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會環保實踐教案《垃圾分類從我做起》(通用7篇)
中班社會環保實踐教案《垃圾分類從我做起》(通用7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社會環保實踐教案《垃圾分類從我做起》,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社會環保實踐教案《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篇1
設計意圖:
在剛剛學習中班《幼兒創意學習課程》第八冊《美麗村》時,孩子們開始關注身邊的垃圾了,在與孩子們的談話中我發現他們有時會被街道上成堆的垃圾震驚,都在討論垃圾從哪來的?怎麼樣減少垃圾,使周圍環境變得更美。我意識到讓幼兒懂得如何處理垃圾,減少垃圾的危害勢在必行。可是孩子們對垃圾分類沒有清楚的概念,不知道將垃圾分類處理的意義,所以我設計了《垃圾分類從我做起》這節社會活動,帶領幼兒認識垃圾分類標誌,引導幼兒把垃圾分類放進垃圾箱,以便回收再利用,希望能幫助幼兒從小培養正確的環保生活態度,珍惜資源。
教材分析:
本次活動內容選自中班《幼兒創意學習課程》第八冊《美麗村》的一節社會領域活動。《綱要》提出:"4—5歲幼兒社會認知能力明顯提高,有意行為開始發展,並具備了用簡單語句交流的能力。"我班幼兒知道垃圾不能隨便扔,但是沒有分類投放垃圾的意識,不知道有些垃圾還可以回收再利用。本冊教材的主題目標是認識環保標誌,能做力所能及的事來保護環境。學習垃圾分類,培養分類投放垃圾的習慣。本次活動旨在透過培養幼兒進行垃圾分類的意識,瞭解垃圾分類的意義,懂得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如今生活垃圾越來越多,不僅影響自然環境,更是危害到人們的健康。在幼兒周圍的環境中也會產生很多垃圾,但在幼兒眼裡卻太過平常並不以為然,因為他們對垃圾的危害及如何處理缺乏瞭解,因此需要加以引導。透過本次活動讓幼兒認識垃圾分類標誌,並透過分類操作,從而使幼兒進一步感知哪些垃圾是可以迴圈再利用的同時,更好地瞭解垃圾分類的意義,從小培養幼兒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並能帶動家庭、帶動身邊的人為建立良好生活環境做出貢獻。
我將垃圾分類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點。將懂得保護環境,節約資源作為本次活動的難點。
設計思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選擇幼兒教育活動應該貼近幼兒的生活,來源於生活"所以我將本次活動環節設計為:交流分享,說說生活中的垃圾——問題思考,商討垃圾處理方法——辨析明理,懂得垃圾分類意義——實踐操作,嘗試進行垃圾分類,從幼兒的生活入手,再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當中去,帶動身邊的人一起保護環境,節約資源。
活動目標:
1、認識垃圾分類標誌。
2、分辨回收的垃圾。
3、嘗試進行垃圾分類。
4、瞭解垃圾分類的意義,懂得保護環境,節約資源。
活動準備:
1、課前請幼兒製作一張家裡垃圾記錄表,認真填寫。
2、蒐集並瞭解有關於垃圾分類的知識。
3、可回收垃圾箱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各2個、幼兒分類用的生活垃圾、幼兒分類用的小垃圾箱。
4、分類垃圾箱大掛圖、垃圾分類圖片。
活動過程:
一、交流分享,說說生活中的垃圾。
師:孩子們,韓老師給大家佈置了任務,請大家記錄這幾天家裡產生的垃圾,你們完成了嗎?(完成了)快把記錄結果和旁邊的小夥伴說說吧!
1、小組交流。(拿著記錄表,互相說說)
2、個幼介紹。(誰想把記錄結果說給大家聽聽?)
小結:每天我們的家裡會產生許多垃圾,主要有廢紙類、塑膠類、金屬類、玻璃類、織物類、廚餘類、有毒有害類垃圾。這麼多垃圾你們平時是怎麼處理的?(放到垃圾箱裡;如果孩子回答"可以分類放進垃圾箱"師說:你在哪兒看到分類垃圾箱的?)
