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反思《勤勞人和懶惰人》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反思《勤勞人和懶惰人》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反思《勤勞人和懶惰人》,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學習歌曲,用不同的演唱速度來表現勤勞人和懶惰人。
2、根據歌詞,大膽地創編勤勞人和懶惰人的動作。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圖譜一套。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懂得區分勤勞人和懶惰人
1、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什麼是勤勞人?什麼樣的人是懶惰人嗎?
2、有人忙著做這樣忙著做那樣,很愛勞動是勤勞人,而有些人什麼事情也不願意做,只想著吃東西、睡懶覺是懶惰人。
3、今天有一群勤勞人和一個懶惰人的歌曲,你們能聽出來誰是懶惰人、誰是勤勞人嗎?
二、欣賞歌曲熟習旋律,初步感知速度的快和慢。
1、這首好聽的歌唱的就是勤勞人和懶惰人。勤勞人做了什麼事?懶惰人又做了些什麼?(根據幼兒的回答逐一出示圖譜)
2、看著圖譜學念歌詞。
三、進一步熟習旋律,瞭解歌詞,初步演唱歌曲。
1、教師示範唱,幼兒聆聽。
2、剛才老師唱的這兩段歌曲的.速度一樣嗎?哪裡唱得快?哪裡唱得慢?為什麼要不一樣呢?
3、幼兒分角色演唱歌曲。(一組為勤勞人,另外一組為懶惰人)
四、嘗試邊唱邊表演,透過動作進一步感知快和慢的變化。
1、他們做了哪些動作?請你來學一學。
2、怎樣唱怎樣做能表示出勤勞人與懶惰人的不同?請隨著琴聲的變化邊唱邊表演。
五、嘗試創編歌曲。
1、人們還可能在哪裡勞動呢?
2、做什麼事情呢?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詼諧幽默又朗朗上口的兒童歌曲,本身是十分優秀的兒童歌曲作品,因而深受孩子們的歡迎。沒有多久孩子們都學會了而且特別喜歡唱,在活動中老師把重點放在了理解歌曲並創編歌曲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孩子們很快用廚房的各種工作代入到歌詞中去,編出了新的歌曲,而且在平時的生活中也經常聽到他們在唱這首歌,也會經常加入新的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