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活動方案:捏麵人(通用8篇)
大班音樂活動方案:捏麵人(通用8篇)
為了確保活動有序有力開展,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從活動的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並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那麼大家知道活動方案怎麼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音樂活動方案:捏麵人,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音樂活動方案:捏麵人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韻味以及說唱的樂趣,萌發對民間藝術“捏麵人”的喜愛之情。
2.在原有歌曲的基礎上,藉助多媒體、圖片、同伴間的討論,發揮想象即興創編。
3.掌握歌曲的節奏,熟練的演唱歌曲。
【活動重點】
掌握歌曲的不同節奏,能夠大膽的演唱歌曲。
【活動難點】
能夠用京韻說唱歌曲。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子琴、圖譜
【活動過程】
一、出示麵人,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昨天老師去逛廟會,買了一些麵人,請小朋友一起來欣賞一下。看完這些麵人,小朋友有什麼感受?小朋友知道這些麵人出自誰的手嘛?讓我介紹給小朋友看!(顏色鮮豔、造型獨特的麵人擺在孩子面前,一下子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孩子們近距離的感受到“麵人”的精美,產生了對“麵人”的喜愛之情,從“麵人”自然過渡到了“捏麵人的老爺爺”,為下面的活動做了強有力的情感鋪墊。)
二、欣賞課件,視覺刺激
師:你們瞧,就是這位老爺爺——咱們一起看一看,老爺爺還捏了些啥?
師:小朋友覺得老爺爺怎麼樣?老師也想用歌聲來誇誇老爺爺了,小朋友仔細聽!
(此環節出示的課件中麵人體現了“多”,幼兒透過視覺刺激進一步感受理解歌詞——“把眼睛看花”,做了難點前置。南極仙翁、財神、牛郎織女的選擇的本意是讓幼兒瞭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同時萌發對中國傳統的民間手工藝術“捏麵人”的興趣,為身為中國人而自豪。)
三、學唱歌曲,感受京韻
(一)學習歌曲演唱部分
1.教師示範,理解歌詞
師:小朋友,你聽到我是怎麼誇老爺爺的?(用演唱的方式來誇老爺爺,承上啟下,幼兒對歌詞的把握就顯得較為輕鬆了。)
2.教師演唱,幼兒跟唱
師:我們一起再來唱一唱,誇一誇老爺爺吧,小朋友可以小點聲。
師:我聽到你們的聲音了,很好聽啊!那這一次請你用響亮的好聽的聲音再來誇誇老爺爺,有沒有信心?
(以“誇老爺爺”為教學手段,激發了幼兒主動歌唱的願望,使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歌唱活動之中。在反覆跟唱歌曲之後,歌曲的曲調漸漸地熟悉。)
3.尋找不同,感受京韻
師:小朋友,你覺得歌曲裡哪一句和我們平時唱的歌曲不太一樣?(拖腔)因為這個捏麵人的老爺爺是北京人,所以唱歌時帶有濃濃的京味。最後一句拖長了調子唱起來有點像唱京劇的感覺。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加上我們以前學過的京劇亮相嘗一嘗。
(教師範唱在歌曲教學環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聆聽教師範唱,可以讓幼兒對歌曲的音準、節奏、速度、情感處理等方面有更加清晰的認識。教師在範唱時,不僅運用了京腔京調的演唱方法,還運用了京劇動作暗示,為幼兒尋找不同做了提示,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感。)
(二)學唱歌曲說唱部分
1.以“說故事”引出說唱部分
師:噓,老爺爺有話要說,他說他不僅會捻麵人還會捏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老爺爺捏了一個什麼故事?
(此環節藉助了電子琴打擊樂的音效,將節奏清晰地展示出來。將節奏種在孩子的心田。教師適當留白,用動作表現,增強了幼兒的注意力。)
2.藉助圖片,梳理歌詞
師:老爺爺捏了一個什麼故事?裡面都有誰?捏孫悟空的時候,老師用了一個什麼字?為什麼?
