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雞媽媽和雞寶寶(1和許多)》(附反思)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雞媽媽和雞寶寶(1和許多)》(附反思)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雞媽媽和雞寶寶(1和許多)》(附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活動目標:

  1、願意參加遊戲,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

  2、感知“1”和“許多”。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老師扮雞媽媽,幼兒扮小雞。

  2、活動場地佈置許多樹、草(草內有若干雞蛋和一隻鴨蛋)。

  3、一幅《母雞生蛋》圖,鴨木偶一個。

  活動過程:

  一、找蛋

  1、老師和幼兒一起唱歌曲《母雞下蛋》。

  問:雞寶寶你們聽見了什麼?

  2、師:哎呀,我生了好多好多的蛋不知道掉到哪裡去了,請你們幫我找一找。

  幼兒找蛋。

  二、還蛋

  1、引導幼兒發現其中有一隻不同的蛋。

  2、師:這一隻蛋怎麼不一樣的?和你們手裡的蛋有什麼不同?(顏色、大小)它不是媽媽生的?會是誰生的?

  3、鴨媽媽找不到自己的蛋會怎樣?

  4、請雞寶寶把鴨蛋還給鴨媽媽。看看鴨窩裡有沒有雞媽媽生的`蛋。

  三、玩蛋

  1、玩蛋寶寶。

  (幼兒隨意的在地上擺弄滾動)

  2、師:請雞寶寶把蛋放到籃子裡,你給我一個,你也給我一個。現在我的籃子裡有多少蛋?(許多蛋)。

  四、畫蛋

  1、師:咯咯嗒,咯咯嗒誰在生蛋呀?(出示《母雞生蛋》圖)原來是這隻雞媽媽要生蛋了,看看它生了幾隻蛋?

  2、師:咯咯嗒,咯咯嗒它又要生蛋了,我們一起把它生的蛋畫下來。

  3、教師和幼兒一起把畫貼在牆上,請小朋友以後再來給雞媽媽畫蛋。

  活動反思:

  整個過程的設計以“蛋”為主幹線,貫穿整個活動過程,激起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我的教學目標。不足之處,沒能對不積極參與遊戲的個別幼兒給予鼓勵。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