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摘果子》含反思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摘果子》含反思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摘果子》含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和判斷6以內的數量。

  2、複習鞏固4、5、6這3個數。

  二、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三、活動過程:

  (一)喜羊羊摘水果

  1、喜羊羊家裡有一個果園,他在果園裡種了很多果樹。秋天到了,他種的水果都成熟了,喜羊羊想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園裡去參觀,看一看果園裡有些什麼水果?你們想不想去?那我們就一起去吧!

  2、小朋友你們看梨樹上有幾個梨?蘋果樹上有幾個蘋果?桃子樹上有幾個桃子?

  (梨樹上有5個梨;蘋果樹上有4個蘋果;桃子子樹上有6個桃子)(評析:這一部分主要是讓幼兒目測數群,能不受物體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的感知數群。)

  (二)給水果排隊

  果園裡的水果都成熟了,喜羊羊把它們一個一個摘下來,摘了三籃子水果。

  師:第一籃是什麼水果?第二籃是什麼水果?第三籃是什麼水果?

  幼:第一籃是蘋果。第二籃是梨。第三籃是桃子。

  師:第一籃有幾個蘋果?四個蘋果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幼:第一籃有四個蘋果,四個蘋果可以用數字4來表示。

  師:第二籃有幾個梨?五個梨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幼:第二籃有五個梨,五個梨可以用數字5來表示。

  師:第三籃有幾個桃子?六個桃子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幼:第三籃有六個桃子,六個桃子可以用數字6來表示。

  (三)分水果

  1、喜羊羊非常高興,摘了那麼多的水果,他想把這些水果分給他的好朋友吃,讓大家一起來嘗一嘗。

  看!喜羊羊先來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給小兔吃。小朋友看看有幾隻小兔?

  幼:有5只小兔。

  師:喜羊羊想請小朋友幫他想一想,該把哪一種水果分給小兔,才是正好每隻小兔分一個,不多也不少呢?

  幼:喜羊羊把梨分給小兔吃,才是正好每隻小兔分一個,不多也不少。(根據幼兒的回答,老師讓水果與動物匹配,讓幼兒逐步認識並感知數物匹配。)師:為什麼把梨分給小兔呢?

  幼:因為正好梨和正好小兔一樣多,都是5小朋友你們分對了,小兔和喜羊羊高興得跳起了舞。

  2、看!小猴來到小灰灰家,他想把水果分給小灰灰吃。小朋友看看有幾個小灰灰?

  幼:有4個小灰灰。

  師:喜羊羊該把哪一種水果分給小灰灰,才是正好每個小灰灰分一個,不多也不少呢?

  幼:喜羊羊把蘋果分給小灰灰吃,才是正好每個小灰灰分一個,不多也不少。(根據幼兒的回答,老師讓水果與動物匹配,讓幼兒逐步認識並感知數物匹配。)師:為什麼把蘋果分給小灰灰?

  幼:因為蘋果正好和小灰灰一樣多,都是4。

  師:小朋友你們分對了,小灰灰和喜羊羊高興得跳起了舞。

  3、瞧!喜羊羊又來到了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給小狗吃。有幾隻小狗?

  幼:有6只小狗。

  師:喜羊羊該把哪一種水果分給小狗,才是正好每隻小狗分一個,不多也不少呢?

  幼:喜羊羊把桃子分給小狗吃,才是正好每隻小狗分一個,不多也不少。(根據幼兒的回答,老師讓水果與動物匹配,讓幼兒逐步認識並感知數物匹配。)師:為什麼把桃子分給小狗?

  幼:因為桃子正好和小狗一樣多,都是6。

  小朋友你們分對了,小狗和喜羊羊也高興得跳起了舞。

  (評析:這一部分讓幼兒在進一步正確的感知數群的基礎上,能將相同數量的物體一一對應起來。這一環節我設計成讓水果隨幼兒的回答進行移動的形式與動物一一匹配,使幼兒在選擇後清楚的看到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回答正確,小猴和小動物會隨歡快的音樂跳舞。)

  (四)分組練習:

  喜羊羊感謝小朋友幫他分水果,他還帶來一道練習題,考考小朋友,喜羊羊還說如果小朋友們做對了,就邀請小朋友到他家裡去做客連線。按題目中給的數字和動物一一對應起來。

  (五)活動結束:

  師:小朋友們太棒了,不僅幫喜羊羊把水果分給了它的好朋友,還做對了它出的難題,喜羊羊特別高興,它的果園裡還有很多的果樹,果樹上有很多的水果,我們一起去幫它摘下來好嗎?幼:好。

  師幼一邊聽音樂一邊做摘水果狀跳出教室。(放音樂)

  活動反思:

  《摘果子》這一活動以小猴與小朋友做遊戲的形式展開並貫穿始終,讓孩子們在遊戲的情境中進行思考和學習,在活動中運用了我自行設計製作的多媒體課件和操作貼畫輔助教學為幼兒創設了極佳的教學環境。在展開過程中,主要使幼兒能進行數物匹配,明白每個數可以表示相同數量的物體,並且能根據數量的.多少把物體按順序排隊。讓幼兒在進一步正確的感知數群的基礎上,能將相同數量的物體一一對應起來。本節活動也可結合按數取物,按物取數的知識點,讓幼兒運用智慧盒進行動手操作,也能取得更佳效果。

  在本次活動中採用的的教學方法有啟發式談話法(如在小猴給朋友們送水果環節,教師利用談話引導孩子們進行觀察比較從而達到數物匹配。)、觀察法、對比法、操作法、比較法(如教師讓幼兒給水果排隊環節,透過幼兒親手操作感知5、6、7這三個數的實際意義,瞭解他們的多少關係和排列順序,為後面的分水果做準備。)等。無論採用什麼教學方法,都是為了提高幼兒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輕鬆自如,饒有興趣的學習,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經過這一活動的展開,我發現多媒體的運用是幼兒園數學教學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處理難點的有效途徑,再加之動手操作的配合使個活動節奏緊湊但不單一死板,使幼兒在動眼、入手、動腦與動口的程序中掌握知識,穩固記憶,發揚了幼兒在學習中的主體位置。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