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家校聯絡工作計劃

關於家校聯絡工作計劃

  時間一晃而過,我們又將迎來新的挑戰,現在這個時候,你會有怎樣的計劃呢?但是要怎麼樣才能避免自嗨型工作計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家校聯絡工作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圍繞大力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這個中心,教師、家長的共同承擔培養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思考,感受學習的捷徑與快樂的責任,增強對未成年人教育。

  二、領導機構

  校長:袁修才

  副校長:汪聖清、葉彬

  成員:各年級年級行政、各班班主任

  三、家長學校

  1、向廣大家長宣傳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和法規;幫助和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思想和觀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學知識和方法;向家長介紹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發展特點和營養保健常識,指導家長進行科學的家庭教育;為家長提供切實有效的指導與服務;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路,最佳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環境、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孩子創設良好的成長環境;有助於家長了解孩子在校表現,開展針對性教育;有助於教師瞭解學生的家庭教育環境,提高教育效果;便於家長了解學校的教育動態,參與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從學校實際出發,開展豐富多彩的、富有成效的家校聯絡活動,大力宣傳科學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引導家長增強責任意識,重視家庭道德教育,提高自身素質,規範家校聯絡的方式與方法,規範學生的學習態度,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路。引領家長轉變理念,提高家長對孩子進行傳統美德教育的意識和能力,關注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人文精神的培養,培養學生講究誠信、懂得禮貌、學會自信,擁有責任心,樂觀向上的健康心態。學校為家長提供切實有效的指導與服務,指導家長進行科學的家庭教育,提高教育效果。

  2、工作內容

  家長學校工作納入整體工作計劃之中,有詳實的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應有針對性。採用適合本校實際的教育材料,注重科學性、實用性。家長學校教學形式要靈活多樣,根據不同年齡孩子父母的需求,可採用講座、報告、經驗交流、親子互動體驗活動等形式,進行分層指導,每學期每個年級至少上一次課。

  3、家長學校管理

  (1)要組織專業培訓和工作交流,不斷提高家長學校工作的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本學期家長學校全校性上課兩次,年級一次,各班不得少於四次。

  (2)家庭指導教師分工合作,每人承擔全校性講座一次。(講稿上交德育處)

  (3)班主任建立學員考勤考核制度。年級組進行目標考核。

  (4)學期(家長)結業時,容之要以適當方式進行考核、評比、表彰,並將考核成績及學習情況反饋到家長所在單位或社群,作為評優選先和“五好文明家庭”評選的參考。

  (5)學期末組織召開家長學校工作經驗交流研討會。對優秀的家長學員學校要及時總結、表彰和推廣。

  (6)爭創各類示範家長學校。

  四、家長會

  家長會要改變由班主任唱主角的“流於形式多、單向灌輸多、一味要求多”的“一言堂”的形式,倡導“以人為本”、“育人為主”、“尊重每一個獨立的個體”等新的價值觀、育人觀。

  1、家長會的任務:

  家長會是學校、班主任、任課教師和家長溝通的方式,它不僅僅是關注學生的成績,而更應該關注學生的成長,讓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

  ①向廣大家長宣傳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和法規,宣傳家庭教育的意義和作用,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指導家長認真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法律法規,切實承擔起法律賦予家長在培養教育子女方面的義務和責任;

  ②班級家長委員會要幫助和督促家長在培養教育子女中發揮其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生活中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教給他們做人的道理,以身示範,勝於言教,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子女觀和現代家庭教育理念。

  ③向家長傳播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方法以及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發展特點和營養保健常識,指導家長對子女實施道德教育、素質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

  ④引導家長應從更多的角度來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讓家長充分認識到孩子的優勢所在,既而發展孩子的能力,給家長指明學生最佳的發展走向。

  ⑤引導家長密切關注學生教育、教學工作的重點、難點及熱點問題,積極開展家庭教育理論與實踐的調查與研究,為學校家庭教育的開展和建設提出意見和建議。

  2、組織開展家長會工作的要求

  ①召開家長會,必須做到準備充分:計劃詳實、目的明確、中心突出、組織有序、時間選擇恰當。家長會力求全面,又重點突出;既講成績,又談不足;既有事例分析,又有理論闡述;既有商討,又要指導。

  ②各班應當成立家庭教育指導委員會,由3-5名家長組成,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委員會的作用,讓家長幫助家長,家長培訓家長。