(藉助圖片,幫助幼兒更好地記憶歌詞的內容,連續的追問,強化了幼兒對音樂語彙的識記。)
3.動作表演,加深記憶。
師:小朋友咱們一起連起來演一演吧,你可以用你喜歡的方式來表演!剛才你們表演的真不錯,如果你們在表演好動作的時候能夠把節奏拍的在準一些就更完美了,我們一起來做一個遊戲:拍一拍節奏。
(讓幼兒進行動作的表演,突出了課堂的動靜交替,讓幼兒自由表達對歌詞中動物形象的理解,凸顯了以幼兒為主體的活動理念。)
4.出示圖譜,理解說唱。
師:像這樣在一首歌曲裡,又說又有唱的歌曲,叫說唱歌曲。
(幼兒園歌唱教學活動中經常運用到圖譜,它是歌唱教學過程中一種直觀形象的輔助工具,它是一種視覺符號也是一種手段,它可以把歌曲內容簡單化、直觀化、形象化,最大程度地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學會演唱。)
5.分組演唱,情感表達。
師:現在我們來一個更有趣的演唱方式,就是“說”和“唱”分開來唱,請你來想一想你想先來唱還是先來說?
(讓幼兒根據的意願自由選擇,大大提高了幼兒歌唱表演的主動性。)
五、創編歌詞,合作展示
1.借物創編
師:捏麵人的老爺爺又捏出了一些好看的麵人,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請你大聲的說出來,並按照音樂的節奏來說:捏一朵小花在開放,捏一匹小馬運糧食,捏一隻小猴在吃桃,再捏一個老爺爺在釣魚。
2.想象創編
小朋友,如果你來捏,你想捏什麼?教師示範:捏一隻蝴蝶翩翩起舞……
(音樂活動是幼兒藝術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教師在向幼兒進行活動指導時,應注意啟發和鼓勵幼兒大膽創造,大膽想象,
幼兒自己創編歌詞就是一種良好的表現手段,最後一個環節透過鼓勵幼兒繼續創編歌詞,保持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從“借物創編”到“想象創編”難度遞進,讓幼兒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將活動推向了高潮。)
大班音樂活動方案:捏麵人 篇2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捏麵人》,感受歌曲稚趣、生動的風格。
2.在原有歌曲的基礎上,藉助圖片、同伴間的
討論,即興創編與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幼兒看過捏麵人,並見過一些麵人形象。
2.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引出話題。
1.師:上次我們已經欣賞了一些麵人,今天老師把捏麵人的老爺爺也請到了我們班,我們來看一看他都捏了些什麼?
2.逐一出示豬八戒、唐僧、沙和尚、孫悟空麵人形象。
教師範唱歌曲說唱部分。
師:今天老爺爺捏了哪些麵人?你能不能用老師剛才的節奏說一說?
請個別幼兒示範。
3.幼兒跟隨教師邊說邊做動作。
4.分組進行角色表演,側重節奏練習。
二、完整學唱歌曲。
師:老爺爺的本領真大,捏出來的麵人把我們的眼睛都看花了,有一首歌就是誇獎他的,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1.教師完整範唱歌曲一遍。師:你聽到了什麼?
2.教師引導幼兒跟唱,邊唱邊做動作。
3.集體練唱。
4.分組表演唱。
三、嘗試創編部分歌詞。
1.師:老爺爺真厲害,捏了這麼多面人,你想不想幫老爺爺再捏一些其它的麵人呢?你想捏什麼麵人?
