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活動教案
垃圾分類活動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垃圾分類活動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垃圾分類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認識垃圾箱上“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標記,能夠簡單的對垃圾分類方法。
2. 教育幼兒愛護身邊的環境,將垃圾放在指定的地方,萌生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新型垃圾箱的照片,幼兒從家裡帶來的廢物,有關垃圾危害的圖片,自制小型分類垃圾箱。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區中新型垃圾箱照片,認識垃圾箱上的標識
1、這是什麼?它有什麼用?
2、這個垃圾箱和我們以前的有什麼不同?
二、認識 “可回收”的垃圾
1、可回收垃圾是什麼意思?(可回收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可以再三迴圈的垃圾。)
2、你覺得哪些是屬於可回收垃圾呢?
3、幼兒討論,教師出示相關圖片。
三、認識“不可回收”的垃圾
1、不可回收是什麼意思?(不可回收就是不可以再次利用,工人叔叔會把它們填埋掉)
2、哪些屬於不可回收的垃圾呢?
3、幼兒討論,教師出示相關圖片。
四、幼兒操作,分類投放垃圾
1、垃圾分類投放很重要,這兒有一些垃圾,大家先看看,哪些是屬於可回收垃圾,哪些屬於不可回收的垃圾。
2、請幼兒將垃圾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類投放到垃圾箱裡。
3、集體檢查投放得對不對。
五、活動延伸
咦,那廢電池呢?是屬於可回收垃圾還是不可回收垃圾呢?
讓我們回家找找,還有哪些垃圾也是有毒垃圾呢?
垃圾分類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垃圾分類遊戲,激發其環保意識。
2.會將生活中常見的垃圾進行分類,瞭解垃圾分類的意義和方法。
3.初步瞭解各類垃圾的迴圈再造。
重點難點重點:
會將生活中的垃圾進行分類。
難點:
瞭解垃圾分類的意義和方法。
活動準備:
FLASH課件、PPT課件、iPad若干、自制體育器械。
活動過程
一、播放影片動畫,提問:
1.地球媽媽為什麼哭?有什麼辦法能讓他健康起來?
2.教師小結:只有我們將垃圾分類投放到垃圾桶,他就會健康起來。
二、瞭解垃圾分類
1.鞏固認識垃圾分類的標誌。
2.遷移幼兒的已有經驗,自由討論:生活中有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廚餘垃圾,哪些是有毒有害垃圾,哪些是其他垃圾?
3.觀看PPT,說出生活中常見的垃圾。
4.教師小結:
(1)可回收垃圾是指回收後經過再加工可以成為生產原料再利用的物品。
(2)廚餘垃圾是指我們日常生活過程中產生的菜幫、菜葉、瓜果皮殼、剩飯剩菜、廢棄食物等易腐性垃圾。
(3)有害垃圾指生活中的有毒有害物質。
(4)其他垃圾是指除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之外的生活垃圾。
三、遊戲:我給垃圾分分類
1.播放flash,點選畫面上的垃圾,分類投放到相應的垃圾桶。
2.幼兒自主操作ipad進行闖關遊戲。
四、瞭解垃圾分類的意義
1.我們為什麼要垃圾分類。
2.教師小結:因為垃圾拖到垃圾站,長時間堆放在外面,就會引來許多蚊蟲,還會發出難聞的味道,嚴重汙染我們的環境,最傳統的方法就是進行填埋,佔地面積大,如果全部填埋,不分類,可回收額也就不能用了。
五、瞭解垃圾迴圈再造的知識
1.可回收垃圾的處理方法。
教師小結:可回收垃圾經過工廠加工能再次變成有用的物品。
2.廚餘垃圾的處理方法。
教師小結:進行生化處理可以製成車用燃氣、市政燃氣;經過堆肥處理變成有機肥料。
六、活動延伸:變廢為寶。
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利用FLASH課件教學,化靜為動,有效地突出了本課的重點,突破難點,培養了幼兒的問題意識,使幼兒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在活動中,幼兒學習興趣濃厚,體驗了分類方法,很好的落實了教學目標。
本節課整個環節都是圍繞課件進行,從地球媽媽呼籲大家保護地球,到神奇龜告訴大家如何進行垃圾回收,垃圾回收後能怎麼再利用,到最後的鞏固垃圾分類的小遊戲,幼兒一直在歡快的動畫片中進行著活動,整節課下來,老師講的輕鬆,幼兒愉快的掌握新知,這些都有賴於課件對幼兒的吸引力。當然,在鞏固環節,幼兒對某些垃圾屬於哪一類不能肯定時,如果能夠利用互動的功能調出課件中向幼兒介紹垃圾分類時的影象,那更有利於孩子對垃圾分類知識的掌握。但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懂得保護環境不是每個人隨口說說而已就可以做到的,我們要從自己開始,從幼兒園和自己家的周邊環境開始,將我們生活中的垃圾分類,送回屬於它自己的家。從小培養幼兒保護環境的良好行為習慣,讓每個孩子都成為環保小衛士,為美化環境獻出一份微薄之力。
透過本次活動,幼兒更多地關注我們生存的空間、生存的環境,這是本次教育的潛在效應。活動的延伸在於激勵幼兒做一個環保小衛士,做一個環保宣傳員,如何做好這些留給幼兒非常大的創造空間,從而也生成了許多其他環保教育活動,體現了活動的可持續發展。
垃圾分類活動教案3
目標:
1.瞭解常見垃圾中哪些是可再生垃圾,哪些是不可再生垃圾,學習給垃圾分類。
2.有爭當環保小衛士的願望,懂得愛護環境,不亂扔垃圾。
準備:一次性手套、一次性筷子、垃圾袋、影片、框子等
過程:
1.出示一次性手套和筷子、垃圾袋,交代任務:做一回環保小衛士,到幼兒園周圍撿垃圾。戴上手套、用一次性筷子把垃圾夾進垃圾袋。
2.帶領幼兒到幼兒園周圍撿垃圾,提醒幼兒尋找角落中的垃圾,用一次性筷子夾取。
3.集中交流:
你撿到了什麼垃圾?教師根據幼兒反饋及時出示相應垃圾的圖示:如:香蕉皮、菸頭等。這些垃圾隨便扔在我們身邊,你覺得好嗎?為什麼?應該在什麼地方?(出示垃圾筒圖片)
4.給垃圾分類:你覺得哪些垃圾可以放在一起,為什麼?
