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測量》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測量》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測量》,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測量》1
設計意圖:
新《綱要》中指出數學教育的新目標是“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因此我從小朋友的生活經驗出發,運用孩子常見的東西為工具,以孩子身邊的實物為物件,設計了《學測量》這個活動,讓幼兒用各種測量工具來學習測量身邊的事物,引導幼兒在操作中體會到數學可以用來解決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問題。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大膽的嘗試用各種工具學習測量。
2、認識標準與非標準的測量工具,選擇適合的工具去測量不同的事物。
活動準備:
尺、回形針、牙籤、毛線等人手一份,測量作業單人手一張。
重點領域:
計算
設想和意圖
活動過程:
一、透過故事引出課題。
1、教師講故事一遍,提問:我們可以想個什麼辦法來幫助這三兄弟呢?
二、認識測量工具,學習測量及記錄的方法。
1、請幼兒說說可以用哪些東西來測量?
2、教師介紹標準與非標準的測量工具、講解測量的方法以及相對應的記錄方法。
3、教師分配任務,幼兒自由操作。
4、小結。請小朋友說說你是測量什麼的?用什麼工具測量的?
三、引導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1、請幼兒討論:測量到最後,不能正好量完,有的多出一點,有的不到了一點,這樣該怎麼來記錄。
2、回到三兄弟分土地這一點。問:他們的土地是圓形的,我們應該用什麼什麼工具來測量?
四、活動延伸。
表揚鼓勵幼兒的表現,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第一環節主要是透過故事來激發幼兒的興趣,提高幼兒的積極性。
第二環節是讓幼兒認識各種測量工具,透過自己身邊所熟悉的事物進行測量,每個幼兒都能大膽的運用各種測量工具測量。
第三環節主要是引導幼兒去發現問題,知道有了問題就要想辦法解決,透過測量三兄弟的土地,讓幼兒明白在測量過程中要選擇適合的工具,這樣才會更方便,更有效。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測量》2
設計意圖:孩子們在戶外觀察秋天的景色時,對大樹的外形特徵產生了興趣,榮寅宸與毛堅在討論小花園裡的雪松有多高、有多粗?尤陽與王浩在爭論雪松和谷樹誰長得高?誰長的粗?為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從他們的興趣出發,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進行測量,所以設計了這一活動。
活動目標:
1、各種材料、各種方法測量樹,知道樹幹有高矮、粗細等。
2、初步學習測量及記錄的方法。
環境創設:
1、戶外。
2、長短繩子、各種尺、記錄紙、筆、竹竿等,地上畫有刻度線。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用目測的方法觀察樹,用語言簡單表述出樹的不同。
1、小花園裡的樹真多,你知道他們的名字嗎?
2、這些樹長得一樣嗎?怎麼不一樣?
二、組織幼兒開展討論,尋找測量樹幹粗細的方法。
1、剛才小朋友說樹幹有粗細,哪棵粗?哪棵細?你是怎麼知道的?
2、有沒有辦法知道××到底有多少粗?××有多少細呢?
幼兒討論:用手環抱、尺量、繩子量……
三、幼兒自由選擇各種材料測量雪松後交流:
1、粗細:
(1)、用什麼材料測量?有多少粗?什麼方法測量的?
(2)怎樣知道測出來的數字是多少?
(3)、為什麼測量出的粗細不一樣?
2、高矮:
(1)、小花園裡哪棵樹最高?
·有多高?你怎麼知道?
·怎麼記錄?
(2)、瓜子黃楊樹長得高不高?怎麼測?
(3)、龍柏長得不高不矮,有什麼方法測量?
·用鋼皮捲尺直接測量;
·用竹竿等替代物量,然後竹竿放地上用尺量。
四、小小樹醫生
1、醫生每年都要給小朋友體檢,量量身高和胸圍。現在請你們來做樹醫生,給這些樹檢查身體。幼兒每人選擇一棵樹進行高矮、粗細的測量,並把數字記錄在記錄表上。
2、互相交流記錄結果。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測量》3
活動目標:
1、樂意用測量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體驗測量在生活的應用。
2、在探索比較中學習正確的測量方法,初步認識測量工具和測量結果的關係。
3、在活動中發展幼兒觀察、比較及判斷能力。
4、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用等長的量具一一排列擺放進行測量的經驗。
2、長短不一的學具如:尺子、繩子、小棒、積塑、紙條等;筆、測量記錄表等
3、佈置白雪公主的家的活動場景:小床若干、桌子等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參觀《白雪公主》故事場景,設定問題情境引起幼兒測量興趣。
引入:春天到了,白雪公主想把小矮人的家打扮一新,但是她遇到了難題,你們願意幫助她嗎?
二、幼兒嘗試解決問題--量地磚,探索正確測量的方法。
1、引導思考:白雪公主想為小矮人的家裡鋪上地磚,怎樣清楚的告訴瓷磚廠的工人地磚的大小?
2、幼兒嘗試用相同的工具測量。
3、引導幼兒比較測量的結果,探討發現測量的正確方法。
討論:選擇相同的工具測量為什麼會出現不同的結果?
方法:找準起點,沿邊線測量,用筆(拇指)畫個記號,首尾相連。
三、幼兒嘗試解決問題--量床,探索發現測量工具與測量結果的關係。
1、思考:白雪公主想為小矮人的小床做新的床套,怎麼知道床套的寬度和長度?
2、教師介紹測量記錄表。
3、幼兒自主選擇測量工具測量。
師巡迴觀察瞭解幼兒測量的情況;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工具進行測量,記錄。
4、引導幼兒交流測量的結果,並初步認識測量工具和測量結果的關係,積累測量經驗。
討論:量相同的位置測量結果一樣嗎?為什麼?
小結:測量工具越長,測得的結果越小;測量工具越短,測得的結果越大。
四、活動延伸:引導選擇自己感興趣的2-3種測量工具給周圍生活中的物品測量,積累測量經驗。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測量》4
【教材分析】
學習自然測量,不僅可以加深幼兒對各種物體量的認識,還可以讓幼兒感知測量在生活中的應用。自然測量是幼兒較感興趣且操作性強的一項活動。引導幼兒自己發現每個測量物件適合用什麼樣的測量工具,自己探究測量工具的選擇與測量物件的關係活動中應培養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探索精神。
【活動目標】
1.掌握自然測量的方法,瞭解測量在生活中的應用。
2.能根據測量物件的不同特點選擇適宜工具進行測量。
3.願意與同伴合作交流,樂於用測量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活動準備】
積木木棒、鉛筆、大熊圖片
【活動建議】
1.出示大熊圖片,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提問:大熊製作一個和桌子差不多長的玩具櫥,可他不會,我們該怎麼幫助他呢?
2.引導幼兒討論測量工具和測量長度。
(1)引導幼兒討論測量玩具櫥的長度方法,鼓勵幼兒嘗試不同方法。
(2)請個別幼兒演示,提醒其他幼兒進行觀察。
(3)示範講解正確的測量方法。
(4)請幼兒運用心經驗擦亮並記錄。
3.鼓勵幼兒運用不同工具測量。
(1)引導幼兒閱讀《我長大了》P28,選擇兩種不同工具測量書本的長度,在表格中記錄測量的次數。
提問:剛剛測量的是同一張桌子,為什麼測量的結果不一樣?
(2)請全體幼兒選擇兩種同樣的工具測量書本。
(3)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同一個物體,為什麼測量次數和結果不一樣?
小結:測量工具長,測量次數少;測量工具短,測量次數多。
(4)生活中引導幼兒運用自然測量的方法測量感興趣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