二、問題思考,商討垃圾處理方法。
(一)認識垃圾分類標誌。
師:韓老師這兒就有兩個垃圾箱,我們快來看看!
1、提問:仔細觀察,你們發現了什麼?(顏色、標誌)(找兩三個孩子說)
這是什麼標誌?
可回收物是什麼意思?不可回收物是什麼意思?
2、幼兒自由回答。
小結:這是可回收標誌,這是不可回收標誌。回收以後經過特殊處理能再為我們服務的就是可回收垃圾,這樣的垃圾應該扔到可回收垃圾箱中;除了這些,剩下的就是不可回收垃圾,應該扔進不可回收垃圾箱中。
(二)討論垃圾分類方法。
師:咱們記錄的垃圾要跑進哪個垃圾箱?先把可回收垃圾圈出來,然後和旁邊的小夥伴說說吧
1、幼兒小組討論。(引導孩子說塑膠瓶、牙膏盒是可回收垃圾,電池、果皮是不可回收垃圾,也就是先說花圈的,再說不花圈的)
2、提問:誰願意把討論結果介紹一下?
3、個幼回答。
小結:哦,原來廢紙類、塑膠類、金屬類、玻璃類、織物類是可回收垃圾(把分類圖片貼過來);廚餘類、有毒有害類是不可回收垃圾。(貼圖)(配課老師收走記錄表和筆)
三、辨析明理,懂得垃圾分類意義。(讓孩子多說,讓家長重點解釋)
師:咱們剛才分的特別好,韓老師特別佩服你們!為什麼要將垃圾分類處理?
1、幼兒自由回答。(師表揚:你真是個蒐集資訊的小能手!)
小結:(結合圖片)如果垃圾不分類處理,大量的土地會被垃圾佔領,水源、空氣都會受到汙染,地球就會變成一個垃圾場;如果垃圾能被我們很好的回收再利用,可以節約好多資源。廢紙類垃圾回收後,可以減少大片樹木被砍伐;易拉罐的回收,可以做成好多鋁製品;玻璃瓶回收後,可以製成很多新的玻璃製品……
四、實踐操作,試試進行垃圾分類。
師:好處多大呀!咱們班裡就有垃圾,快行動起來把垃圾分類吧!(垃圾要擺放到教室周圍)
1、幼兒操作。
小結:區域活動時,讓我們一起動手做一些這樣的分類垃圾箱,將它們擺在家中、擺在我們的小區裡,用來提醒我們的爸爸媽媽,提醒身邊的人,將垃圾分類處理,環保小衛士們,行動起來吧!
中班社會環保實踐教案《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篇2
活動目標:
1、在平板操作中自主學習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掌握垃圾分類的方法。
2、在虛擬環境中能將“各種垃圾”進行正確的分類,發展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
3、積極參與活動,瞭解“垃圾分類”的意義,樹立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知道垃圾分類的一些常識,在生活中觀察過不同的垃圾筒。
物質準備:教師平板客戶端、幼兒嘻呱平板16臺、平板課件、多媒體裝置。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學習垃圾分類的方法。
活動難點:能區分垃圾的類別並進行正確的分類。
活動過程:
一、情境匯入——去做客
1、師:小熊和小兔邀請我們去他們家做客,我們一起去吧!(動畫展示乾淨的小兔子的家和邋遢的小熊家。)
師:小熊的家怎麼樣?(很亂、很髒)小熊把垃圾隨手扔在了地上,有什麼垃圾呢?有什麼辦法能把小熊家收拾整齊呢?(點擊出現垃圾筒後並提問)
師:小熊住的是新小區,這兒有幾個垃圾筒?他們有什麼不一樣?那為什麼要用四個垃圾筒來放垃圾呢?小朋友到自己的嘻呱pad上去試一試把小熊家整理乾淨。
2、幼兒自主操作平板遊戲——打掃小熊房間。
3、幼兒操作後師幼討論:
(1)師:剛才你在操作中遇到了什麼問題?你是怎麼收拾整理垃圾的?
