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組教研工作計劃範文

綜合組教研工作計劃範文

  篇一:

  在上學期的基礎上,爭取在本學期綜合組教研工作有新的發展,在音、體、美各方面比上學期都能有更好的成績、活動開展得更加有聲有色。特結合本學期的新形勢及本校的新情況,借創教育強縣的東風,綜合組同語、數教研組一樣,攜全體教研組人員,對新學期作出如下新的教研工作計劃:

  一、 指導思想

  加大課程研究的力度,加強教研和科研相結合,以教研為載體,以科研為先導,聚焦“課程統整”,最佳化“統整指南”,促進我們綜合組全體教師“實施課程統整,推進二期課改”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水平。讓教研活動真正為提高教師課程實施能力服務。以此全面提高教師駕御課堂的能力。

  二、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全校有11個教學班,53位教職工,參與本教學組的人員有:鍾哲明、王世陽、王秋花、楊光、王林莉、王馨凌、王進東、王太義、王大林等人。由王大林擔任教研組的組長。

  本教研組將在校長及教導處的直接領導下開展教研活動。

  三、調動教研組成員開展教學教研工作

  1、組織本教研成員積極參加縣局舉辦的各種各類學習,只要是校教研處有名額關於綜合素質培訓學習的,我們都將動員積極參與。

  2、讓青年教師多鍛鍊,一是互相學習聽課、評課;二是學習有關資料雜誌,吸取理論養分;三是利用光碟觀看學習;四是讓青年教師生動開彙報課及公開課;五是老、中、青相結合,引導大家互相學習。

  3、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

  (1)美術方面,在全校範圍內由王進東老師主持開展書畫展,讓全體學生參與,各班評選出優秀作品,集中到校再評出作品中的精華,張貼到宣傳窗讓師生共同欣賞、互相學習。

  (2)音樂方面,由王林莉、王馨凌老師主持進行唱歌或跳舞訓練比賽,由各班選送歌手參加校比賽,並進行評比,評出優秀者。為學校準備人才有機會到縣裡比賽。

  (3)體育方面,由鍾哲明、王世陽、王大林老師抓好各班的廣播操訓練工作,在全校範圍內選拔人員組織體操隊,一起訓練參加縣級比賽。在全校範圍內選拔人員組織訓練籃球隊,同時組建校乒乓球隊,以興趣活動的形式進行。

  (4)楊光老師抓好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王秋花老師開展學校的電腦培訓工作。王太義老師抓好對學生英語的輔導。

  四、以校本教研為主要的教學教研實踐

  在校教導處的統一安排及指導下進行公開課聽課、評課。具體時間與開課執教者的落實安排如下:

  1、九月上旬以組織學習新課程標準的理論為主。綜合組各成員互相探討交流。

  2、九月中旬至十月下旬鍾哲明、王世陽、王大林老師分別《體育》方面的工作,特別是廣播操課後訓練工作,以及參加比賽。歡迎本校有關老師前往指導。或隨堂聽課、評課,展開研討。王林莉、王馨凌老師抓好音樂、舞蹈方面的訓練工作。歡迎本校有關老師前往指導。或隨堂聽課、評課,展開研討。

  3、十一月至十二月上旬由王進東、楊光老師分別上美術、品德公開課,請本校有關老師前往聽課、評課,展開研討。並抓好學校裡各項美術工作,歡迎各位老師前往指導。

  4、十二月中旬著力研討如何複習各門功課,制訂各科複習計劃。

  5、一月下旬組織各科期末考試,進行成績評定登記。

  五、對本學期的教學質量進行分析、並作全面的教學教研工作的總結,把成功的經驗給予推廣繼續,從失敗與不足中吸取教訓,力爭使本教研組的教研工作搞得更好。

  篇二: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綜合教研組將認真解讀、貫徹、落實教學工作計劃和工作思路,明確目標,理清思路,設計切實可行的措施,在學校教務處的指導下,有研究、有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二、 總體目標

  1、工作目標:建設具有高度凝聚力和戰鬥力的優秀教師團隊,有效發揮綜合組的優勢,努力做到目標清晰化,過程措施精細化,成果效益最大化。

  2、培養目標:注重學生習慣培養,在生活、學習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注重教師的教學措施和方法的研究,使學生樂學善學,培養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三、具體目標

