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案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案1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我的成長相簿、成長中的紀念物。

  教學目標:使學生知道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感受家庭成員間的親情,懂得感激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

  教學重點:感受家庭成員間的親情。

  教學難點:感受家庭成員間的親情。

  教學過程:

  一、引導學生看P19插圖:

  (1)圖1是教室裡,幾個同學湊在一起看一個同學的成長相簿。

  (2)圖2是學生在介紹照片中的自己,講述照片留住的記憶。透過一張張珍貴的照片,尋找自己成長的足跡,感受自己的成長與家人的密切關係。

  二、請你拿出幾張自己的照片,說說拍照片時的年齡和情景。

  三、成長中的紀念物

  1、導言

  我們有許多成長中的紀念物,它們蘊含著爸爸、媽媽對我們深深的愛。

  2、分析例圖

  四個小同學分別找到了自己小時候的衣物、玩具、生活用具和媽媽給孩子的成長日記。

  3、把你成長中的紀念物也拿出來給同學們看一看吧!

  4、說說看到這些東西后,你有哪些感受?

  5、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四、板書設計:

  6、我是怎樣長大的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爸爸媽媽撫育我、謝謝爸爸媽媽

  教學目標:能以恰當的方式表達對父母長輩的尊敬和感激,懂得關心和孝敬父母長輩。

  教學重點:怎樣感謝爸爸和媽媽。

  教學難點:怎樣感謝爸爸和媽媽。

  教學過程:

  一、導言

  我們每一步成長,都飽含著爸爸媽媽的關愛,每一點小小的進步,都離不開他們的耐心教誨。

  板書課題:爸爸媽媽撫育我

  二、引導學生看例圖

  圖1:蹣跚學步的孩子在爸爸媽媽的鼓勵下邁出了“人生第一步”;

  圖2:上學第一天,爸爸送孩子去學校,引領孩子走進人生又一段陌生而嶄新的旅程;

  圖3:在爸爸的鼓勵下,孩子第一次像小魚一樣在水中自由玩耍;

  圖4:在風雨交加的時刻,有爸爸堅實的臂膀可以依靠。

  三、講講爸爸媽媽撫育我們成長的故事吧!

  四、謝謝爸爸媽媽

  1、導言

  爸爸媽媽撫育我們很辛苦,我們應該怎樣感謝他們呢?

  2、分析例圖

  上圖中,孩子們在一起探討應該怎樣感謝爸爸媽媽和其他關愛自己的家人。一是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不辜負他們的期望;二是在家庭生活中要懂事兒,學會孝敬父母和長輩。

  3、給爸爸媽媽一個驚喜。

  4、記住特別的日子。(1)爸爸的生日(2)媽媽的生日

  5、在這些特別的日子裡,我們應該怎樣做?

  6、寫一寫:我準備

  五、板書設計:

  6、我是怎樣長大的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案2

  主題目標:

  1、知道鄰里之間應該和睦相處、互相幫助、互相謙讓,感受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的快樂。

  2、學會處理與鄰傢伙伴的關係;培養與人交往的能力,做到與鄰里友好相處。

  3、瞭解各種鄰里關係;知道共同商量、互相謙讓,容易解決鄰里之間的矛盾。

  活動重點:知道鄰里之間要互相幫助、和睦相處、互相謙讓。

  活動難點:學會處理與鄰傢伙伴的關係,學會為別人著想,體會遠親不如近鄰。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互諒互讓

  1、閱讀32——33頁的材料。

  2、指名說說你瞭解到了什麼?

  3、小組交流:你和鄰居家有沒有發生過矛盾,當時是怎麼解決的?

  活動二:樓裡飄香。

  1、自己默讀34——35頁的內容。

  2、說說你從中知道了什麼?

  3、人們常說“鄰里好,賽金寶”,說一說你家和鄰居是怎樣相處的?

  第二課時

  一、匯入: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鄰居之間要怎麼做?根據學生回答引出: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鄰居之間要做的事——鄰里守望

  二、探索新知

  1、自己瞭解36——37頁的內容,說說講了什麼故事?

