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有關冬天的教案

大班有關冬天的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有關冬天的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有關冬天的教案1

  活動目標:

  1、瞭解動物不同於人類的過冬方式,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與季節的關係。

  2、透過遊戲模仿動物的不同過冬方式。

  活動準備:

  活動室設定供幼兒躲藏的空間,一名幼兒扮演情景中的角色,活動材料第三冊27——28頁。

  活動過程:

  一、冬天你會怎樣過

  寒冷的冬天來了,小朋友為了讓自己不會那麼冷,你會怎麼樣去過冬呢?(讓幼兒自由說說自己的過冬方法)

  小結:小朋友們真會想主意,寒冷的冬天我們可以穿上厚厚的衣服、褲子、鞋子和襪子,戴上帽子、手套、圍巾等。還可以呆在家裡用空調、爐火、取溫器取暖。還可以透過做各種運動來增加熱量,增強抵抗力。從而使自己更不會那麼冷。那小動物們是怎麼來過冬的呢?

  二、動物過冬。

  1、冬天快要來了,天氣冷起來了。森林裡的動物要準備過冬。你知道動物們是怎樣過冬的嗎?(教師講述與提問時,要有一種即將面臨天寒地凍境遇的緊迫感)

  幼兒自由猜猜各種小動物過冬的方法。

  2、根據幼兒的回答,引導幼兒觀看相應的幼兒活動材料。

  大雁和小燕子飛到南方去過冬,那裡天氣暖和,有各種各樣的食物。松鼠、兔子、狐狸、狼長出很厚很密的毛,好象穿上了暖和的大衣。蛇和青蛙鑽進地洞裡,熊躲進數洞裡。雪下不著,風吹不著,它們舒舒服服睡大覺。螞蟻、田鼠知道冬天要下雪,會找不著吃的東西,就早早地把食物搬進洞裡。這樣,冬天它們就可以不到外面去找吃的了。

  3、我們到森林裡去,問問動物們有沒有做好過冬的準備,好嗎?動物們肯定會很高興地告訴我們,它們是怎樣過冬的。

  4、教師出示小動物的頭飾“大雁、蛇、松鼠、小兔”等,讓幼兒分別說說它們的過冬辦法。

  二、訪問動物。

  1、每個幼兒扮演一種動物,躲藏蜷縮在活動室的一個角落。

  2、教師或一名幼兒扮演訪問者“咚咚”敲門:“裡面住者誰呀?”幼兒回答:“我是蛇,我住在洞裡。”“我是大雁,我要飛到南方去。”等等。

  3、師幼一起評價,看看誰能學會所扮演的角色的口吻說得既具體又清晰。

  4、幼兒如果興趣濃,可再次遊戲。

  三、遊戲“小動物過冬了”

  教師做冬爺爺,說道“冬天來了”,小朋友們扮演小動物用自己的方法去過冬,比如:大雁飛起來、蛇蜷縮在洞裡、兔子穿上衣服躲起來等。

大班有關冬天的教案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曲直、長短、粗細不同的線條表現冬天裡的樹,探索樹枝由粗變細的表現方法。

  2、透過對比觀察,瞭解樹幹和樹枝的不同特徵。

  3、感受大樹在深冬的變化,並願意用畫筆表現。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瞭解在深冬季節落葉樹的葉子會落光;幼兒已欣賞過四季中樹的圖片。

  2、冬天裡的樹的圖片多幅。

  3、小號水粉筆,水粉顏料(黑色、咖啡色、灰色、褐色),抹布,洗筆筒,畫紙。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遷移已有經驗。

  (1)教師:冬天到了,大樹媽媽發生了什麼變化呢?

  (2)教師:樹葉都掉光了,剩下了什麼呢?

  2、引導幼兒欣賞樹的圖片,整體感受樹幹和樹枝的不同造型。

  (1)教師:光禿禿的大樹給你什麼感覺呢?讓你想到了什麼?

  (2)教師:你喜歡哪棵樹?它是什麼樣子的?它像什麼?

  3、教師引導幼兒對比觀察樹幹和樹枝的不同特徵。

  (1)教師:現在我們來找一找,樹幹在哪裡?樹枝在哪裡?樹幹是什麼樣子的?樹枝呢?

  (2)教師:這棵樹上的樹枝有什麼不一樣呢?(引導幼兒用手臂的動作表現樹枝的不同)

  (3)教師:靠著樹幹的樹枝和最上面的樹枝一樣嗎?有什麼變化?

  (4)教師:用什麼方法可以畫出由粗變細的樹枝呢?

  要點提示:

  ①在探索樹枝由粗變細的表現方法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用筆的側面進行作畫,或用筆的力度由重到輕,類似於“提”的感覺。

  ②畫大樹時一定要引導幼兒從下往上,按生長的`方向進行繪畫。

  4、幼兒繪畫。

  教師:你想畫一棵什麼樣的樹呢?像什麼?樹幹是什麼樣子的?樹枝呢?

  5、欣賞幼兒作品。

  教師:找一找,你最喜歡哪一棵樹?為什麼?

  活動延伸:

  ①帶領幼兒到戶外對落葉樹或者常青樹進行寫生活動,感受大樹的豐富造型。

  ②帶領幼兒到公園裡觀察大樹的樹皮和樹結等並嘗試表現這些特徵。

  區角活動:

  ①美術區:提供黑色紙,讓幼兒撕出大樹的樹幹和樹枝並進行拼貼,造出樹的剪影效果。

  ②科學區:提供各種不同的樹的圖片,幼兒根據不同標準進行分類。(如落葉樹、常青樹)

大班有關冬天的教案3

  活動目標

  1、拓寬幼兒知識面,使幼兒瞭解在我國不同的地方冬季溫度不同,景象也不同。

  2、激發幼兒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請幼兒回家向家長了解他們冬天在哪些地方生活過,那些地方的冬季是什麼樣的,收集一些照片。

  2、教師瞭解幼兒在哪些地方過冬天,有些什麼經驗。

  3、幼兒用書畫面“冰雕”、“春城的冬天”。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談論各地不同的冬天。

  “我們都知道南京(指本地)的冬天有時刮冷風、有時結冰、有時下雪,樹葉落了,小草枯了,人們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是不是每個地方的冬天都是一樣的呢?你聽過中央氣象臺的天氣預報嗎?請大家談談,你在哪裡見過冬天,那是什麼樣的,你還聽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說過冬天嗎?說給大家聽聽,帶照片的就講講照片上的情景。”讓幼兒充分發言,注意強化那些重要的描述。

  2、介紹北方的冬季特徵。

  引導幼兒觀看幼兒用書畫面“冰雕”。

  “這裡的冬天是怎樣的?為什麼別的地方沒有冰雕”(因為這裡冬季氣溫特別低,冰層很厚,幾個月不化)

  3、介紹春城昆明的冬季特徵。

  引導幼兒觀看幼兒用書畫面“春城的冬天”,介紹昆明實際上一年到頭都是春天。冬天也和春天一樣,植物繁茂。鬱鬱蔥蔥,鮮花盛開,從不下雪,不結冰。人們穿著單薄。“這裡有冬天嗎?”

  4、小結。

  活動延伸

  觀看世界各地冬天的錄象。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