(2)請1—2名幼兒到一體機上操作。
(3)總結:各種垃圾要放到不同的垃圾筒中,垃圾筒的作用是不同的。
二、自主學習垃圾分類的知識
1、師:那你知道這些垃圾筒到底叫什麼名字?它可以回收哪些垃圾呢?我們一起戴上耳機來向嘻呱pad學一學。
師:你們都知道了嗎?誰願意上來給我們介紹一個他喜歡的垃圾筒?(什麼顏色的垃圾筒?垃圾筒上的標記是什麼樣的?放的'是什麼垃圾?)
3、我們小朋友在生活中也會產生很多垃圾,有什麼垃圾呢?
三、集體互動遊戲——垃圾分類
1、個人嘗試操作活動(幼兒與嘻呱pad進行互動)
(1)師:我們向嘻呱pad學到了很多垃圾分類的知識,在我們生活的小區裡也有很多的垃圾,我們一起去把這些垃圾進行正確的分類。
(2)幼兒操作、嘗試進行互動遊戲。
2、大板小板互動活動(幼兒、平板、一體機多方位互動)
(1)師:我這兒還有一個好玩的分類遊戲,不過要我們小朋友按小組合作完成,將平板裡看到的垃圾投放到老師這兒的垃圾筒裡。
(2)分組操作。
四、瞭解垃圾分類的意義。
1、師:我們認識了不同的垃圾筒,知道在生活中的垃圾要進行正確的分類,那這樣分類擺放垃圾有什麼好處呢?
2、師幼共同小結垃圾分類的好處:減少垃圾數量;減少環境汙染;資源利用變廢為寶。
3、師:“我們的幼兒園所在的南湖地區是一個老小區,這兒垃圾桶是什麼樣的?
4、在歡快的歌曲中,關閉嘻呱pad結束活動。
附:垃圾小常識
可回收垃圾藍色垃圾筒;有害垃圾紅色垃圾筒;廚餘垃圾綠色垃圾筒;其他垃圾是黃色垃圾筒。
中班社會環保實踐教案《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篇3
一、設計意圖
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隨著資源的不斷開發,資源浪費的日益嚴重,環境保護越來越受到重視。結合《指南》精神,幼兒從小要樹立環保意識,中班幼兒對如何保護環境已有了一些瞭解,孩子們經常會說到:“我們要保持教室和幼兒園環境的整潔”、“不亂扔垃圾”、“不亂採摘花草樹木”……但在日常生活中隨手亂扔廢紙、瓜果皮、塑膠袋的現象依然存在。針對這些情況我們開始關注細節,引導幼兒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幼兒從小懂得怎樣去保護環境衛生。
二、活動目標
1、瞭解“垃圾分類”的意義,認識垃圾分類的標誌和顏色。
2、學習垃圾分類的方法,嘗試按標誌給垃圾進行分類。
3、在生活中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用行動保護環境。
三、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垃圾要分類放到垃圾桶裡。
2、物質準備:舊報紙、飲料瓶、廢紙盒、廢電池、果皮、枯樹葉、菜葉等;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箱標記圖;課件。
四、活動重難點
1、重點:認識可回收、不可回收、廚餘垃圾、其他垃圾標記,知道亂扔垃圾會汙染環境,危害健康。
2、難點:將垃圾進行分類。
五、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瞭解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教師:小朋友們,我們每天的生活都會產生很多垃圾。像廢紙、塑膠瓶、過期食品、過期藥品、金屬材料、舊衣服等等。我們應該怎麼處理呢?
小結:大量的垃圾如果不及時分類處理,會造成嚴重的垃圾汙染,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環境帶來很大危害。有些垃圾經過再處理後,可以成為生產原料或可再利用,有些垃圾對人體和環境會造成危害,則是有害垃圾。
(二)認識分類標記。
1、出示“垃圾桶”,讓幼兒觀察說說自己的發現。
教師:老師這兒有四個垃圾箱,請你們看看有什麼不同?這是什麼標誌?
教師:哦,原來垃圾是有分類的,分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什麼叫可回收?什麼叫不可回收呢?什麼叫廚餘垃圾和其他呢?
