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產業發展工作計劃範文(精選8篇)

村產業發展工作計劃範文(精選8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是時候開始制定計劃了。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村產業發展工作計劃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村產業發展工作計劃 篇1

  為進一步推動我居產業富民工作,促進我居產業多元化發展,帶動農民收入穩步提升,按照上級要求,制定我居經濟發展規劃。

  一、基本情景

  有個xx自然莊,xx個村民小組,xx人口數,耕地面積畝,我村主要產業有蔬菜,桃園,梨園,木板廠房等。養殖業主要有溫室雞,小型豬場。

  二、發展方向

  努力發展扶貧廠房等,我居打算在建造一個1500平方米的扶貧廠房,努力打造我村的一個特色產業,在擴大產業經濟的同時,我們也為農民供給科學的種養殖技術,提高收入成效。鼓勵農民進取投身於扶貧廠房的建設隊伍,提高農民進取性及覺悟性,鼓勵農民把產業做大做強。

  三、打造特色品牌

  根據市場需求,充分發揮本村人才,土地,環境地理優勢,合理引導農戶改變發展思路,經過大力推進規模化,標準化的種植,養殖業的發展,實現農業產業多元化提高,加大扶貧廠房的發展力度,擴大知名度,做大做強果林園,木板廠,扶貧廠房等產業。做到有一個促進農民增收的亮點。

  四、發展村團體專案

  今年,在原先的扶貧廠房建設上,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建,將扶貧廠房的牆頭等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同時,我居計劃今年在建造一個1500平方米的扶貧廠房,努力壯大團體經濟,提升村團體經濟收入。此外,爭取專案,對於我居的環境整治和小廣場建設,爭取上級政策扶持。圍繞市場需求和勞動者個人意願,加大勞務技術培訓輸入,以就業為導向,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依託上級領導部門,加大職業技術提升計劃和貧困戶教育扶持工程力度,確保貧困家庭至少掌握一種致富門路,實現靠自身脫貧致富。

  村產業發展工作計劃 篇2

  xx鎮位於縣城西南23公里處,全境由東向西走向的流嶺山脈、東南西北走向的胡嶺山脈和南北走向的西嶺山系錯綜相交而成。牌樓河、八里十河、寺坪河三條河流縱貫全鎮,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鎮。xx鎮15村162個村民小組,4238戶,15731人。全鎮平均海撥950米,平均氣溫16℃,年平均降水400-660毫米。資源豐富,氣候溫和,是山茱萸、核桃、魔芋最佳適生區。按照全鎮經濟工作總體部署,結合一村一品近幾年來的發展實際,現制定xx鎮20xx年度產業發展規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畜、藥、果、勞四大產業為重點,按照畜牧抓發展,林果抓科管,勞務抓培訓思路,堅持多業並舉,一業突破的方針,採取抓大戶、建小區、抓協會、建基地、抓科技、提效益、抓營銷、增收入的措施,以市場為導向,以促進農民增收增長方式的轉變為目標,大力發展優質核桃、山茱萸、勞務輸出產業,建立健全合作社組織,走產業化經營、科學化管理之路,全面推進我鎮產業發展,儘快讓產業化成為農民致富的主要來源。

  二、目標任務

  以華茂雞、生豬養殖、中藥材、林果業、勞務輸出為重點,建基地、壙規模、提效益、促增收,圍繞打造優勢、唱地方戲、走特色路工作思路,與華茂公司、丹南富源藥材專業合作社等公司、社團合作,走公司x基地(合作社)x農戶,產、供、銷做保障。

  規範林果基地建設,建成百畝良種山茱萸採穗基地,完成萬畝山茱萸科管,千畝核桃建園,構成千畝板栗、千畝核桃和萬畝山茱萸基地建設。建成白桑塬村千頭育肥豬場,東溝、常路、牌樓河、銀洞散養雞基地,建大棚到達15棚以上,全鎮發展魔芋3000畝,良種核桃建園1300畝,種植中藥材20xx畝,建成4個村的樹型金銀花基地。勞務輸出到達6500人以上,創收入6800萬元以上。

  1、山茱萸產業規劃。

  加大協會建設力度,進一步完善協會組織,結合黨建載體促進協會正常運作,充分發揮農民協會功能。繼續抓好寺坪牌山茱萸品牌推介工作,抓營銷隊伍建設,進一步開拓市場,提高產品銷售業績。進取邀請縣以上林果專家加強林農科技培訓,全年培訓12場次,受訓群眾1000人次。進取聯絡縣林果站加快啟動山茱萸採穗園建設專案工程。白桑塬村標準化建園500畝,科管3600畝;石廟村標準化建園300畝,科管1350畝;龍嘴村科管1200畝。