2.幼兒嘗試對“捏一個xxx︱xx︱x-”部分歌詞進行替換創編。
四、表演歌曲。
教師扮演老爺爺,幼兒扮演麵人進行“捏麵人”遊戲。“老爺爺”可隨意的把表演麵人的幼兒“捏”成任意造型。
反思:
歌曲《捏麵人》是大班下學期主題活動“人們怎樣工作”中的一節課,在這個主題中,孩子們瞭解到我們的社會中有各種各樣的職業,而歌曲中的捏麵人是種具有民族特色並且是很少見的一種工作,平時就很吸引幼兒的眼球,符合幼兒學習的需要。
《捏麵人》是一首說唱歌曲,含有京劇韻味,唱起來朗朗上口,很有特色,唸白部分的內容也是孩子們很喜歡的《西遊記》中的人物,非常適合大班幼兒演唱。歌曲中的唸白部分幼兒可根據所想到的即興創編動作,使他們很有成功感。整個活動下來,幼兒的興致比較高,本節活動特別之處在於它的京韻和說唱部分,是幼兒耳熟能詳的故事情節,所以幼兒很感興趣。本次活動我把重難點放在唸白的部分。有節奏的練習歌曲中的唸白部分,這是歌曲中說的部分,也是比較重點的部分。
最後的高潮是歌曲的創編部分,在討論中孩子們說了很多自己喜歡的動畫片名稱。不用我的邀請,他們就異口同聲地進行了歌詞的創編,並進行了演唱和動作表演。在邊表演邊演唱中,孩子們積極主動,整個活動室都沸騰了。兩遍後,家還意猶未盡。
大班音樂活動方案:捏麵人 篇3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捏麵人》,感受歌曲稚趣、生動的風格。
2、在學習原有歌曲的基礎上,藉助ppt、同伴間的討論,即興創編與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課件
活動過程:
一、匯入
教師:今天啊,我來請來了一位老爺爺,老爺爺的本領可大啦,他呀,會捏各種各樣的麵人(出示課件)。來,請小朋友們來瞧瞧。老爺爺都捏了什麼啊?(幼兒觀看課件,自由回答。)
二、熟悉旋律與內容
1、教師:好多好多,我們都看不過來了。老爺爺的本領真大呀,捏出來的麵人,把我的眼睛都看花了。聽我來誇誇老爺爺吧。教師說白:“捏麵人的老爺爺本領大,捏出來的麵人把眼看花。”(有節奏並加適當的動作)。
2、教師:來,一起和我來誇一誇:“捏麵人的老爺爺本領大,捏出來的麵人把眼看花。”。
老爺爺本領大,不但因為捏出來的麵人把眼看花,而且他捏麵人的時候還能“你說是啥就是啥!”
老爺葉的本領還大在哪?(唱唱並表演“你說是啥就是啥!”)
老爺爺的本領這麼大,聽我來唱著誇一誇他吧
你們一定也想來唱著誇誇他,那就來吧!
5、教師:老爺爺,聽到你們誇他,心裡真高興,一高興,他就又想捏麵人了,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一看,老爺爺又捏了啥?(教師跟著琴演唱歌曲《捏麵人》,說白部分,教師不唱,做動作。)
6、教師:老爺爺又捏了啥?你看出來了嗎?(幼兒根據教師的動作,來回答。幼兒回答一個後,讓幼兒學一學動作。教師按順序出示圖片。)
(1)豬八戒:你從哪個動作看出來他是豬八戒?(學動作:嘟嘟嘴,大耳朵)
(有節奏)捏一個豬八戒做什麼?(吃西瓜)怎麼吃的?(學吃西瓜動作)
我們一起來學捏豬八戒。“捏一個……”(邊說邊做2遍)
(2)唐僧:我是怎樣表現唐僧的?幼兒說到“騎白龍馬時”講解學動作:手拉韁繩一下一下拉。“老爺爺,捏一個……”(邊說邊做2遍)