5.觀看垃圾分類的科普宣傳片,瞭解哪些是可再生垃圾,哪些是不可再生垃圾。
6.再次按照可再生和不可再生原則給垃圾分類。放進不同的垃圾桶內。
7.觀看家庭垃圾處理科普片,瞭解家庭垃圾的處理方法。
8.交流:我們怎麼愛護我們身邊的環境?你會怎麼做一名環保小衛士?
垃圾分類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
1.簡單瞭解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特點,知道亂扔垃圾對人們生活的危害。
2.能將垃圾進行簡單分類並記錄。
3.願意做生活的小幫手,懂得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1.教師自備影片(整潔、衛生的小區,垃圾遍地的小區),幼兒生活中常見的垃圾的圖片,垃圾分類標誌圖片。
2.垃圾袋、簸箕、夾子等若干。
3.“幼兒學習材料”—《能幹的我》。
活動重難點:
1.重點:簡單瞭解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特點,知道亂扔垃圾對人們生活的危害。
2.難點:能將垃圾進行簡單分類並記錄。
活動過程:
1.播放影片《垃圾遍地的小區》,引導幼兒瞭解垃圾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危害。
提問: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你會有什麼感受?
小結:垃圾破壞我們的生活環境,汙染水源和土壤,傳播疾病,危害著我們的身體健康。
2.出示幼兒生活中常見的垃圾的圖片,幫助幼兒認識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提問:圖片中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紙盒、瓶子等)哪些垃圾是不可以回收的?(水果皮、菜葉、剩菜剩飯等)為什麼?
小結:能夠被重複利用的垃圾叫作“可回收垃圾”;不能被重複利用、在自然條件下容易分解的垃圾叫作“不可回收垃圾”。
3.創設“我給垃圾分分類”遊戲情境,引導幼兒嘗試按照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將垃圾進行分類。
(1)請幼兒觀察垃圾分類標誌圖片,認識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標誌討論垃圾分類的方法。
(2)請幼兒操作圖片,給垃圾分類,簡單記錄分類結果。
4.組織“我做小小清潔員”實踐活動,引導幼兒感受整潔環境的美好。
(1)播放影片《整潔、衛生的小區》,引導幼兒觀察整潔的環境,感受整潔的環境帶來的方便和舒適,激發幼兒保護環境的熱情。
(2)組織幼兒走進社群,撿拾垃圾。
給幼兒提供撿拾垃圾的工具和垃圾袋,帶領幼兒走進社群,幫助清理小區裡的
各種垃圾,向社群居民宣傳不要亂扔垃圾,要保護環境活動結束回到班級後,提醒幼兒認真洗手。
活動延伸:
1.指導幼兒在班級中、家中創設垃圾回收區域,鼓勵幼兒分類投放垃圾,重點引導幼兒瞭解廢電池含有毒重金屬,要單獨處理。
2.指導幼兒閱讀《能幹的我》第15-16頁,按要求用線連一連,幫垃圾分分類,說說廢舊材料製作的創意。
垃圾分類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能區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並能正確分類。
2、養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3、願意為維護環境衛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核心要素:
有垃圾、不亂丟、會分類、再利用、宣傳員、要牢記、愛壞境、靠大家
活動準備:
幼兒操作材料(垃圾分類圖片等)、垃圾分類的影片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提問:“我們每天都在製造垃圾,可是你們知道這些垃圾都到哪兒了呢”引導幼兒思考是去了垃圾場?埋在地下?被廢棄了?送到了養殖場,還是去了回收站?
1、是再次提問“垃圾到底去了哪?”
2、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在我們的世界上每一個人,每一天都會產生很多很多的生活垃圾,在太平洋上人們產生的塑膠垃圾已經形成了“第八大陸”。
3、師引導幼兒觀察,地球媽媽因為環境被汙染都留下了眼淚。
4、師再次引導幼兒想想這些垃圾應該如何處理?幼兒:漏天堆放!師:那我們看一看漏天堆放有怎樣的危害呢?