  2、核桃產業規劃。

  加大協會建設力度,進一步完善協會組織,加強林農科技培訓,全年12場次,受訓群眾1000人次。進取聯絡縣林果站加強優質核桃高接換優培訓,實現寺坪村、趙塬村高接換優4000株。

  寺坪村標準化建園500畝,新發展50畝科管1350畝;趙塬村標準化建園300畝,新發展100畝,科管1000畝。

  3、魔芋產業規劃。

  魔芋在xx鎮是個新興產業,以趙塬村、東溝村20xx年發展魔芋基地為基礎,開展教育培訓互動,繼續提高魔芋種植面積,輻射帶動1000畝以上的魔芋種植。

  4、藥業產業規劃。

  在做好傳統產業山茱萸、核桃科管的基礎上,每村發展集中連片丹參等同類中藥材種植基地1個,連片面積至少50畝以上,由農綜站組織至少培訓6場次800人以上。抓住麥忙過後的機會,擬建樹形金銀花基地300畝並逐步擴大規模,規劃在3至5年內成為我鎮另一個主導產業,另一個增加群眾收入的亮點;

  5、畜牧產業發展。擴大畜牧小區建設,加快花園銀洞散養雞基地建設,在入秋前引進仔雞;力爭東溝村建華茂大棚雞10個以上,加快白桑園村千頭養豬場的建設進度,力爭在年底前出欄一批,帶動全鎮畜牧業發展。

  6、勞務輸出產業規劃。進取抓好勞務技能培訓工作,開展培訓6次以上,提高有組織外出勞務人數,努力轉變務工工種,提高務工人員工資,增加農民收入,力爭年底勞務輸出人數到達4000人。

  7、以百萬畝油松林為依託,以金獅谷生態旅遊開發為重點,爭取專案招商引資,傾力打造金獅谷這一xx鎮生態旅遊品牌,全力營造藍天、青山、碧水的生態鎮,休閒觀光的旅遊鎮。

  三、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強力推進。鎮上成立了一村一品發展領導小組,負責全鎮一村一品發展的組織管理、綜合協調和檢查考核。實行科級領導聯絡幫扶村支部制度,按照每個示範村和推進村由一個工作隊駐村包抓,發展一個環境無汙染、產品無公害、生產有規模的主導產業,構成一個有商標品牌的主導產品的總體要求,成立15個工作隊,由副科級包片領導帶隊,把一村一品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範圍,年終考核,嚴格獎懲兌現。

  2、因地制宜,制訂規劃。鎮上抽調骨幹深入全鎮15個村實地調查,根據當地土地資源、氣候條件、產業現狀、工作基礎、發展潛力等實際情景,在摸清底子的基礎上,把發展一村一品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與扶貧開發結合,與基礎設施建設結合,廣泛徵求群眾意見,選擇有發展潛力、市場前景好的產業,制訂貼合實際的產業發展規劃。

  3、發展大戶,示範帶動。農村經濟靠能人帶動。我們把發展產業大戶作為擴大基地規模、發展一村一品的突破口,採取市場引導、群眾自願、政府扶持、試點示範、各方支援的辦法,培育了一批敢為人先、科技領先、高點起步、規模發展的產業大戶,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4、強化服務,科技支撐。加強了幹部隊伍建設,為農村產業健康發展供給了有力人才保障。以示範村為重點,大力開展農

  村實用技術培訓,推廣名、特、優品種、高效實用栽培、無害化生產、測土配方施肥、生物病蟲害防控技術,優質良種、標準化生產技術和優質農資普遍推廣。建立了一村一品科技指導員和農業110科技服務制度,制定無公害糧食、山茱萸、核桃、洋芋等農產品生產操作規程,引導廣大農民進取生產無毒、無害、無汙染的綠色農產品。

  5、夯實基礎,改善條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產業扶持力度,進取爭取專案。實施十大惠民工程,進取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加大產業發展扶持力度,依靠科技,加快產業化程序;,對產業發展示範戶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給予最大支援,提高農民工返鄉創業的進取性。

  6、典型示範,宣傳發動,建立一村一品發展引導體系。發展農村產業要充分尊重群眾意願,結合當地發展實際,選擇有群眾基礎、有發展潛力、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重點培育扶持。將涉農專案有效整合,對涉農資金捆綁使用,經過資金、專案、技術集中投入和幫扶指導,加快培植一批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競爭力強的專業村,努力培育一批示範輻射效應明顯的發展典型。加大對一村一品的宣傳力度,發揮典型示範和引導帶動作用,營造一村一品發展良好環境。

