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鄉村中學雙減工作計劃
2022鄉村中學雙減工作計劃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又將迎來新的挑戰,此時此刻需要為接下來的工作做一個詳細的計劃了。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是毫無頭緒的狀態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鄉村中學雙減工作計劃,歡迎閱讀與收藏。
2022鄉村中學雙減工作計劃1
為進一步營造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環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作業質量,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在認真貫徹落實20xx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及省市縣教育部門提出的“輕負優質教育”的檔案精神上,結合我校教育教學實際,特制訂本管理辦法。
一、作業的功能
1、鞏固和檢查功能:側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重在對課本知識、技能的鞏固。
2、深化和提高功能:側重過程與方法,目的在於促進知識的形成和能力的發展。
3、體驗和發展功能:側重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整合,重在體驗和實踐。
二、作業的型別
1、鞏固性作業:以鞏固教學效果最佳值為數量標準,避免數量過大,次數失控,講求科學性,不搞無效的機械重複。
2、思考性作業:意在鍛鍊學生的思考能力,不一定需要筆答。
3、實踐性作業:讓學生親自動手、動口、動腦,親自去做,親身體驗,培養操作與運用的能力。
三、佈置作業的原則
1、在內容上突出開放性和探究性。除保留部分傳統型作業外,大部分作業的內容應突出開放性和探究性,也就是學生解答問題時要有一定的思考性、實踐性和探究性,作業的答案要有一定的遷移性、開放性。
2、在容量上考慮量力性和差異性。既不加重學生學習負擔,又儘可能發揮學生的潛能。對學有餘力或有特別興趣的學生可以設計不同形式的作業。
3、在形式上體現新穎性和多樣性。要改變單一的文字式作業形式,可以佈置一些操作、實驗、口頭完成的作業;可以在課堂內完成,也可以在課外完成;可以由個人獨立完成,也可以小組合作完成。
4、在評判上重視過程性和激勵性。教師可以提供機會,讓學生參與到作業評判的過程中來。在評判結果上,每次作業選擇一定的比例,儘量使用激勵性語言和個性化評語,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進一步學習的積極性。
四、作業佈置規範
1、嚴格作業設計。作業的設計要符合課程標準和教材要求,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創新作業型別方式。適當選擇作業內容,加強作業完成指導,把握作業育人功能。
2、嚴把作業難度。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標準和課程方案,科學制定並認真落實教學計劃,不得隨意增減課程難度,不得隨意加快教學進度,不佈置難度水平超過課標要求的作業。不從作業難度上增加學生負擔。
3、作業總量要適當。每天各科課外作業總量之和:七年級不超過60分鐘,八年級不超過80分鐘,九年級不超過90分鐘。能在課堂完成的作業不佈置到課外去做,每節課保證學生10——15分鐘的動筆時間。
4、注重作業分層佈置。作業的難度以中等學生的水平為準,提倡分層佈置彈性作業。
5、佈置作業要提出格式要求,強調書寫規範,獨立按時完成,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
五、作業批改規範
1、教師必須及時檢查和批改學生的作業,及時訂正,日期明確,保持一定比例的面批。每次作業的整體評價採取等級制,分A、B、C、D或優、良、合格、不合格四等,特別優秀的可用言辭給予鼓勵。教師批改時要給予評價等級,但不得出現只給評價等級而不批改,或既不給評價等級又不批改,只寫一個“查閱”等不負責任的現象。提倡運用激勵性評語,指導性評語。教師批改作業要注意示範性,教師書寫要工整,標點要準確,符號要規範。作文的眉批、總批評語要得體,指示要具體,富於激勵和指導作用。
2、批改時注意學生作業中的錯誤數量和性質,分析錯誤產生的原因,並作必要的記載,作為課堂講評和改進教學的依據。個別學生的特殊問題可以透過面批面改加以解決。批改字跡要端正,寫點簡評,打上成績。
3、凡佈置的書面作業要全批全改。全批全改的.作業允許精批細改和一般批改相結合。教材中要求學生做的大小作業和配套練習,要全批全改,且必須由教師批改。作文批改要做到文中有眉批,文後有總批,有三分之一的詳批。
4、複習階段的單元測試題、期中、期末試卷全部由教師批改。
5、作業批改後要講評,錯誤要訂正,訂正後的作業仍然要及時批改,且必須由教師批改。
六、學生作業要求
