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課活動總結

聽課活動總結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做出帶有規律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讓我們好好寫一份總結吧。總結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聽課活動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聽課活動總結1

  首先,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水平,在課堂上展示了教師的風采。

  第二,顯示了我校教師在評課方面的功力。評課的過程是互相促進、互相提高的過程,老師們開誠佈公、認真細緻的評課,既顯示了老師們評課的水平因為聽課也是需要準備的,也顯示了學科組教師們之間互相幫助和團結共進的和諧氣氛。第三展示了老師的反思水平。有人說過,沒有反思的教學是難以提高的,我們的老師在評課之後,主動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反思,抓住亮點,反思錯誤,以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第四,顯示了我校教師的積極進取精神。

  1、課堂設計精、結構巧

  數學課不同於語文課,往往比較枯燥無味,但老師們的教學設計環環相扣,結構緊湊,有張有弛,學生的興奮點被調動起來,思維非常活躍,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掌握了相對枯燥的數學知識。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潛能,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

  2、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方法靈活

  課堂氣氛活躍,不是指外在的形式,而是指學生思維的活躍。好的課堂總是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思維中體會學習的快樂,在探索中去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氣氛活躍還指課堂氣氛的和諧,師生之間有平等的對話和交流,對學生的反應能正確引導和評價。只有以尊重學生為前提,才能達到課堂氣氛的和諧。

  3、課堂教學充滿趣味、課堂語言親切

  成功的課不會是知識的乾巴巴的羅列,總是以學生的生活為背景,因為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尚處於發展中,理性思維往往需要感性材料作支撐。大多數教師能對身邊課程資源進行挖掘。關於課堂語言,比如聲音清晰,語調沉穩,富有穿透力,善於用聲音的抑揚頓挫吸引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是學生的思維始終處於活躍之中。

  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問題一是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突出的不到位,老師放手“放”的不到位,學生自己能解決的問題老師還在牽著鼻子走。

  2、學生的小組交流只是流於形式,小組交流應是是在學生獨立思考,初步有了自己的見解之後再與同學交流,達成共識。

  3、學生回答問題後教師應及時給予評價,評價時應多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學生回答問題時,有的教師關注的不夠,學生答錯了老師卻沒有發現。

  4、有的教師課準備的不夠充分,仍有知識性錯誤出現。透過開展互聽互評課活動,大家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提高了教師的業務水平,為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聽課活動總結2

  抓好課堂教學是提高教育質量的根本。為引導教師更新教學模式,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們督導人員根據中心校的部署安排,在張桅同志的.帶領下,用將近一個月時間對本轄區所有任課老師進行了聽課評價。現將語文聽課情況總結如下:

  一、講課情況分析

  1、在課堂教學中,嘗試體現以教助學、教學相長的理念

  課堂教學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在這次聽課中,大多教師努力嘗試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初步體現了學生做為課堂主人的地位。比如在課堂教學中,有的教師首先了解學生已認識的字和知道的識字方法,從實際出發,指導學生鞏固認識生字新詞,這突出表現於低段教學中。有的讓學生從課題入手,提出問題,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學課文。還有的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語句進行互動討論,然後彙報展示,讓學生用個性化的語言來表達。所有這些,表明教師開始關注學生的需要、興趣、個性,力圖幫助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獲得發展。在體現學生主體性的同時,也注重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的語言親切、課堂氣氛活躍、輕鬆。教師能夠走下講臺,來到學生中間,和學生一起學習,平等交流。一些教師手把手教學生寫字,面對面和學生交談,教師的位置遍及教室的各個角落,拉近了和學生的距離,大大促進了課堂的雙向交流和師生互動。在平等的交流中又體現了一定的引導和組織作用。比如在讀書時,教師先範讀,然後讓學生自讀,最後互評,學習讀的好的地方,和學生一起切磋、交流、探討。在學生沒有心理負擔的同時,討論中當學生遇到難以回答和深入的問題時,教師又能適時的加以引導和點撥。

  2、在課堂教學中,教學模式有了轉變

  在聽課過程中,大多數教師都能積極倡導中心校制定的課堂教學新模式方案,改變了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這次聽課,高段語文《釣魚的啟示》和《圓明園的毀滅》就有十幾名教師講,從課堂結構來看,相同點都能圍繞新模式的要求嘗試去做,不同的是他們處理教材方法多樣,根據教材,他們設計了不同的學案,把三維目標嘗試體現在各個環節中。

  3、在課堂教學中,會下載和製作課件並使用多媒體

  隨著時代的發展,高科技的東西要走進課堂,要為教學所用。在中心校的耐心培訓和積極引導下,大多數教師認識了運用多媒體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西關、大侯、四董、城內、南關五所學校配備了移動多媒體設施,教師都積極製作和下載課件,把課件運用於學案中,把知識直觀的呈現給學生,加深了記憶,以於學生更好的接受和理解。由於時間緊,裝置少,計劃讓部分教師不用課件上課,但教師用課件的積極性很高,花費心血製作的課件,不用感覺很可惜。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採取兩種辦法:一是儘量縮短授課時間,二是擠佔課間休息時間,滿足教師運用課件上課的心願。下留學校雖然沒有配備多媒體設施,但教師也積極下載和製作課件,用一臺電腦和電視給學生授課。