  ③將尊重、平等、合作原則體現在家長會的全過程。學校、班主任要積極營造平等、民主的家校交流氛圍,在家長會上充分尊重家長,耐心傾聽家長的意見與建議,積極進行互動交流,在交流中探討,在探討中解決問題,使家校教育得以持續、健康、和諧地發展。

  ④家長會的內容和形式要不斷充實和創新。家長會是家校聯絡的交流平臺,學校應該充分利用有效資源,使家長會具有吸引力,讓更多的家長積極參與到學校教育活動中來,獲得他們的支援,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⑤家長會工作要建立制度規範。學校每學期不少於二次,建立家長會檔案資料,不斷完善長效機制。學校將家長會工作列入對到教師的考評當中,並注意發現典型,及時總結並大力推廣先進經驗,不斷提高家長會工作管理水平和家長會的質量。

  3、積極創新學生家長會的模式

  家長會切忌形式單一,只談學習,忽略了學生的思想、態度、情感等以及生活發展能力等。防止班主任一人講,家長做記錄,表揚一批,批評一批,從而導致部分家長對家長會失去了熱情與興趣。各班主任好要積極探索、創新家長會的模式,把家長會建成一座心與心之間溝通的橋樑。形式多樣、不拘一格。家長會有以下參考模式:

  ①活動式,讓家長參與教師、學生的活動,在互動的氛圍中相互溝通;

  ②交流式,就教育中的共性問題進行理論探討,或做個案分析,或開經驗交流會;

  ③對話討論式,就一兩個突出的問題進行親子、師生、教師與家長的對話;

  ④專家報告式,就學生入學後某個階段或某個共性問題,請專家做報告並現場答疑,以提高家長的教育素質;

  ⑤展示式,展覽孩子的作業、作品或學生現場表演等,讓家長在班級(學校)背景中瞭解自己的孩子;

  ⑥分類式,可根據不同的內容、型別,分別召開小型的家長會。

  五、家訪

  家訪是家長會的延續和補充,是對學生個案有針對性的研究和教育,是密切聯絡學校和家庭的一個重要環節。

  1、班主任每學期登門家訪數量原則上不少於10人次。對特殊學生要常訪、多訪。科任教師也要參與家訪工作,每學期要對所教學生登門家訪不少於10人次。

  2、家訪既要面向全體,又要突出重點。要堅持“六個必訪”,必訪家庭是:(1)經常違紀的學生;(2)學習成績明顯下降的學生;(3)家裡出現重大事件的學生;(4)學有潛力的學生、特長生;(5)學困學生、問題學生;(6)心理和情緒不穩定的學生等。要建立家訪登記制度,記錄教師家訪簡要過程、學生家庭和個人情況以及下步隨訪建議,以及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意見和建議等。

  3、家訪前,教師要精心準備,設計好家訪內容,確定家訪的目的,明確要解決的問題,事先要與家長取得聯絡,告知家長家訪時間,主動取得支援。

  4、家訪中,教師要注重宣傳教育法律法規。宣傳家庭教育觀念、教育方法;宣傳我市小學教育改革的政策、規定及做法;宣傳我市小學教育教學改革取得的成績;通報學校發展情況和學生在校表現情況;瞭解學生家庭情況,與家長共商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措施。家訪要以表揚為主,多提學生的優點,多鼓勵學生;講學生缺點,要注意語氣,以建議的方式表達。要尊重家長,耐心傾聽家長的介紹與意見,做到因人而異,因勢利導,切忌訓斥學生和家長。

  5、家訪中,教師要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為人師表,明禮誠信,言出必行,取得學生和家長的信任。堅決杜絕家訪中的不正之風,不得接受學生家長的宴請和贈禮,不得託請家長辦私事,不得發表有損學校和其他教師形象的言論。

  6、在建立和實施登門家訪,與家長見面溝通的基礎上,應根據條件和學生家庭實際,充分利用電子郵件、班級QQ群、電話、簡訊、信函等形式與家長保持經常、及時的聯絡。不得隨意一個電話、一張便條或一個口信便請家長到學校。

  7、家訪工作要建立制度規範。建立學校領導牽頭,班主任組織,科任教師參與的全員家訪制度。做到學校(班級)每學期有實施家訪的方案;家訪過程有記錄,建立家訪檔案;期末學校有檢查考核,並作為教師評優、評職的重要內容之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