2、認識垃圾分類的標記
教師: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舊報紙、飲料瓶、廢紙盒、玻璃瓶)有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廢電池、枯樹葉、嚴重汙染的紙)有哪些垃圾是廚餘垃圾呢?像小朋友們吃剩的蘋果,魚骨頭、菜葉,吃完的瓜殼果皮、吃剩下的飯菜都是廚餘垃圾。其他垃圾一般是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及塵土、食品袋(盒)等。
小結:回收以後經過處理能在為我們用的就是可回收垃圾,這樣的垃圾應該扔到回收垃圾箱中(紙製品、玻璃製品、塑膠製品、金屬製品、紡織品等);不可回收垃圾就是不能再被人們重複利用的,如廢電池、枯樹葉、花、草、嚴重汙染的紙等。吃剩的蘋果,魚骨頭、菜葉,吃完的瓜殼果皮、吃剩下的飯菜都是廚餘垃圾。
(三)遊戲:送垃圾寶寶回家
1、教師:老師這裡有很多垃圾寶寶迷路了,他們找不到自己的家,想請小朋友們幫幫忙,幫他們找到自己的家,小朋友們願意嗎?
2、幼兒操作,送垃圾回家。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都知道了哪些垃圾是可回收、不可回收、廚餘垃圾、其他垃圾了,以後我們都要按標誌把垃圾扔進垃圾桶,我們保護我們的環境,愛護我們的地球媽媽。
(四)學習垃圾分類兒歌
教師: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唸一念垃圾分類兒歌吧!
小朋友,講文明,垃圾分類要分清。
藍色大桶可回收,變廢為寶好顏色,
綠色大桶裝剩菜,變成肥料來灌溉,
紅桶垃圾最有害,電池燈管就是它,
灰色大桶裝其他,廢布舊物來安家。
垃圾分類要牢記,文明行為我做起!
(五)瞭解手機掃碼識別垃圾
教師:告訴你們哦,在手機支付寶上拍照或者輸入文字就能快速識別垃圾哦!回家告訴爸爸媽媽,掃碼試一試吧!
教師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是垃圾的製造者,同時也都是垃圾的受害者,但我們更應當成為垃圾的治理者。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垃圾分類盡一份力!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參與垃圾分類,一起建設我們綠色美好家園!
(六)活動延伸:親子設計宣傳海報
教師:小朋友,回家還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設計垃圾分類的宣傳海報哦!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我們要一起保護它!
中班社會環保實踐教案《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篇4
【教學目標】
1、知道垃圾的分類,認識垃圾分類的標誌,認識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2、認識垃圾是寶貴的再生資源,初步學會垃圾分類的方法。
3、樹立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以實際行動做好垃圾的分類。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正確地分類垃圾,合理地處理垃圾。
2、從自己做起,帶動身邊的人正確地分類垃圾。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引入主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們國家一天就產生大約4億千克的生活垃圾,一年全國就會產生2億噸的生活垃圾,全世界每年約產生生活垃圾450億噸。這麼多的生活垃圾如果沒有處理好,就嚴重地影響到我們這個美麗的生活環境,那麼用什麼方法處理這些生活垃圾更好呢?——主題班會:《生活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二、分小組彙報,瞭解生活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
老師已佈置同學們利用課餘時間去收集有生活關垃圾分類的知識,並在小組裡進行了整理,現在分小組上來彙報你們收集到的資料。
第一小組:彙報生活垃圾分幾類,它們是哪幾類,包括哪些內容。第二小組:講垃圾分類的好處。
第三小組:介紹各種垃圾桶的顏色和標誌。
三、進行垃圾分類的知識問答競賽。
同學們,相信你們聽了大家的介紹,對垃圾的知識已瞭解不少,下面進行垃圾分類的知識問答競賽,比一比,看哪個同學記得牢。分兩組題,第一組是必答題,每一小組必須答一道題目,組員可以補答。答對一道題五面小紅旗,準備好了嗎?