  二、存在問題及改進意見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有的教師還不能夠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以講解為主,把學生視為灌注的器具,足以說明觀念還沒有徹底轉變,有待於加強學習。有的課堂教學雖環節到位,近似新模式要求,但死搬硬套格式,不能夠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靈活操作,把議述和點評環節流於形式。有的上課一味的用多媒體課件,所有教學內容就靠螢幕展示,一節課學生幾乎沒動筆寫一個字,教師就如同講解員,透過問答的形式完成教學任務。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把重點難點地方適時的加以展示,核心放在學生的悟讀、體會、議述和練寫上,讓學生手腦並用掌握所學知識。還有的教師上課語言不規範,方言較重,不能運用普通話上課。有的上課手勢動作不文明,用一個手指指著學生讓他回答問題,應手心朝上傾斜45度,用親和的語氣邀請學生。

聽課活動總結3

  截止上週共聽課人數10人,每個年級都聽到了,並及時進行了評課。基本上完成了領導佈置的任務。達到了一定的預期目的,下面就本組授、評課情況作如下反饋:

  一、從教學基本功方面:如:板書、普通話、課件製作、語言描述等,大部分老師都做得很好,特別是丁楊明、鄒世勇等老師。

  二、從課改理念的落實情況看大部分老師能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以訓練學生能力為核心,寓德育於教學之中,體現了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

  三、從教材的處理看:授課老師都能正確使用教材,有的創造性使用教材,使所授內容貼進生活,很有趣味,這方面餘功海老師做得很好。

  四、從教學過程看授課老師都能做到,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師生互動啟發,引導有講、有練、有小結、有作業。

  五、從教學效果看,很多老師都做到了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能力,每節課基本能達到預期目的,完成教學任務。

  六、從教法上看,老師運用一問一答式,分組討論式,合作探究式等。總之每位老師授課各有特色,優點很多,只是我學知眼拙,沒有發現,表達不好,請大家諒解。

  優點不說少不了,缺點不改進步不了,我們開展聽課的目的,是為了集百家之長於一身,提高教師自身水平,提高學校教學質量,我想這可能也是校領導的初衷。

  透過這一輪的聽課,我校老師的討論,每位老師在教學上存在的問題也是有的,這方面也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談,共大家參考:

  1、教師基本功還需加強,不說別人就拿我事說課件不會製作,字型草,書寫不規範,板書格式不夠合理,特別是大部分老師不會製作課件。使得教學很被動,教學很不輕鬆,另外,製作課件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教學實際出發,不應下載他人的課件生搬硬套,要親自制作,揚長避短,製出自己的特色來。

  2、老師授課要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這一點我們落實的都不好,可能這就是農村教學形成就是因為這樣,放手學生不動,不會不放手,不符合當前教學形式,老師左右為難。不管怎樣,我認為一堂課能讓學生動起來,能以學生為主體,能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能接受,能力得到發展就行。

  3、我們老師在授課的方法上要多動腦筋,如何使複習與新課銜接,如何過度才自然,水到匯成,如何隨機應變,如何組織學生活動,用什麼樣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創造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學得主動,獲得學習的成功的快樂。

  4、我們應該在學生能力培養與習慣養成上下點功夫,多傳授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老師授課不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先培養學生能力,學習方法,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一個學生良好的習慣的養成關鍵在教師。

  5、我們應該說不斷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博學多識,能在三尺講臺上縱橫馳聘。

  6、要提高認識,自己壓加,報著高度負責的態度上好每一節課。總之,我們是為了自己的成長,為了學校的發展,應該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為東方小學增光。

聽課活動總結4

  根據學校的要求,隨堂聽課活動開學第二週正式啟動,根據聽課情況並結合自己的聽課感受,形成評價報告,向各位領導和同仁作個彙報。

  一、亮點

  1、教師對科學新《課標》的解讀進一步加深,對小學科學的教學規律有了新的認識。所有上課的教師都重視實驗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都注重在學生動手實驗中自己去體會,去感受,去發現科學知識,而沒有采用生搬硬套的填鵝式教學方式,這是教師對《新課標》理解到位的一個表現,符合《新課標》的教學思想。比如王巢老師在講《解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時沒有直接告訴學生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而是透過一個對比實驗讓學生自己找到答案。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古今一理。

  2、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合作意識。

  在所有的聽課中所有的教師都採用了小組合作教學方式,充分發揮教學中小組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能力,關注了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的需要。