1、作業本封面要寫清校名、班級、姓名、學號,註明作業本類別或編號。
2、學生作業要統一用筆,用鋼筆或圓珠筆寫作業。
3、各學科作業格式要統一,課與課、題與題之間空行、空格等要一致,由各學科教研組長負責協調。
4、教育學生書寫要規範,字跡要工整、清楚、正確、規範,字的大小、間隔要適中,保持簿本整潔,不亂塗亂畫和撕破作業本。
5、人手一本數學草稿本,使用要工整。各類作圖要用規定文具作畫,認真思考,細心落筆,儘量少塗擦。
6、學生作文字的首頁要建立作文目錄(序號、日期、題目、等第)。
7、錯題要訂正,規格要統一。提倡在原來的算式中訂正,其他作業本儘可能保留錯誤痕跡,以便複習反思。
8、指導學生建立作業“糾錯集”。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把基礎知識中那些最容易忽視的、最可能混淆的、自己的薄弱之處、考試的熱點問題等積累起來。查漏補缺,夯實基礎。
七、作業管理細則
1、建立同班各學科作業佈置協商機制。每天由班主任負責協調、控制課外作業量,確保每生每天課外作業學科平衡、總量合理。
2、學校要嚴格落實一科一輔規定。作業佈置不依賴於輔導資料,嚴禁強制或者變相強制學生另行購買教輔材料,不得強制要求或者變相強制要求家長列印作業。
3、規範作業佈置方式。嚴禁在班級群(微信群、QQ群、釘釘群)佈置家庭作業,嚴禁以任何方式公佈學生成績和排名。
4、學校建立每學期對學生作業本(含各種配套練習冊)批改質量情況進行兩次定期檢查與兩次不定期抽查制度。檢查記錄要素為:批閱次數是否達到要求,作業量是否適中,批閱認真程度,批語具體程度,書面整潔程度,學生書寫工整程度,批閱改錯及學生更正是否及時、是否準確,配練是否填完及檢查,收交面如何。檢查結果作為教師教學常規考核的重要內容,並及時總結,同時反饋於相關科任教師。
5、學校建立作業問卷調查機制。在作業檢查、抽查期間,學校開展作業問卷調查。從各班級隨機挑選學生就作業量、作業難度、批改情況、教輔資料等問題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結果作為教師教學常規考核的重要內容記入個人學期考核中。
6、學校每學年組織開展“優秀作業”的展評活動。
2022鄉村中學雙減工作計劃2
“雙減”政策聚焦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促進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義務教育。其中,作業負擔是學業負擔的核心,“雙減”政策聚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全面壓減中小學生的作業總量和作業時長。過多的作業練習對於中小學生而言,弊大於利。如何提升作業的設計質量,筆者有以下幾點淺顯的思考。
一、面向全體,兼顧差異
這就需要學校在作業設計上下功夫,對學生的作業實行有效指導,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水平等實際情況,在內容、形式和時長上佈置“分層作業”。面向全體,兼顧差異,注重基礎,提高綜合,並且要少而精。
例如:根據課程標準,參考XX教育科學院學業標準專案組XXX等人主編的《義務教育學業標準與評價》一書,我對《地形圖閱讀》的部分內容,進行了以下難度匹配,設定為三個水平難度,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其中,水平一的學業水平層次是合格,水平二的學業水平層次是良好,水平三的學業水平層次是優秀。
例如,我對於一課《地形圖的判讀》要落實的教學目標是: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山峰、山脊、山谷,判讀坡的陡緩。參考《義務教育學業標準與評價》一書,對於改課標的解讀如下:
1.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山峰、山脊、山谷,判讀坡的陡緩。此項為合格水平的要求。
2.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歸納表示山峰、山峰、山脊、山谷,判讀坡度陡緩。此項為良好水平的要求。
3.在實際地理環境中,利用等高線地形圖,識別山峰、山脊、山谷,判讀坡的陡緩。此項為優秀水平的要求。
據此,我進行了如下作業設計:
作業設計案例
一、讀右圖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以山體部位:甲(xx),B(xx),A(xx)
出題意圖: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山峰、山脊、山谷,判讀坡的陡緩。此項為合格水平的要求。
2、判讀B和A的依據是,B處等高線彎曲部分向(xx)(高/低)處凸出,A處等高線彎曲部分向(xx)(高/低)處凸出。
出題意圖: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歸納表示山峰、山峰、山脊、山谷,判讀坡度陡緩。此項為良好水平的要求。
3、F和E處,坡度更陡的是(xx)處,這是因為等高越(xx)(密集/稀疏),坡度越陡。