  2、你從中學到了什麼?

  3、小組討論對於你所居住的環境,你能對鄰居做些什麼有意義的事?

  4、小結:鄰居對你們家的.關愛,老師真感動。好的鄰里關係會給我們帶來溫情,帶來方便,使大家心裡都暖融融的,鄰里之間應該和睦相處,這種相處是相互的,當你幫助別人越多時得到的幫助就越多。

  板書設計

  遠親不如近鄰

  關愛←——一家人——→和睦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案3

  教學目標:

  1、感受校園生活的重要性,體驗快樂的校園生活。

  2、學會明辨是非,珍惜校園生活,熱愛學習,能夠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利。

  3、能夠在體驗中感悟校園生活的重要性,珍惜校園生活,珍惜學習機會。

  教學重點:

  感悟校園生活重要性

  教學難點:

  維護受教育權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播放影片《校園中的喜悅》

  二、校園生活

  1、算一算:你在學校的時間

  在校一天是六個小時

  在校一週是( )個小時

  在校一個月是( )個小時

  在校一個學期是( )個小時

  2、小討論:一天的在校時間那麼長,那你在校園中的生活過得怎麼樣呢?你感覺快樂嗎?你喜歡這裡嗎?

  3、描繪我的校園生活。

  4、小觀察:請你觀察一下一天的內容,歸納一下,我們在學校都會做哪些事情?

  5、師:學校是我們成長的天地。在這裡,我們不僅可以學到很多本領,認識不同的老師和同學,而且還可以參加各種活動。

  6、明辨是非。(P41頁:小玲的故事)

  7、總結: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對我們的成長很重要。

  三、維護受教育權利

  1、播放影片《父母重男輕女,不讓女兒讀書》。

  2、討論:

  (1)看了影片以後,你能理解這些女童上學的渴望嗎?

  (2)如果遇到影片當中的這種情況,她們能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權利嗎?

  四、法律講壇

  1、課件出示相關法律: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並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四條。

  2、齊讀。

  3、教師解讀。

  五、教師總結:珍惜學習機會,努力學習。

  六、朗誦《女孩》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學校生活、學校的設施、環境等,熱愛學校,珍惜校園生活,能為解決學校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議。?

  2、培養學生關愛集體,關心校園的情感,引導學生形成用自己靈巧的雙手去創造美好校園的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

  瞭解學校生活、學校的設施、環境等,熱愛學校,珍惜校園生活。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關愛集體,關心校園的情感,引導學生形成用自己靈巧的雙手去創造美好校園的生活態度。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生完成“校園垃圾報告”。

  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1、教師:同學們,我們的校園裡還有許多美麗的地方,今天,老師就想跟小朋友們比一比,看誰發現校園裡的美景最多,好不好?

  2、出示校園美景圖片,學生暢所欲言。

  二、我為學校出點力

  1、教師:學校正在開展“我為綠色校園出點力”的活動,朱可可和同學們發現學校總有掃不完的垃圾,他們決定調查校園垃圾問題,你可以根據本校情況把調查報告補充完整。

  2、教師;我們的學校還存在哪些可以改進的地方?請分組調查,可以透過拍攝照片或文字報告等方式記錄下來。

  3、學生交流:學生課前進行調查,補充調查報告。

  課件出示校園垃圾調查報告:

  (一)校園中的垃圾問題

  1、有些同學隨地扔垃圾。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大家對“校園垃圾”問題的看法

  1、有同學認為學校的垃圾桶位置設定不合理,扔垃圾不方便。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們的建議

  1、學校可以在操場和教學樓增設垃圾桶。

  2、如果學校有運動會或者其他大型活動,垃圾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師:我們可以行動起來,與同學、老師和校長一起,為學校建設提出建議。

  (四)我們學校有待改進的地方

  (五)大家不同的看法

  三、制定行動方案

  教師:學校可以改進的地方,很多與我們的行為相關,請同學們做一個行動方案,趕快行動起來吧。

  四、教師總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