5、師普及垃圾漏天堆放的危害;
6、師引導幼兒說出垃圾應該分類回收。
7、師放動畫影片讓幼兒瞭解垃圾應該如何分類。
二、師重點講述垃圾應該如何進行分類
1、師:看完影片,咕力告訴我們,垃圾可以分為“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類。
2、師:(出示四種不同圖示)是帶領幼兒一起來分一分。
3、師:(出示塑膠瓶,玻璃瓶,廢紙、金屬等)“屬於什麼垃圾?幼:(看圖片標誌)可回收垃圾!師講解可回收垃圾的種類,方法以及對環境的影響。
4、師:(出示剩飯,橘皮,爛菜葉等)“屬於什麼垃圾?幼:(看圖片標誌)廚餘垃圾!師師講解廚餘垃圾的種類以及如何處理廚餘垃圾。
5、師:(出示廢手機、廢電池等)“屬於什麼垃圾?幼:(看圖片標誌)有害垃圾!師講解可有害垃圾的種類以及對人類環境的危害。
6、師:(出示建築工地垃圾,陶瓷等)“屬於什麼垃圾?幼:(看圖片標誌)其他垃圾!
三、活動結束
播放垃圾分類的圖示以及各種垃圾讓幼兒嘗試分類。
四、結束部分
小朋友,真能幹,現在我們就告訴我們身邊的爸所有人讓他們一起來將垃圾分類,保護環境。那樣我們的地球就會變成更加的美麗。
活動延伸:
1、將垃圾分裝桶放在活動室的一角,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分類處理垃圾。
2、向父母宣傳垃圾分類的意義,並付諸實踐。
家園互動:
1、家長在有垃圾要進行處理的時候和孩子一起學習如何進行分類。
2、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製作分類標誌,然後貼在自己家的垃圾桶上,讓孩子在生活中也可以常常做到垃圾分類。
3、請家長陪同孩子在外就餐或者遊玩時,主動的向別人宣傳保護環境和進行垃圾分類的知識。
垃圾分類活動教案6
活動目標
1、讓小朋友瞭解人們處理垃圾的一些方法。
2、增強小朋友的環境意識。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教學重點、難點
1、要求小朋友時時刻刻記住不能亂扔垃圾,要丟進垃圾箱裡。
2、讓小朋友去影響周圍的人及家裡的人,知道垃圾對人們的危害。
活動準備
1、大籃子一個
2、每個小朋友從家裡帶來報紙、易拉罐,紙盒子,玻璃瓶等廢物品。
活動過程
1、透過談話,引導小朋友說出垃圾就是不要的東西或者沒用的東西。
2、告訴小朋友不要的垃圾要扔進垃圾箱裡,如果我們每天都要扔掉一些垃圾,地球上的垃圾越來越多,就會對我閃閃的健康造成影響。
3、讓小朋友知道人們把垃圾放進垃圾桶然後一環衛工人把它運到垃圾場,進行處理。
4、引導小朋友給垃圾分類:
(1)可回收的垃圾有哪些?如塑膠袋等。
(2)不可回收的垃圾有哪些?臺果皮,菸頭等。
(3)有害垃圾:如電池,應該放進專用垃圾箱,這樣能防止汙染環境。
5、教育小朋友平時要愛護環境,不隨便亂扔垃圾,爭做“環保小衛士”
垃圾分類活動教案7
一、活動目標
透過調查實踐、瞭解身邊各種生活垃圾的處理方法,讓學生進一步瞭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希望透過這次關於垃圾分類的活動教學,使學生親身瞭解到垃圾分類真實的情況,意識到社會環保問題的嚴峻性,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同時使學生掌握如何去了解事物的方法。
二、活動內容
第一階段:活動準備展示收集的資料
(一)參觀校園觀察校園產生哪些垃圾。
(二)讓學生說說對這些垃圾的認識以及垃圾應該如何分類。
(三)學生動手分垃圾。從學生對垃圾認識的回答中,小結出有些垃圾還是有用的,只是被放錯的地方的原料。根據這個標準,讓學生動手把垃圾分類。
(四)透過實踐找到垃圾的處理方法。查閱相關資料,結合自己生活實際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
1、可回收垃圾的處理
2、不可回收垃圾處理
3、有害垃圾的處理
透過討論,知道生活中垃圾分類的好處(減少汙染降低成本節省資源),總結出進行垃圾分類的必要性。
小結:我們能夠利用的垃圾稱為可回收垃圾,把不能利用的垃圾稱為不可回收垃圾,在不可回收垃圾中還有一些垃圾是比較特殊的(廢電池、過期藥品殺蟲劑罐子),我們把它們單獨分成一類,稱為“有害垃圾”。透過小組討論,學生很容易;例舉出垃圾分類帶來的好處,也就能得出實行垃圾分類是可行的。
此時教師相機提出:我國目前有沒有實現垃圾分類?有的地方還沒有實現垃圾分類,說明實行起來還有一定困難。
第二階段:進入課題研究生活中垃圾的分類處理
(一)處理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分類堆放垃圾的?
(上一部分內容讓學生知道了垃圾的處理方法,此時再讓學生談談“自己是如何分類垃圾的?”形成對比,便於糾正學生錯誤的分類垃圾方法。)
1、可結合生活實際討論,設計一種調查方法(如:模擬採訪調查法)組內設計採訪內容,制定調查方案。
(二)擬提出的問題
1、為什麼要對生活垃圾分類收集?