出題意圖: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歸納表示山峰、山峰、山脊、山谷,判讀坡度陡緩。此項為良好水平的要求;在實際地理環境中,利用等高線地形圖,識別山峰、山脊、山谷,判讀坡的陡緩。此項為優秀水平的要求。
二、讀下圖“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字母所示的山體部位名稱:
出題意圖:在實際地理環境中,利用等高線地形圖,識別山峰、山脊、山谷,判讀坡的陡緩。此項為優秀水平的要求。
2、E、F兩地相比較,適合老人爬山的是xx地,理由是xx。
出題意圖: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歸納表示山峰、山峰、山脊、山谷,判讀坡度陡緩。此項為良好水平的要求;在實際地理環境中,利用等高線地形圖,識別山峰、山脊、山谷,判讀坡的陡緩。此項為優秀水平的要求。
3、圖中李莊大致位於周莊的xx方向。若李莊與周莊的圖上距離為4釐米,則兩村莊的實地距離為xx千米。(與舊知識結合:在等高線地形圖中記性方向的判讀,比例尺的計算)
4、圖中小河干支流匯合後的流向大致是xx。(與舊知識結合:在等高線地形圖中,進行河流流向的判讀)
二、形式多樣,富教於樂
為了有效提升質量,我們要注重作業設計的多元化,提供口頭訓練、課本劇、研究性學習等多種形式讓學生選擇,寓教於樂,讓學生在遊戲活動中完成相應的作業,切實減輕作業負擔。同時,《初中地理課程標準》要求地理教學必須要遵從“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根據學生的智力、心理發展實際探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想讓學生真正學懂地理,會用地理,就必須牢固建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和“對學生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即帶著地理知識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帶著生活中的問題走進地理課堂,加強對地理知識的鞏固理解,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因此,結合地理教學實際,合理地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是地理改革和發展的重要方面。透過實踐活動,還能獲得自己的作品,提升學生的價值感和對地理的興趣,自信。針對七年級上冊,我開展了以下幾項實踐活動作業,動手製作的實踐類的作業可在2周內完成即可。
案例一:製作地球儀
為了複習《地球和地球儀》這一節的內容,我設計了《製作地球儀》的活動,彌補學生空間想象力不足的劣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地理教學內容的具體化、形象化,使地理教學生動活潑,從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記憶創造條件。
案例二:繪製某個時間中國疫情分佈圖
在複習《行政區劃》這一節的內容時,我聯絡實事,將實事融入到教學中去,並讓學生及時關注疫情,關心國家事。設計繪製疫情分佈圖的作業,讓學生了解中國各個省級行政區的疫情分佈,在複習了各個省的知識的基礎上,瞭解實事。
案例三:製作一幅逃生地圖
為了鞏固複習《地圖》一節的內容,我嘗試著設計《繪製家庭逃生地圖》的作業,讓學生透過親自動手來理解這一部分的知識,透過繪製地圖,對地圖的三要素理解的更清晰,更準確。
三、思維導圖,強化複習
古語云:“學,然後知困;教,然後知不足。”地理學是一門研究地球表層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關係的學科。因此,地理知識體系複雜而立體,地理各要素之間存在著複雜的邏輯聯絡。然而,初中學生,尤其是初中學生,由於心理年齡和大腦發育階段性特點,對線條、顏色、圖形構成的形象化的資訊更感興趣,而諸如比較、分析、推理、歸納等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普遍偏低。地理學科涉及的內容豐富多樣,各地理因素之間互相聯絡影響,使用思維導圖的複習方式能促進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絡,避免碎片化。在整個過程中,我設計了以下思維導圖:中國的河流,中國的氣候,等等。學生們做出來的效果也出意料,他們能夠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絡,並且有自己的想法。以下是學生的思維導圖案例。
“雙減”之下,我們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對作業進行甄別,篩選,設計。以合適的有意義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真正起到支援學生學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