我國夏、商、西周奴隸制經濟、文化的發展奠定基礎。

  【學習重點】

  1.我國曆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

  2.西周的分封制。

  3.夏、商、周的更替。

  【學習難點】

  分封制。

  【學習導航】

  你知道我國最早的國家是怎樣建立起來的嗎?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第20頁“夏朝的興衰”一目的內容,回答:

  模仿上面的知識結構圖示法,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21-23頁“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子目的內容,找出子目包含的知識點,並列出其知識結構:

  【共同探究】

  (不依附,不從眾,讓思考成為習慣)

  1.你一定看過電視連續劇《封神榜》!劇中的哪吒和二郎神都是神通廣大的英雄,他們幫助周武王打敗了商紂王。你認為歷武王伐紂是正義的還是非正義的?說說你的理由

  2.思考一下西周統治者怎樣才能把被征服的廣大地區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目的)對被分封的諸侯採用什麼辦法控制?(方法)分封制實行的結果如何?(作用)

  初中歷史教案 篇3

  重點:

  美國內戰;德意志統一;明治維新的改革措施和歷史意義

  難點:

  美國內戰前兩種經濟形勢的矛盾;明治維新的社會背景和成功的原因

  教學手段:

  利用地圖、投影儀、計算機等教學裝置,進行形象直觀的教學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俄國1861年改革和美國內戰

  一、匯入

  引導學生分析時代特徵,隨著資產階級力量的不斷壯大,在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一場資產階級的革命和改革如洪水般向世界湧來。

  二、俄國1861年改革:

  一組同學演示:“俄國農奴貧窮的生活”

  主要表現大批農奴被農奴主束縛在土地上,過著貧困生活,沒有自由,隨時被打受虐,甚至降為奴隸。而農奴主卻過著奢侈的生活,為牟取暴利,他們將大批的糧食、原料出口歐洲。導致俄國資本主義發展所需的勞動力、原料、市場和資金無法解決,遠遠落後於西歐。並舉例說明。

  引導學生分析農奴制這種落後的封建生產方式已成為俄國經濟發展的嚴重阻礙,並陷入了深刻的危機之中。

  二組同學演示:“克里米亞戰爭俄國戰敗”

  主要表現經濟上的落後導致軍事上的失敗,俄國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國內人民起義不斷。

  一名學生演示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上臺講話:“與其等農民自下而上起來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農民。”

  引導學生分析沙皇改革的根本原因,投影顯示改革內容。可啟發學生思考:為什麼廢除農奴制“是一次對農奴的‘合法’掠奪?”並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三自然段和有關資料。組織學生探討、評價改革的性質、作用及不徹底性。

  本目小結提問:為何在封建制度最頑固的俄國會出現自上而下的改革,並且取得成功?

  強調俄國改革的力量大於封建勢力。

  三、美國內戰:

  三組同學演示:“美國的領土擴張和西進運動”,出示“美國領土擴張”地圖。

  主要表現美國自獨立後,制定的對外擴張領土的政策、擴張的手段、結果。

  播放錄影:“西進運動”片斷,引導學生客觀評價其歷史作用。

  四組同學演示:“兩種經濟形式的矛盾”

  突出表現美國北方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南方的奴隸制種植園經濟間的矛盾。

  北方的資本家因為沒有充足的勞動力、原料、國內統一的市場而無法開工。

  南方的種植園主一面在種植園中驅趕成批的奴隸勞動,一面與英國資本家大談生意,竭力把棉花等原料大量運往英國,並從英國大批進口廉價工業品。

  本目為難點,學生不易理解透徹,教師適當補充講解。

  先講明兩種經濟形式的性質、矛盾產生的背景,並結合教材內容引導學生歸納南北雙方的矛盾及矛盾產生的焦點,再進一步分析這些矛盾對美國政治、經濟發展的嚴重影響。最後簡介19世紀上半期廢奴運動的發展和南北兩大階級鬥爭的深入,結合教材兩段資料探討林肯上臺與美國內戰爆發的關係。

  簡介林肯生平,一名學生演示林肯演說的片斷:“選票比子彈更有力量”、“分裂之家不能持久”。

  五組同學利用自制地圖講解內戰經過,包括內戰爆發、初期北方失利、聯邦政府頒佈革命措施扭轉戰局、轉折戰役、南方投降等過程。

  探討兩個法令在戰爭中的作用。

  最後,教師組織學生從戰爭的性質、作用和侷限性分析美國內戰的歷史意義,並客觀地評價林肯其人。

  四、小結

  小結提問:為何資本主義的美國要用革命的方式取得成功?

  強調交戰雙方同是資產階級,實力相當。

  小結全課:透過學習俄國1861年改革和美國內戰,對比資產階級的改革和革命有何異同。引導學生結合時代背景,從目的、方式、內容、作用去思考。

  第二課時德意志和義大利的統一

  課前發放本節預習提綱,由學生填寫相關內容。包括:德意志和義大利統一的歷史條件、過程、特點和歷史意義。課上展開充分討論,探討德意志和義大利統一的異同點。

  一、匯入

  提問:19世紀六七十年代還有哪些國家加入了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的大潮?

  二、德意志統一:

  六組同學演示:“德意志統一”

  利用新聞播報形式列舉統一前德意志的政治、經濟狀況。

  思考:“德意志的分裂和資本主義的發展給德意志資產階級提出了什麼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結合教材內容分析德意志資產階級的軟弱性、普魯士完成統一的優勢。

  學生演示俾斯麥上臺,發表演說,闡明“鐵血政策”。

  引導學生結合教材的兩個資料分析“鐵血政策”的性質。

  利用地圖簡介普魯士王朝的三次統一戰爭。討論俾斯麥的統一策略對戰爭的作用,注意普法戰爭後期性質的變化。

  最後分析統一的歷史意義,探討德國的強大日後對歐洲、對世界的影響。

  小結提問:俾斯麥在德意志統一中發揮了什麼歷史作用?

  三、義大利統一:

  七組同學演示:“義大利統一”

  展示14、15世紀義大利經濟的發展,文藝復興時文化的繁榮。對比19世紀中期義大利的社會狀況,探討義大利在歷史程序中落後原因。

  最後由學生歸納義大利統一的歷史條件、統一的程序、特點和歷史意義。注意引導學生分析義大利統一的特點、加富爾和加里波第在統一程序中的歷史作用。

  四、小結全課:比較德意志和義大利統一的異同點。

  第三課時日本明治維新

  一、匯入

  19世紀六七十年代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的洪水不但沖垮了歐洲的封建秩序,引起了美洲的起飛,同時也震撼著古老的亞洲。

  二、日本明治維新:

  八組同學演示“日本明治維新”

  結合地圖,展示19世紀中期日本的社會狀況。封建幕府統治的腐朽,經濟發展的落後,人民起義不斷,西方列強的入侵。

  引導學生分析,內憂外患下,封建的幕府統治已成為眾矢之的。注意從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闡述明治維新的社會背景。

  幫助學生弄清封建領主經濟的概念及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下的幾股新生力量。引導學生把握新的生產關係的產生、發展和社會變革之間的關係。

  結合教材內容分析倒幕派形成的原因、來源,簡介武裝倒幕的過程。

  重點分析明治維新的改革措施和歷史意義。

  結合教材內容先由學生歸納改革的內容,再結合本目幾段資料和插圖引導學生重點分析政治經濟方面的措施。

  然後,透過學生思考,對日本明治維新和中國戊戌變法的結果進行比較,分析其一成一敗的原因。引導學生從社會歷史背景、力量對比、改革的前提、改革的具體內容以及國際環境等方面進行比較。

  最後,關於明治維新的意義,首先應充分肯定它的積極成果,然後再適當地講述它的消極影響;分析時要結合改革的措施。

  三、小結

  19世紀中期是資本主義在全世界大發展的時期。發生於這一時期的日本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它是日本從封建社會轉變到資本主義社會的極為重要的里程碑,是日本由封建弱小的國家轉變為資本主義強國的轉折點。但是,我們也應看到,日本的明治維新雖然成功了,但由於這是一次不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日本的封建勢力仍然很強大。隨著其經濟軍事實力的增長,日本很快躋身於世界帝國主義列強行列中,給日本乃至亞洲歷史投下了陰影。

  討論:19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有何不同?

