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美術活動《公開課小雞》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小班美術活動《公開課小雞》教案及反思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美術活動《公開課小雞》教案及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團圓、連線的方法塑造圓圓的小雞形象。
2、嘗試捏出小雞尖尖的嘴巴,並藉助輔助材料裝飾小雞的眼睛。
3、初步產生對泥工活動的`興趣,願意進行泥工活動。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活動準備:
人手一塊泥工板,橡皮泥,紅豆與綠豆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一起唱歌《母雞和小雞》匯入。
師生隨著音樂表演唱歌曲。
2、引起幼兒關注小雞。
提問:母雞的寶寶是誰呀?小雞是什麼樣子的?
3、帶領幼兒開啟幼兒用書,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的小雞。
提問:你知道畫面上的小雞是用什麼材料做的?是怎樣做的?激發幼兒參與制作的泥工願望。
3、教師示範講解制作方法。
將大塊橡皮泥在手掌中團圓,搓出圓圓的身體;將小塊橡皮泥團圓為圓圓的頭;在小雞的頭上捏出尖尖的嘴巴;用紅豆或綠豆嵌在頭的兩邊作為小雞的眼睛;將小雞的頭輕輕地連線到身體上。
5、教師提出製作要求,鼓勵幼兒按照要求大膽地進行泥工活動。幼兒操作活動,教師巡迴觀察,並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6、組織幼兒相互欣賞放在泥工板上的小雞,教師給予表揚和鼓勵。
7、閱讀幼兒用書,教師:小朋友給畫面上的小雞帶來了這麼多朋友,大家很高興,他們唸了一首兒歌給小朋友聽:
小小雞,嘰嘰嘰,尖嘴巴,圓身體,
身上穿著絨毛衣,愛吃小蟲愛吃米。
8、鼓勵幼兒和老師一起念兒歌。
活動的第二環節讓幼兒觀看影片可愛的小雞,讓幼兒透過觀看進一步瞭解小雞的基本外型特徵。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讓幼兒唱歌《母雞和小雞》,隨著音樂進行歌表演,激發幼兒的興趣,接著讓幼兒觀看影片可愛的小雞,讓幼兒進一步瞭解小雞的基本外型特徵。再透過講解及演示,激發幼兒製作的樂趣,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探索和學習,使幼兒更好的獲得直接的感性經驗。在最後一個環節中展示幼兒的作品,既滿足了幼兒的好表現心裡需要,又讓賞識教育得到了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