  1、充分發揮教研組的教研功能,提高學科教師的教研能力和業務水平,杜絕不合格課。

  2、在學校、學部總體工作思路和工作計劃的基礎上,發揮各學科特點,有個性有特色地開展工作,爭創亮點,達到效果最大化。

  3、 抓好團隊精神文明建設,把教研組建設成為規範化、個性化的教研組。

  四、主要工作

  (一)教研方面

  具體體現在兩手抓:一、嚴抓學科教研活動,透過教研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學校每學期都會舉辦展示課活動,鼓勵新老教師積極參加,透過共同聽課評課,相互學習促進。同時透過此活動,發現組內的弱課,重點抓弱課,努力提高弱課質量。透過教研活動,也可發現組內的`典型課例,本學期我們將會注意典型課例的積累,把好課特色課及時錄製下來。二、抓好常規課堂教學管理,規範課堂教學,做到好課堂從基礎抓起。養成良好的課堂教學習慣,以良好的狀態隨時迎檢查。透過教研活動提高課堂質量。三、繼續探討“快樂教學”的教學模式。

  (二)常規工作

  1、嚴抓備課質量和課堂教學質量。

  2、突出教研組的教研功能,透過教研活動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為迎接檢查做好充分準備。

  3、抓好各學生專業隊伍的建設,逐漸完善和提高各專業隊伍的專業水平。

  4、做好成果預設,從學期開始就著手進行準備,把工作做到前頭,爭取更多的時間和更優質的成果質量。

  5、 繼續做好學生習慣培養,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和行為習慣。

  五、具體工作安排

  九月份:

  1、 教研組共同商討擬訂工作計劃,保證各學科工作開展目標方向統一,增強教研組凝聚力。

  2、 加強教研組精神文明建設。

  3、各專業隊伍進行前期建設,擴建或組建隊伍,並做好各項排練準備

  4、制定學科計劃和學科活動設計方案,把成果預設做在前面,有目標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為達到成果最大化這一目標打下基礎。

  5、各學科教師做好研究課、彙報課、評優課的準備,做好準備,全面開展第一輪的研究課活動。

  6、嚴抓學生的常規管理和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的培養。

  十月份:

  1、各學科繼續進行訓練。

  2、繼續嚴抓學生一日常規,讓學生的良好習慣成為學生的自然習慣。

  3、繼續開展教研活動,十月末以新教師的彙報課為主。

  4、協助學校搞好開放日活動。

  5、開展體育學科競賽活動。

  6、繼續加強教研組精神文明建設。

  十一月份:

  1、繼續開展教研活動,把教研活動作為教研組的主要工作來抓,不鬆懈。

  2、開展體育學科競賽活動。

  十二月份;

  1、各學科進入成果彙總階段。

  2、開展學科競賽活動。

  3、繼續加強教研組精神文明建設。

  一月份:

  1、 做好各學科期末收尾工作。

  2、 認真做好工作總結,進行經驗交流,為新學期的開始做好鋪墊。

  篇三:

  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及學校領導提出的具體要求,綜合組將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校本培訓為依託,夯實學科教研,強化隊伍建設,發掘師生潛能,繼續發揚全組齊心協力,有事大家共同承擔的優良作風,爭創學校優秀教研組。特制定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繼續深入推進新課程改革,繼續學習,組織培訓,反思討論,提高認識,強化素質,引導全組教師把新的教學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切實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輕負高質”的課堂教學目標,以小課題研究為切入點,不斷提高教育科研的實效性,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益。讓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得到真正的張揚和提升。倡導全體綜合組教師爭做新課程改革的“四有”新人,即:做一個有思考的人,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做一個有使用力的人,做一個工作有創新的人。

  二、 工作目標

  堅持“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促進教學方式最佳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思想,努力構建“輕負高質”課堂,落實“輕負高質”課堂教學指導意見,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1、建設具有高度凝聚力和戰鬥力的優秀教師團隊,有效發揮綜合組的優勢,努力做到目標清晰化,過程措施精細化,成果效益最大化。

  2、注重學生習慣培養,在生活、學習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注重教師的教學措施和方法的研究,使學生樂學善學,培養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三、主要工作