  3、教師的學習意識非常強

  讓我感動的就是這一點,年輕教師王巢,在上課以前,不止一次的同我交流課上問題。李紅英教師,年齡比我大,也一次次的同我討論教學中的問題。我非常的佩服老師的學習精神,值得我學習。

  4、注重了科學生活化

  王xx老師在物質變化是使用了生活中的沙子和黃豆的混合對比,白糖的加熱變化等,李紅英老師在講解動物的卵時,讓學生自己帶了煮熟的雞蛋進行觀察,王延波老師準備了鹽、白糖、味精、馬鈴薯,讓學生進行操作觀察。生活即科學,科學中有生活。

  5、突出主體,開放課堂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引路人,是夥伴。課上,老師們沒有直接告訴學生知識,而是學生自己去找答案,去探究,教師只是在引導與總結。比如馬玉清老師在總結時,沒有自己總結知識點而是反問學生“這節課我學到了什麼?”讓學生自己去思考。比如《馬鈴薯的沉浮》中當學生指出液體中有什麼東西時,可以用什麼方法觀察時,有的學生指出可以用顯微鏡觀察,我沒有一棒子打死,而是給學生一臺顯微鏡,我指導他去觀察,用實驗結果,讓他自己認識到用顯微鏡是不能觀察出水裡有什麼東西的。

  二、不足

  1、教師重視多媒體的使用而忽視了傳統教學工具黑板的使用,既不重視板書要點。

  很多教師以為有了多媒體課件,出示要點,就用不著板書了,其實板書是對教學主要內容的小結,能夠特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力的引導學生對知識點總結。

  2、教師不重視科學實驗室的使用。

  包括我在內,老師不習慣也不想使用科學實驗室。究其原因,實驗室中沒有多媒體裝置,實驗室的設計也不利於學生的合作學習所以教師不願意使用實驗室。

  以上問題的解決:

  我開教研會時討論板書問題和實驗室使用問題,形成共識,解決這個板書問題和實驗室使用問題

  3、教師對新課標的理解還不十分到位,還需進一步學習。對教材研讀不夠深入。

  解決以上問題的建議:

  1、任課教師要強化主動學習意識,只有自覺的學習研究課程標準,才能把握好課程教學目標,才能把握好學科特點;侷限於淺層的學習或者過分依賴學校、被動的接受式學習不能很好的解決根本問題。

  2、學校要進一步開闊思路,創新形式,強化新課程培訓力度,引導教師深入學習任教學科課程標準。

  3、學生的合作意識不強,合而不作。

  雖然教師才用了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但合作意識沒有深入學生人心,學生沒有養成好的合作習慣。

  建議:

  1、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合格的小組合作組長,有組長帶頭分配任務,形成合作習慣。同時也減輕教師的上課壓力。

  2、教師應該對小組的合作有一套評價機制,有了評價機制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合作習慣。不如評比的方法,加分的方法等等。

  5、學生沒有養成實驗後整理儀器的習慣。

  建議:這與教師的要求有關,教師在教學中嚴格要求,逐步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聽課活動總結5

  回顧一週的聽評課活動感觸頗多,教師的角色正發生著前所未有的轉變,但也同時使我們產生了一些新的思考。

  一、課堂中有閃光點出現

  縱觀本週教師的講課,各具特色,在如下幾方面做得較為突出:

  1、注重學法指導。最好的教育不是使學生學會知識而是使學生學會如何知識,學生不應該成為流動的圖書館。如果我們再以學生記住多少知識作為評價學生的標準,再施以填鴨式教學,我們的民族就不會有創新精神,就不會有創造力,我們的民族也必將走向沒落。

  2、注重三維目標的實現,強調感受和體驗。學校教育的終極目標是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學科知識的學習是手段是方法,教育不是告訴。我們在教學中不但要重視知識和技能目標的實現,更應該重視過程和方法目標的實現,尤其應該加強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

  3、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的每一方面。今天的課堂,教師都能從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成長需求、發展需求入手,課堂上教師注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和組內交流,教師也學會了傾聽,學會了讓學生個性張揚、學會了如何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生成。

  4、注重多媒體的使用。多數教師都能結合教學實際,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的使用都恰如其分,不做作、不誇張。有效的創設生動、

  有趣、活潑的教學情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5、注重教學評價。在課堂上多數教師更多的是採用正面的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課堂教學始終是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進行。教師一句肯定、鼓勵的話會改變一個學生的一生。

  二、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本週聽評課活動,無論講課教師,還是聽課教師都比較認真,如果週週都這樣,把課改堅持開展下去,那麼我們的教學質量將上一個大臺階。但在教師的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如重視教學過程設計而忽視教學背景分析,對學習者原有的知識基礎重視不夠。部分教師仍然滿足於講自己知道的,仍須加強內容的開放性、過程的反思性。在重視教學形式和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同時,更應牢牢把握教學的目的性。還有老教師應加強普通話練習,部分教師板書還不夠好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