2、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有哪些好處?
3、國內是怎樣處理生活垃圾的?國外又是怎樣處理的?
4、生活垃圾大致可以分為幾類?
5、你家裡的生活垃圾分類放置了嗎?
6、對垃圾分類收集你還有哪些意見和建議?
(三)各小組確定自己的研究課題並開始研究
第三階段:家庭生活垃圾分類調查及成果展示
(一)小組合作完成對這種調查型別的設計,接觸比較少,教師對學生的設計作具體指導成果展示。
學生展示成果後,讓一個學生出演調查物件,回答其他小組設計的調查內容。也可以證實該小組設計的調查方法是否可行。
(二)垃圾桶也要分類設定,這樣才能方便垃圾的分類回收
第四階段:成果展示活動
(由小組彙報研究成果,並根據自己在活動中的收穫寫出活動心得)
(一)展示考察報告、專題研究報告或設計方案等。
(二)展示收集的有關圖片、參觀的照片,採訪的紀錄等。
(三)現場展示自己關於家鄉特產的廣告宣傳語、設計的.新商標、包裝等。
第五階段:交流收穫
(一)談談收穫,總結活動。學生交流彙報自己的收穫,老師總結。
(二)學生對自己在本次活動中的表現評價
三、教案小結
透過本節的綜合實踐活動,這次活動,不僅讓學生明白了浪費可恥,節約光榮這個道理,而且也鍛鍊了學生的社交能力(如調查浪費現象)、動腦能力(交流討論)、動手能力(如自己動手將垃圾分類),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個大有所為,前景廣闊的課程,它讓學生在實踐中興奮起來,更讓我們老師的頭腦活躍起來,再也不用昏昏欲睡的地邁上講臺照本宣科,今後,我們還要多搞類似活動,讓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四、活動實踐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中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非常濃厚,因為活動主題來源於學生的身邊,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教學中,教師沒有大包大攬學生的活動,而是透過精心地設計與組織、適當地指導與幫助,出示大量學生常見到的實物,引導學生在調查、訪問、考察中自主的進行活動,不斷地提高著自己的認識與能力。學生透過教師的引導,走出了課堂、走進了社會;使他們在開放的活動情景中去實踐,去體驗,去感悟。我相信這次活動不但鍛鍊了學生們各方面的能力,更激發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他們會成為這個時代出色的小主人。
孩子們在討論中萌發了問題意識,各抒己見,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接下來又利用垃圾分類的操作活動,讓孩子透過親身體驗,鞏固了學到的知識,在實踐中更加直觀地體驗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垃圾分類活動教案8
活動目標
1. 理解故事內容,瞭解垃圾分類的意義。
2. 培養把垃圾分類放進廢物回收箱的習慣。
3. 合作製作並裝飾可回收垃圾箱,培養合作能力和創造性。
4. 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 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 事先在小塑膠瓶上貼上五官和手腳。
2. 媽媽和男孩手偶。
3. 風車。
4. 大紙箱。
5. 不同的美工材料。
活動過程
1. 老師出示小塑膠瓶、媽媽和男孩手偶,講故事《小塑膠瓶的命運》:
津津喝完果汁,就把空的小塑膠瓶扔進了一個垃圾箱,(向幼兒提問:“你喝完果汁後,怎樣處理空塑膠瓶?”)
小塑膠瓶在垃圾箱裡大聲喊:“錯了,錯了,快救我出來!”
津津媽媽聽見了,就走過去看是怎麼回事。小塑膠瓶對媽 媽說:“我還有用呢,可是津津卻把我扔到了‘不可回收垃圾箱’裡了,請把我放進‘可回收垃圾箱’吧!”媽媽說:“噢,原來是這麼回事呀!津津,快來把小塑膠瓶放進‘可回收垃圾箱’,這樣小塑膠瓶就可以被回收,變成有用的東西了。”津津便把小塑膠瓶重新放進了“可回收垃圾箱”裡。
小塑膠瓶說:“幸好小朋友把我放到“可回收垃圾箱”裡了,否則我就會被送到垃圾處理場,永遠被埋在地底下了。”( 向幼兒提問:“什麼是垃圾處理場?”)
這時候,小塑膠瓶看見可回收垃圾箱裡還有許多其他大大小小的瓶子,它們七嘴八舌地正在猜測自己將來會被重新制造成什麼。有的說自己會變成一張地毯,有的說自己會變成滑梯,垃圾箱裡一下子變得十分熱鬧。小塑膠瓶心想:“我又會變成什麼呢?”
過了幾天,大大小小的瓶子都被運到一個工廠裡,在那裡重新加工,小朋友,你猜小塑膠瓶最後變成了什麼?原來,小塑膠瓶變成了津津新買回來的風車!
2. 展示幼兒帶來的廢紙、塑膠瓶、鋁罐、充電電池,提議在班上舉行“垃圾分類大行動”,幫助塑膠瓶、鋁罐、廢紙、充電電池找個合適的家。請幼兒想想可以用什麼來收集垃圾。
3. 請幼兒分組利用四個大紙箱製作可回收垃圾箱,製作前與幼兒討論:
每個垃圾箱分別用來收集什麼垃圾?
