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關於重陽節的國旗下講話稿(精選9篇)

小學生關於重陽節的國旗下講話稿(精選9篇)

  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用到講話稿,講話稿具有臨場有據、增強語言魅力的作用。你知道講話稿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生關於重陽節的國旗下講話稿(精選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生重陽節的國旗下講話稿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重陽敬老,話說美德》。在這秋高氣爽、桂花飄香的金秋十月,國慶節的喜悅仍在繼續,安靜的心情釋放著心的微笑。轉眼間,農曆的九月九日——“重陽節”又快到了。在唐詩宋詞中,有許多的有關重陽節的詩詞佳作,如:毛澤東的《採桑子〃重陽》:“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唐朝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我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多年曆史的文明古國,歷來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中華傳統文化和民族美德源遠流長,其中尊老、敬老,猶如一泓清泉,流淌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夕陽最美,因為那是一種告別,一種對一天辛勤耕作的告別;是一種期待,一種蓄勢待發對下個黎明的期待。正是夕陽的逝去才托起了明天的朝陽。老人便是這輪美麗的夕陽,人生最美夕陽紅,世間最美老年花!

  因此,作為一名小學生,更要發揚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杯香茶,也許老人們就能倍感欣慰和滿足;貼心地捶背,溫暖地攙扶,都能讓老人們臉上綻放幸福的微笑。

  同學們,雖然重陽節一年只有一天,但是尊老、敬老不僅僅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更應該表現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時刻關心老人,多為他們著想,對待老人要有禮貌,外出學會禮讓老人;在學校裡,更要尊重師長??讓我們大家從今天做起,從尊敬、關心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做起,說一句敬老話,讀一本敬老書,做一件敬老事,讓我們都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謝他們為我們撐起的這片藍天,爭取做一名懂文明、有禮貌的學生,讓“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小學生重陽節的國旗下講話稿2

  大家好!

  我是xx班的xx,在這風和日麗的日子裡進行演講,我的心情倍感舒暢,我們送走,又迎重陽,十月,屬實是令人記憶深刻的一個月,我們都知道重陽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我們作為小學生,理應傳承文化精神,這也就是我今天演講的題目《弘揚重陽節精神》。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這是我們深厚的文化底蘊,而在如今這個快節奏中,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一定不要忘記我們身上的責任,正值重陽佳節,在這一天中,我們要認識到什麼是真正的敬老、愛老和尊老,爺爺奶奶們是時代的見證者,那麼在如今這個幸福的生活中,我麼也應該讓他們感受到獨特的溫暖。歷史應該被人銘記,而不是忘記,所以我們要將這種精神時刻牢記在心中,要明確,重陽節的精神不只是在重陽節這一天,我們的年紀雖小,但是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家中,我們可以經常與老人們聊聊天,他們是那樣的愛護著我們,我們也應該讓他們感受到,這份愛是相互的,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一起和他們看看電視、給他們沏一壺茶、在晚飯過後一起到外面散散步等等,陪伴就是最好的表達方式,我們作為晚輩要讓他們從心裡感到溫暖,這便是最好的方式,沒有多麼隆重熱烈,只有這最樸實無華的方式,但確是他們內心所期盼的。

  同時,在重陽節這一天,我們也要看到社會上的老人們,就比如每天辛苦工作的環衛工人們,他們每天辛勤的工作,為我們的城市帶來乾淨的面貌,讓我們的城市充滿活力,所以我們更應該看到他們的付出;還有就是我們身邊的,每天打掃教學樓的爺爺奶奶們,他們是那樣的慈祥、和藹可親,時常將笑容掛在臉上,讓人的心中一暖,也是有他們的付出,才能夠讓我們在如此乾淨明亮的教室中學習,所以也要將這份祝福送給他們。當然,這只是社會中的兩個例子,我們都知道,在我們的社會中還有很多的老人們,他們都是值得我們去尊敬的,就比如,我們可以在乘地鐵時,為他們讓座等等,很多看似不起眼的行為,其實都是在弘揚愛老、敬老和尊老的精神,所以我們只需要從小事做起。

  我們是祖國未來的希望,這不僅僅只是指知識的淵博,同時更要注重自身品格的培養,所以希望我們在這一天,都能夠積極弘揚重陽節精神,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精神!

  謝謝大家!