  1、嚴格依照學校學科教學常規要求組織教學,提前一天認真備課,做到按備課計劃組織教學,嚴抓備課質量(心中有目標、有完成目標的手段及方法)和課堂教學質量。

  2、每位教師認真上好、組織好和安排好每一節課,做到崗在人在,不做無效勞動(我們綜合組專用教室或場地多,很多課都在專用教室或場地上,要求在專用教室或場地上的課,學生一律在上課鈴聲響前到專用教室或場地集中,教師跟綜管理)。

  3、利用每雙週三上午的教研時間集中組織本組所有教師每人開設一節組級公開課或講座, 積極參加聽評課(講座)活動,每位教師必須聽全本教研組教師的課(講座),進行互聽,互評,做到取長補短,共同學習,共同進步。並做好書面資料的收集(教學設計或講稿、說課稿、評課稿)。

  4、抓好各學生興趣小組的建設,逐漸完善和提高各興趣小組的專業水平,(繪畫興趣小組、科技興趣小組、銅管樂興趣小組、田徑興趣小組、乒乓球興趣小組、籃球興趣小組、圍棋興趣小組)。

  5、加強自身學習,更新理念,積極參加各種學習和培訓。認真學習新課標。要求不僅掌握任教年級的目標,還要熟悉相關年級的階段目標,以便在教學中有機滲透,整體把握,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6、學校選派教師外出學習、培訓考察,縣級及以上的回校後整理教學實錄、專家講課稿等,在一週內上傳到綜合組部落格,並利用業務學習時間對組內教師進行培訓,傳達學習精神。產生一人學習,多人收益的效應。

  7、認真研究教材,積極開展實踐教學,在教學中反思,在反思中進取,把問題當課題,積極參加小課題研究,積累素材,積極撰寫教學論文,參加縣級以上各類教學論文評比。

  四、具體工作安排(略)

  篇四:

  一、指導思想:

  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為了更好的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課程與教學的需要,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需要。根據科學、資訊科技、小學英語等學科課程實施的要求,從實際出發,進一步加強課程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課堂教學效能感,樹立新的課程價值觀,以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為突破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健康及操作能力的發展,同時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與時俱進,爭創本教研組的特色。

  二、工作重點及要求:

  1. 認真做好新課程實驗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 加強組內教研,做好聽課評課工作,使組內教師課堂教學水平得以提高。認真備課,學習各學科的課程標準,提高備課質量,為上課做好準備。認真執行學校的上課、聽課制度,並透過聽課使本組教師在教學能力上有所提高。在課堂教學中,以新的課程改革精神為指標。改進教學方式,使本教研組的課具有自己的特點。教學要面向每一位學生,重視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幫助學生樹立信心,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

  3. 公開課:講課者交授課教案,教研組整理活動記錄,聽課教師要認真評課,對授課內容提出建設性意見。授課者要客觀地對待他人的意見和建議,並對授課內容做好記錄。

  4 加強教科研方面工作力度,並以論文或案例形式體現。

  5 要積極組織特長學生的培訓及各班的教學工作,力爭在本學期的科技作品展示比賽中取得佳績。

  6 要充分挖掘學生的動手、動腦的的實踐操作能力,多為有創作興趣的學生提供幫助,培養他們的製作技巧。

  7 資訊科技學科搞好正常教學外,讓學生多上機,多動腦,體現學科特色,充分利用好教學軟體,提高學生興趣。並著重特長生的培養,積極參加各種比賽。 8. 齊心協力團結協作。團結協作、形成凝聚力是教研組建設的前提。教研組的建設無論是在教育、教學還是學科活動,首先是要靠教研組各位老師的共同努力,只有互相幫助,團結協作,擰成一股繩,才能共同進取,搞好教研組的建設。

  9 正常開展教研活動,固定每學期活動次數;平時遇有問題就及時碰頭、相互討論、及時解決。教研活動專時專用,保質保量、內容豐富:每次都有專人負責主講及開設教研公開課,組織大家學習理論知識,收集交流教改資訊。相互學習、互相促進,切實運用現代化資訊科技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的運用,同時充分運用網路優勢,提倡組內教師上網學習。多學習、多研究、多探討,不斷學習,努力改進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更具生命力。

  三、 工作目標與任務:

  1. 端正教學思想,改變教育觀念,上好每門課程,教好每一節課。

  2. 科任教師認真研讀本學科的課程標準與教材,聯絡學生實際,探索教法,編寫好教案,上好每一節課。

  3. 編寫教案,課堂教學必須重視實驗操作指導,不僅要求學生會做實驗,還要注意安全指導。

  4. 課堂教學要體現開放性,鼓勵創造性,強調實用性。

  5. 每門課程的教學要落實養成教育,把養成教育貫穿到每一節課。

  四、 加強學習,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1. 各科任教師必須認真研讀本學科課程標準,用新的教育理念武裝自己的頭腦。

  2. 自我檢查反省,明白自己知識技能的工匠薄弱點,努力學習改進。

  3. 研讀本學科系列教科書,瞭解本學科各年級知識點的縱向發展聯絡及向其他科目橫向滲透情況。

  4. 教師之間相互學習,經常相互聽課,評課,汲取新的教學經驗,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五、 實施辦法:

  1.期初訂好雙學計劃,切實按計劃開展自修和教學活動。

  2. 自學過程中,要認真寫好讀書筆記。

  3. 落實周查制度,重查課堂教學及方法。

  4. 在學校的指導下,開展好教研活動。

  篇五:

  一、指導思想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本學期,綜合教研組將認真貫徹落實學校的教學工作計劃和工作思路,明確目標,理清思路,以教為本,設計切實可行的計劃,同時更新教學觀念,以教研促教學,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全面紮實開展工作。

  二、工作目標

  1、充分發揮教研組的教研功能,提高學科教師的教研能力和業務水平,同時杜絕不合格的課。

  2、繼續加強各學科教師之間的經驗交流,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和科研意識。

  3、注重學生習慣培養,在生活、學習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4、注重教師的教學措施和方法的研究,使學生樂學善學,培養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三、工作重點:

  (一)教研方面

  具體體現兩手抓:一、嚴抓學科教研活動,透過教研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水平。讓各科教師認真上好學校規定的達標課,鼓勵新老教師積極參加聽課評課,節數不少於18節,體    現相互學習促進。同時透過講達標課活動,發現組內的弱課,重點抓弱課,努力提高弱課質量,透過教研活動,也可發現組內的典型課。二、抓好常規課堂教學管理,規範課堂教學,做到好課堂從基礎抓起,養成良好的課堂教學習慣。透過教研活動提高課堂質量,努力達到無不合格課的要求。

  本學期在教研組方面較往年還有一個有利條件,就是組內的學科都壯大起來了,增加了許多專業教師。在教研活動中,由於力量的增強,教研活動會更專業有效。

  (二)學科活動

  綜合組是由多門學科組成的教研組,具有起自身特點。只有充分發揮教研組的綜合力量,才能最大程度上取得成果效益。這就要求綜合組必須是一個具有極強凝聚力和戰鬥力,齊心協力,致力於同一工作目標努力的一支團隊。基於此,綜合組各學科教師在開學初就認真學習學校的總體工作計劃和思路,在此基礎上積極思考並制訂了本學期教研組的主題“以愛育愛”的活動思路,並已經著手進行準備。以下是本學期綜合組學科的活動思路:

  1、結合備課,充分利用學校的多媒體教學平臺,組織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激發和保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不斷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2.英語課做到備三維目標。在瞭解學生的接受能力、認知規律,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的基礎上,因材施教,力爭達到最佳課堂教學效果。

  3、品德課加強賞識教育:從情感教育入手,融洽師生關係,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課堂上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態。以情感激勵等方式,不讓一位學生遊離於課堂之外。教師與學習特困生結成一對一幫教對子,經常性地給予幫助,使之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利用課餘時間多多關心學習困難生,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補缺補差,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4、科學課充分有效地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媒體,充實科學課堂,提高科學教學效果。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探索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充套件到課外,擴充套件到家庭和社會。

  5、體育課儘量使各班級陽光課外體育活動與體育課交替進行,更好地落實學生每天一小時陽光體育活動的規定,並將課間、課外體育活動的時間安排列入課表,作為法定形式。

  6、美術課要在美術活動中注重培養兒童的創造新能力。美術的美,來源於藝術的創造。科學的進行兒童美術教育方法可以促進孩子各方面能力提高,要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提高他們的創作能力又不增加他們的負擔,讓他們學得開心、愉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