怎樣能讓人明白那是收集什麼垃圾的垃圾箱?
這些垃圾是可回收的,還是不可回收的?什麼樣的標誌表示 “可回收垃圾”?
4. 鼓勵幼兒發揮創意,各組利用不同的美工材料裝飾自己製作的垃圾箱。
5. 請幼兒將帶來的各種物品分類放進自制的垃圾箱裡。
6. 將垃圾箱放在活動室門口,收集幼兒園的各類廢品。本主題結束時,老師可以和幼兒將收集來的各種廢品集中進行處理,如:賣給廢品回收站,或利用一些廢品做手工活動。
活動評價
能與同伴合作製作可回收垃圾箱。
有分類投放各類垃圾的意識和習慣。
能正確地將廢紙、塑膠瓶、鋁罐和充電電池分類,並放進分類垃圾箱。
活動建議
向幼兒介紹不同國家和地區處理可回收垃圾的方法,如:在中國香港,社群和路邊都設有不同顏色的廢物回收箱,用來分類收集不同種類的可回收垃圾,其中黃色回收箱收集鋁製飲料罐,藍色回收箱收集廢紙,咖啡色回收箱收集塑膠製品,還有專門的回收箱收集廢舊的充電電池。
要特別注意幼兒的衛生和安全。
活動反思
幼兒透過探索實踐活動了解了哪些是可回收的物品,培養了幼兒認真觀察、歸納分類的能力活動延伸將教育從課內拓展到課外,起到了家園共育的作用,也讓幼兒體驗了垃圾回收帶來的樂趣。
垃圾分類活動教案9
教學目標:
1、認識垃圾箱上“可回收”、“不可回收”和“廢舊電池”的標記,知道它們的含義。
2、初步瞭解簡單的垃圾分類方法。
3、知道垃圾分類可保護環境,萌生初步的環保意識。
教具準備:
小卡片、垃圾筒圖、自制垃圾筒
教學過程:
一、看圖引入
1、認識垃圾箱上的相關標記。出示黃色和藍色垃圾筒圖在黑板上,並請生說出黃色與藍色垃圾筒代表的意思。
師:這畫的是什麼?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看看有什麼不同?
指名生答。
2、顏色不同,黃色和綠色分別代表什麼?(相機貼上“可回收”、“不可回收”標誌)
指名生答。
3、揭示課題:《垃圾分類》
二、解惑新知
1、區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師:“可回收”垃圾是什麼意思?
指名生答。
師小結:可回收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可以多次迴圈利用的垃圾。
2、不可回收是什麼意思?
指名生答。
師小結:不可回收垃圾就是指不能再收回利用,在自然條件下易於分解的垃圾。
3、哪些是屬於可回收垃圾、哪些屬於不可回收的垃圾呢?
出示卡片:廢紙、果蔬皮、泡沫塑膠、剩菜剩飯、破損書籍、廢鐵、口香糖殘餘物、樹葉等,請生指出是屬於可回收垃圾還是不可回收垃圾,並把紙片貼到相應位置。
指名生答並把卡片貼到相應位置。
4、還有哪些垃圾也是可回收垃圾呢?
板書:廢紙、塑膠、玻璃製品、金屬、布等
5、(拿一張紙擦鼻涕,裝不知扔哪個垃圾筒)那這張用過的面紙是可回收垃圾嗎?大家討論一下。
指名生答。
垃圾分類活動教案10
教學目標
1、知道垃圾能汙染環境,對人體健康有害。
2、學會將垃圾分成玻璃、電池、紙張、金屬、塑膠等幾大類,培養分析,探究問題的能力。
3、懂得“垃圾分類的意義,樹立環保意識。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過程
1、教師講述故事《窗外的垃圾堆》的前半部分,引導幼兒續編故事的後半部分。使幼兒懂得垃圾會無汙染環境,對身體的健康有害。
2、讓幼兒瞭解我們在幼兒園裡產生的垃圾,如用過的廢紙、吃點心時扔掉的包裝袋等。在家裡產生的垃圾,如廢棄的牙膏皮、舊牙刷,裝味精、鹽、糖的袋子,盛洗滌劑的瓶子,吃剩下的飯菜,丟棄的果皮,果核等。
幼兒討論:有了垃圾應該怎麼辦?教育幼兒要愛護我們生活的環境,無論在家、在幼兒園、還是在公共場所,有了垃圾要扔到垃圾箱中,不要汙染環境。
3、教師和幼兒一起倒出被放置一個月的塑膠杯裡的東西,看看哪些東西腐爛了,哪些東西根本沒有變。使幼兒知道不能亂扔那些不會腐爛的廢品,學會垃圾分類的方法,教師和幼兒共同製作垃圾分類箱,並畫上回收標誌。
幼兒討論:怎樣進行垃圾分類?教師可示範一些組合型垃圾的分類,如香菸盒最外層的包裝屬塑膠類,中間的香菸盒屬廢紙類,最內層的錫箔屬金屬類;啤酒瓶的瓶蓋大多為金屬類,瓶身為玻璃類,包裝紙屬廢紙類。
請幼兒操作,將塑膠杯裡的東西進行分類。按照廢紙、廢塑膠類、廢金屬、廢玻璃、不可回收的廢品分別放入自己製作的貼有回收標誌的紙箱內。這樣將垃圾分類,即可以減少汙染,又能節約能源,一舉兩得。
4、教師請幼兒觀看《垃圾分類與再生利用》的錄影,使幼兒進一步瞭解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利用這種方式是防止環境汙染,達到迴圈使用的目的。
教學反思
雖然孩子們對本次活動中設定的實物分類遊戲也是很感興趣,但是由於投放的材料較單一,造成能力強的孩子很快就完成了,而能力一般的孩子也沒沒困難,因此在後面製作分級分類的標誌時孩子的思維很活躍,設計出各種各樣的標誌,但是本次活動也存在著許多的不足,也需要往後的學習,來改正和提升自己。
垃圾分類活動教案11
活動目標
1、知道垃圾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之分,能給垃圾分類。
2、保護環境,養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
3、喜歡並能動手製作陀螺。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哪些是不可回收
教學難點:獨立製作出陀螺
活動準備
剪好的廢紙盒若干;彩筆、鉛筆每人一支;ppt、掛圖
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注: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一、
1、師利用聲音引起幼兒興趣:
師模仿哭聲後問:小朋友們猜一猜,是誰在哭?