  小學生重陽節的國旗下講話稿3

尊敬的教師,我的前輩們:

  大家上午好!菊花飄香又重陽,今年秋光勝春光。今日我們大家歡聚一堂,慶祝老年人的節日——重陽節。在那裡,首先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們,向你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節日祝賀!

  前輩們,我們學校能有今日這樣和諧、快速發展的大好局面,與你們當年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是分不開的,是你們的那種為黨的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的精神豐富了我們的學校文化,是你們取得的卓著成績為學校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為此,我代表我們的'父老鄉親們向你們表示衷心的感激!

  尊重老教師就是尊重學校的歷史,愛護老教師就是愛護學校的財富。在你們面前,我們永遠是晚輩,永遠是學生。你們從容、淡泊的心境,為我們做出了榜樣;你們豐富的人生閱歷,讓我們懂得了怎樣才能當好人民教師;你們常能以“靜看花開花落、閒觀雲捲雲舒”的超然來對待紛紜的人世,我們又有什麼理由斤斤計較,埋怨牢騷呢

  前輩們,我們這些晚輩不求轟轟烈烈,但求問心無愧,“絢爛之極,歸於平淡”,我們將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以你們為榜樣,腳踏實地,與時俱進,不忘記你們的重託,不辜負人民的期望,把我們的學校越辦越好,讓平淡的工作,開出絢麗之花,結出豐碩成果。

  最終祝教師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附:一位老教師即興寫的一首詩:

  歲歲重陽今重陽,老人節日精神爽。

  改革開放百業興,和諧社會心舒暢。

  銀髮聚首在學校,老友相見喜開顏。

  追憶往昔感慨多,深覺今日幸福甜。

  學校發展真神速,祝賀感激說不完。

  小學生重陽節的國旗下講話稿4

尊敬的領導、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叫xxx,今年xx歲。我來自素有“半城山色半城湖”美稱的惠民之州——廣東省惠州市。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孝道文化,做有根的中國人》。

  一代國學大師季羨林在《季羨林自傳》這本書中多次提到:尊老的概念,在西方國家,幾乎根本沒有。他的教授,吐火羅文的世界權威西克,在耄耋之年幾乎走遍全城才能來到哥廷根大學上課,然後在又黑又冷的雪路上走回家。而學校從來不管這些事,並且沒有人認為其中有什麼不妥之處。

  讀到這裡,我的內心不禁沉重起來。我彷彿看到白髮蒼蒼的教授邁著蹣跚的步履,孤身一人走在堆積著厚厚白雪的路上;我彷彿看到寂寞冷清的庭院裡,教授眼神呆滯地望著天空;我還彷彿聽見教授不經意間發出的一聲又一聲的嘆息……

  於是,我對母校常年開展的經典誦讀活動,尤其是關於孝道的內容倍加感動和喜愛起來。

  你看,在母校的文化長廊上,那一句句流傳千古,耳熟能詳的語句:

  如來自《弟子規》裡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又如來自《論語》的《孝悌為仁之本》:“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再聽,在上課前、放學時的廣播系統裡,悠揚深情的表達孝道主題音樂縈繞於耳: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不僅如此,我們還透過開展活動強化對經典國學中孝道內容的理解,如文藝匯演、詩歌配畫比賽、經典誦讀比賽等。

  就是在這種尊奉民族傳統孝道文化環境的耳濡目染,“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深深地紮根在我的心田;也正是在這片講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中華大地上,湧現出許多感人至深的孝子事蹟。

  8歲,還是一個在父母懷裡撒嬌的年齡。而山西省臨汾市的一位xx後女孩,已經獨自為癱瘓在床的母親撐起了一片天。她20歲的生命中,十多年在照料母親,風雨不改,寒暑不易。她每天給母親穿衣服、刷牙、洗臉、換尿布、買菜、做飯、餵飯、擦洗身子、活動筋骨、敷藥按摩、倒屎倒尿,換洗床單等。當她被離家數百公里的山西師範大學錄取時,仍然放不下母親。於是,她決定“帶著母親上大學”!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並非她的親生母親,而是僅僅照顧她三年的養母!她,就是2011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臨汾最美女孩”孟佩傑!

  孟佩傑用她柔弱卻堅強的身軀扛起幾經風雨的母女之家,用四千多個填滿艱辛的日子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她讓孝道充滿著每一天每一個細節,她讓孝親敬老的民族精神感動著每一箇中華兒女!