  村產業發展工作計劃 篇3

  一、基本情景

  xx河村是地處赤巖鎮最邊遠,自然條件較差的一個貧困村,現有十個村民小組,423戶,1418人,由原蒿坪、金坪山、付家坡、低房、嶺溝五個自然村合併而成,東與白河縣相連,南與雙河口村接壤,西至天寶寨、馬保村,北與金寨鎮交界。由於受自然條件制約,經濟發展滯後,是首批被省確定的貧困村之一。目前全村有貧困戶203戶,561人,通村水泥路沿河而過,現已修通三條到組路,都是土路,一遇風雪天氣就無法通行。低壓網改,只改到各組的中心點,邊遠村莊院落未改到位。飲水工程,近幾年靠老百姓投資投勞,水利局扶持水質,修了兩處小型水塔,沿河道解決了近百餘戶飲水問題,全村還有20%農戶飲水問題尚未解決。村主要經濟來源,以勞務輸出、菸草、蠶桑、畜牧,糧食生產為主。截止20xx年底,全村種糧面積2450畝,產量412噸,勞務輸出約300餘人,收入近600萬元,種煙350畝,產值25萬元,人均純收入3000元左右。

  二、產業佈局

  (一)菸草以四組、十組為主,二組為輔,每年種煙350畝以上,收入近80萬元,其中二組種煙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眼光、氣候、土質,技術基礎都適宜菸草的發展。但由於交通不便,導致肩挑背馱的實際困難,至今未能解決菸草路,該組農戶紛紛放棄種煙,致使近年來菸草面積不斷下滑。

  (二)蠶桑生產分佈三、四、七、九組,在20xx-20xx年發展量高達300多張,但由於近年來外出務工人員整戶外出,放棄了桑園管理,造成發種量有所下滑。

  (三)勞務輸出,因受自然條件影響,部分組基本上都以外出務工為主,勞務輸出全村約300餘人,收入近600萬元。

  (四)畜牧養殖業,在20xx-20xx年間,我村有6戶建立了養豬場,但近年來由於市場價格起伏不穩定,造成此刻無專業戶。可是我村發展畜牧養殖還是有必須的基礎,對豬、牛、羊、雞的大力發展有必須潛力,有待進一步規劃,分步實施、加大技術培訓,擴大規模。

  (五)茶園建設,計劃在未來的三年內以五、六、七組每組連片100畝,全村到達500畝。

  (六)中藥材,計劃在兩年內以一組、三組、八組為主,發展丹參和其他中藥材,面積達200畝,基本構成組組有產業、樣樣有規模。

  三、當前群眾所期盼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基礎設施建設

  1、通村水泥路、因20xx年夏季我村遭受了百年不遇自然災害,通村水泥路部分路段遭到毀滅性破壞,在上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援下,進行恢復。由於受毀壞的程度大,資金不到位,造成了水泥路斷板、裂縫、塌陷,導致大小車輛無法通行和無法維修的現狀。

  2、十組的煙路又是與白河接通的跨縣路,里程4公里,四組的道路2公里,總計6公里需要硬化,保證雨雪天正常通行。

  3、通組路,我村二組是全村發展菸草最適宜的組之一,菸草面積能到達150畝以上,群眾進取性很高。近幾年來群眾多次提出強烈要求解決通組路,由於資金問題無法解決,有待儘快落實。里程2公里,預計資金20萬元左右。

  4、便民橋,三組農戶分佈在一河兩岸,陰坡居住的農戶佔40%,一遇河壩上水,學生無法上學,給群眾的生產生活造成極大不便。初步預計資金4萬元左右。八組要求解決通組路心切,自行組織籌勞籌資已修通1.5公里道路,但由於道路便民橋工程量較大,預計資金約6萬元左右,此刻是路、橋不通,已修的無通用價值。

  5、移民搬遷已實施數年,根據國家整體推進原則,能人進鎮、富人下山的思路,我村已有30%的農戶改善了居住條件。但近年來由於到鎮集中安臵房價地基昂貴,價格太高,農民又不願意遠離土地,制約群眾想改善居住條件又無法解決。現農戶強烈要求、期盼在本村範圍內解決移民開發點的問題,根據本村實際,加強力度,儘快解決。

  6、低壓網改,十個中心組基本都整改組中心點,由於山大人稀邊遠院落,全村大約有10公里未改到位。原金坪山、付家坡、低房三點變壓器需要更換100伏安以上,有待進一步協調,以解決邊遠農戶電力不足問題。

  7、飲水工程,近幾年全村僅在沿河道建了兩座小型水塔,水利部門只解決扶持水質,農戶投勞投資,解決了近100餘戶飲水問題。山上組、院落飲水問題應及時地進一步規劃、分期實施群眾飲水難的實際問題。