幼兒自由想象、猜測。
2、師開啟垃圾箱在哭的圖片提問:小朋友猜猜它為什麼哭?
師指名幼兒回答。
3、師再模仿笑聲問:又是誰在笑呢?
幼兒回答後,師:是垃圾箱又笑了,它們為什麼又笑了呢?
4、幼兒自由議論:師總結出垃圾箱哭、笑是因為垃圾也要分類,如果不分類就會給地球造成麻煩甚至是危害。
二、觀看ppt,給垃圾分類
1、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垃圾該怎樣分類嗎?(鼓勵幼兒大膽發表意見)
2、師播放ppt,小結出垃圾分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有害垃圾三種。可回收的垃圾有:廢棄的紙張、如舊報紙、紙盒等,飲料瓶、易拉罐等;不可回收的垃圾有:果皮、壞掉的食物,做飯剩餘的蔬菜根等;有害垃圾有廢電池、燈管油漆桶等。
3、師出示掛圖請幼兒分類:小朋友,剛才我們已經知道了垃圾的種類,老師這有很多垃圾卡片,誰能把它們分一分類呢?
4、師指名幼兒給垃圾分類,及時表揚、鼓勵幼兒。
5、師:如果我們隨地扔垃圾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指名幼兒表達自己的觀點)
師小結:我們都要養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扔垃圾的時候要給垃圾分類,保護我們的環境,保護地球,更要變廢為寶,做環保小衛士,老師收集了很多廢紙盒,下面我們一起用紙盒做陀螺吧?
三、變廢為寶,製作陀螺
師發放廢紙盒等材料,和幼兒一起做陀螺。師示範做陀螺後巡迴指導,重點照顧動手能力差的幼兒。
延伸活動:師幼一起去戶外玩陀螺。
垃圾分類活動教案12
學習目標
瞭解分類垃圾箱的種類和功能。
分辨可再利用的垃圾,培養珍惜資源的態度。
活動準備
有關垃圾分類的宣傳短片。
幼兒蒐集廢紙、塑膠瓶、飲料罐及廢舊電池,帶到幼兒園。
點心時間吃剩的果皮等食品垃圾。
《美麗村》幼兒用書或電子書第 12 - 13 頁。
活動過程
學習領域:
形式:集體/小組
1、與幼兒一起觀看有關垃圾分類的宣傳短片,向幼兒提問:
你知道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嗎?(廢紙、塑膠、金屬。)
你和家人也把垃圾分類嗎?(自由回答。)
老師可從以下網址下載香港環境保護署有關家庭垃圾分類的宣傳短片
向幼兒說明:這是生活在香港的人們在進行垃圾分類,那麼,我們是怎樣對垃圾進行分類的呢?
2、出示幼兒用書或電子書第 12 - 13 頁,與幼兒討論:
圖上有四個大的垃圾箱,它們有什麼不同?
你知道兩個“可回收物”垃圾箱裡邊分別應該放什麼樣的垃圾嗎?
寫著“廚餘垃圾”的垃圾箱裡應該放什麼樣的垃圾?
應該把什麼樣的垃圾放在寫著“其他垃圾”的垃圾箱裡面?
3、請幼兒把帶來的廢紙、塑膠瓶、飲料罐、廢舊電池和吃剩的食品垃圾分類放好,擺在桌子上,請幼兒說一說,這些垃圾分別應該放在哪個垃圾箱中。
4、老師告訴幼兒:塑膠、金屬和廢紙,可以回收後再製造有用的東西,如廢紙可製成再生紙等。把垃圾分類便於回收利用,這是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方法之一。各地都有專門的廢品回收站來收購這些有用的垃圾。
5、請幼兒調查自己居住的地方及附近有沒有分類垃圾箱,自己和家人是否使用過,然後回幼兒園向大家介紹。
活動評價
能說出分類垃圾箱的用途。
能說出哪些是可迴圈再生的垃圾。
垃圾分類活動教案13
活動準備
4只垃圾分裝桶,上貼4種標誌。
各類實物垃圾,如香蕉皮、廢紙盒、空易拉罐、礦泉水瓶、酒瓶等。
活動目標
懂得垃圾分類的方法,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認識幾種垃圾分類標記,嘗試按標記給垃圾進行分類。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活動匯入
(1)教師帶領幼兒在隨地丟垃圾的地方走走,提問:"你們看,地上是什麼呀?"幼:垃圾。
(2)教師:"小朋友想象一下要是你住的地方到處都是這種垃圾,你覺得怎麼樣?那我們該怎麼辦?"