  初中歷史教案 篇4

  一、知識目標

  1.掌握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的經濟結構和實行工業化的必要性。

  2.掌握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內容及取得的成就。

  3.掌握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的誕生過程及其內容和意義。

  二、能力目標

  1.透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2.透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綜合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透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我國的工業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工業化開始起步。

  2.透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第一部憲法的頒佈,真正地體現了人民的意志,是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顯著成就。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和第一部憲法的頒佈。教學難點: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性質。

  教學過程:

  【新課匯入】:學生閱讀教材匯入框教師由此匯入

  一、第一個五年計劃

  【教師提問】

  閱讀教材18頁—19頁,思考新中國成立之初,經濟上面臨怎樣的局面(背景)(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多媒體出示背景

  (1)1952年主要產品產量表。

  (2)中國、印度、美國的工業的對比表格。

  (3)毛澤東的話語。

  教師歸納背景1:國民經濟得到根本好轉,工業生產超過歷史水平背景2:我國工業水平落後

  【教師提問】=為了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改變當時的經濟狀況,我國政府制定了什麼

  學生回答:制定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多媒體展示制定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圖片)

  【教師過渡】下面請同學們把課本第二段內容看一下,瞭解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內容。

  [教師要求]請大家把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內容複述一遍。多媒體展示一五計劃的任務[教師引導]現在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第一個五年計劃為什麼要以發展重工業為主一般來講,應該是先發展輕工業、農業和商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對呀大家可以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

  【教師歸納】

  1.當時的國情,中國的工業基礎太薄弱。

  2.受蘇聯發展的影響

  [教師引導]下面我們來看一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所取得的成就。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看課本上相關內容,看一看第一個五年計劃在哪些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學生回答]多媒體展示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主要成就。

  思考:動腦筋

  教材第20頁

  [教師引導]對於課本上“動腦筋”欄目中小女孩提出的觀點應該怎樣看待呢我們說,看待任何事物,必須放到當時的環境中去,解放牌汽車也是這樣,我們應當看它誕生的意義和為新中國的經濟建設做出的貢獻,而不能拿它和現在的產品去比。

  [教師過渡]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也加緊進行。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一方面的內容。

  二、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頒佈。

  【教師提問】

  (1)1954年,在北京召開的會議是什麼。

  (2)這次會議的內容是什麼。

  (3)這次會議上制定的憲法的性質如何。

  【教師提問】同學們透過看書,知道憲法的主要規定是什麼嗎。

  [學生回答]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一切權利屬於人民。

  【教師提問】它的頒佈有什麼歷史意義。

  師生透過討論,總結:由於事先廣泛徵求意見,經過1.5億人民討論,還經過人民代表認真的修改,充分表達了人民的意志,成為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也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性質的憲法。

  初中歷史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武王伐紂的經過、性質;西周的分封制、等級制的內容及作用;西周的農業和手工業的狀況;國人,共和行政,西周的滅亡,東周的建立。

  透過學習武王伐紂這一戰爭的原因和經過,讓學生分析這場戰爭的性質,從而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師引導學生對武王伐紂原因、經過、性質的分析,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一理論。同時使學生了解歷史朝代的演變和更迭;透過對西周奴隸制經濟發展的學習,使學生真正認識到西周奴隸制經濟發展之所以迅速發展,是成千上萬的奴隸的辛勤勞動所換來的。從而樹立人民群眾才是歷史的主人這一正確的史觀。

  教學建議

  知識分析

  商朝最後的商紂王倒行逆施,引起人民的反對,周武王起兵伐紂,建立周朝。從此我國進入了奴隸社會的繁榮時期。

  教法建議

  難點突破:

  指導學生閱讀等級制度並且用圖示法將其內容描繪出來,教會學生透過簡單圖表概括理解複雜內容的方法

  重點突破:

  指導學生回答“為什麼武王伐紂是正義之舉”?教會學生使用對比的方法來分析問題。

  對學生髮展的影響

  透過西周建立和商朝、西周滅亡原因的分析,使學生認識朝代更迭並能將其放置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去考察,引導學生深刻理解和揭示朝代變遷的原因。

  武王伐紂

  武王伐紂是重點。因為正是透過這場戰爭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講清這一過程,有助於學生理解商的滅亡和周的建立;西周的分封制和等級制是另一個重點。因為這種制度正是西周奴隸制進一步發展在政治上的表現。而且這種制度對於後世影響很大。

  分封制

  分封制是本課難點。分封的原因,諸侯國的建立以及同周天子的關係相對複雜,而且學生接觸較少,不易理解。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武王伐紂;西周的分封制和等級制

  教學難點分封制

  教法設計:

  因為本課相關資料較多,可讓學生事先預習,以學生討論分析為主,教師引導為輔。

  課堂教學設計:

  一、武王伐紂

  1、紂王的------

  建議教師讓學生回憶夏桀的------,使學生理解凡是違背歷史發展潮流、違揹人民意志實施------的統治者最終都會遭到人民的反對的。

  2、周國的強盛

  讓學生閱讀教材,分析周國強大的原因,從而使學生明白周的發展、強大是周人經過艱苦奮鬥,和特別是重視人才的而得來的。

  3、武王伐紂

  教師讓學生閱讀有關武王伐紂的故事,同時引導學生捕捉故事中一些有效資訊,讓學生根據以前學過的商湯滅夏桀的原因,用比較的方法,從主、客觀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周勝商敗的原因?然後教師組織學生討論:為什麼武王伐紂是一次正義的戰爭?:(①商紂王,使商朝統治已成為歷史發展的絆腳石,失去了民心,引起人民的不斷反抗和陣前倒戈。②周武王順應民心,聯合西方和南方部落,共同伐紂,解除了商紂對奴隸和平民的殘暴統治,有利於歷史的進步。③是否順應民心,是否有利於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是衡量正義與非正義戰爭的重要標準。)

  一、西周政治、經濟的發展

  1、周的建立

  時間、建立者(區分周文王、周武王)、都城。建議教師給學生講解西周的並不是當時的名稱,而是歷史學家為了研究加以說明,為以後如西漢、東漢等名詞的講解打下基礎。

  2、分封制和等級制

  讓學生帶著[周朝為什麼要實行分封制?分封了哪些人作諸侯?它們與周天子之間的關係如何?分封制的效果如何?]等問題閱讀教材並加以討論:學生能夠回答出:分封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和鞏固奴隸主的政權。周朝對建國功臣、親屬和先世的後代等進行分封。諸侯與周天子的關係是:周天子是的統治者,諸侯是天子的臣屬,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見天子,並向天子納貢,帶兵隨天子作戰(即聽王令,納王貢,隨王徵,見王面)。其效果是:西周加強了統治,成為一個疆域廣大的奴隸制國家。

  3、奴隸制經濟的發展

  ⑴農業的進一步發展

  ⑵手工業的發展

  結合夏商農業和手工業狀況,請同學比較並概述一下西周農業和手工業發展有什麼特點。在學習奴隸制經濟的發展後,教師應結合教材指出西周奴隸制經濟的發展是建立在廣大奴隸和勞動人民辛勤勞動的基礎之上;是建立在對奴隸的壓迫和剝削之上的。(介紹《詩經》中《碩鼠》、《伐檀》)

  二、國人------和西周滅亡

  1.國人------

  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有關周厲王的------並解釋"國人"、"防民之口甚於防?quot;等名詞後,可讓學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角色表演。在介紹完"共和行政"後,師生一起討論"國人------"對西周的影響。

  2.西周滅亡

  讓學生講述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3.東周建立

  時間、建立者、都城。建議教師結合西周、東周具體名稱和地理位置,再次向學生講解西周的並不是當時的名稱,而是歷史學家為了研究加以說明,為以後如西漢、東漢等名詞的講解打下基礎。

  初中歷史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瞭解“一五”期間經濟建設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頒佈;掌握“一五”的主要任務(從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透過學習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和歸納分析能力。

  過程與方法:透過採用講授法、獨立學習、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共同完成本課內容的學習。

  情感態度、價值觀:透過學習使學生理解“一五”計劃的提前超額完成,使我國改變了工業落後的面貌,證明了中共在經濟建設方面“進京趕考”的成績斐然。全國人大的召開和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頒佈,標誌著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體制已經基本形成。

  教學重點:“一五”計劃的主要任務和1954年憲法的頒佈。

  教學難點:1954年憲法的性質。

  教學過程

  第一學時

  教學目標

  透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礎知識: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經濟建設取得的主要成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頒佈。

  透過指導學生利用《第一個五年計劃工業交通建設主要成就分佈示意圖》,說明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我國工業和交通運輸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養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引導學生思考“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性質”,從而培養學生歸納、概括歷史問題的能力以及綜合分析能力。

  透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超額完成,使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後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頒佈,標誌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體制的基本形成。

  學時重點

  重點和難點:本課主要介紹的是工業化的起步。講述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第一個五年計劃工業交通建設主要成就、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頒佈等問題。

  重點有兩個:一是瞭解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進行工業化建設;二是知道1954年頒佈了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

  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制定了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憲法規定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學時難點

  難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性質。共和國第一部憲法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性質的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性質這一問題很抽象,對初二學生來說,較難理解,因而將它確定為本課的難點。

  教學活動

  活動1【匯入】工業化的起步。

  請同學們閱讀課前導讀,“現在我們能造什麼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麵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製造。”