  四、我村扶貧工作的優劣勢分析

  1、優勢明顯,大多數群眾思想比較開放,發展產業各組都有自我的潛力和基礎,能積極主動地配合鎮村工作,盼望脫貧致富的願望較強。

  2、劣勢也是村上工作面臨的困難。由於受各項惠農政策的影響,部分群眾等、靠、要思想嚴重,不願意勤勞幹活的人增多,本來自我能解決的問題,都要靠上頭的扶持,種地幹活的人也少了,講吃喝、貪圖享樂的人多了,異常是個別好逸惡勞的戶享受低保和得到各種扶持,產業啥都不抓。本來比較勤勞的人看到此類情景,也滋生了等、靠、要的思想,嚴重地制約了我村的經濟發展。其次是技術資金缺乏,比如在養殖業方面等,還有部分居住在高山的貧困戶,投入很多資金修路是不貼合現實的,如何引導下山居住,靠什麼方式生存,這些都是擺在我們面前最突出的問題。

  五、抓好扶貧工作的幾點思考

  1、加強對群眾的思想教育工作,要以本次扶貧工作未契機,對全村貧困戶進行一次教育,並加大宣傳力度,治貧先治愚,教育貧困戶拜託等、靠、要的懶惰行為,讓他們懂得現實真正的脫貧致富,單靠國家的扶持是不行的,關鍵是要改變思想觀念,致富要靠自我勤勞的雙手。

  2、結合本村實際建立相應的扶貧機制,使每戶扶貧戶都有一個相應的包抓幫扶人,至少要有一個脫貧致富專案,由幫扶包抓人負責技術指導和資金,用扶貧致富事例引導群眾進行發展。

  3、村委會要定期召集貧困戶到村上理解農技知識培訓,請求幫扶單位邀請相關技術人員授課,併到戶到地頭進行現場指導,使每個農戶真正掌握一至兩門農業科技知識,加快脫貧致富的步伐,促使經濟快速發展。

  4、為扶貧專案實施工作打好基礎,抓好各項工作落實。首先要將全村的扶貧人口和扶貧戶公平、公正、公開的評選出來,準確掌握各戶家庭的實際狀況,制定幫扶措施。二是要謀劃全村扶貧工作的總體方案,解決群眾所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突出重點,分類排隊、分類分期幫扶。同時加強與縣駐村單位和扶貧工作相關單位的銜接力度,加快我村發展規劃編制,早日研究制定扶貧工作計劃,進取爭取相關扶貧政策,加強和相關幫扶單位的聯絡,進取爭取扶貧專案落實。

  村產業發展工作計劃 篇4

  為促進蠶桑產業快速發展,確保20XX年蠶桑產業發展各專案標任務的完成,特制定《蠶桑產業發展實施方案》。

  一、工作任務

  (一)養蠶發種1萬張,配發蠶藥1萬套,收烘鮮繭30萬公斤。

  (二)蠶桑強村大戶建設,建設8個蠶桑基地村,40戶養蠶大戶。

  (三)桑園基地建設,流轉桑園1000畝,新建桑園1000畝,栽桑60萬株。

  (四)蠶室及配套設施建設。新建共育室8間,蠶室20間,推廣方格簇2.5萬片。

  (五)小蠶共育1000張。

  (六)建設蠶桑專業合作社6個。

  (七)加強桑、蠶新品種及“節本省力”養蠶技術推廣,培訓蠶農5000人次。

  二、計劃內容與標準

  (一)養蠶發種

  按時領種,及時發放到戶,人為損失不超過2%,種款無拖欠。

  (二)強村大戶建設

  蠶桑基地村年發種達到300張以上,推廣方格簇0.5萬片;其他新蠶區基地村年發種達到100張以上,推廣方格簇0.2萬片。全縣建設8個蠶桑基地村;培育年養蠶5張以上、出售鮮繭200公斤的大戶共40戶。

  (三)桑園基地建設

  1.桑園流轉。將閒置桑園流轉到養蠶大戶中集中經營。桑園流轉應完備流轉合同,流轉連片面積不少於5畝(或以每季增加飼養一張蠶種視同流轉一畝桑園),並具備與流轉桑園面積相適應的蠶室規模,年飼養種量不得少於10張,且有相關訂種單位供應蠶種單據,以及售繭發票。

  2.新建桑園。要求相對集中連片,種植品種為優良品種,畝栽桑不少於600株,株行距0.6m×1.8m,面積不低於5畝,投產後年養蠶量不低於2張。

  (四)養蠶配套設施建設

  新建蠶室(或小蠶共育室),選址坐北朝南,蠶室上有天花板,下有水泥地坪,有對開窗,配齊紗門紗窗。要求開間3.6米,進深7.2米,是小蠶共育室要有一季可共育小蠶50張並備齊小蠶飼育箱;大蠶室要有一季可養4張蠶種以上的省力蠶臺。

  (五)小蠶共育

  孵化整齊,一日收蟻率90%,共育到起三眠發放到戶,無蠶病發生,平均張產35公斤。

  (六)蠶桑專業合作社

  註冊資本達到30萬元以上,證照齊全,入社成員數量應達到100戶以上,戶均養蠶2張以上。按照蠶桑生產需要為成員提供資訊,組織開展蠶桑技術培訓,實行產前、產中、產後服務。