(3)引導小朋友嘗試發言。幼:應該把垃圾扔到垃圾桶裡。
教師:"對,我們就應該把這些垃圾寶寶放到垃圾桶裡,把它們送回家!"
2、認識垃圾分類的標記
(1)教師展示垃圾寶寶的"家"。
(2)嘗試讓幼兒說說這些圖示分別表示什麼,教師並進行一定的引導。
教師:"你們看,這就是垃圾寶寶的家---垃圾桶,你們認識它們嗎?"讓幼兒說說。
教師:"小朋友們真棒,都認識了這些標記,接下來我們每人選一個垃圾寶寶,把它送回家。"
3、垃圾分類
(1)幼兒第一次操作:垃圾分類
(2)檢查分類情況。
(3)教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垃圾寶寶是不是找到了自己的家。"
(教師與幼兒一起看,不對的進行討論,應該放在哪裡。)
(4)教師:這個桶裡面是紙張,它是紙張寶寶的家;這個是塑膠袋,它是塑膠寶寶的家;是果皮,它是果皮寶寶的家;裡面是金屬,它是金屬寶寶的家。
(5)幼兒第二次操作:垃圾分類
教師:"現在這些垃圾寶寶都找到自己的家了。你們看那邊還有許多垃圾,我們把它們也送回家吧。"
(幼兒自由選擇垃圾,然後一個一個的對垃圾進行分類,教師一旁指導。)
4、教師小結
(1)教師:"垃圾寶寶都已經送回家了。那誰能告訴大家把這些垃圾一個個分開有什麼用呢?"邀請幼兒嘗試回答。
(2)教師:"那讓老師告訴你們,其實垃圾分類是很重要的,比如喝過的易拉罐可以製作筆盒;廢紙可以再加工變成新的紙,小朋友們可以繼續畫畫、寫字;塑膠瓶也可以再加工變成新的,再灌水;還有這些果皮就被埋在地底下了。讓我們生活的環境變得乾乾淨淨的,也讓我們的清潔工叔叔阿姨們減少了工作量。所以我們小朋友在平時不要亂扔垃圾(嘗試讓幼兒結合生活實際舉例子),做一個環保的好孩子!你們能做到嗎?(能!)那讓我們一起從今天做起。
垃圾分類活動教案14
一、活動目標
透過調查實踐、瞭解身邊各種生活垃圾的處理方法,讓學生進一步瞭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希望透過這次關於垃圾分類的活動教學,使學生親身瞭解到垃圾分類真實的情況,意識到社會環保問題的嚴峻性,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同時使學生掌握如何去了解事物的方法。
二、活動內容
第一階段----活動準備展示收集的資料
1、參觀校園觀察校園產生哪些垃圾。
2、讓學生說說對這些垃圾的認識以及垃圾應該如何分類。
3、學生動手分垃圾。從學生對垃圾認識的回答中,小結出有些垃圾還是有用的,只是被放錯的地方的原料。根據這個標準,讓學生動手把垃圾分類。
4、透過實踐找到垃圾的處理方法。查閱相關資料,結合自己生活實際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
(一)可回收垃圾的處理
(二)不可回收垃圾處理
(三)有害垃圾的處理
透過討論,知道生活中垃圾分類的好處(減少汙染降低成本節省資源),總結出進行垃圾分類的必要性。
小結:我們能夠利用的垃圾稱為可回收垃圾,把不能利用的垃圾稱為不可回收垃圾,在不可回收垃圾中還有一些垃圾是比較特殊的(廢電池、過期藥品殺蟲劑罐子),我們把它們單獨分成一類,稱為“有害垃圾”。透過小組討論,學生很容易;例舉出垃圾分類帶來的好處,也就能得出實行垃圾分類是可行的,此時教師相機提出:我國目前有沒有實現垃圾分類?有的地方還沒有實現垃圾分類,說明實行起來還有一定困難.
第二階段:進入課題研究生活中垃圾的分類處理
(一)處理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分類堆放垃圾的?
(上一部分內容讓學生知道了垃圾的處理方法,此時再讓學生談談“自己是如何分類垃圾的?”,形成對比,便於糾正學生錯誤的分類垃圾方法。)
2、可結合生活實際討論,設計一種調查方法(如:模擬採訪調查法)組內設計採訪內容,制定調查方案。
(二)擬提出的問題
1、為什麼要對生活垃圾分類收集?
2、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有哪些好處?
3、國內是怎樣處理生活垃圾的?國外又是怎樣處理的?
4、生活垃圾大致可以分為幾類?
5、你家裡的生活垃圾分類放置了嗎?
6、對垃圾分類收集你還有哪些意見和建議?
