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食堂學生用餐的管理制度(通用5篇)

學校食堂學生用餐的管理制度(通用5篇)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很多場合都離不了制度,制度一經制定頒佈,就對某一崗位上的或從事某一項工作的人員有約束作用,是他們行動的準則和依據。那麼制度的格式,你掌握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校食堂學生用餐的管理制度(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校食堂學生用餐的管理制度1

  為了進一步規範學生就餐行為,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就餐習慣,確保學生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加強加深教師服務學生意識,特制定本制度。希望全體師生共同遵守執行。

  一、值周護校領導教師分工及要求:

  1、值周領導要高度重視學生就餐行為習慣。以身作則,做好護校教師的分工,維持好學生就餐秩序,監督護校老師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監督學生安全有序用餐。值周領導必須在放學前五分鐘檢查門衛宿舍餐廳,及時處理不安全隱患,為學生安全舒心用餐創設良好的環境。

  2、三名護校教師至少提前2分鐘到學生餐廳。兩名教師必須認真清點各班就餐學生人數,準確記錄在學生用餐統計表中。一名教師在餐廳裡維持學生打飯秩序,杜絕插隊、擁擠和推搡現象,保證學生按序排隊自覺刷卡取餐,並及時處理突發事件。

  3、值周教師放學後做好教學樓和校園的巡邏工作:促使學生到餐廳按時用餐,制止學生吃泡麵吃垃圾食品或不吃飯現象,禁止學生買零食吃零食。

  二、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分工及要求:

  1、班主任要利用班會、主題班會、網路影片等多種形式加強學生飲食安全教育。積極宣傳並引導學生人人在學生食堂就餐,教育學生少吃或不吃零食,杜絕在校外用餐或吃泡麵現象。

  2、學期初班主任要統計好本班上灶學生人數並如實上交總務處。定期召開就餐學生會議,不定時地去食堂清點本班就餐學生,瞭解學生就餐情況;摸清吃泡麵學生和校外就餐學生,對他們要批評教育並要求定時返校就餐;班主任要本著對學校對學生負責,做好對家長、科任教師和學生的正面解釋和宣傳工作。

  3、班主任對生活委員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指導好生活委員週日下午以班為單位統一充飯卡的事項,生活委員督促並統計本班就餐學生每週衝卡的生活費,和班長一起代理學生如數衝卡。二是定期幫助生活委員組織就餐學生放學後排隊有序地進入餐廳打飯用餐,對跑步搶飯學生要給予批評教育,及時制止不良用餐行為,不斷促成學生自覺排隊文明用餐的好習慣。三是協助生活委員做好一週飯餐的意見或建議徵集,及時處理學生在用餐中得突發事件;週五下午一點前向總務處交回學生飯餐反饋單以及下週所需的菜譜。

  4、上下午最後一節課的老師要按時下課,積極幫助提醒生活委員組織本班就餐學生兩人一排整隊有序帶入餐廳,並做好籤名登記;督促學生及時就餐。

  三、學生就餐要求:

  1、各班學生必須聽從班主任老師的教育,服從生活委員的安排,下課後拿上自己的餐具自覺排好隊,由生活委員帶領整齊有序地進入餐廳。做到不奔跑、不大喊大叫、不用筷子敲打餐盤;進入餐廳自覺排好隊,不擁擠、不插隊、不推搡,自覺刷卡取飯。

  2、節約糧食,安靜專心用餐。做到不大聲喧譁、不在餐廳內亂跑亂竄,不偏食、不挑食、不亂倒亂扔剩飯剩菜,不把零食拿到餐廳去吃。儘量把飯菜吃完。

  3、就餐完畢,及時離開餐廳,不在餐廳裡逗留,禁止在餐廳追逐打鬧嘻戲。自覺將剩餘飯菜倒入指定的地方後,將碗筷洗乾淨並節約用水。

  四、獎懲辦法:

  1、各班學生就餐的秩序、人數和就餐率是每週被評為學風學紀優勝班級的依據之一,而且納入班主任考核之中。

  2、凡對學生就餐出力獻策的老師,將在績效工資考核中以一定比例給予體現。

  3、班主任:主要以各班就餐的人數和就餐率的實際資料為依據:按百分制計算,根據學生食堂實際情況確定每分價格。就餐人數和就餐率各佔50分,就餐率以50%為起點,每升高一個百分數為一分,低於50%該項為零分;就餐人數每次以總數為基礎分――50分,每少一人減一分,各次分數的平均分即為最後得分。兩項分數之和乘以每分的單價即為獎金。

  注:1、該制度從二零一一年秋季執行。

  2、早餐按《學生早餐管理辦法》執行。

  學校食堂學生用餐的管理制度2

  學生在食堂就餐,應自覺遵守食堂管理規定,自覺維護食堂秩序和公共衛生,做到有序用餐、文明用餐,養成良好習慣。

  1、就餐前學生必須在指定的地方排好隊,在老師的帶領下有序地進入餐廳,在指定位置就坐用餐。

  2、要養成良好的就餐習慣,要保持安靜,不喧譁不打鬧,不交頭接耳,不敲擊調羹、餐盤。

  3、飯前、餐後要洗手。用餐時不掉飯粒,不灑湯水,保持餐位清潔。要注意營養均衡,不挑食,不得將菜帶出餐廳便走邊吃。用餐後所剩的飯菜(骨頭等)必須倒在指定的餿水桶裡。