  (七)技術推廣與培訓

  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開展技術培訓,大力推廣節本省力養蠶技術,全年培訓蠶農5000人次。新技術、新品種引進推廣和培訓工作由蠶桑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安排,由縣蠶桑站具體實施,有關鎮、供銷社積極配合。

  三、驗收方案

  (一)驗收時間

  各項工作任務要求11月底前實施結束,12月份檢查驗收。分配到各鎮的工作任務,鎮長是第一負責人,分管鎮長是具體負責人,供銷社及蠶桑專幹是技術負責人。驗收工作由縣茶葉蠶桑產業領導小組統一組織,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牽頭,有關部門參與,基地所在鎮協助,縣蠶桑站專業技術人員參加。

  (二)驗收內容

  1.鎮村蠶種發放登記表。

  2.強村大戶建設實施方案;桑園流轉登記表;新建桑園的戶主、地點、面積,栽桑株數;發種到戶、產繭數量登記表;新建蠶室、共育室的戶主、地點、建築面積、年養蠶張數;小蠶共育戶的組織者、參加的戶數、共育的.張數。

  3.蠶桑專業合作社章程,社員及蠶種發放登記表。

  (三)驗收方法

  各鎮要及時掌握本地工作開展及任務完成情況,年初制定強村大戶建設實施方案,年底對照方案將完成情況自查登記造冊報縣茶葉蠶桑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縣供銷合作社四樓蠶桑辦),辦公室組織有關人員對照建設任務、建設內容和標準分鎮實地驗收,確保驗收準確度。對完成任務達到標準的予以兌現獎補資金。

  四、獎補方案

  20XX年初財政配套產業資金100萬元,採取以獎代補方式兌現到建設專案上。

  (一)蠶種補貼20萬元,每張蠶種獎補20元,以蠶繭公司發放蠶種為依據。

  (二)流轉桑園獎補資金5萬元,每畝補助標準50元。

  (三)新建桑園共獎補資金30萬元,每株桑苗補貼0.5元。

  (四)蠶藥補貼5萬元,每張蠶種配發價值5元蠶藥一份,隨蠶種發放配套到戶。

  (五)新建共育室和標準蠶室共獎補12萬元。其中新建共育室每間(含配套設施)獎補0.5萬元,標準蠶室每間(含配套設施)獎補0.4萬元。

  (六)方格簇獎補5萬元,每片獎補2元。

  (七)小蠶共育共獎補2萬元,每張獎補20元。

  (八)蠶桑專業技術培訓獎補3萬元,有鎮村培訓證明和培訓資料。

  (九)蠶桑基地鎮、強村大戶、蠶桑專業合作社獎勵18萬元。

  蠶桑基地鎮完成全年發種任務和產繭量(每張35公斤計算)的基礎上,按每張蠶種獎勵10元;

  新蠶區村年養蠶達100張以上的獎補0.2萬元,200張以上的獎補0.4萬元;

  老蠶區村年養蠶達200張以上的獎補0.4萬元,達300張以上的獎補0.6萬元,500張以上的獎補1萬元;

  大戶獎勵由各鎮自行制定獎補辦法;

  蠶桑專業合作社達到標準每個獎補1萬元。

  村產業發展工作計劃 篇5

  今年以來,xx鎮(度假區)堅決緊跟縣委、縣政府堅強領導,以“聚力三進三服務 五個先行開先局”為引領,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各項工作,全鎮(區)經濟社會執行穩中向好,為“全年紅”奠定了紮實基礎。截至目前,我鎮(區)獲得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基地、中國體育十佳精品專案、中國休閒度假區案例、x省數字生活新服務特色鎮等榮譽,成功建立x省農業產業強鎮等稱號,並承辦全省數字生活新服務現場會、全省村(社)書記現場會等活動。

  一是專案雙進提質增速

  全鎮簽約億元以上專案xx個,完成全年任務的xxx.x%,其中籤約x億元以上專案x個,簽約x億元以上專案x個。認定市“大好高”專案x個,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全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xxx億元,完成全年任務的xxxx%,其中民間投資xxx億元,完成全年任務的xxxx%。新開工億元以上專案x個,新竣工億元以上專案x個,開竣工完成全年任務的xxx%。

  二是“鎮區融合”高效發展。

  以鎮區高質量融合發展作為xx鎮(度假區)發展主基調,鎮區上下通力合作,以釘釘子的毅力完成阜溪水街一期政策處理等工作。成功引進“義新歐”貿易旗艦店、COSTA咖啡、xx科學藝術嘉年華、《xx往事》行浸式劇遊等專案業態。完成x村白玉蘭大道、xx村莫皋塢、翠螢路等提升工程,對三莫線、勞嶺水庫等進行區域性亮化改造。完成民宿阿姨客房專業培訓xxx人次,民宿管家培訓xx人次。