(3)沙和尚:沙和尚經常挑著什麼?(挑著擔)老爺爺捏的沙和尚是怎麼挑擔的?講解學動作:一手前,一手後,好象握著扁擔一上一下行走著。
這個動作是什麼意思?原來是在擄鬍鬚,一起來擄一擄。“老爺爺,捏一個……”(邊說邊做2遍)
(4)孫悟空:捏一個孫悟空在幹什麼?誰能一下子說出來並表演出來。“,捏一個……”(個別和集體各一次)
一起告訴我,老爺爺捏了那些人?(及時出現ppt)他們都是哪個故事裡的人?(西遊記)
我們一起來學老爺爺捏一捏西遊記的故事吧 “老爺爺,捏一個……”(教師和幼兒跟著琴,邊說白邊做動作。)
三、學唱並表演歌曲
2、教師:老爺爺的本領真大呀,我們一起來誇誇他吧。(師幼完整跟唱歌曲)
3、教師:麵人都給你們念活了,下面我來當老爺爺,你們來當捏出來的西遊記裡的麵人,好嗎?(老爺爺走來啦,教師做老爺爺,歌表演第一段。幼兒說唱說白部分。)
4、教師:你們學得可真棒,來來來,我們和老爺爺一起學捏麵人吧。(師幼共同歌表演。)
四、啟發幼兒創編部分歌詞。
1、教師:老爺爺捏的是一個西遊記的故事,如果你也會捏麵人的畫,你想捏一個什麼故事裡的人物呢?(幼兒自由回答。)
大班音樂活動方案:捏麵人 篇4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捏麵人》,感受歌曲稚趣、生動的風格。在感受和演唱歌曲的過程中,萌發對民間藝術“捏麵人”的興趣。
2、在原有歌曲的基礎上,藉助多媒體、圖片、同伴間的討論,即興創編與演唱歌曲。
3、在創編歌詞和由慢到快的演唱中接受挑戰,體驗樂趣。
4、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5、透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活動重點:
掌握歌曲的不同節奏,能夠大膽的演唱歌曲。
活動難點:
能夠用京韻說唱歌曲。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起對老爺爺捏麵人的興趣
1、演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這是誰?老爺爺在幹什麼?你們會捏麵人嗎?”
教師小結“捏麵人”是我國的一種民間藝術,引導看影片。
2、提問:“捏麵人的老爺爺是怎麼捏麵人的?手法熟練,捏得很快,我們都把眼睛開花啦!捏麵人的老爺爺本領大不大?讓我們一起來誇一誇:‘捏麵人的老爺爺本領大!捏出來的麵人把眼看花。’老爺爺都捏了些什麼樣的麵人?(用唸白小結反饋,引導幼兒編唸白)”
二、幼兒完整欣賞歌曲,學唱歌曲。
1、說了那麼多,老爺爺到底捏出來了什麼呢?讓我用歌聲來告訴你們吧!(教師演唱歌曲,幼兒欣賞)你聽到了老爺爺捏了什麼?原來他在捏西遊記中的唐僧師徒!
2、教師示範,幼兒感受並學. XX| XX X| X X| X - |的節奏,做相應動作。
3、幼兒完整唸白,能正確的說出X. XX| XX X| X X| X - |的節奏
4、教師完整演唱歌曲,引導孩子用各種動作表現歌曲。
5、幼兒完整演唱歌曲
6、教師演唱歌曲,引導幼兒思考:“這首歌和我們以前聽的什麼有點像?哪裡像?”
介紹歌曲的“京韻”特點,引導幼兒唱出京韻。
4、幼兒對唱歌曲
三、創編唸白部分歌詞
1、引導幼兒思考:“老爺爺捏的麵人你們喜歡嗎?你還想讓老爺爺捏出誰?在幹什麼?”