第一題請第一組作答,我國城市一般把垃圾分成幾類,它們分別是什麼?(4類,可回收物、餐餘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
第二題:四種垃圾分別應該投放到什麼顏色的垃圾桶。可回收物(藍色)、有害垃圾(紅色)、餐餘垃圾(綠色)、其他垃圾(灰色)
第三組:請列舉2種餐餘垃圾?(骨頭、飯菜剩餘物、瓜果皮等)
第四組:請列舉2種可回收物的名稱。(廢紙、玻璃、易拉罐等)
第五組:請列舉2種有害垃圾的名稱。(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
四、小組討論,商量進行垃圾分類的好點子。
同學們,我們已掌握了不少垃圾分類的知識,讓我們都參與到垃圾分類活動中來,你們有什麼好的點子呢?先進行小組討論,後彙報。
五、師生互動,共享收穫。
開展了垃圾分類,從我做起主題班會後,相信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收穫,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收穫。
六、總結提高。(老師)
同學們,相信你們透過這節“生活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課,都知道怎樣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了。讓我們從自己做起,進行生活垃圾分類。請同學們記住:
今天生活分一分,明天我們的美十分!!!
中班社會環保實踐教案《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篇5
設計意圖
從小抓起,廣泛參與,積極探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辦法,突破分類難點。針對此問題,本次活動設計:分課時讓孩子透過對垃圾分類的操作,重點了解垃圾型別。
活動目標
1、瞭解並認識常見的可回收垃圾和廚餘垃圾,並能正確分類。
2、養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常見的可回收和廚餘垃圾。
難點:能正確分類常見可回收和廚餘垃圾。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瞭解一些生活中垃圾的相關圖片。
2.物質準備:熊偶服飾一套,動畫PPT、垃圾圖片及實物,藍色、綠色、實物垃圾桶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情境匯入,引出主題,激發興趣。
1、師:“孩子們,看!今天是誰來做客了?”
2、播放PPT動畫,玩偶熊琪琪穿越在集體面前:“你們好!我是琪琪,咦!這是哪裡?哇,好大的風!怎麼一下子來了這麼多垃圾呀?怎麼辦啊?”
二、基本部分
(一)播放PPT圖片,引出垃圾要放入垃圾桶。
1、師:“琪琪看到什麼了,這麼急?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垃圾?”
2、結合PPT,教師逐一出示PPT上的垃圾,以圖片形式貼於黑板,讓孩子們認識常見的幾種垃圾。
3、師:“我們的家園有這麼多的垃圾,你們的心情怎麼樣?該怎麼辦呢?”
(二)知道不同顏色垃圾桶有不同的用處。
師:“我們在兒福院裡見過哪幾種顏色的垃圾桶?。”
小結:“因為不同垃圾桶有不同的用處,用來放不同的垃圾。”
(三)結合PPT重點介紹可回收垃圾桶。
1、師:“我們先來看看,這是什麼顏色的垃圾桶?它是用來裝什麼垃圾的呢,發現這裡還有一個圖案?這是什麼形狀啊?”
師:“像這樣的三角形,還有三個箭頭的就是可回收垃圾桶的標誌。所以,我們這個藍色的垃圾桶就是可回收垃圾桶,它是用來裝可回收垃圾的。”
2、師:“那你們知道我們生活中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呢?”
3、教師小結。
黑板圖片遊戲操作:
1、師:“那我們來把黑板上的可回收垃圾找出來吧。怎麼處理呢?”師出示實物垃圾桶,邊說邊示範把垃圾扔入桶內。
2、邀請個別孩子進行操作遊戲。
(四)結合PPT重點介紹廚餘垃圾桶。
1、師:“那我們再來看綠色的垃圾桶,你知道這個垃圾桶喜歡吃什麼呀?
(結合圖片,孩子:他喜歡吃剩菜剩飯、香蕉皮)你從哪裡看出的?(引導孩子觀察標記)對,吃剩的蘋果,魚骨頭,組成的這個標記叫廚餘垃圾標誌,這就是廚餘垃圾桶。”
2、教師小結。
黑板圖片遊戲操作:
1、師:“我們一起再來找找黑板上哪些是廚餘垃圾吧。”
2、操作遊戲。
(五)引出其他垃圾桶和有害垃圾桶。(注:活動二中,重點講解,在此做一個簡單延伸。)
1、師:“呀,黑板上怎麼還剩下兩個垃圾啊?它們在這裡呢!”