  思考“新中國成立之初的我國經濟狀況如何”。

  在學生回答基礎上教師小結:國民黨在敗退臺灣後留給中國共產黨的是一個經濟上面臨崩潰的舊中國,一窮二白。舊中國是個落後的農業國,沒有合理的工業體系,幾乎沒有重工業。新中國建立後,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國民經濟得到根本好轉,工業生產超過歷史水平,但仍遠遠落後西方發達國家,就是同樣發展中國家印度也比不上。指導學生閱讀書中表格。

  師:怎樣才能扭轉這種局面呢。

  活動2【講授】工業化的起步。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找出“一五”計劃編制目的和它的起止時間。

  1953年,我國政府開始組織編制“一五”計劃,目的是為了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發展國民經濟。“一五”計劃到1957年結束。

  師:“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是什麼”(由學生看書總結)

  ①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

  ②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

  “那麼,為什麼要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呢為什麼還要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

  在學生回答基礎上教師小結:“一五”計劃開始的時候,雖然我國工業已經恢復並超過歷的水平,但是工業化的起點仍然很低。1952年現代工業在我國工農業總產值的比重只有26.6%,重工業在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只有35.5%。(多媒體再次顯示:《中華與印度、美國鋼和電產量的比較》表格和課前導讀內容)

  可見,我國仍然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家。特別是經過抗美援朝戰爭和更復雜國際局勢的影響,恢復我國工業特別是重工業極端落後狀況的客觀要求顯得更為緊迫。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中國參照蘇聯的經驗,選擇了一條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工業化道路。

  師: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看看第一個五年計劃是怎樣超額完成的,主要成就體現在哪些方面。

  (師生共同小結)工業方面:一批為國家工業化所必需而過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礎工業建立起來(為鋼鐵工業)。1953年年底,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無縫鋼管廠和七號鍊鐵爐相繼提前竣工。與此同時,還建立了新的工業部門(為飛機制造業和汽車製造業),到1956年,我國第一個生產載重汽車的工廠——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生產出第一輛汽車;中國第一個飛機制造廠試機成功第一架噴氣式飛機;中國第一個製造機床的工廠——瀋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多媒體顯示:《鞍山大型軋鋼廠》《我國製造的噴氣式飛機》)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超額完成,使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後的面貌,並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交通運輸業方面多媒體顯示:《第一個五年計劃工業交通建設重要成就分佈示意圖》(動態),學習交通建設主要成就。A、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毛澤東稱之為“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它形象地描述了武漢長江的雄偉氣勢及其在我國南北交通方面發展的重要作用。B、“一五”期間,我國共建成30多條鐵路,還在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密切了祖國內地和邊疆的聯絡,也便利了經濟文化的交流。

  師:“一五”期間,在蘇聯的幫助下,我國以156個專案為中心,先後施工一萬多個工業專案,形成了以鞍山鋼鐵公司為中心的東北工業基地,同時在沿海地區原有的工業基礎地得到加強,華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業基地。

  完成書中“動腦筋”,指導學生看問題既要歷史地看,同時也要發展地看,小男孩的觀點“沒什麼大不了的”,在現在看來的確如此,但在當時的中國卻是了不起的事情。激發學生髮奮學習,將來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師: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我國的民主經濟建設也在加緊進行。具體表現是召開了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請同學結合課文介紹大會召開的情況。

  學生複述:1954年9月,我國政府在北京舉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大會由毛澤東主持,全國人大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國家大事。由人民參加商議國家大事,這在我國曆還是第一次,它充分體現出人民當家,成了國家的主人。

  師:這次大會的任務一是制定了一部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在此之前,我國有一部文獻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這部文獻叫什麼是在什麼會議上制定的

  生:《共同綱領》,是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制定的。

  師:當時,蔣家王朝雖然被,但全國大陸還沒有完全解放,國內外的敵人還很囂張,國家的政治制度也處於一種過渡狀態,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代行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共同綱領》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穩定,需要加強人民的民主權利,保證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順利進行。在這次大會上,經過熱烈討論,一致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和憲法的頒佈,結束了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代行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以《共同綱領》代替憲法的過渡狀態,加強了人民民主制度。保證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順利進行。那麼,如何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型別的憲法呢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小字部分和引文內容。

  師:憲法規定我們國家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我國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憲法規定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所有這些充分說明這部憲法是社會主義性質的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

  四、問題探究

  動腦筋:你怎樣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所取得的建設成就

  提示:可以結合課文及《第一個五年計劃工業交通建設主要成就分佈示意圖》,找出“一五”期間我國在國民經濟方面取得的建設成就,得出小男孩的結論“了不起!……”看問題既要歷史地看,同時也要發展地看。小女孩的觀點“沒什麼大不了的”,這在現在看來的確如此,但在當時的中國卻是“了不起”的事情。要激發學生髮憤學習,掌握本領,將來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練一練:列舉出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任意三項或更多的國家建設成就(書讀課本,找出答案。)

  1.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建成投產

  2.中國試製成功第一架噴氣式飛機

  3.瀋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

  4.武漢長江大橋建成

  5.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6.東北工業基地形成

  初中歷史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透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荷蘭殖民者侵佔我國領土臺灣,沙俄入侵我國黑龍江流域的簡況。掌握鄭成功收復臺灣、清政府設定臺灣府,雅克薩之戰和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等史實。為學生進一步理解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奠定基礎。

  透過引導學生對已學過的有關臺灣、黑龍江流域方面的知識進行回憶、梳理,培養學生縱向歸納、綜合歷史問題的能力。

  透過學習本課中鄭成功收復臺灣和清政府抗擊沙俄侵略鬥爭的內容,使學生認識到這些鬥爭都是維護我國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的正義鬥爭;中華民族各族人民有著堅決反抗外敵侵略的光榮傳統;鄭成功是我國曆的民族英雄。從而激發學生繼承民族英雄的愛國主義傳統,培養為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和民族利益英勇鬥爭的精神。

  【教材分析】

  鄭成功收復臺灣是本課的重點。

  雅克薩之戰和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是本課的又一重點。雅克薩之戰是在沙俄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進行瘋狂的領土擴張的形勢下,中國軍民為維護領土主權而進行的一場正義的自衛戰爭。戰爭的勝利,粉碎了沙俄妄圖繼續鯨吞我國領土的陰謀,迫使其透過談判的方式,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同中國簽訂了《尼布楚條約》。這個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

  中俄《尼布楚條約》既是本課重點,又是本課的難點。第一,學生對中俄東段邊界的具體界線難於掌握。第二,對中國讓步(圖中所示讓出尼布楚)與平等協商的關係難於理解。

  【教學過程】

  匯入:聯絡學過的知識,想一想,為什麼說“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早在三國時期,孫權就曾派將軍衛溫等率萬人多名官兵,乘船到達夷洲(今臺灣)。

  元朝政府設立澎湖巡檢司,加強了對琉球(今臺灣)的管轄。

  明末清初,鄭成功收復臺灣。

  清朝設立臺灣府管理臺灣。

  一、鄭成功收復臺灣

  1、荷蘭殖民者侵佔我國臺灣(1624年)

  2、鄭成功收復臺灣(1662年)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1624年,荷蘭殖民者侵入臺灣,後來逐漸佔領了整個臺灣島。1661年,鄭成功率艦隊抵臺,在當地人民支援下,打敗了荷蘭殖民者。第二年初,荷蘭殖民者簽字投降,臺灣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鄭成功收復臺灣的鬥爭,在我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鬥爭,具有突出的地位。

  3、清朝設定臺灣府(1684年)

  二、雅克薩之戰

  1、沙俄侵佔雅克薩和尼布楚

  2、雅克薩之戰

  3、中俄《尼布楚條約》(1689年)

  (1)《尼布楚條約》是中俄平等協商的基礎上籤訂的第一個邊界條約;

  (2)意義: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葉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

  1689年,中俄雙方代表在平等基礎上談判,劃定了中俄東段邊界。沙俄同意把侵入雅克薩的軍隊撤回本國,清朝同意把尼布楚一帶原屬中國的地方讓給俄國。在準備談判過程中,康熙帝曾指示中國的代表堅持收回包括尼布楚在內的被沙俄侵佔的全部中國領土,說:“尼布潮(楚)、雅克薩、黑龍江上下及通此江之一河一溪,皆我所屬之地,不可少棄之於鄂羅斯。”(《清聖祖實錄》)由於當時出現了蒙古噶爾丹的嚴重威脅,康熙帝希望與沙俄迅速締結和約,又指示可以把尼布楚讓給俄國。清軍在雅克薩之戰中取得勝利,迫使沙俄政府同意透過談判解決兩國邊界問題。這並不等於說《尼布楚條約》是中國用武力強加給俄國的不平等條約。因為第一,它是雙方透過平等談判,中國作了讓步才簽訂的;第二,當時在沙俄佔領的尼布楚城下談判,根本不存在中國武力的威脅;第三,條約的內容基本上反映了兩國政府的主張,並符合雙方的利益。