2、引導幼兒用:X. XX| XX X| X X| X - |的節奏創編歌詞
3、幼兒自由討論
4、教師用繪畫的方式記錄幼兒創編結果
5、幼兒演唱創編後的歌曲
四、活動延伸
1、老爺爺本領真大,叫他捏什麼就能捏什麼,你還想讓老爺爺捏出什麼來?再編一下歌曲,唱給家人聽。
2、想不想也跟老爺爺那樣能幹?咱們的橡皮泥河免你也能捏出不同的形態,課後小朋友可以比一比,誰捏的又多又好。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願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慾望,使其產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揮想象,表現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造。
大班音樂活動方案:捏麵人 篇5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富有京劇的味的歌曲,對幼兒來說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戰性。歌曲採用了演唱與唸白相結合的表現形式,韻律和唱腔都富有鮮明的京的特色。歌曲的內容也是幼兒喜聞樂見的,以“老爺爺捏麵人”為主線,表現了《西遊記》中唐僧師徒的人物形象。為進一步強調“捏麵人”這一民間藝術形式的獨特性,更好體現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對教材進行了改編,將歌曲中兩句“你說是啥就是啥”分別改為了“你說捏啥就捏啥”和“爺爺本領真正大”,從而使幼兒對捏麵人這一民間藝術形式產生喜愛之情。在活動中注重指導幼兒掌握歌曲的不同節奏,學習用京韻演唱歌曲,感受說唱的表現形式,能即興在唸白的部分創編歌詞,體驗邊唱邊表演京歌的樂趣,使幼兒產生對民間傳統藝術的喜愛之情。
【活動目標】
1.掌握歌曲的不同節奏,學習用京韻演唱歌曲。
2.感受說唱的表現形式,能即興在唸白的部分創編歌詞。
3.體驗邊唱邊表演京刷的樂趣,產生對民間傳統藝術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1.幼幾已建立京劇相關知識的經驗。教師自備“捏麵人的老爺爺”微影片,白紙、彩筆,
《幼兒素質發展課程·音樂》 CD
【活動建議】
1.創設情境,引發幼兒對老爺爺捏麵人的興趣,幫助幼兒初步瞭解捏麵人這民間藝術形式。
(1)演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使幼兒對捏麵人這一民間藝術產生興趣。提問:老爺爺在幹什麼?你見過什麼樣的麵人兒?
小結:捏麵人是我國的一種民間藝術,只有很少的民間藝人會捏麵人兒。
(2)演唱歌曲前半部分,請幼兒欣賞,初步感知本段歌曲的旋律。提問:你想讓老爺爺捏點啥?
2.創設請老爺爺捏麵人的情境,引導幼兒以仿編的形式自主學習歌曲的唸白。
(1)啟發幼兒思考:你們想讓老爺爺捏點啥?
(2)教師示範第 1 句:捏一個豬八戒吃西瓜,引導幼兒感受並學習:“x.X1xxx1xx1x-”的節奏。
(3)幼兒根據第 1 句的節奏探索後面幾句唸白。
(4)幼兒完整唸白,正確說出“x,Xx1xxx1xx1x-”的節奏。
3.幼兒欣賞、學唱歌曲,感受歌曲的京的特點。
(1)教師完整演唱,引導幼兒初步感受歌曲的京的特色。提問:這首歌和我們平時聽的歌有什麼不一樣?像哪一種戲曲?
(2)師幼對唱,引導幼兒在對唱中進一步感受歌曲前半部分的旋律特點。
(3)幼幾嘗試完整演唱歌曲,進一步感受歌曲的京的特點。引導幼兒說說歌曲中哪一句最有京的特點。
(4)幼兒集體完整演唱歌曲,鼓勵幼兒大膽表現歌曲的京的特點
4.鼓勵幼兒透過表演唱,進一步體驗邊唱邊表演京劇的樂趣。
(1)引導幼兒為念白部分創編表演動作,體驗邊唱邊表演的樂趣。
(2)幼兒對唱遊戲,大膽用動作和聲音表現歌曲的京的特點。
5.啟發幼兒創編唸白部分的歌詞,完整演唱歌曲。
(1)引導幼兒思考:老爺爺捏的麵人你們喜歡嗎?你還想讓老爺爺捏什麼?引導幼兒用“x,Xx1Xx1×x1x-”的節奏創編歌詞。
(2)請幼兒自由討論:捏一個什麼幹什麼?
