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潛水艇的秘密
大班科學:潛水艇的秘密
活動目標:
1、瞭解潛水艇的沉浮現象,知道人類學習、運用動物本領的好處。
2、關注空氣、水與沉浮的關係,激發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潛水艇的資料圖片、塑膠瓶、魚鰾2個(氣球製作)、魚的剖面圖、水盆、小魚等
活動過程:
一、觀察魚的'遊動
請幼兒仔細觀察小魚的遊動,並討論:
1、“為什麼小魚可以一會浮出水面,一會又可以沉入水底?”
2、“它的身體裡有什麼?”
教師總結:因為小魚的身體裡有一個器官叫做“魚鰾”,它可以幫助小魚控制身體浮出水面或者沉入水底。(讓幼兒初步認識“魚鰾”。)
二、瞭解魚鰾的作用
1、觀察魚的剖面圖(PPT),向幼兒介紹魚鰾。
2、教師出示自制魚鰾,請幼兒想象:“如果將充滿空氣的魚鰾放在水中會怎麼樣?”
“如果將沒有空氣的魚鰾放入水中又會怎麼樣?”
3、教師示範分組實驗:將一個充滿空氣的“魚鰾”和一個沒有空氣的“魚鰾”分別放入水中,請幼兒仔細觀察並記住結果。
4、個別幼兒回答:“你發現了什麼?”
5、請幼兒參與實驗,感受不同。
三、製作潛水艇(經驗提升)
T:今天我們瞭解了小魚可以在水中自由沉浮的秘密。我們人類也想象小魚一樣在水裡自由自在的玩耍,於是聰明的人類根據從小魚那裡得到的啟發,研發製作了一種可以在水裡上上下下來去自由的交通工具,你們知道它叫什麼嗎?(潛水艇)
1、觀看PPT,討論:潛水艇在什麼情況下會下沉?在什麼情況下會浮起來?潛水艇的哪個部位像“魚鰾”?
2、教師出示用塑膠瓶製作的“潛水艇”,與幼兒一起探索怎樣使“潛水艇”沉與浮。
請有興趣的幼兒回家也嘗試製作“潛水艇”,鞏固經驗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