  三是生態環境繼續改善。

  制定《xx鎮全域環境集中整治提升工作方案》,紮實開展全域環境整治,文明城市建設、人居環境、水氣土治理持續保持前列。出臺全省首個鎮級農村宅基地審批和建房管理工作實施細則,上線全省首個農村建房“紅黃綠”三色動態預警系統,有效提升宅基地審批管理的規範化、制度化、標準化水平。

  四是“大仙潭”建設有序推進。

  以“串珠成鏈,鏈擴成片”的思路,推動仙潭村、南路村、四合村抱團發展。透過建立運營機制、抓好規劃編制、推進專案清單、推動產業發展、豐富精神文化、實施社會智理等六方面,有效推進“大仙潭”建設工作。目前,千年紅豆杉、銀杏廣場、城牆停車場等xx個節點全部改造完成,總體面貌煥然一新。

  五是xx“論劍谷”規劃穩步推進。

  圍繞“科研高地、思想高地、活力高地、人才高地、度假高地”等五大板塊植入科技人才,在好風景里布局新經濟。目前,xx“論劍谷”區塊新簽約億元以上專案x個,總投資達xx.xx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x.x億元,新開工億元以上專案x個,竣工億元以上專案x個。

  村產業發展工作計劃 篇6

  為進一步加快我鄉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根據縣委縣政府《關於加快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實施意見》(號)檔案精神,結合我鄉實際,特制訂本實施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發展現代農業為目標,以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為主導,以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園為基礎,以完善農業產業化服務體系為支援,大力實施“一十百”工程。

  二、目標任務

  著力加強“一十百”工程,建設發展4個50畝以上種養大戶,推行標準化生產,積極推廣良種良法。

  三、工作重點

  強抓農產品基地建設,促進現代農業示範區發展,大力實施我鄉“一十百”工程,推進特色、生態、高效農業示範區建設。

  今年我鄉種養基地規劃如下:

  1、在10組建立板栗種植60畝示範區,推廣優質的毛板紅、大地青品種,力爭畝產400斤板栗;

  2、在五組種植857畝油茶,種植優良的八一三、七一九、六五零等品種,並且推行標準化生產,力爭畝產5000-6000斤茶籽。

  3、在5組建立600畝大黃李示範區,力爭畝產大黃李3000-4000斤;

  4、在5組建立80畝水面的養魚示範區,養殖草魚、白鰱、花鰱、鯉魚等魚種,力爭畝產1000斤。

  四、強化服務指導

  強化服務“三農”的意識,切實轉變工作作風,鄉農辦切實履行職責,搞好對口服務,抓好“一十百”工程的具體實施工作,做好“一十百”工程示範區的經驗總結和技術推廣工作。

  村產業發展工作計劃 篇7

  為貫徹落實全市工業和對外開放工作會議精神,根據《關於召開區域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座談會的通知》精神,現結合我縣實際,特提出我縣-20xx年食品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及保證措施。

  一、產業佈局規劃和發展現狀

  根據《成都市工業發展佈局規劃綱要(-2020)》,雙流西航港開發區佈局規劃為:教育科研產業園、光電產業園、機械產業園、食品加工產業園、製藥產業園、材料產業園以及相應配套產業園。《成都市產業佈局規劃綱要》明確將雙流開發區列為成都市的醫藥食品、機械電子、光電及新材料基地,具有以四川大學、中科院光電所等為龍頭的教育科研基地。

  雙流縣依託與國際機場和成都物流園區緊臨的優勢,逐步引進品牌企業入駐開發,引導橫向集中、協作配套、規模經營,重點發展以航空食品為主的高附加值產品,主動融入臨空經濟圈,構建與臨空經濟相適應的產業叢集。

  雙流縣共有食品企業近300家,其中規模以上食品企業48家,主要分佈在九江、東昇、華陽、西航港街道、黃水、彭鎮等鎮(街道)和西航港經濟開發區,包括農產品深加工、果蔬菌類深加工、航空食品、畜禽肉製品和軟飲料5大類。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54.7億元,同比增長41.6%;利潤總額達16.96億元,同比增長61.5%;利稅總額達22.17億元,同比增長51.1%。其中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8.44億元,利潤總額1.59億元,利稅1.93億元。分別佔全縣企業的15.1%、9.4%、8.7%。銷售收入上億元食品企業有7戶。以西航食品、川航漢莎食品、嘉裡糧油公司為龍頭的綠色食品加工產業。從而形成了食品主導產業叢集,具有強勁的發展後勁。綠色食品產業在雙流縣域工業經濟的主導地位較為突出。

