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有趣的肥皂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有趣的肥皂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有趣的肥皂,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有趣的肥皂1

  經常接觸到各種各樣的肥皂,有香皂、藥皂、增白皂等。然而幼兒雖然知道肥皂,卻對肥皂的種類、用途等還不太瞭解,在日常生活中還經常發現幼兒玩肥皂、搓肥皂泡的現象。因此,有必要使幼兒形成對肥皂正確的認識,加深對肥皂的特徵、用途等的理解。為此我設計了這次科學活動,正如《綱要》中所說:“既帖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此次活動來源於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的生活。

  目標預設:

  1、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肥皂的主要特徵,知道肥皂有去汙的作用。

  2、透過操作分類活動,瞭解肥皂的種類。

  3、在看、摸、聞、搓、吹的活動過程中,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1、定位於感知肥皂的特徵,瞭解肥皂的用途。

  2、是透過分類活動,瞭解肥皂的種類。

  設計理論: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本次活動中,教師除了以飽滿的情緒感染幼兒以外,還採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採用的教學有:操作、遊戲、嘗試、體驗等方法,在活動中引導幼兒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搓一搓、說一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活動中獲得感知;教師還鼓勵幼兒透過商量、合作、嘗試著不同的分法,幼兒在自主的探索活動中瞭解肥皂的種類;讓幼兒在洗一洗、搓一搓、吹一吹的遊戲活動中加深對肥皂的認識,並體驗了肥皂的用途。最後,最後,幼兒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與小猴姐姐一起到小猴王國去旅行,我又設計了延伸活動,到太陽下玩吹泡泡的遊戲,會有什麼發現呢?讓幼兒在遊戲的愉快氣氛中感受到科學活動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

  設計思路:

  我採用環環相扣的方法組織此次活動程式,活動流程為:

  激發興趣——自由探索——操作分類——遊戲體驗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各種感官感知肥皂的主要特徵,瞭解肥皂的基本用途。

  2、樂於參與活動,能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

  3、在遊戲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過程:

  一、調動幼兒已有生活經驗,認識肥皂

  猜一猜,引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嗨!小朋友你們好,我是小猴姐姐,今天我想帶你們去小猴王國旅行,你們看,小猴姐姐這裡有一隻神秘的盒子,盒子裡有一樣東西,猜猜看會是什麼呢?

  1、讓幼兒猜一猜,摸一模,聞一聞。

  2、原來是肥皂寶寶,請一幼兒把肥皂寶寶請出來

  二、幼兒感知各種各樣的肥皂,說說自己的發現和肥皂的作用。

  1、小猴姐姐這裡還有許多的肥皂寶寶,我們也趕快把它們請出來吧。幼兒來桌子邊圍著一起喊:肥皂寶寶,請出來!(老師開啟蓋布)

  (1)哇,這麼多的肥皂寶寶呀,請你們每人挑一塊你自己喜歡的肥皂寶寶,拿在手中仔細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說說你的肥皂寶寶是什麼樣子的?

  (2)先與旁邊小朋友互相講一講,再請小朋友來告訴大家。

  (3)老師小結:這麼多肥皂寶寶是不是一樣的?什麼不一樣?(有各種形狀、各種顏色、聞起來有的香味,有的藥味。)

  2、欣賞課件,認識新式肥皂,進一步瞭解肥皂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幼兒看課件認識蛋糕肥皂、棒棒糖肥皂、不鏽鋼肥皂、竹碳肥皂等。

  老師小結:很多的新式肥皂看起來更漂亮,用起來更方便,對我們的健康越來越有好處,所以人們越來越喜歡使用肥皂。

  3、說說肥皂的用途。

  那你們在什麼地方也見過肥皂寶寶?

  肥皂寶寶是用來幹什麼的呢?它有什麼用?

  什麼時候要洗手(在飯前便後、手髒)、洗澡(保護皮膚)、洗衣服(乾淨、香)等

  教師小結:肥皂的用處。

  三、感知肥皂遇水後的變化。

  小猴姐姐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肥皂寶寶有一個好朋友,他們經常在一起玩遊戲知道它是誰嗎?(水)你們也想跟肥皂寶寶和水一起來玩玩?(先把袖口捲起來)

  1、老師提出要求:看一看,肥皂在水裡會有什麼變化?你發現了什麼,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2、幼兒嘗試跟肥皂寶寶和水一起玩

  (1)現在小猴姐姐想知道你們是怎麼玩的呢?

  (2)幼兒試一試

  (3)你們是不是讓形狀相同肥皂寶寶們在一起玩、或者味道相同的肥皂寶寶們在一起玩呢?