  分析:雅克薩之戰是在沙俄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進行瘋狂的領土擴張的形勢下,中國軍民為維護領土主權而進行的一場正義的自衛戰爭。戰爭的勝利,粉碎了沙俄妄圖繼續鯨吞我國領土的陰謀,迫使其透過談判的方式,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同中國簽訂了《尼布楚條約》。這個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

  三、課堂小結(略)

  四:作業:課後作業

  初中歷史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透過本課的教堂,學生要知道西域的地理位置;瞭解張騫通西域、班超經營西域;絲綢之路對中外交往的作用;漢與日本朝鮮交往的史實。透過觀察書中的《張騫通西域路線示意圖》、《絲綢之路示意圖》,

  2.在看圖中引導學生注意圖例的運用、識別地理方位、線路走向等,培養學生使用歷史地圖的技能。

  透過學生設計漢武帝招聘勇赴西域人才的詔書、結合《張騫出使西域圖》設計情景對話、比較張騫班超共同點等活動鍛鍊學生對歷史材料的分析、整理、歸納技能和運用材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從張騫、班超的經歷可以看出有作為的人都具有敢為天下先的大無畏精神,面對困難鍥而不捨的頑強鬥志。教育學生只有有信心、恆心才能取得成功。

  透過秦漢中外交往的史實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我國曆史悠久、文化燦爛。我們應該為輝煌的中華文明驕傲自豪。

  教學建議

  地位分析:

  在本課中反映出的張騫、班固等人的勇於開拓積極進取的精神,表現出對外來物質文明、文化的渴望、相容並收的氣度,反過來,積極的對外交往又促使漢王朝更加強大。透過西域,世界東方的古老中國不再是一個封閉的區域,正是由於與其他文明區域建立起密切的聯絡,東西方文化進行了廣泛地交流,使中華民族不僅吸收了其他區域文明的許多精華,同時向世界展示了華夏文明的燦爛輝煌。

  兩漢對西域的長期經營擴大了漢朝的疆域和統一。遼闊的疆域首先有利於先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傳播,如第18課中佛教的傳播就是經過西域地區;其次有利於地區的開發;也是我國多民族國家形成和民族融合的因素。這為後邊教材的北方民族內遷及民族融合------的出現埋下伏筆。

  重點分析:

  張騫通西域、班固經營西域從漢朝的初衷來講主要是對抗匈奴。漢對西域的開發和統治始終和匈奴鬥爭的成敗緊密聯絡。不過,從歷史影響看,對西域開發和經營其歷史功績遠遠超出了當時人們的想象。張騫通西域,以及絲綢之路的開通,加強了漢與西域和中亞地區的經濟、文化聯絡。隨絲綢之路的擴大這種聯絡越來越密切。

  漢朝在西域統治地位的確立,對形成中國這個多民族的國傢俱有重大的意義。從漢武帝到東漢末,經過350年的戰爭、和平,經過經濟文化交往,不僅使漢族統治者認識到西域是漢朝的一部分,也使西域各族把自己當成漢朝的一部分。西域都護的設立標誌今日新疆在歷劃入中國版圖。從此以後,新疆的命運便和祖國的命運聯絡在一起。

  難點分析:

  絲綢之路在中外交流無疑具有重要意義。為什麼會取名“絲綢之路”,說明什麼?學生肯定會有疑問。絲綢之路的線路也比較複雜,況且本課還有一條《張騫通西域》線路示意圖更容易混淆。

  重點、難點突破方案

  1.鼓勵學生課前蒐集與本課人物事件有關的歷史資料,如新編歷史劇的劇照、歷史人物的圖片、遺蹟,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對課本有一定了解,降低學習的難度。

  2.教師精心設計恰當的問題,激發學生參與教學的興趣。

  3.講張騫時,可讓學生擬寫漢武帝招募人員自願赴大月氏的詔書,包括目的、人才的條件、會遇到的危險等。還可結合書上“張騫出使西域圖”設計一段漢武帝與張騫的對話。

  4.絲綢之路,可放映相關的影視資料或結合地圖設計一條“絲綢之路旅遊線路”

  5.講班超時,鼓勵學生講他的故事。然後,將張騫與班超進行比較。

  課內探究活動設計

  1.學生分組以絲綢之路為內容設計旅遊線路。

  2.學生以政府的名義擬寫表彰張騫、班超功績的詔書。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張騫和班超出使西域、絲綢之路

  教學難點:絲綢之路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匯入:

  出示《漢初疆域》〈漢強大時的疆域〉讓學生比較兩副圖在領土範圍上的不同。為什麼到漢朝中期西漢疆域擴大了,而且主要集中在北方和西方。這就是今天要了解的內容。

  講授新課:

  一、張騫出使西域

  1.漢初的西域

  漢朝玉門關、陽關往西,今天新疆以及和新疆相鄰的中亞各國,統稱為西域。這裡有三十六國之多。這些國家大多人數很少,最多的烏孫人口是36萬。這裡的居民有的經營農業,有的從事畜牧業、各國語言不同、各自獨立。西漢初年,匈奴勢力伸展到西域,征服了西域各國。

  2.張騫出使西域

  提問

  (1)匈奴是如何統治西域各國的?舉例說明。

  (2)西漢初年西漢政權與匈奴關係如何?

  (3)匈按控制西域對西漢有什麼影響?

  (4)西漢與西域是否存在共同的利益?

  匈奴貴族在征服西域的過程中,對待當地人民十分殘暴。(舉例說明:住在河西走廊一帶的大月氏人被匈奴貴族趕到伊犁河流域。不久,匈奴又俘虜了大月氏國王,取下頭顱做成飲酒的器具。)匈奴貴族的暴行,引起了各族人民的強烈憎恨。西漢初年經濟尚未恢復,國力不足,白登之圍後被迫對匈採取和親政策,以避免匈奴的------擾。匈奴控制西域並以此為據點進攻西漢使西漢邊疆不得安寧。匈奴成為西域和西漢共同的威脅。

  經過漢初的休養生息、文景之治,西漢在武帝統治時國力雄厚,進入鼎盛時期。漢武帝決定放棄和親政策用武力戰勝匈奴。他了解到月氏人對匈奴統治者無比痛恨的情況就決定派人聯絡大月氏,並和它結盟東西突擊匈奴。可是派誰去呢?漢武帝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決定下詔書招募。(讓學生分組擬寫漢武帝招募人員自願赴大月氏的詔書,包括目的、人才的條件、會遇到的危險等。)

  在這種情況下,張騫應聘。(由學生介紹張騫應聘前的簡單情況。)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看書中《張騫出使西域圖》老師進行講解,然後要求學生髮揮設計一段漢武帝與張騫的對話。(提示:可描寫漢武帝的囑託、勉勵,張騫表示不辱使命等。)

  張騫率領100多人踏上征途,不幸在中途被匈奴所俘,被拘禁了10餘年。雖經歷了種種困難,但他從未丟棄漢朝的"節"。後來張騫終於率領部屬逃離了匈奴,找到大月氏。十多年來,大月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無意東還,再與匈奴為敵。張騫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結果,只好歸國。在歸途中又被匈奴抓住,扣押一年。公元前126年匈奴內亂,張騫乘機脫身回到長安。(可由學生補充內容)

  張騫這次出行歷時十三年,受盡磨難,但未能完成使命。張騫是不是白去了?(同學回答老師歸納)張騫雖然沒有達到出使西域的目的,但是瞭解到西域的地理、特產和各族人民的生活,也瞭解到西域各族人民很想同漢朝往來。張騫把這些情況,詳細地報告給漢武帝。為了擴大漢朝的政治影響,與西域各國建立聯絡、交換物產,漢武帝派遣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張騫率領300人組成的使團,訪問諸國,西域各族政權派人跟隨漢使到漢朝答謝,漢朝同西域各國終於建立了友好關係。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大大促進了漢朝和西域經濟文化的交流。(展示漢與西域的物質往來圖)

  3.域督護府的建立

  公元前60年,西漢在西域設定了西域都護。這是西漢派駐西域的總監護,是進行軍事、行政管理的.長官,其職責是管理西域事務,保護往來的商旅。這說明我國新疆和新疆以西的若干地方西漢時就已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轄,說明新疆已納入中國的版圖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部分。

  請同學們談談你如何評價張騫?

  答案提示:

  第一:個人品格--具有探險精神,百折不撓的意志,強烈的責任感等。

  第二:歷史影響--溝通了亞洲內陸交通要道,與西域諸國正式開始了友好往來,促進了東西經濟文化的廣泛交流,開拓了絲綢之路。

  二、絲綢之路

  利用多媒體課件介紹絲綢之路的路線。

  提問:

  (1)為什麼這條商路被稱為"絲綢之路"?

  (2)絲綢之路對中國和世界有哪些影響?