  4、餐盤放在指定地方,小心輕放,放整齊,不亂扔。愛護食堂設施,不得隨意挪動或損壞,若有損壞,要照價賠償。

  5、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節約用水、用電,適量新增飯菜,杜絕浪費。

  6、注意安全,不得靠近(貨運)電梯口,不玩電梯開關。小心地滑,不奔跑,禮讓弱小,上下樓梯靠右走。 尊重食堂工作人員,平時不得到餐廳玩。

  學校食堂學生用餐的管理制度3

  為了保證學生的用餐安全,營造平安和諧的校園環境,特制定學生用餐管理制度。

  一、就餐必須嚴格按學校規定的就餐時間、就餐地點進行用餐。

  二、用餐時間有序進入食堂。打飯菜自覺排隊,不得插隊或以大欺小。

  三、用餐時不準高聲喧譁、起鬨、敲桌碗等。提倡文明用餐,不爭、不搶、不跑,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

  四、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飯前洗手,飯後漱口,不吃生、冷或不衛生的食品。

  五、飯菜提倡“少打多添”,不挑食、不浪費,養成良好的節儉習慣。

  六、講究衛生,不隨地吐食物,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剩菜、剩飯。剩菜剩飯必須倒在指定的桶內。

  七、愛護公物,自覺保護食堂的一切設施,不在餐桌椅上刻劃;使用食堂的瓢盆桶,要輕拿輕放,以免損壞。要愛護餐具,用餐結束後到指定的地方小心輕放,不可故意損壞或人為地使餐具變形。

  八、尊重炊事人員勞動,服從炊事員管理,有意見透過正常途徑向學校反映,不得辱罵炊事員。

  學校食堂學生用餐的管理制度4

  為了培養學生養成良好而文明的就餐習慣,形成“文明有序、節儉衛生”的餐風,營造平安舒暢的校園環境,特制定學生就餐管理制度:

  一、各班按照學校規定的分年級就餐時間,走出教室後排好隊,有秩序去餐廳就餐,行進路上不得追逐打鬧。

  二、學生進入餐廳,以平常步履走向各售飯視窗,嚴禁在餐廳內跑動。

  三、遵守公共秩序,自覺按先後順序依次排隊買飯菜,相互禮讓。不插隊或找已排在前面的同學捎飯,不為他人帶飯菜。

  四、節約糧食,反對浪費。提倡“少打多添”,不浪費。注意營養均衡,不能挑食,要以吃飽為原則,絕不能喜歡吃就吃飽,不喜歡吃的就倒掉。

  五、保持就餐安靜,做到不喧鬧、不敲餐具,文明就餐。

  六、學生一律在餐廳就餐,不準將飯菜帶到餐廳外的其它場所。如有特殊情況(病號在宿舍等),須經學校批准。

  七、就餐完畢要將剩飯、剩菜倒進指定的容器內,保持飯桌地面整潔。餐具要文明地放進指定的回收桶,不可亂拋、亂扔。

  八、愛護公物,愛惜餐具。不準將餐桌隨便挪動位置,不得損壞餐具、餐桌椅及公共設施損壞。愛護餐廳牆壁,不準亂寫亂畫,保持餐廳美觀。

  九、保持地面乾淨,不能在餐廳隨地吐痰、亂扔物品、亂潑汙水。

  十、尊重食堂員工勞動。不與員工爭吵,對食堂存在的問題應及時向學校領導、班主任、值周教師反映,透過正常渠道妥善解決。

  學校食堂學生用餐的管理制度5

  學生食堂是學生生活的重要場所,也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視窗,為了維護食堂的公共秩序,加強食堂秩序的管理,以推進“文明就餐”的開展,特制定本規定:

  1、要求學生嚴格執行學校規定的就餐時間,按時就餐。

  2、遵守公共秩序,自覺按順序排隊打飯。做到不插隊,不敲擊門窗和餐具,不起鬨、不喧鬧,文明有序。不得強行霸佔就餐位置。

  3、學生進入餐廳,嚴禁在餐廳內跑動。

  4、學生一律在餐廳用餐,不準將飯菜帶到餐廳外的其他場所。

  5、尊重食堂人員的工作和勞動,服從學生社團“行為監督崗”和值日班主任管理,對食堂工作的意見要透過班主任和事務處反映,講究文明禮貌,不當面指責,不惡語傷人,不得以任何藉口與食堂工作人員頂嘴和吵架。

  6、就餐完畢要將剩菜剩飯倒入指定容器,不得倒在餐桌和地面上或留在餐桌上,保持飯桌、地面整潔。

  7、愛護餐廳的公共設施,不準將餐桌隨意挪動位置或挪用,不準腳踏餐桌。損壞公物者,按價賠償;故意損壞公物者或將公物帶出餐廳者,按章處罰,並視情節給予紀律處分。

  8、自覺維護食堂衛生。不隨地吐痰,不亂潑髒水,不亂拋髒物。

  9、愛惜糧食,計劃用餐,杜絕浪費,注意飲食衛生。

  文明用餐,從我做起。維護食堂秩序人人有責。對違反就餐規定、擾亂食堂秩序者,給予批評教育,情節嚴重者,將酌情給予紀律處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