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一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快樂讀書吧教案及反思
部編一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快樂讀書吧教案及反思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部編一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快樂讀書吧教案及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1.瞭解課外閱讀的方式和基本途徑。
2.體會閱讀的快樂,產生閱讀的期待,樂於和大家分享課外閱讀成果。
[教學重難點]
體會閱讀的快樂,產生閱讀的期待,樂於和大家分享課外閱讀成果。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
1.教師:將教室一角佈置成“快樂讀書吧”,放置桌子、椅子和各類圖書等;20張“故事大王”獎勵卡。
2.學生:閱讀人民教育出版社《快樂讀書吧·名著閱讀課程化叢書和大人一起讀》,或者近期在讀的一本課外書。
一、聯絡學習生活,激發閱讀興趣
1.呈現班內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的各種照片,如學生在教室閱讀的照片,在家閱讀的照片,在圖書館、書店閱讀的照片,等等。
2.啟發:在照片裡,你找到自己了嗎?你在讀什麼有趣的書,可以和大家分享嗎?(指名說)
3.揭示課題:書是我們的好朋友,書中有許多故事,書中有許多知識,書能給我們帶來很多快樂,讓我們一起“快樂讀書吧”!
二、聯絡家庭生活,交流讀書方式
1.啟發談話:除了在學校和老師、同學們一起讀書外,平時你還會和誰一起讀書?預設: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鄰居阿姨等。
2.出示課文情境圖一,引導學生看圖和讀文。
(1)提問:我們一起來看這張圖,紅紅在哪裡讀書?和誰在一起讀書?
預設1:紅紅在家裡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書。
預設2:紅紅和爸爸媽媽讀得很高興。
(2)出示親子閱讀卡,提問:你在家經常和誰一起讀書?一週大概能讀幾次?讀過什麼書?
親子閱讀卡
1.你經常和誰一起讀書?
A.爸爸B.媽媽C.爺爺D.奶奶E.其他
2.你一週大概能讀幾次?
A.1次B.2次C.3次D.4次E.5次F.每天
3.我讀過的書有__________。
(3)小結:在家裡和家人一起讀書真是一件快樂的事,希望大家在家裡經常和家人一起讀書。
三、拓展讀書空間,分享讀書樂趣
1.拓展讀書空間。
(1)出示課文情境圖三,提問:請大家仔細看這張圖,我們還可以在哪裡讀到更多的書?請同學們看插圖並聯系自己的生活說一說。
預設1:在書店讀書。
預設2:在圖書館讀書。
預設3:在學校閱覽室讀書。
(2)提問:那你在書店、圖書館、學校閱覽室裡讀過哪些書呢?誰來說說你讀過的書?
2.分享讀書的快樂。
(1)引導:在這些地方,你是怎麼讀書的?
預設1:我一個人靜靜地坐在地上讀。
預設2: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輕聲讀。
(2)出示課文情境圖二,提問:圖中的小朋友們讀完書後幹什麼?
(3)引導:你讀過的故事裡,哪一個故事特別有趣呢?誰願意來講一講,和大家一起分享?請學生現場簡要講故事。
四、點撥拼音用途,引發閱讀期待。
1.提問:讀書給我們帶來快樂!但是,讀書時遇到不認識的字該怎麼辦呢?
2.出示課文情境圖四,點撥:拼音是我們的好朋友,它可以幫助我們讀懂更多有趣的書。
3.教師出示一套圖書。引導:老師向大家推薦一套很好看的.書——《快樂讀書吧·名著閱讀課程化叢書和大人一起讀》,裡面有許多有趣的兒歌、童謠和故事。你可以在大人的幫助下,和他們一起讀。接下來,我們要學習拼音,學習了拼音,你就可以藉助拼音,自己獨立閱讀各種圖書啦!
[教學反思]
快樂讀書吧欄目的設定旨在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教授學生基本的閱讀方法。
教學時,我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引領學生走進“快樂讀書吧”,既能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又能激發學生在生活中閱讀的興趣,將讀書和學生生活緊密相連,更有利於培養學生讀書的習慣。
此外,我還充分發揮課本場景圖和提示語的作用。由課文情境圖入手,引導學生透過觀察和談話,聯絡生活,感受家庭讀書的快樂,並鼓勵學生平時在家多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