  (4)幼兒說說自己的做法。

  (5)幼兒再嘗試操作

  3、幼兒合作:引導幼兒在玩中發現肥皂的小秘密:發現很滑。用手搓一搓開始能產生白白泡沫,漸漸白白泡沫變成黑黑泡沫,能溶在水裡。白白的水變成黑黑的水。

  4、把肥皂放在筐中,到一邊去把小手洗一下,然後用毛巾把小手擦乾。再過來告訴大家你的發現。

  (1)肥皂在水中摸起來有什麼感覺?(滑滑的)

  (2)小手搓一搓會發現什麼?(白泡泡變成黑泡泡)

  (3)剛開始的水是沒有顏色的,然後呢?現在呢?(溶在水中,水變白了,就叫肥皂水,肥皂水變成髒水。)

  四、“吹泡泡”遊戲(在活動室一邊放四盆肥皂水,讓幼兒在輕鬆、愉快音樂聲中玩“吹泡泡”遊戲。)

  1、小猴姐姐跟你們一起玩一個遊戲名字叫“吹泡泡”,看誰吹的泡泡又高又大又多。

  2、最後、小猴姐姐帶你們去小猴王國旅行。

  五、延伸活動

  到太陽下玩吹泡泡的遊戲,會有什麼發現呢?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有趣的肥皂2

  設計背景:

  最近一段時間,我發現班上的幼兒特別喜歡玩泡泡水,下課吹,上課也在偷偷的吹。既然泡泡水讓他們這麼感興趣,何不因勢利導,給孩子們上一節生成課呢?於是就有了以下的教學活動:《小小肥皂真有趣》

  活動目標:

  1、使幼兒懂得肥皂的性質,用途和使用方法並知道如何把手帕洗乾淨。

  2、讓幼兒養成飯前便後要洗手的衛生習慣。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透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幼兒懂得肥皂的`性質,用途和使用方法。

  難點:讓幼兒嘗試洗手帕。

  活動準備:

  髒手帕,水,盆子,大小肥皂,泡泡水。

  活動過程:

  一、出示實物(一塊髒手帕)

  1、這快手帕乾淨嗎?髒了怎麼辦?

  2、是不是放在水裡洗洗就乾淨了呢?把手帕放在水中搓,提起來小朋友觀察(沒洗乾淨),怎麼辦呢?

  二、教師操作,幼兒觀察手帕是怎麼變乾淨的。

  1、先用肥皂在幹手帕上檫,肥皂上不去,怎麼辦?

  2、把肥皂沾水後在手帕上抹,手帕變乾淨了嗎?(沒有)還要怎麼辦?(用手搓)搓出泡泡後再放到水裡清洗乾淨。

  三、向幼兒介紹肥皂的性質,用途和使用方法。

  1、髒東西到哪兒去了?(水裡)

  2、怎樣到水裡去的?(用肥皂洗的)感受肥皂沾上水後是怎樣的?(又粘又滑)

  小結:肥皂碰到水後,變的又粘又滑,抹在手帕上搓就會產生泡沫,髒東西就粘在泡沫上被帶到水裡去,所以手帕就變乾淨而盆子裡的水變髒了。

  3、請小朋友按照洗手帕的方法來洗一洗自己的小手,先把手弄溼,抹上肥皂後搓出泡泡,再放到清水裡面邊清邊洗。透過洗手的練習,懂得肥皂的性質(遇到水後滑滑的,搓的時候還有泡沫)和用途(使髒東西變乾淨,消毒,清洗傷口等等),學會正確使用肥皂的方法,

  四、帶領小朋友到室外玩肥皂泡泡水,在遊戲中結束本節課。

  活動反思:

  我設計的這節生成課是一節認識課,根據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我發現這階段的孩子們對周圍的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既然他們那麼喜歡泡泡水,就因勢利導讓孩子們知道泡泡水是怎樣來的。在課的整個活動過程中,始終貫穿以幼兒的興趣為主,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肥皂本身並不會引起幼兒太大的興趣,所以就要求教師在整個活動中都要隨時觀察幼兒對課堂的反應和與教師間的互動,教師應該隨時對幼兒的反應做出適當的應對措施。在整個教學中,我採用實物先激起幼兒的興趣,再動手動腦,最後以遊戲結束為線條展開。讓遊戲活動貫穿於整個課堂,由於我們鄉區幼兒園的條件有限,真正把實踐活動帶到課堂的課實在是少之又少,所以幼兒在整個課堂上的表現都相當的積極,整節課始終是在一種愉悅輕鬆的氛圍中開展。對幼兒在活動中的種種行為,我都會給予積極的引導和評價,在洗手帕這個環節,孩子的動手能力得到了鍛鍊,在老師最後出示泡泡水並吹泡泡水是整節課的高潮,孩子的興致很高。總的來說,這節課上的還是比較的成功,讓孩子們在玩的活動中學到知識,掌握了肥皂的性質,用途,並學會了洗手帕,基本達到了預期的要求。由於我不是專業的幼兒教師,從事幼兒教育才半年時間,在我的語言上還不夠幼兒化,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不斷加強自身的素養,哪方面不足,就多注意加強哪方面的學習。如果再上一次這節認識課,我會在教學環節中加入讓幼兒親自動手製作肥皂泡泡水這個環節,那樣對於肥皂的認識孩子們的興趣一定會更加的濃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