  在經過多年的發展,我縣食品產業體系基本形成。航空食品、飲料製造、調味品加工、糧油加工等初具規模,有較強的生產能力和管理水平。四川嘉裡糧油工業有限公司、成都市天味食品有限公司的“金龍魚”、“好人家”等已取得中國馳名商標等,部分企業目前正在爭創省、市著名商標和國家、省名牌等,冬草莓、枇杷分別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認證,全縣獲無公害、綠色農產品、有機食品認證的農產品分別達38個、28個、23個。

  二、食品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1、企業規模小。全縣僅有48戶規模以上食品企業,佔食品企業總數的16%,形不成規模效益。

  2、結構不夠合理。從行業結構看,粗加工多,深加工和精加工少;從產品結構看,產品品種花色少、檔次低、包裝差、產品更新換代慢,不能完全適應市場需求變化。

  3、市場、加工、原料、基地產業鏈尚未形成。分散的農業生產提供的原料在品種、品質、規模等方面尚不能適應食品產業的要求,沒有走上最好的原料、生產最好的產品、賣最好價錢,獲最佳效益的軌道。

  三、食品產業發展規劃

  (一)總體思路

  食品產業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地區國民經濟發達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標誌之一。根據“工業強縣”戰略的要求,從食品產業實際出發,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促進農業產業化(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為契機,以提高食品工業技術水平、經濟效益和確保食品質量與安全為目標,加大結構調整技術創新,加強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和食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建設,統籌規劃、合理佈局、因地制宜、發揮優勢、立足小康社會對食品工業可持續快速發展

  (二)主要目標

  1、銷售收入達到46.1億元,利稅總額26.6億元,年平均增長保持在20%左右。

  2、20xx年,食品產業銷售收入達到112.55億元,利稅總額64.94億元,基本保持年遞增25%的水平。以優勢企業和名牌產品為龍頭,實現食品產業集聚發展。

  (三)發展重點

  重點建好六個基地、抓好六大行業、採取六項措施,即制定“3個六”的工作思路。

  ——建好六個基地。即充分利用雙流所具有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基礎優勢,以金橋、太平、永安等鎮為重點,著力建設好無公害蔬菜、水果生產基地,其中有全國最大的萬公頃太平枇杷基地和5萬畝冬草莓基地;以彭鎮、黃甲、華陽、三星等鎮為重點,著力建設好無公害畜禽生產基地;在草莓、枇杷、破季菜、四季苔韭等果蔬主產地適中區(如金橋的崑山都市農業園、新興萬畝特色蔬菜產業園區),著力建設好果蔬深加工基地;在肉鴨、雲崖兔主產地適中區(如華陽、三星),著力建設好小家禽深加工基地;在麻羊、生豬主產地適中區(如黃甲、彭鎮),著力建設好畜製品深加工基地;以九江外貿出口加工產業區和蛟龍工業港(九江蛟龍萬畝現代農業產業園)為重點,著力建設好出口食品加工基地。

  ——抓好六大行業。以嘉裡糧油公司為主導,大力扶持以本地資源為主要原料的深加工企業,切實抓好植物油加工業;以西航食品和漢莎公司為重點,切實抓好航空食品業;以豪吉、臺青、天味等企業為依託,切實抓好調味品加工業;以東平肉聯廠、豪吉雞精為龍頭企業,以不斷擴大熟肉製品比重為突破,切實抓好畜禽加工業;以東譽、久和、宏林等企業為重點,切實抓好果蔬及菌類加工業;以統力和黃龍溪、牧山茶葉為主,切實抓好軟飲料製造業。

  ——採取六項措施。一是加強對產業發展的領導;二是制定食品企業招商引資目錄,加大食品企業引進力度;三是加大企業技術創新和投入力度,鼓勵企業研製和開發新產品;四是大力實施“名企戰略”,加大對重點企業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知名企業;五是大力實施“名牌戰略”,著力加強食品質量管理,加速培育一批“雙流產”食品知名產品;六是完善一系列扶持政策,努力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四、主要措施

  1、切實做好各項基礎性工作。推進雙流食品產業發展,整個推進工作包括“服務、引導、協調”等,做大做強航空食品、糧油深加工、農副產品深加工等食品主導產業。一是要加強與市經委和市推進辦的聯絡,主動爭取市級主管部門的指導和支援,並及時掌握全市推進食品產業發展的有關政策和措施,促進本地食品產業的發展;二是要加強與縣內主要企業的聯絡,進一步收集並整理相關資訊,建立起詳細的資料庫;三是要建立健全產業推進工作的執行機制,重點要明確工作職責、細化目標任務、制定考核辦法,有序推進食品產業工作,與相關職能部門及時溝通協調,在全縣形成產業推進、整體聯動的格局;四是要廣泛採集與食品產業有關的資訊,定期編制具有一定深度和參考價值的《雙流食品產業資訊》,及時反映相關的政策法規、業內動態,為領導決策和縣內企業的生產經營服好務;五是要充分發揮食品行業協會的作用,進一步關注行業發展動態,加強行業預警,做好協調服務工作,確保食品產業持續快速增長。