(3)引導幼兒替換創編的唸白部分的歌詞並完整演唱歌曲。
大班音樂活動方案:捏麵人 篇6
【設計意圖】
《捏麵人》這個活動內容是一個說唱歌曲,含有京劇中的韻味,唱起來朗朗上口,很有特色,適合大班幼兒學習。其中唸白的內容是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是幼兒非常感興趣的人物形象。在創編部分透過幼兒喜愛的《喜洋洋灰太狼》中的角色,幼兒可以即興創編歌詞,使他們既有成功感,又不破壞歌曲的完整性。京劇是我國的國粹,透過本次活動讓幼兒感受京劇的精華。
【活動設計】
活動目標:
1、音樂素養:學唱歌曲《捏麵人》,感受歌曲的京韻。
2、學習策略:感受說唱的表現形式,藉助多媒體、圖片,能在唸白的部分即興創編歌詞
3、情感態度:在創編歌詞和缺少圖片幫助下的演唱中接受挑戰,體驗樂趣。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老爺爺捏麵人的ppt課件,音樂《白龍馬》,孫悟空、唐僧、沙和尚、豬八戒和喜羊羊、懶羊羊、沸羊羊、美羊羊的圖片。
2、經驗準備:幼兒欣賞過麵人
活動重難點:
藉助多媒體、圖片,能在即興唸白的部分創編歌詞
活動過程:
一、播放《白龍馬》音樂,匯入活動
教師:徒弟們,跟著師傅去西天取經哦(教師帶領幼兒走進活動室,引導幼兒有秩序的找到座位坐好)
二、藉助多媒體、圖片,學習新歌《捏麵人》
1、教師藉助多媒體生動地講述,引出歌曲部分內容。
我們取完經啦,徒弟你們的本領可真大啊,一路保護著師傅,沒被妖怪吃掉。
今天我請來了一位老爺爺,這位老爺爺的本領也很大,他呀,會捏各種各樣的麵人。來!瞧瞧看。有什麼呀?
(播放課件)
2、教師幫助幼兒理解比較難的一句歌詞。
“捏出來的麵人把眼看花。”
3、教師範唱歌曲,用身體動作表現歌詞。
4、幼兒運用已有經驗,根據教師的身體動作演唱部分歌詞,教師逐一出示圖片,幫助瞭解歌曲的部分結構。
5、教師做動作,幼兒隨樂按節奏念部分歌詞。
6、幼兒學唱歌曲。
1)小朋友念得真棒,咱們來跟著音樂節奏把他們表演一遍,好嗎?
2)教師演老爺爺,幼兒演麵人
3)師幼共同演老爺爺
三、啟發幼兒創編一個故事主題
1、教師:老爺爺捏的是《西遊記》故事。我也想捏一個屬於我們自己的故事。
你想捏什麼故事啊?(幼兒討論)
看看我想捏什麼故事啊?
2、我想捏什麼故事啊?
(逐一出示圖片,創編歌詞)
3、在圖片的提示下,幼兒演唱由自己創編的歌曲
4、教師一步步提高演唱難度,激發幼兒不斷挑戰,精神飽滿地演唱。
1)加快伴奏速度
2)抽掉圖片
3)背對圖片,面對客人老師
四、結束
教師:小朋友們!還有好多好多故事等著我們編呢!大家邊唱邊跟我來吧!
(幼兒邊唱邊離開活動場地)
大班音樂活動方案:捏麵人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帶京味的說唱歌曲《捏麵人》,並感受歌曲稚趣、生動的風格。
2、根據捏麵人捏出的麵人形象創編歌詞,體驗創編的樂趣。
3、透過用輪唱、接唱等形式鞏固練習歌曲。
活動準備:
1、幼兒看過捏麵人,圖片若干。
2、伴奏帶。唐僧師徒四人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一起演唱京劇《臉譜歌》匯入。
師:剛才我們唱的是什麼啊?幼:京劇。
師:那你們知道京劇是什麼地方的嗎?幼:北京。
(這一部分主要是讓孩子進行一個練聲活動,併為接下來學習京歌做鋪墊。)
二、出示捏麵人老爺爺圖片,引出主題。
1、師:今天老師就從北京請來了一位老爺爺,看看他在幹什麼?他會捏些什麼呢?