  在古代世界,只有中國是最早開始種桑、養蠶、生產絲織品的國家。中國的絲織品迄今仍是中國奉獻給世界人民的最重要產品之一,它流傳廣遠,涵蓋了中國人民對世界文明的種種貢獻。大量的中國絲和絲織品經由此路西傳,故此稱作"絲綢之路",簡稱"絲路"。

  絲綢之路的開通與維持,對中西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往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透過絲綢之路中國走向了世界和其他文明區域建立了聯絡,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頻繁。

  三、班超經營西域

  到了東漢,西域的形勢發生了變化。漢初匈奴------成南、北匈奴。南匈奴歸順了東漢。北匈奴貴族則經常率領騎兵南下掠奪,重新控制了西域,向各國勒索繁重的賦稅,切斷了西域和東漢的交往。為了恢復中原和西域的交往、恢復對西域的管轄,公元73年東漢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1.班超出使西域

  教師形象的講述班超的故事,也可由學生補充。

  2.甘英到達波斯彎

  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達波斯後,安息人由於擔心中國與大秦直接通商道路開闢後會影響他們傳統的商業利益,所以故意向甘英誇大海道的險惡,甘英因而沒有再往前走。但是,他熟悉了沿途的地理和風土人情,為後來中西交通的發展和經濟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公元166年,大秦安墩王朝的使臣來到東漢,這是歐洲同我國直接友好交往的開始,這是中西交往的一件大事。

  提問:在張騫和班超兩個傑出的歷史人物身上有沒有共同的地方?

  答案提示:敢為天下先的大無畏精神,面對困難鍥而不捨,堅韌不拔,矢志不移的頑強鬥志。

  四、漢和朝鮮、日本的友好交往

  早在3000年前,中朝人民就有密切往來,東漢時期,朝鮮半島上的各國同我國關係密切,文化交流加強,漢朝的鑄銅和制漆技術傳到朝鮮,朝鮮的名馬等物產也傳到中國。從很早的時候起,中日兩國人民就駕小舟飄洋過海,互相往來。兩漢時,日本的100多個小國有30多個和漢朝有往來。東漢光武帝時,日本倭奴國王遣使來漢,光武帝贈給一枚"漢倭奴國王"金印。中國的鑄銅和制鐵技術,也在這時傳到日本,日本還發現了兩漢時期的銅鏡。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張騫和班超出使西域,感受到他倆堅韌不拔勇敢無畏的精神。絲綢之路的開闢與暢通,一方面加強了新疆同內地的聯絡;另一方面使中國絲織品在國際上享有極高的聲譽,大大促進了中西經濟文化的交流。我國和朝鮮、日本的友好交往,反映了古代中國的先進文化對東方各國產生的深遠影響。

  板書設計:

  兩漢經營西域和秦漢對外關係

  一、張騫出使西域

  1.漢初的西域

  2.張騫兩次出使西域

  3.西域都護府

  二、絲綢之路

  三、班超經營西域

  四、漢和朝鮮、日本的友好交往

  初中歷史教案 篇9

  〖內容標準

  瞭解秦兼併六國和秦始皇加強中央集的史實,探討統一國家建立的意義

  〖教學目標

  1.知識識記

  ①瞭解秦統一六國,建立統一國家的基本情況。

  ②知道秦始皇開創皇帝制度,推行郡縣制,建立一整套官僚體制和統一文字、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修築馳道,連線長城等加強和鞏固統一措施的基礎知識。

  2.能力培養

  ①討論秦建立統一國家的進步意義。

  ②識讀“秦朝疆域圖”,能指出秦朝疆域的四至,學習識讀歷史地圖的基本技能。

  ③觀察文字、貨幣、度量衡在統一前後的插圖,指出統一後的優勢所在。

  ④識讀“秦代馳道示意圖”能指出通往齊、燕地區和吳、楚地區的馳道;能正確指出秦長城西起和東至的所在地區。

  ⑤歸納秦始皇建立統一國家時的各方面活動,並就秦始皇建立強權正體和實行統一措施對中國社會的影響進行初步的分析和評價。

  3.情感教育與價值觀

  ①透過學習秦的統一,明確秦統一六國實現從小國林立到國家一統的演進,符合歷史的潮流和人民的願望,是歷史的進步。

  ②透過學習秦鞏固統一的措施,感知這些措施對促進各地區經濟文化發展和交流的作用,以及對中國歷史產生的深遠影響。

  ③透過學習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認識秦始皇在統一過程中的作用。

  〖教學要點

  1.重點 秦的統一和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秦統一六國,結束了長期以來諸侯分立混戰的局面,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統一的國家,而統一的趨勢則成為此後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秦始皇將戰國時期的官制加以調整和擴充,建成一套適應統一國家需要的新的行政機構。成為我國長達2000年多年曆史的基本制度。經濟文化上的整齊劃一舉措,不僅加強了統一國家制度的交通,而且促進了各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和交流。總之,秦的統一和鞏固統一的措施對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難點 如何正確理解秦始皇的統一措施對我國古代民產生的深遠影響,其中有利與不利因素是教學的難點。教師應根據初一學生的認知水平,適當地從政治上的強權統治和經濟文化上的促進作用兩個角度進行分析,讓學生能較全面認識統一措施的作用。

  〖教學分析

  1.秦滅六國

  ①指導學生運用第6課“戰國形勢圖”,結合“秦兵馬俑騎士與戰馬圖”以及“長平之戰”的材料,組織學生分析秦王政採取遠交近攻、各個擊破的策略,掌握秦先後滅掉六國的次序。比如:蠶食韓魏,利於東進;長平之戰,傷趙元氣;十年激戰,兼併六國。

  ②組織學生著重討論秦滅六國建立統一國家的進步意義。一是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小國林立的局面,完成了統一大業;二是有利於當時人民安居樂業和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

  2.建立中央集權制度

  建立中央集權制度是秦始皇在政治上採取的重大措施,運用“秦政治體制示意圖”,向學生說明三點:

  ①回憶“三皇”、“五帝”,說明“皇帝”一詞的名聲煊赫與權力龐大。突出政自定“皇帝”稱號後,這個稱號延續了2000多年,直到清朝被推翻為止。

  ②介紹中央三公――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的職責、地位,介紹地方郡守、縣令的職責、地位,強調中央和地方的官職都由皇帝任免,官員必須絕對服從皇帝。

  ③引導學生分析秦始皇建立強權正體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可從鞏固國家統一和加強統治兩方面進行分析。

  3.統一措施

  ①指導學生識讀“秦朝疆域圖”,能正確指出秦疆域四至的所在地,明確秦是當時世界上大國的概念。以“統治如此廣闊的疆域,除了政治上建立強權正體外,秦始皇在經濟和文化上又採取了哪些措施呢?”匯入“統一措施”一節。

  ②運用教材的插圖、資料,引導學生對文字、貨幣、度量衡進行統一前後的對比觀察,明確其優勢所在。

  ③識讀“秦代馳道示意圖”,知道通往齊、燕地區和吳、楚地區的方向。瞭解匈奴的情況和匈奴對秦的威脅,強調萬里長城是舉世聞名的偉大工程,是人類文明的奇蹟,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④組織學生開展對思考題“秦王朝進行文字、貨幣、度量衡和車道的統一,你認為好處在哪兒?秦的統一相對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分立,其進步又在哪兒?”的討論。

  ⑤歸納秦始皇在建立統一國家上的各方面活動,並就秦始皇建立強權正體和實行統一措施對中國社會的影響進行初步的分析和評價。

  (以上內容主要來源於教師用書)

  〖教學實錄

  〔複習舊課〕

  師:第6課我們學習了“商鞅變法與社會變革”,(提問)“春秋五霸”是哪五霸?(提問)“戰國七雄”是哪七雄?他們的地理位置在哪?商鞅變法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有關商鞅變法的問題希望同學們多記、多看、多想。

  今天,我們接著學習下面的內容。請同學們翻到第三單元“統一國家的建立”

  第8課 秦的統一

  (板書,以下綠色黑體字為板書內容)

  〔閱讀教材〕

  下面給同學們5分鐘時間,請大家認真閱讀教材,看書時用筆標出你認為應該掌握的內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內容,看完書之後,我會要求大家合上書本,回顧你記憶中的本課內容。

  補充:

  嬴(yíng)政 郡(jùn)〔合書布點〕

  △採點布點

  學生閱讀完教材後,找學生講述教材內容,根據學生講述的內容採點、布點(板書)。

  秦滅六國 時間 策略 順序 意義 長平之戰

  皇帝 陽陵虎符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郡縣 李斯

  文字 貨幣 度量衡 車軌 長城

  △布點小結

  今天,幾位同學對課本內容的複述,我是比較滿意的。我想改變前幾節課的做法,要求述點的同學,先由我來指定,其他同學注意聽,中途不要隨插話,如果有什麼問題,一定要等別人把話說完,舉手向老師示意,得到允許後,站起來,面向全班同學和教師表述自己的觀點。

  〔分層推進〕

  △再讀教材(大約2分鐘)

  △快速提問(5分鐘)

  ①秦滅六國的時間?(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十年間。進一步提問:公元前230年是幾世紀多少年代?)