  “一滴水能見大海,一粒沙能望宇宙”。沒有孝道文化的滋養,沒有無數前輩的言傳身教,又怎會有一個又一個可歌可泣的“孟佩傑”?讓我們掀開歷史的畫卷,重新感悟前輩的孝心,重新感受如何行孝吧。

  青年時代的毛澤東,在求學回來時給母親捎回的一個手鐲,那是一種萬水千山也阻隔不了的孝心;

  十大元帥之一陳毅,堅持親自為生病的母親清洗尿褲,那是一種“狗不嫌家貧,兒不嫌母醜”的永恆孝心:

  敬愛的主席,在辦公室掛上一張父母的照片,那是一種時刻縈繞心頭,含蓄深沉的孝心……

  臺灣著名作家李敖,在相隔半個多世紀,給小學的啟蒙老師單膝脆下,獻上一束鮮花,那是任憑時間洪流沖刷也不會褪色的孝心;

  同學們,相比西克教授,我還沒有淵博的知識和崇高的地位,我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的小公民。但我深深地為自己感到慶幸和自豪。因為我生活在一個孝親敬老、充滿溫情的國度,因為我和我的同胞們身上流淌著孝道的血液!

  同學們,孝道是我們中國人的文化之根,讓我們認真學習經典國學,讓我們一起發揚我國傳統的孝道文化,做有根的中國人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小學生重陽節的國旗下講話稿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明天是中國的又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因為與“久久”同音,九九重陽,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個位數字,意思是長久長壽,而秋季又是一年中收穫的黃金時間,重陽佳節,寓意深遠。

  中國已經步入老齡社會,進一步倡導尊老敬老的傳統文化尤其顯得必要。有資料表明: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人口已經超過了1.2億,佔全國人口的9%以上。到本世紀中葉,中國老年人口將達3.9億,佔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一。

  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欄目在前年重陽節作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調查:請問,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嗎?10個小時,有1666人投票,其中回答“知道”的有1274票佔69.24%;“知道父母中一位”的有228票佔12.2%;“都不知道”的有338票佔18.2%。看了這些資料,說實話,實在令人擔憂。

  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老人。“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應該發揚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在重陽節這天,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感謝他們為自己所做的一切並致以節日的問候;在平時,幫助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關心照顧他們,多陪他們聊聊天,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他們的乖孫子。同時向社會的爺爺、奶奶伸出關愛、幫扶之手。

  當然,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給老年人更多的關愛,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議,每一中學生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排憂解難,讓他們生活得更加幸福,安詳的度過晚年。

  小學生重陽節的國旗下講話稿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尊老愛幼,弘揚美德》。馬上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講的就是要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小孩,同時也要像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和小孩,我們應該讓尊老愛幼成為一種習慣。

  或許有的同學會想:“應該怎樣尊老愛幼呢?”

  尊老愛幼並不需要做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只須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做一個講文明、懂禮儀、知感恩的孩子。在家裡,幫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體貼關愛父母;長輩說話時,我們要仔細傾聽,尊重他們,不讓父母操心,做一個好孩子;在學校裡做個愛學習的好學生,尊敬師長,文明有禮;在社會上,做個講道德的好少年。

  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伙伴。看看身邊那些年幼的小朋友,也許他們還很弱小,懂得的知識也比你們少,但他們同樣是祖國的未來,幼小的他們需要老師們、長輩們以及大哥哥大姐姐們的關心、愛護,對於他們你們應該懂得謙讓和照顧。尊老愛幼,會讓我們每個人的成長充滿快樂。“尊老愛幼”不是空洞的口號,它是一個個小小的舉動,是一句句貼心的話語,是一個個溫暖的幫助與關懷。這樣,我們人人都能創造幸福,人人都能享受幸福。

  同學們,讓我們把尊老愛幼當成一種習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幸福的人。

  小學生重陽節的國旗下講話稿7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來自xx班,名叫xx,今天在這個美好的節日走到這個講臺是受到了很多同學和老師的鼓勵和幫助,請讓我在這裡感謝他們!本次我的演講主題是“九九重陽敬老人”。

  重陽節是我國的自古以來的傳統節日,有著很多的習俗,例如登高、賞菊等等,但是最知名的還是在這個美好節日中去探望老人,這也表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因此重陽節又有一個別號——老人節。