2、教師簡單介紹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
三、遊戲環節:
垃圾送回家。
師:“咦!我們的小客人琪琪去哪裡了?”
播放PPT動畫,琪琪:“我剛撿了好多垃圾呀,我不知怎麼處理,你們願意來幫我嗎?”(出示實物垃圾)
師:好的,孩子們我們用剛學的本領來幫助琪琪吧!
(一)、教師講解規則:
1、分清垃圾、認準垃圾桶的顏色和標記,垃圾扔到相對應的垃圾桶裡。
2、講文明排好隊有序的進行扔垃圾。
(二)、孩子操作,送垃圾回家,教師巡迴輔助孩子。
(三)、活動結束,師:“完成任務了,在認真分類垃圾的時候,老師仔細觀察了,你們做的非常好。”
(警報聲響)琪琪:“哎呀,我該回去了。”(琪琪飛回自己的星球)師:“孩子們,我們和琪琪說“再見”吧!”
四、結束部分
教師總結:
老師希望你們可以把這個本領教給身邊的朋友們,從自己做起,進行垃圾分類,那樣我們身邊的環境就會更加的美麗。
活動總結
以故事情境引出主題,激起孩子的學習興趣。活動環節結合PPT、黑板遊戲的操作讓孩子們更易掌握所學知識點。活動結束孩子們對常見的垃圾能獨立正確的區分及投入相對應的垃圾桶,教學目標完成較好。
中班社會環保實踐教案《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篇6
目標:
1、知道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哪些不可回收的。
2、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準備:
1、籃子四個(貼有可回收,其它,有害,廚餘垃圾的標誌),環保小衛士的標牌若干。
2、收集一些飲料瓶、罐子、果皮、報紙、殼子、樹葉、等廢舊物品。
過程:
1、現在大家看我們的面前就有三個常見的放垃圾的籃子,我們來看看應該丟到哪個垃圾籃子裡。是不是還差一個垃圾籃子呢?是什麼?
2、師:在上課之前,老師想與小朋友一起分享一段影片。
播放影片
師:這些小朋友在幹什麼?
幼:在撿垃圾。
師:他們把這些垃圾扔進了哪兒?
幼:垃圾袋。
3、幼兒辨認可回收,其它,有害,廚餘垃圾。
總結:
今天的活動,我們又掌握了一個新知識,知道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哪些垃圾是其它類的,哪些垃圾是有害,哪些垃圾是廚餘垃圾。希望從今天開始,小朋友都能將每天的垃圾分類回收,做一個真正的環保小衛士。
中班社會環保實踐教案《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篇7
活動目標:
1.能區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並能正確分類。
2.養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3.願意為維護環境衛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核心要素:
有垃圾,不亂丟,會分類,再利用
宣傳員,要牢記,愛壞境,靠大家
活動準備:
幼兒操作材料(垃圾分類圖片等)、白板操作等
活動過程:
一、觀看環境汙染的影片,引出主題。
1.師:你在影片上看到了什麼?你的心情怎麼樣?
幼:圖片上垃圾很多,很髒,我不喜歡這樣的地方。
2.師:如果我們的小區,我們的幼兒園也這樣,你喜歡嗎?為什麼?
3.師: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你有什麼好辦法?
二、知道不同顏色垃圾桶以及不同的分類標誌有不同的用處
1.師:哦!對,生活垃圾不可避免。但是我們可以將這些垃圾進行分類。
2.師:(出示四種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和圖示)你認識這四種顏色的垃圾桶嗎?為什麼會有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呢?(因為要放不同的垃圾)
(分析四種顏色的垃圾桶)
3.師:這是什麼?”(拿著塑膠瓶)“可以放在哪個顏色垃圾桶裡?誰來說說看。你為什麼要這樣放?我們每一組的桌子上有許多的垃圾圖片和垃圾分類表,我們一組小朋友合作,找一找分一分。
4.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朋友們分的到底對不對?
三、認識四種環保垃圾桶
1.播放影片
瞭解四種環保垃圾桶。
2.師:小朋友們,不同的垃圾有著不同處理方式。可是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人還不知道呢!作為小小禮儀宣傳員的我們還可以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