  ②秦滅六國的策略是什麼?(遠交近攻,各個擊破。秦滅六國的過程,概括為四句順口溜:秦滅六國計謀精,遠交近攻二步行,打敗削弱再滅亡,十年統一順民心。)

  ③秦滅六國的順序是什麼?(韓、趙、魏、楚、燕、齊,)

  ④秦滅六國的意義是什麼?(結束了長期以來分立混戰的局面,建立了統一的秦王朝,有利於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會生產的發展,符合當時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

  ⑤秦王嬴政滅六國後,自稱什麼?(“始皇帝”,後人稱其為秦始皇。秦國與秦王朝,秦王嬴政與秦始皇的區別:秦國是指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之一,秦王朝指的是秦王嬴政滅六國後建立的王朝。滅六國,稱皇帝前稱為秦王嬴政,稱皇帝之後稱為秦始皇。)

  ⑥秦始皇在中央設立的主要官職?他們的職責是什麼?(丞相——掌管政務;太尉——掌管軍事;御史大夫——監察百官。他們孝必須絕對服從和執行皇帝的命令。)

  ⑦秦始皇在地方實行的制度是什麼?職權怎樣?(略)

  ⑧秦始皇採取哪些鞏固統一的措施?(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車軌、連線長城。)

  ⑨識圖:第43頁“秦朝疆域”,找出秦朝的都城、四至、長城的起止。

  △處理問題(約15分鐘)

  ①為什麼秦能滅六國?

  ⑴客觀條件——人民渴望統一。“戰國七雄”之間,為了爭奪土地和人口,不斷進行戰爭,使生產遭到極大破壞,給人民帶來難以忍受的痛苦和災難;封建割據嚴重阻礙各地區間的經濟交往。《孟子離婁》描繪戰國時期的戰爭場面是:“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縱觀烽火連天、刀光劍影的270年戰國曆史,可知孟老夫子的這番話並沒有誇張的成分。因此,人民渴望統一,結束分裂割據。“戰國七雄”中誰能承擔“統一”的歷史重任呢?

  ⑵主觀條件——“戰國七雄”秦國實力最強。秦國實行了商鞅變法,它是各諸侯國“變法”中比較徹底的,變法後秦國的舊制度廢除了,政治、經濟、軍事力量都得到發展,成為“戰國七雄”中綜合實力最強的國家。因此,滅六國實現統一的重任就落在秦國的肩上了。

  ⑶正確的策略:遠交近攻、各個擊破。

  ②中央集權制度

  集權就是把全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大權集中於中央。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軍國大事,均由皇帝一個裁決,中央的主要官員都必須絕對服從皇帝和執行的命令。指導學生看第44頁圖“秦政治體制示意圖”。

  ③秦始皇採取的鞏固統一措施及其影響:(指導學生看課本中的相關圖片)

  ⑴文字 小篆 隸書

  李斯受命統一文字,規定小篆為全國推廣的標準文字。日常文書來往通用的是隸書。

  文字的統一,解決了原先六國文字異形的狀況,便利國家政令的釋出和民間文化的交流。並直接影響漢字的演進和發展。後世各種漢字字型都呆溯源於秦。

  ⑵貨幣 圓形方孔錢

  圓形方孔錢與古代天圓地方的觀念有一定的關係。我國曆史都依照秦錢的樣式鑄行,它通用了兩千多年。

  貨幣統一,將戰國後期秦國的圓形方孔錢作為流通貨幣,解決了拾、流通的困難,方便了經濟交流。

  ⑶度量衡

  解決了各地換算之間的困難,便利經濟的發展。

  ⑷車道

  馳道,意為賓士車馬之道。直道意謂路線直、距離近、行馳快的道路。

  解決了交通不便,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管轄和地區間的聯絡。

  ④秦的統一相對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分立,其進步又在哪裡?

  有利於統一國家的發展;有利於經濟文化的交流;有利於加強軍事力量;有利於鞏固民族的團結。

  〔貫通評價〕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建立統一國家。秦始皇開始中央集權制度,推行郡縣制,建立一整套官僚體制。同時採取統一文字、貨幣統一、統一度量衡、修築馳道和直道、連線長城等加強和鞏固統一的措施,促進了經濟文化的發展。秦的統一在歷史上且有進步作用,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秦始皇在統一過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

  初中歷史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義大利文藝復興的時間及實質、但丁、達芬奇、莎士比亞、新航路的開闢:哥倫布、達伽馬、迪亞士、麥哲倫。

  2.能力培養:本課的關鍵是讓學生了解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及突出表現。透過對文藝復興時文藝作品的分析,初步領會文藝復興運動的實質,培養透過現象看事物本質的能力。新航路開闢的過程,就是西歐人在地理上取得重大發現的過程,它使世界結束了彼此孤立的狀態,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歷史開始了。新航路的開闢者,既適應了時代的需要,又具有超乎尋常的勇氣和百折不撓的毅力。

  3.思想品德教育:透過本課的學習,不僅使學生對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實質和進步作用有所瞭解,還應認識到“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於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從而堅定自己積極投身先進文化事業的信念。要求學生結合開闢新航路的動機和取得的成果,結合開闢新航路的後果進行思考,培養學生正確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透過中國四大發明對世界經濟發展的貢獻,鄭和遠航等史實的穿插對比講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

  二、本課重點和難點

  重點:文藝復興的重要代表人物。新航路開闢的經過。

  難點:文藝復興首先在義大利興起的先決條件及其階級實質。對開闢新航路作出恰當評價。

  三、講授新課

  【匯入新課】引導學生回顧14世紀~16世紀歐洲在政治經濟領域發生的巨大變化,然後指出:這時歐洲發生巨大變化的又一個標誌是文藝復興運動的出現。由此引入新課。提問:什麼是文藝復興?文藝復興為什麼首先發生在義大利?

  一、文藝復興

  14世紀義大利最早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併產生了最初的資產階級。資產階級隨著自身力量的增強,而提出一系列符合自身利益和要求的思想主張;14世紀的義大利是一個需要巨人的時代……。由於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首先在義大利發展起來,所以與它相適應的資產階級文化思潮也首先出現在義大利。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在義大利的發展,新興的資產階級為了發展資本主義經濟,需要文化科學知識,他們渴求擺脫教會對於人的生活和思想束縛。他們主張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來考察一切。他們相信並且頌揚人的價值、人的尊嚴、人的力量和人的偉大,認為人可以創造一切。他們讚美人生和自然,崇尚科學和理性。這種從人出發而不是從神出發思考問題的思潮被稱為什麼?(人文主義)從剛才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人文主義是新興的資產階級文化思潮。那它為什麼被稱為文藝復興呢?文藝復興表現最突出的領域是哪兩個?(文學和美術)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文學領域傑出的代表人物是--(詩人但丁)。但丁是義大利佛羅倫薩人,出身於沒落貴族家庭。青年時代他是在博覽群書中度過的,除拉丁文、修辭學以外,他對詩學、神學、歷史、天文、地理、音樂、繪畫等都作了研究,從而使他成為那個時代一位多才多藝、學識淵博的學者,為他日後的從政活動和文學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302年,但丁被代表羅馬教廷的反動勢力放逐,流落義大利各地,最後客死他鄉。但丁的作品很多,《神曲》是他的代表作。下面再看美術領域的成就。

  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美術領域最的藝術家是誰?(達芬奇)達芬奇所畫的人物和宗教故事,都是以現實人物為藍本的,所歌頌的是人的現實美好的生活,這些作品都體現了人文主義者以人為本的思想原則。

  15-16世紀,文藝復興發展到歐洲的其他地方。英國的莎士比亞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位文學巨匠。一生創作了三十多部劇本和很多膾炙人口的詩篇。代表作《羅密歐和朱麗葉》、《哈姆雷特》。莎士比亞不僅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傑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壇上的巨匠,西方文藝評論界把他同荷馬、但丁和歌德並稱為世界四大詩人。莎士比亞畢生主要獻身於戲劇事業,他的寫作題材廣泛,一身兼為悲劇、喜劇和歷史劇作家,各方面都碩果累累,這一點超越了以前所有的悲劇家和喜劇家。與新舊交替時期的先驅但丁相對照可以看出,莎士比亞的作品更富於現實主義色彩,這也說明文藝復興運動正在深入,時代正在前進。莎士比亞與中國的大戲劇家湯顯祖同處一個時代。