  我們每個人都有著長輩老人在身邊照顧,老人的性格可能各不相同,有溫和、有嚴肅、有喜歡開玩笑的,也有喜歡嘮嘮叨叨的。但是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經驗,每個老人身上都有著自己的故事,除了他們本人以外並沒有多少人知曉。這讓我不禁想起了我曾經在新聞上看過的一個故事,一名老人平日裡默默無聞,他的家人子孫們也都不知道他的過去經歷,直到他有一日病重,翻找老人的物品的時候,才發現這名老人居然是一名曾經的戰鬥英雄!參與過多次戰爭歸來,有著一枚枚閃亮勳章的英雄。

  我這才發現,原來每個老人背後的故事,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哪怕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也可能像《活著》裡面的老人一樣有著深刻的故事,這些故事可能有好有壞,又心酸有喜悅,蘊含著我們國家從弱到強的路程,蘊含著我們這幾十年來的生活變遷。

  尊敬老人,尊重他們的經歷,尊重他們曾經對我們這個小家,對我們這個社會大家的貢獻。我們就應該要好好的關愛他們,照顧他們,讓勞累了一輩子的老人能夠在晚年有著兒孫陪伴的天倫之樂。

  尊老敬老什麼時候都可以,只是這個節日特別適合罷了,我希望我們大家能夠將觀念轉變過來,不要只想著重陽節的時候就敬老,節日只是個提醒,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優秀中學生,應該要做到以身作則,作為國家的未來主動向曾經為我們祖國做出貢獻的前輩獻上我們的愛心,接下他們肩膀上的擔子。

  我相信,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我們,能夠秉承著先輩的夢想,在各個方面都取得突破,在各行各業都有我們中國的紅色巨龍盤繞,改變世界、引領世界!我們將為了這個目標,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加倍的努力,用汗水澆灌成功,用知識點亮未來。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小學生重陽節的國旗下講話稿8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們升旗獻詞的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

  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為什麼叫重陽?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又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所以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重陽節這個傳統的節日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8年,我國把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從而將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年人的節日。

  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講的就是這層意思: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和小孩。

  讓敬老、尊老之風卻應永遠地留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裡,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幼的傳統美德,讓我們從點滴小事做起,在公交車上主動為老人讓個座,遇到老人過馬路主動攙扶老人,多去看望老人、陪陪老人,對老人多些文明禮貌,多些寬容體貼……讓我們的老人感受到溫暖、幸福,讓我們的社會處處充滿陽光,永遠是春天!

  小學生重陽節的國旗下講話稿9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重陽盡孝心,楓紅愛更濃。

  楓葉正紅時,又是重陽節。再過幾天就到重陽佳節了。可能還有同學不知道重陽節的來歷吧?

  重陽節就是農曆九月初九,為什麼會是九月初九呢?古老的《易經》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初九,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九九重陽,因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為最大數,故有長久、長壽之意,故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穫的黃金季節,其寓意就深遠了。1924年起,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被國家定為敬老節,成為人們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盡孝道表孝心、弘揚傳統美德的節日。

  老師們、同學們!

  普天之下的每一位慈母嚴父,都值得尊敬,值得愛戴。當歲月的痕跡悄悄爬上那嬌美的容顏,當山一樣偉岸挺拔的腰身漸漸佝僂,當曾經火紅的青春悄然離他們遠去,他們卻沒有絲毫遺憾,沒有任何抱怨。他們用那無私的奉獻和深沉的愛心,撫育著我們成長,包容著我們的錯誤。我們的平安,我們的健康,我們的成功,我們的幸福……

  我們在人生之路上取得的點點滴滴的成績,都包含著慈母嚴父那沉甸甸的愛!可是,我們又給與了父母什麼?我們的父母一生都在毫無保留地付出,卻從沒想過要得到任何回報!在這個重陽節,難道我們不應該為父母做些什麼嗎?

  來吧,用最樸素的方式獻給父母一份孝心;拿起你手中的筆,寫幾句感恩的話語;舉起你的手,為父母捶兩下背、揉幾下腰、洗一下腳;拿起你的相機,給父母留下一份美好的回憶!只要我們真心的做了,你就能得到一筆珍貴的財富!

  老師們、同學們!

  快行動起來吧!關愛老人,始於足下;孝敬父母,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從心做起!

  謝謝大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