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護士對口支援下鄉的工作計劃範文
2022護士對口支援下鄉的工作計劃範文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為此需要好好地寫一份工作計劃了。說到寫工作計劃相信很多人都是毫無頭緒、內心崩潰的狀態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2護士對口支援下鄉的工作計劃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護士對口支援下鄉的工作計劃1
一、加強了護理管理,努力提高護理管理水平
(一)強化護士長的管理意識,20xx年共派出護理管理人員外出培訓59人次,培訓內容主要是護理質量管理、優質護理服務持續質量改進、基層醫院營養支援、手術室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基層醫院核心能力提升、護士長管理、建立愛嬰醫院參觀學習、母乳餵養宣傳、危重新生兒的轉運與護理管理、心血管護理培訓、糖尿病人風險管理、《20xx年衛計委優質護理服務評分細則》解讀、護理質量管理、傷口處理新進展及臨床病例討論會、急診護理技術進展培訓、血液透析護理新進展、內科疑難重症護理培訓等;同時,要求所學的知識結合醫院的實際進行全院培訓。
(二)加大了對護士長目標管理的月考評,明確了護士長工作流程及考評標準,確立其在科室質量管理中的關鍵作用,每日要求護士長三查房,這樣密切了護患關係,減少了病人的投訴率,今年共接到護理投訴2起。
二、加強護理質量控制,提高了臨床護理質量
(一)建立了護理質量檢查與考核制度,護理部每月不定期深入科室督導、檢查、考評;每月組織全院護士長交叉大檢查,促進了護士長及科室之間的學習與交流,取長補短,有效的促進了全院護理質量的統一和提高。組織護理查房12次,護士長會議12次,組織護理人員業務學習及護士會議13次,組織護士長夜查房72次,進行護理質量檢查12次,並將檢查結果與獎懲掛鉤。進行患者滿意度調查36次,滿意率為97.3%;醫生對護士滿意度調查1次,滿意率為99.6%;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1次,滿意率為98.1%;護理人員薪酬滿意度調查1次,滿意率為96.4%。
(二)加強了歸檔病歷質控進一步規範了護理檔案的書寫,從細節上抓起,加強了對每份病歷採取科室質控員—護士長—護理部的三級質控,全年共質控歸檔病歷3786份,每月護士長質控會議及護士會議時進行護理記錄講評,確保不合格的病歷不歸檔。
(三)加強了護理安全管理,保證護理安全
1、加強了對護理不良事件、護理投訴的歸因分析,建立如實登記報告制度,對故意隱瞞不報者追究當事人及護士長的責任。
護理部對每起護理不良事件及投訴,分析發生的原因,應吸取的教訓,提出改進措施,對同樣問題反覆出現的科室及個人責任其深刻認識,限期整改。
2、增強了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法律意識,證據意識,強化護理人員遵章守規,組織了護理規章制度與相關法律法規學習,並及時向全院護理人員傳遞有關護理差錯事故的案例及警示;同時,進一步規範了患者身份識別制度、高危藥品管理制度等,有效的保證了全院護理人員有章可循,確保了護理安全。護理部於6月、12月組織全院護理人員對護理法律法規及相關核心制度進行了考核,參考率100%,合格率100%。
三、採取多渠道提高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
(一)加強了“三基”及專科技能的培訓,採取了情景模擬培訓法,情景模擬培訓是一種模擬模擬演習教學法,具有模擬性、互動性、創新性、針對性和趣味性等特點,強調了護士的參與意識,增強了護士的角色情感和責任感,對培養護士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護理部每月組織N0及部分N1級護理人員進行“三基”考核,範圍為《第五版基礎護理學》每月考核兩章。組織全院護理人員7月及12月分層次進行了2次理論與護理技能操作的培訓及考核,參考率100%,合格率100%。於10月醫務科及護理部對全院醫護人員進行了心肺復甦的培訓及考核,參考率100%,合格率100%。
(二)加強了護士的在職教育,護理部組織安排了全院性業務學習12次,主要內容為“三基”知識、護理常規、觀看常見護理操作影片、發生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等;同時學習一些國內外新進展、新技術,豐富了學習內容,深受護理人員的歡迎。
(三)全年外出參加短訓班共59人次,到上級醫院進修專科護士3人;外出學習人員回院後向護理部進行了口頭或書面的學習情況彙報,並根據情況安排全院性學習。
四、教學工作今年接收鄉鎮衛生院進修護士4人;接受省、市衛生學校實習生共40人。
認真做好崗前培訓及安排好臨床帶教工作,要求各科對護生出科前進行理論及操作考核;每名實習護生轉科前到護理部彙報學習情況,並對帶教老師進行考評。
護理部制定了帶教老師每月小講課計劃,要求實習護生人人參加聽課。
五、於7月17日、11月27日迎接了成都市衛生局組織的“醫療質量與服務”的檢查,專家組對我院護理工作取得的成績予以充分的肯定,也指出了很多不足之處,針對專家提出的的問題,進行了原因分析及有效整改。於10月20日迎接了成都市衛生局對我院建立“愛嬰醫院”驗收評審,並順利透過。