幼:他在捏麵人。
幼:他捏了很多動畫片裡的人。
幼:他捏了喜洋洋、小白兔。
(透過提問,喚起幼兒已有的經驗,引起幼兒的興趣)
3、出示圖片2:
師:老爺爺本領真大,捏了這麼多面人,把我們的眼睛都看的怎樣了啊?
幼:眼睛都花了。
(這一部分主要是引導幼兒熟悉歌曲《捏麵人》的主要內容及特點。)
三、引出歌曲,教師範唱第一段。
1、師:老爺爺真歷害,老師還把他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聽聽,歌曲裡唱了什麼?
教師清唱歌曲唱的部分。
2、師:歌曲裡唱了些什麼?幼兒回答,教師依次出示圖片。
教師出示圖片後帶領幼兒有節奏的學說,加深印象。
3、引導幼兒有節奏地說第一部分的歌詞。
師:小朋友的小耳朵真靈,那你們能不能把它們有節奏的連起來說一說呢?我們一起來試一試怎樣?(激發幼兒說的興趣)
4、嘗試唱出歌曲的第一部分。
師:剛才說的真不錯,說明你們都拿出了自己的真本領。我想如果聽著音樂來唱一唱,你們一定也能唱的很棒,是不是啊?(以激勵的方法,再次激發幼兒唱的興趣。)
幼兒集體跟著伴奏學唱歌曲。
師:你們覺得,這首歌唱起來像什麼?你覺得這首歌的'哪一句是最有京味的?
幼兒回答後,教師重點帶領幼兒學唱。
(在學唱歌曲時,我用激勵的方法引導孩子學唱歌曲,孩子們的興趣比較濃厚。學起來也是十分的積極。但在演唱時我怕孩子掌握的不好,反覆讓孩子們集體演唱歌曲,浪費了較多的時間。)
四、學習說唱部分。
1、師:今天,捏麵人的老爺爺認識了我們小朋友非常開心,他要給我們捏幾個麵人,看看都捏了些啥?
2、出示圖片豬八戒,引出《西遊記》裡的人物。
師:這是誰?
幼:豬八戒。
師:他是哪個故事裡的人物?
幼:他是《西遊記》裡的。
師:那《西遊記》裡除了豬八戒,還要誰呢?
幼:孫悟空、唐僧、沙和尚還有很多妖怪。
4、根據幼兒回答,教師出示相應圖片。
師:看看,他們師徒四人都在幹什麼?
幼:豬八戒在吃西瓜。
幼:孫悟空在飛。唐僧在騎馬。
幼:沙和尚在挑囉。
4、引導幼兒有節奏地學說第二部分的歌詞。
師:對了,老爺爺捏的這些人物啊,都有不同的動作。聽,是不是和你們說的一樣。
教師有節奏的說歌詞。
幼兒跟著一起有節奏的學說。
5、師:這首歌曲和我們學過的歌曲有什麼不一樣?
幼:這首歌有唱的,還有說的,很還玩。
教師小結:這首歌有唱的又有說的,是一首帶有京味的說唱歌曲。
(在學習說的部分,我只注重了說,而沒有強調節奏。,只是讓孩子跟著我拍手,所以除了能力強的幼兒掌握節奏外,其他孩子對節奏掌握的不是很理想。)
五、完整學唱歌曲《捏麵人》。
1、集體練唱。
2、分組表演唱。
(由於在前面學唱的部分,讓費的時間較多,導致分組演唱時時間不多,我分組的次數較少,只進行了兩次分組演唱。如果再進行多次不同形式的演唱,孩子們的興趣也許會更濃。)
六、創編歌詞。
1、師:捏麵人的老爺爺本領真大,剛剛我們在唱的時候,他又捏了很多面人哦。
教師出示ppt。
2、師:看看有誰?他在幹什麼?誰能有節奏地來說一說!