  2、加大食品產業大企業培育力度。今年,我縣已將嘉裡糧油、西航食品2戶企業列入我縣快速成長壯大類和經濟效益增長迅速類大企業培育計劃。,嘉裡糧油實現銷售收入12.6億元,利潤5200萬元,稅金900萬元,預計20xx年實現銷售收入34億元,利潤1.5億元,稅金5000萬元;西航食品實現銷售收入1.14億元,利潤1675萬元,稅金1241萬元,預計20xx年實現銷售收入2億元,利潤3000萬元,稅金3000萬元。

  3、實行分類指導,突出食品產業資源優勢和產品特色,引導形成綠色食品產業鏈。圍繞大企業培育,逐步建設一批大規模、標準化的產品和原料生產基地,培育壯大特色產業化龍頭企業,增強產業整體競爭優勢。

  4、積極扶持,鼓勵發展。在產業政策、信貸政策、稅收政策、技術改造投入政策等方面做好研究和爭取工作。加強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推進食品企業技術進步。一是加大企業自主創新,大力開發新產品。二是重視企業技術改造,不斷引進新裝置,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三是推廣應用新技術。大力推廣生物工程、新型保鮮貯存、膜處理、超臨界萃取、低溫真空乾燥技術、微電子控制、微波、無菌包裝等高新技術在食品企業中的應用,提高我縣食品企業科技含量、提高資源轉化率、提高食品質量、提高經濟效益。

  6、加大監督力度,實施名牌戰略。一是繼續鼓勵品牌建設,對取得中國馳名商標、省(市)著名商標和名牌的企業實施獎勵和扶持;二是建立切實可行的監督體系,加大對假冒偽劣產品的打擊力度,為培育我縣品牌食品企業和產品營造良好的環境。加大對不符合生產條件的生產企業及經營偽劣、假冒產品網點的監督力度。三是強化對食品廣告的管理,實行食品廣告證明制度,對我縣名優食品,媒體應加大力度廣泛宣傳。

  7、加大招商引資引資力度。“十一五”期間,國外資本、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將加速向中國西部轉移,而且雙流縣位於成都市的新型工業重點發展區,這將有利於充分發揮區位、產業基礎和基礎調入方面的優勢,積極吸納國內外綠色食品產業資本,推動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的發展,最佳化產業結構。應抓住機遇,大力培育和發展綠色食品這一主導的優勢產業,加快現有工業結構調整,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努力提高企業的整體素質。

  8、抓重大專案啟動和建設。建設錦繡東山生態觀光走廊、蜀風牧山文化旅遊走廊、麓山大道國際社群走廊等重大產業化專案,實施農業博覽園、城市基礎菜地、種養結合養殖示範區、農牧產品深加工等農業重大產業化專案。重大專案啟動和建設必將促進綠色食品主導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村產業發展工作計劃 篇8

  為進一步加大村殘疾人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促進殘疾人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生活,根據該村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幫扶計劃:

  一、總體要求

  按照“平等、參與、共享”的要求,著力提高面向殘疾人的產業發展能力,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努力縮小殘疾人生活水平與社會平均水平的差距,使廣大殘疾人在積極參與小康社會建設的同時,共享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成果。

  二、工作目標

  以促進殘疾人就地創業為重點,透過幫扶產業發展、資金補助等特惠方式,努力使廣大有就業能力的殘疾人殘有所助、勞有所得,早日實現脫貧致富,共享小康生活。到20xx年,爭取殘疾人幫扶物件人均年收入達到4000元以上,推動受幫扶的殘疾人生活水平有明顯改善。

  三、幫扶物件

  凡是本鄉戶籍,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第二代),有發展產業意願的的殘疾人,為幫扶計劃的實施物件。

  四、幫扶內容

  1、以養殖業發展為主,對村24戶農戶實施家禽養殖,計劃發展養雞戶8戶,養殖土雞230只,養鴨戶7戶,共計養鴨300只;發展家畜養殖4戶,養羊5只,養豬25頭;幫扶嶽菊香等6戶殘疾人水產養殖5畝3000尾。

  2、以休閒旅遊產業發展為依託,聯絡指導3戶殘疾人發展果園3.5畝,努力共建水果採摘基地。

  3、大力開展實用技術培訓,每年舉辦3-4次各種不同型別的短期培訓班,廣泛開展殘疾人實用技術培訓,提高貧困殘疾人的科技文化素質、勞動技能,增強貧困殘疾人掌握實用技術的能力。鄉民政辦負責做好殘疾人培訓的組織協調工作,同時根據殘疾人的實際需要,組織科技人員或科技能手進村入戶現場指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