六、5月12日護理部在院領導的支援下舉行了慶“5.12”國際護士節暨表彰大會,表彰了2013年度優秀科室、優秀護士長、優秀護士、優秀帶教老師、護齡滿三十年的護士及20xx年一季度優質護理服務明星。
七、以“病人為中心”深入開展人性化服務,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
(一)護理部就如何在護理服務上體現“人性化”展開了深入的調查,每月護理部派專人參加臨床科室召開的工休座談會,廣泛聽取病人的意見,尤其是注重傾聽曾到外院就醫患者的意見,每月到病區發放住院病人徵求意見調查表、對出院患者進行電話回訪等途徑獲取病人對護理服務的需求資訊,找出存在的差距季問題,制定相應的人性化服務措施,並在具體細節上進行規範。
(二)其次開展服務理念教育,強化一個轉變,即服務理念的轉變,倡導多主動換位思考,從病人的衣、食、住、行、治方面提供舒適與安全的照顧。如婦產科開展了新生兒游泳專案;各臨床科室責任護士做病人的貼心人,每天利用為病人做治療的時間、及治療後的空閒時間親切的與病人交談,為他們傳授疾病康復知識,送去親人般的安慰。護士又如晴雨表,晨間問候時及時告知病人天氣冷暖,提醒增減衣服;周到的服務使病人感到家的溫暖,不是親人勝似親人。許多病人在意見薄上留下了對護理人員發自肺腑的.讚譽;20xx年共收到錦旗4面,住院患者滿意率97.3%。
(三)開展延伸報務,護理部對各科室的出院患者進行了抽查式電話回訪。20xx年共電話回訪了325人,回訪中多數患者反應醫護人員的服務態度及醫療技術較好;護理人員的主動服務意識強,對病人關心,對工作負責;以10分計算,滿意率為9.2分。
八、其它
1、協助了醫務科下鄉義診1次,進社群進行健康宣傳10次。
2、5月9—11日參加成都市金堂縣鐵人三項醫療救護。
3、為滿足臨床工作需要,20xx年招聘護理人員16人,調入2人,目前病房護士床護比為:1:0.38。
護士對口支援下鄉的工作計劃2
一、活動開展情況
1、開展學術講座
15日下午,由小分隊成員在院會議室為我院臨床及社群醫務人員開設了《急診急救基本知識》、《下肢靜脈血栓》、《心臟介入治療》等三個專題的學術講座,有65人次的醫務人員參加。
2、實施診療工作
在16、17兩天的工作中,專家們到古二、曹步等服務站診室為廣大群眾進行診療和諮詢活動,共為85人次的群眾實施診療工作。
3、為群眾義診
小分隊專家們主動到古二,古三的敬老院開展義診和健康宣教工作,共為群眾義診126人次,深受群眾的歡迎和好評。
4、小分隊專家們分5小組到我院各社群衛生服務站,積極與醫務人員進行交流、指導等,幫助完善服務站的各項工作制度,對醫生的醫療行為進行診療規範的指導,為提高他們的診療技術作出努力。
二、指出存在的問題
透過三天的幫扶活動,小分隊專家指出部分社群衛生服務存在的問題如下:
1、雙向轉診制度不夠完善,一些病人送往古鎮醫院診療後,並沒有轉回社群衛生服務站進行康復治療;一些應上送醫院診治的病人仍留在衛生站中治療。
2、個別社群醫生在診療過程中診療行為不規範,用藥不規範,很少應用輔助檢查幫助診斷疾病,存在醫療安全隱患。
三、提出建議
1、希望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使醫務人員自覺執行雙向轉診制度,做到“小病在社群,大病到醫院,康復回社群”。
2、加強對社群醫生業務培訓,規範其診療行為,並制定嚴格的獎懲制度,努力杜絕醫療隱患。
3、進一步完善社群衛生服務站的各項功能,積極開展康復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
“中山市xx年百名醫師下鄉幫扶分隊”活動的開展,對幫助我鎮社群衛生服務站健全業務規範和制度、提高診療業務技術水平、糾正不良診療行為(如藥物濫用等)、指導和協助開展健康教育工作等方面,起到了幫助提高、促進規範的作用,為我鎮社群衛生服務站和市級醫療機構建起了溝通的渠道,將對今後促進和提高農村醫療衛生工作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護士對口支援下鄉的工作計劃3
一、制定對口支援年度計劃和組織管理
((一)成立對口支援工作領導小組(二)20xx年主要內容為
(1)醫院管理方面:開展醫療、護理、院感、醫療安全管理培訓及指導。
(2)技術援助:由外科、內科、肛腸科安排對口支援中心衛生院進行醫療技術、手術、查房指導,門診住院診療工作等援助。
(3)人員培訓:各科接收區鄉中心衛生院人員進修免費。
(4)裝置物品支援:提供部份基藥及一次性醫療用品。
二、工作開展情況:醫務科按照醫院對口支援計劃,制定了醫療幫扶工作計劃,指定1—2個科室對口支援各鄉衛生院,按時派駐人員到鄉衛生院上班給予技術援助,全年共下派醫技人員到區鄉衛生院共4名,開展診療病人1000餘人次,進行技術培訓和指導112人次,提高了受援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
三、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
1、我院面臨人員少,工作壓力大、業務繁忙,人員難以落實,存在顧此失彼的現象,需要周密安排合理調配。
2、少數人員下鄉工作責任差,不認真開展現場和學術講座,實施效果差。
3、對工作實施管理方面還存在薄弱環節,需要進一步加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