(三)各小組確定自己的研究課題並開始研究
第三階段:家庭生活垃圾分類調查及成果展示
1、小組合作完成對這種調查型別的設計,接觸比較少,教師對學生的設計作具體指導成果展示。
學生展示成果後,讓一個學生出演調查物件,回答其他小組設計的調查內容.也可以證實該小組設計的調查方法是否可行。
2、垃圾桶也要分類設定,這樣才能方便垃圾的分類回收
第四階段:成果展示活動
(由小組彙報研究成果,並根據自己在活動中的收穫寫出活動心得)
(1)展示考察報告、專題研究報告或設計方案等。
(2)展示收集的有關圖片、參觀的照片,採訪的紀錄等。
(3)現場展示自己關於家鄉特產的廣告宣傳語、設計的新商標、包裝等。
第四階段:交流收穫
(一)、談談收穫,總結活動。學生交流彙報自己的收穫,老師總結。
(二)、學生對自己在本次活動中的表現評價
三、教案小結
透過本節的綜合實踐活動,這次活動,不僅讓學生明白了浪費可恥,節約光榮這個道理,而且也鍛鍊了學生的社交能力(如調查浪費現象)、動腦能力(交流討論)、動手能力(如自己動手將垃圾分類),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個大有所為,前景廣闊的課程,它讓學生在實踐中興奮起來,更讓我們老師的頭腦活躍起來,再也不用昏昏欲睡的地邁上講臺照本宣科,今後,我們還要多搞類似活動,讓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四、活動實踐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中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非常濃厚,因為活動主題來源於學生的身邊,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教學中,教師沒有大包大攬學生的活動,而是透過精心地設計與組織、適當地指導與幫助,出示大量學生常見到的實物,引導學生在調查、訪問、考察中自主的進行活動,不斷地提高著自己的認識與能力。學生透過教師的引導,走出了課堂、走進了社會;使他們在開放的活動情景中去實踐,去體驗,去感悟。我相信這次活動不但鍛鍊了學生們各方面的能力,更激發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他們會成為這個時代出色的小主人。
孩子們在討論中萌發了問題意識,各抒己見,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接下來又利用垃圾分類的操作活動,讓孩子透過親身體驗,鞏固了學到的知識,在實踐中更加直觀地體驗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垃圾分類活動教案15
活動目標
1.能區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並能正確分類。
2.養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3.願意為維護環境衛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知道垃圾可以分為不同的種類,認識不同功能的垃圾桶。
活動難點:能根據垃圾的特點進行正確分類。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觀察居住小區及周圍環境,和父母一起討論,有關垃圾的分類。
物質準備:各種垃圾圖片、藍色、綠色、紅色、黃色垃圾桶四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
小朋友們,我們剛剛喝了酸奶,那酸奶的盒就變成了什麼呀?我們一個班就這麼多垃圾,那全幼兒園小朋友都喝酸奶會製造多少垃圾?那全世界呢?
我們現在來看一個小短片,看完之後說說你有什麼感受。
二、過程
1.播放宣傳片?
師:(1)你從影片中看到了什麼?你的心情怎麼樣?
(2)如果我們幼兒園也這樣,你喜歡嗎?為什麼?
(3)那我們班現在這麼多酸奶盒垃圾應該怎麼辦呢?
2.知道不同顏色垃圾桶有不同的功能。
(1)你們見過什麼顏色的垃圾桶?在哪裡見過?依次出示。
(2)為什麼顏色不同呢?想告訴我們什麼。請小朋友說一說除了顏色不同你還發現有什麼不同?(標誌)
(3)什麼樣的垃圾放在可回收垃圾桶呢?(可回收垃圾就是可以再生迴圈的垃圾,材質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垃圾。包括:廢紙、塑膠、玻璃、金屬和布料。)
(4)什麼樣的垃圾放在廚餘垃圾桶呢?(剩菜剩飯、瓜皮果核、肉、蛋)
(5)什麼樣的垃圾放在有害垃圾桶呢?(含汞類,電池類、廢水銀溫度計、油漆、殺蟲劑)
(6)什麼樣的垃圾放在其他垃圾桶呢?(不能歸於以上三類的垃圾,危害較小,無法再次利用。包括一次性餐具、菸蒂、毛髮、瓷器碎片)
3.透過操作,幫助幼兒將垃圾正確分類。
(1)今天考驗你們的時候到了,老師準備了一些物品,看看小朋友能不能正確分類。
(2)驗證是否正確。
4.那小朋友知道這些垃圾收回垃圾站後去哪裡了,我們透過一個影片來了解一下。
三、結束
1.為了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我們小朋友可以做些什麼呢?
2.今天我們這麼多的收穫,回家可以當一個小小考官,考考爸爸媽媽,它們的垃圾是怎麼分類的。
活動總結
活動由播放宣傳片匯入,幼兒觀看後,能夠切實胡感受到,垃圾對地球生物胡危害程度,激發了幼兒保護地球的慾望。活動中透過材料的操作,便於幼兒更清楚的瞭解垃圾分類的標準,滿足了幼兒的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的學習方式,達到了預期的活動目標。過程中採用動靜結合和可視性材料的呈現,更有利於幼兒的理解和學習,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