  一、新航路的開闢

  15世紀,隨著商業的發展和貿易的日益擴大,西歐國家對黃金的渴望更加強烈。但是,西歐的貴重金屬礦藏很少,開採也很慢,為了尋求黃金,歐洲人便把注意力轉向了東方。為什麼呢?(《馬可·波羅行紀》內容的影響)《馬可·波羅行紀》中,把東方描寫得富麗繁華,介紹中國和印度是"黃金遍地,香料盈野",這對憧憬黃金的歐洲上層分子有很大的誘惑力,因此,他們不惜冒著生命危險,遠渡重洋到東方去尋求黃金。另一方面,歐洲貴族親眼看到阿拉伯和義大利商人把東方的珠寶、瓷器等販運到歐洲而大獲其利,這更堅定了他們去東方尋金的決心。但是,為什麼要開闢新航路呢?15世紀前葉,東西方的商路主要有三條:一條是陸路,從小亞西亞出發,沿黑海、裡海經過中亞到達中國和印度;第二條是經敘利亞、兩河流域抵波斯灣,換海船前往印度和中國;第三條是經埃及的亞歷山大港,出紅海,經印度洋去印度和中國。當時,紅海以東和地中海一帶的貿易,分別主要由阿拉伯商人和義大利商人所壟斷,後又被奧斯曼帝國所控制,它的統治情況如何呢?(奧斯曼帝國阻礙東西方商路)因此,在大西洋沿岸諸國的大商人迫切希望尋找到一條繞過地中海東部,開闢直達東方的新航路。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瀕臨大西洋的兩個歐洲國家,他們無力加入歐洲大陸的爭奪,特別希望獲得海外的財富,最熱衷於探尋新航路。當時人們具備了遠洋航行的條件了嗎?(學生看書答:地圓學說的流行、航海技術的發展)西班牙和葡萄牙在15世紀末完成了國家的統一,這為組織大規模遠航提供了條件,同時兩國的造船業和航海業較發達,當時地圓學說在歐洲日益流行,義大利地理學家繪製的世界地圖,把印度和中國畫在大西洋對岸,並斷定從歐洲一直向西航行就可以直達東方。15世紀歐洲已能製造適於航海的多桅快速的大型帆船,中國人發明的羅盤針,14世紀已普遍用於航海事業,使遠航不至迷失方向。最先探尋新航路的是葡萄牙人。教師指圖講解:葡萄牙人探尋新航路的方向是向東。

  (1)1487年,迪亞士率三艘帆船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達非洲的最南端。這是探尋新航路中的第一次突破。葡萄牙國王認識到非洲南端的重要性,肯定由此向東航行可以到達亞洲,因此,就把這個地點稱為"好望角",這次航行證明了大西洋與印度洋是相通的,為達·伽馬的探尋新航路準備了條件。

  (2)1497年~1498年,達·伽馬率4艘帆船,160名水手從里斯本出發,沿迪亞士開闢的航路南行,繞過好望角,沿非洲東海岸前進,進入印度洋,到達非洲的莫三比克,然後由阿拉伯人領航,順利渡過印度洋,到達印度的卡里庫特。返航時,劫掠了大批香料、象牙、絲綢、寶石等物品,他們帶來的收益高達航行費用的60倍。繼葡萄牙之後,西班牙也積極進行航海擴張,並且選擇了西進的路線。

  (3)1492年,義大利人哥倫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資助下,乘三艘帆船,率88名水手,從西班牙啟程,橫渡茫茫無際的大西洋,經過69天的艱苦航行,終於到達古巴、海地,哥倫布誤認為他所到達的地方就是印度,因此,稱當地居民為"印地安人"(印度人),這個名稱一直沿用下來。哥倫布直到死一直誤認為自己所到的是印度。後來,義大利另一位航海家亞美利哥,證實哥倫布所到達的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塊"新大陸",於是這個大陸就被稱為"亞美利加"洲。

  (4)第四位探尋新航路的是麥哲倫。他率領的船隊最終完成了環球航行。1519年,麥哲倫帶領5艘船,262人組成的遠航船隊從西班牙出發,橫渡大西洋,沿南美洲海岸南下,繞過美洲南端的海峽(後人命名為"麥哲倫海峽"),進入另一片遼闊的海洋,因沿途風平浪靜,航行很順利,麥哲倫高興地把這片海洋稱為"太平洋",麥哲倫的船隊在太平洋上航行三個多月,很多船員因飢渴而死去。當船隊到達菲律賓群島時,與當地土著居民發生衝突,麥哲倫在衝突中被殺,其他船員逃出後繼續航行。他們繞過好望角,直到1522年,才回到西班牙,這時只剩下一隻船和十幾個人了。這樣,人類第一次實現了環球航行,從而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性。新航路的開闢有什麼意義呢?(學生回答後,教師總結)新航路開闢後,密切了世界各大陸之間的聯絡,從此,世界結束了彼此孤立的狀態,聯成一個整體,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歷史開始了。這四次重要的遠航,大都發生在15世紀末,在同一時期,我們中國也曾有過遠航的壯舉,可以請同學思考、對比世界的四次遠航與中國的鄭和下西洋在目的、規模、後果上有何不同?

  新航路開闢以後,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初中歷史教案 篇11

  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封建頑固勢力為什麼要反對變法,然後按照書上的材料講清政變的經過,指出戊戌政變標誌著戊戌變法的失敗。書中戊戌六君子的事蹟可以透過學生閱讀教材並播放教學課件中的影片資料,讓學生認識到譚嗣同等愛國志士為了挽救民族危亡,不惜拋頭顱、灑熱血,這種愛國主義精神是值得我們今天學習的。最後,就戊戌變法為什麼會失敗,教師可組織學生展開討論,然後由教師加以歸納概括。

  匯入新課

  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公車上書”在當時起了什麼作用?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進一步指出:1897年冬,德國強佔膠州灣,帝國主義開始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康有為再次上書光緒帝,不久,光緒帝召見康有為,頒佈《定國是詔》,正式開始變法。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戊戌變法”。

  教學設計示例

  重點: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及其歷史意義。

  難點: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和失敗原因

  教學思想:

  本課涉及的理論知識較多,特別是重點、難點部分,初中學生理解起來有困難,教學中教師要把講述、體溫、討論等方法結合起來,精心設問,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尊重學生,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的意識和關心時政的精神。

  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教師提問:"公車上書"在當時起了什麼作用?學生回答:揭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然後教師指出:公車上書後,全國的維新變法運動不斷髮展,帝國主義掀起的瓜分狂潮進一步刺激了維新變法運動的高漲,1898年6月,光緒帝下詔變法,這就是歷史上的"戊戌變法"。

  二、保國會的成立:按書中材料講清保國會成立的背景和目的即可。

  三、百日維新

  螢幕顯示"百日維新"的內容,教師設問,引導學生分析。

  師:哪些內容會損害封建頑固勢力的利益?

  生:改革舊制部分(學生可能會回答具體內容)

  師:對。這樣變法必然會遭到他們的反對,這也變法失敗的原因之一。

  師:"允許官民上書言事"反映了哪些人的願望?

  生:人民、當官的。

  師:這裡的"民"具體指什麼人?

  學生可能不會立即答出,教師要分析"民"指的是新興的資產階級,所以,政治方面的改革就是讓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有機會參與政權,反映了資產階級的願望。

  師:經濟方面的改革會起到什麼作用?

  生:(概括)有利於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

  師:文化方面的改革呢?

  生:(概括)有利於文化、教育、科技的發展,有利於西方科技的傳播。

  師:軍事方面會產生什麼影響?

  生:學習西方先進的訓練方法,增強國防力量等

  這時,教師引導學生回答書中的思考題。答案略。

  最後,師生共同總結出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

  四、戊戌政變

  以學生自學為主。(電腦螢幕顯示有關資料,幫助學生了解戊戌政變的經過)認識慈禧太后的專權兇殘、袁世凱的陰險狡詐、譚嗣同的英勇無畏。記住戊戌六君子的名字。教師最後指出:戊戌政變標誌著戊戌變法的失敗,從光緒帝下詔變法到變法最終失敗,前後僅103天,因此,這場變法又稱為"百日維新"。

  小結:戊戌變法的失敗使中國喪失了一次擺脫民族危機,走向富強的機會。但是維新志士們滿懷愛國熱情,為變法就往而奔走呼號,殫精竭慮,他們的行動是符合維護民族獨立和發展資本主義這一歷史潮流的,是愛國的、進步的,顯示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必將激勵和指引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而繼續奮鬥。

  初中歷史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透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經濟的發展和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情況,包括農業生產的發展、手工業水平的提高和商業的繁榮及對外貿易發展的主要史實,進而明確我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最終完成於南宋之時。

  透過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經濟發展的主要成就,培養學生綜合歸納的能力;透過思考和總結這一時期南方經濟發展的原因,提高學生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

  透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我國的農業、手工業生產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商業和對外貿易達到了空前的水平,居當時世界的領先地位,對外貿易的發展為傳播中國古代文明、促進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講述自唐朝晚期至兩宋時期南方經濟的發展及其對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影響。

  “南方商業的繁榮”是本課的重點。本課的難點是南方經濟發展的原因。

  【教學過程】

  匯入:複習遼、北宋、西夏、金、南宋的建立。

  北宋與遼、西夏,南宋與金都發生過戰爭,戰場主要在北方。這時,南方相對安定,在這種有利的環境下,南方經濟迅速發展,並逐漸超過了北方。

  一、南方農業的發展

  出示《耕穫圖》

  指導學生看圖,並回答:

  仔細觀察《耕穫圖》,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宋朝農業生產的情況。

  ①圖畫上有哪些人,他們在做什麼?

