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活動:《唐僧騎馬咚那個咚》

大班語言活動:《唐僧騎馬咚那個咚》

  一、目標

  (一)發現童謠連鎖調的特點,感受童謠的序列性和趣味性。

  (二)嘗試配樂朗通,有韻律感地朗誦童謠。

  二、準備

  (一)材料準備:童謠角色圖片(見操作材料);歌曲《猴哥》:(見CD);幼兒用書;打擊樂器:響棒、小鈴等。

  (二)經驗準備:看過《西遊記》的動畫片,瞭解故事情景。

  三、過程

  (一)聽聽孫悟空的故事(解說:本活動由故事、操作、表演三大環節構成。第一環節由幼兒熟悉的“孫悟空”故事匯入,理解童謠的大概內容。)

  1.欣賞歌曲《猴哥》。

  (1)這首歌唱的是誰?

  (2)說說你知道的與孫悟空有關的故事。

  (二)找找童謠裡的秘密(第二環節“找找童謠裡的秘密”,幼兒透過欣賞、學念、圖片操作等活動,自然而然地發現該童謠連鎖調的'特點,感受童謠的序列性和趣味性。)

  1.欣賞童謠,瞭解童謠內容。

  (1)童謠裡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童謠裡有哪些人?它們有什麼特點和本領呢?

  2.排圖遊戲,梳理人物順序。

  (1)童謠里人物的出場先後順序是怎樣的?

  (2)幼兒利用操作材料,邊聽童謠邊排出童謠裡出場人物順序。(可參見幼兒用書第2冊第23— 24頁)

  (3)相互交流排序結果,視情況可再次欣賞童謠

  3.發現童謠連鎖調的秘密。

  (1)這首童謠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2)教師小結:每一句話的最後一個詞就是下一句的第一個詞,這種形式叫做連鎖調。

  4.幼兒利用操作指偶表演念童謠數遍。

  (三)演演童謠裡的孫悟空(解說:第三環節結合角色、樂器來表演,透過朗誦讓幼兒更好地感受童謠的韻味,體驗童謠的藝術美。玩中學符合幼兒的學習特點。)

  1.配動作念童謠。

  (1)如果你是童謠中的角色,你會用什麼動作來表現?

  (2)提取幼兒的角色動作,邊做動作邊分角色輪流念童謠。

  2.配樂念童謠。

  (1)如果加入響棒和小鈴,我們可以怎麼樣邊配樂邊念童謠?

  (2)響棒的聲音響,配前半句;小鈴聲音輕,配後半句。

  四、延伸

  (一)在閱讀區投入《西遊記》的相關書籍,在表演區繼續進行童謠朗通表演。

  五、資源

  童謠:唐僧騎馬咚那個咚

  唐僧騎馬咚那個咚,後面跟著個孫悟空。

  孫悟空,跑得快,後面跟著個豬八戒。

  豬八戒,鼻子長,後面跟著個沙和尚

  沙和尚,挑著籮,後面跟著個老妖婆。

  老妖婆,真正壞,騙過唐僧和八戒。

  唐僧八戒真糊塗,是人是妖分不清。

  分不清,上了當,多虧孫悟空眼睛亮。

  眼睛亮,冒金光,高高舉起金箍棒。

  金箍棒,有力量,妖魔鬼怪一掃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