3、幼兒說唱自己創編的內容。
七、結束部分。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京歌,現在我們再來學一個京劇的動作,想不想學?
教師帶領幼兒學習京劇中走的動作,一起走出教室。
(最後這一個環節是與第一個環節相呼應,並且讓還在興奮中的孩子們有秩序的離開活動室。)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願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慾望,使其產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揮想象,表現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造。
大班音樂活動方案:捏麵人 篇8
活動目標:
1、按歌曲的不同節奏,學習帶有京韻味的說唱歌曲《捏麵人》。
2、根據捏麵人捏出的麵人形象創編歌曲。
3、萌發對民間藝術“捏麵人”的興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麵人”圖片:唐僧沙和尚豬八戒孫悟空圓舞板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
有個老爺爺特別喜歡捏麵人,他捏的麵人可好看了。瞧!這是誰啊?(唐僧沙和尚豬八戒孫悟空)
師:這些麵人見到我們小朋友可高興了,我們用好聽的歌聲向他們問好!
過渡:捏麵人的老爺爺本領大,捏出來的麵人把眼看花,捏的什麼呀?
二、授新課
1、師用圓舞板以快板的形式
師問:捏一個豬八戒幹什麼?
幼回答:捏一個豬八戒吃西瓜
師問:捏一個唐僧幹什麼?
幼回答:捏一個唐僧騎大馬
師問:捏一個沙和尚幹什麼?
幼回答:捏一個沙和尚挑著籮
師問:捏一個孫悟空幹什麼?
幼回答:捏一個孫悟空變戲法
2、師引導幼兒完整說一遍
師:捏麵人的老爺爺真是本領大,真的這樣嗎?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3、師唱歌曲提問:你聽到什麼了?
你還聽到什麼呢?你們仔細聽聽!
4、師再次範唱
提問:你們仔細聽聽,最後一句有什麼特別的呢?
幼兒回答
師:誰願意來試一下?
5、師示範邊唱邊做動作(最後一句)
6、幼兒練習3遍
過渡:因為這個捏麵人的老爺爺是北京人,所以唱歌時帶有濃濃的京味。現在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唱一唱。
7、師唱響一點,幼兒跟唱(2—3遍)
師:誰來說說這首歌與平時唱的歌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幼兒回答)
師小結:這種既有說又有唱的歌曲叫說唱歌曲。
師:現在我們再把這首說唱歌曲練習一下。
幼兒再練習2遍
三、小朋友真能幹,現在我們來分成兩部分,說的和唱的分開,一部分小朋友唱唱的部分,一部分小朋友說說的部分。
1、表演
要求說的部分的幼兒要邊說邊做動作。
2、交換角色表演
3、男女生練習
四、創編
1、捏麵人的老爺爺本領這麼大,還會捏什麼呢?(捏一個小狗汪汪叫---------)
幼兒仿編
師把幼兒仿編的歌詞唱進歌曲
2、開火車仿編
師再以開火車的形式把幼兒仿編的歌詞唱到歌曲裡。
活動反思:
在難點學習中幼兒的興致十分高,活動中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是說唱和京韻兩合體,是幼兒熟悉的故事情節,所以幼兒十分的感興趣,有了興趣,幼兒就能跟著我的步驟學下來。活動中我運用了觀察法、演示法、引導發現法、問答法、圖片法等方法幫助幼兒學習。歌曲中的唸白部分,也是歌曲比較重點的部分,把這個難點前置,為後面的整體說唱打下基礎。活動中透過教師的範唱、戲劇表演、角色變化等方式學習歌曲。讓幼兒在形式多變的情境下練唱不覺得枯燥乏味。使課堂氣氛活躍歡快,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