  ——這幅圖反映了宋代南方地區田莊裡的農民繁忙勞動的景象。圖中的農民在從事犁地、車水、挑送、插秧、揚場、舂米、磨粉等勞動。

  ②種植的主要作物是什麼?——稻穀

  ③插秧和揚場的場面同時出現,說明什麼問題?

  ——證明宋代已有了雙季稻了。

  ④為什麼在宋朝時能夠由一年一熟變為一年兩熟?

  新引進的品種占城稻耕作週期短;南方氣候溫暖。

  總結南方農業的發展的表現:

  1、農作物品種的引進(占城稻)

  2、以水稻為主的糧食產量的大幅提高(“蘇湖熟、天下足”)

  3、茶葉、棉花等經濟作物種植的推廣(棉花:從兩廣、福建到長江流域)

  學生思考:江南農業迅速發展的原因?

  1、經濟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遷,增加了南方的勞動力,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生產經驗;

  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氣候變冷,南方相對適宜農作物的生長;南方自然條件保持較好。

  3、政治因素:南方戰亂較少,為經濟發展提供較為穩定的社會環境。

  二、南方手工業的興旺

  思考“宋代南方手工業與前代相比有哪些發展?”

  學生回答後教師進行歸納:絲織業水平超過北方;棉織業首先在南方興起並初步發展;江南地區成為制瓷業的重心,制瓷工藝取得新的突破;造船業發達,居世界首位。

  1、絲織業水平的提高(蜀地、江浙)

  2、棉織業的興起(海南島發展到東南沿海)

  3、制瓷業的成就(哥窯的冰裂紋瓷器,瓷都:景德鎮)

  4、造船業的發展(廣州、泉州)

  (透過圖片展示說明南方手工業的水平)

  三、南方商業的繁榮

  1、南方商業都市的發展(商業都市:開封、杭州)

  強調杭州改為都城臨安後,繁榮程度遠遠超過了北宋時的開封。

  2、海外貿易的發展

  (1)外貿港口:廣州、泉州;

  (2)市舶司的設立

  3、貨幣制度的變化(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兩宋時期,南方經濟在中國經濟中的地位已經超過了北方,對朝廷的財政收入起著重要作用,表明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程序最終完成。並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結合以前學過的知識,對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程序進行歸納、總結,對歷史發展的脈絡形成較為完整的認識。

  4、小結:

  類別 發展成就

  農業的發展

  糧食作物 占城稻的引進與推廣;蘇湖成為糧倉;水稻產量居糧食首位

  經濟作物 棉花、茶樹的種植和栽培得到推廣

  手工業的發展

  紡織業 南方絲織業勝過北方;棉織業發展到東南沿海地區

  制瓷業 江南地區成為制瓷業重心;浙江哥窯燒製冰裂紋瓷;景德鎮成為瓷都

  造船業 居世界首位,廣州、泉州造船業發達

  商業的繁榮

  商業都市 杭州是南宋時最大的商業都市

  對外貿易

  在當時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廣州、泉州是大商港;對外貿易範圍擴大;外貿收入是朝廷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貨幣 四川地區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5、作業:課後作業

  初中歷史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透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礎知識:波斯帝國的形成與希波戰爭;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與帝國的建立;羅馬帝國的擴張與文化傳播。

  2.能力培養:透過“結合當代世界地圖,查一查亞歷山大帝國和羅馬帝國的版圖包括今天的哪些主要國家”的過程,培養學生運用地圖輔助學史的能力;透過比較希波戰爭、亞歷山大東征和羅馬帝國擴張的異同,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透過羅馬帝國的擴張和文化傳播聯絡的分析,培養學生全面辯證地看待戰爭影響的能力。

  3.思想品德教育:透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識,戰爭從未在人類生活中長時間地停留過,戰爭與文化緊密相聯,一般來說,戰爭具有強烈的破壞性,會給人們帶來沉重的災難。但是它也有積極的作用:一次猛烈的戰火之後,隨之而來的,往往是文化的傳播與滲透。從而增強學生反對一切非正義的戰爭,積極維護人類和平的願望,並能對戰爭的後果做出比較客觀的價值判斷。

  本課重點和難點

  本課主要介紹的公元前六世紀到公元二世紀古代世界的三次主要戰爭。

  教學重點:“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羅馬帝國的擴張與文化傳播”。

  教學難點:如何辯證認識羅馬帝國擴張的影響。

  【講授新課】

  請學生學閱讀匯入框後,提問學生現代有一項重要的體育比賽就來源於希波戰爭,請問是什麼專案?學生回答是馬拉松長跑後,請一位學生講述其來歷,以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同時受到愛國主義情感的感染。同時,讓學生認識,在古代世界東西方文明的碰撞與衝突所產生的兩個方面的影響。

  一、希波戰爭

  公元前6世紀,古代伊朗人以波斯人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國。波斯帝國頻繁出征和擴張。前5世紀早期,波斯帝國把矛頭轉向歐洲,三次出征希臘,史稱希波戰爭。最終希臘獲得勝利。(簡略講述三次波斯戰爭經過,也可以讓學生來講他們對於三次希波戰爭中熟悉的英雄的故事)

  二、亞歷山大東征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瞭解馬其頓國的強大、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和建立起的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看《亞歷山大銅像》,讓學生去感悟銅像本身的象徵意義,以加深學生的印象;顯示《亞歷山大帝國疆域》圖,幫助學生識記亞歷山大帝國疆域的大致範圍。(伊蘇斯戰役是亞歷山大東侵的一次決定性戰役,作適當補充)亞歷山大東侵的影響和學生共同探討,得出以下的認識:從帝國的疆域來看,亞歷山大帝國幾乎包括了當時人類的主要文明──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猶太文明,甚至印度文明,這樣整個亞歐大陸的交通就被打通了。因此,伴隨著東侵的過程,客觀上是希臘文化傳播到東方,東方文化滲入到希臘文化的過程,正是在這一過程中,東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發展。教材提到埃及的亞歷山大港,教師還可進一步補充,這時的亞歷山大城成了世界文化的大都市,整個地中海地區的學者、藝人紛至沓來,競芳鬥豔,各顯才華。

  三、羅馬帝國的擴張與文化傳播

  展示《羅馬的擴張》圖,讓學生了解2世紀時羅馬帝國規模時的疆域四至──北達不列顛及萊茵河與多瑙河流域,東至幼發拉底河,南括埃及、蘇丹北部及整個北非的地中海沿岸,西瀕大西洋,它的疆域大大超過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由於戰爭的停止和統治政策的加強,羅馬帝國最初約二百年間,境內局勢安定,經濟繁榮。這是羅馬帝國曆史的“黃金時代”。至於繁榮的情況,讓學生看教材內容。回憶在中國古代史學過的“絲綢之路”、兩漢與大秦的往來有關知識,加強中外歷史的聯絡。

  書中有兩句英漢對照的古代羅馬的諺語,它們實際上是羅馬文化的寶貴遺產,對於加強歷史學科與英語學科的聯絡,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是非常有益的。教師可提問學生“你是怎樣理解這兩句諺語的?”學生對這兩句諺語的理解可以自由充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只要言之有理,自圓其說,教師都應當肯定。在此基礎上,教師和學生能形成以下認識:“身在羅馬,就做羅馬人”反映出當時人們以做羅馬人為榮的一種自豪的心態;“條條大路通羅馬”反映出昔日羅馬帝國疆域的遼闊和盛世的輝煌,等等。

  如何認識理解羅馬帝國擴張的影響是教學的難點,教材有一句概括性的表述:“一方面,羅馬帝國的征服和統治充滿著暴力,另一方面,羅馬文化滲入到它統治過的廣大地區。”這是學生必須認識並加以理解的。對此教師讓學生結合亞歷山大東侵影響的學習展開自由討論,並形成以下認識:戰爭充滿著暴力,同時客觀上又傳播著文化,這就是戰爭影響的兩個基本方面。正如教材在匯入框裡所概括的那樣:“在古代世界,充滿著強國與弱國,以及不同文明之間的矛盾與碰撞。這個過程伴隨著暴力、奴役和壓迫,但是在客觀上也導致了不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羅馬文化的傳播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拉丁語不斷向外傳播,二是的誕生和發展。拉丁字母是現在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是現在世界上最有影響的三大宗教之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