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體育健康管理制度(通用19篇)

學校體育健康管理制度(通用19篇)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我們都跟制度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絡,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那麼相關的制度到底是怎麼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校體育健康管理制度(通用1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校體育健康管理制度1

  一、體育鍛煉必須適合學生的年齡、性別和健康的情況,堅持全面鍛鍊,促進身體的生長髮育。

  二、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定的體育活動,鍛鍊時間。

  三、每學期看體育課不少於4次,並及時填寫聽課筆記。

  四、進行體育鍛煉時,先要檢查使用的器械有無損壞,安放是否平穩,場地是否平整,沙坑是否鬆軟,周圍是否有障礙物。

  五、定期與體育組共同對運動場地和器材的安全進行檢查,並及時修繕和改進。對受外傷的學生要及時醫治,做好登記,必須保護好學生。體育教師必須提高業務素質,懂得日常外傷的處理衛生知識。

  六、對傷殘、體弱患病學生的病情記錄和醫療證明,要及時與體育組取得聯絡,並加以證實。

  七、上體育課時,要求學生做到:穿運動鞋,男生不能穿皮鞋、女生不得穿裙子,以防傷害事故。

  八、講究運動衛生。堅持運動前做好準備活動,運動後做好整理活動,飯前飯後不進行激烈活動。

  九、做好學生體質、健康、形態、機能的測量檢查和統計分析工作。

  學校體育健康管理制度2

  1.運動器材嚴格登記手續,每學期處、末各清點一次,做到心中有數。

  2.教學和訓練所使用器材由任課教師事先領取,用後如數歸還,器材進門,保管人員必須清點,發現損壞和丟失,查明原因,並登記入冊。

  3.課外活動所使用器材由各班體育委員持學生證按規定專案到器材室領取器材。

  4.所借器材必須按時歸還,逾期不還者,停借一次,嚴重者給予必要的處理。

  5.體育課或課外體育活動時,對有意損壞和丟失器材者,必須按器材的價格進行賠償。

  6.任何人不得將器材私自借給他人長期使用。

  7.原則上任課教師每人借用一塊秒錶,並負責保管,如有損壞,報教導處根據實際情況處理。

  8.跑鞋僅供運動隊訓練和比賽使用,對外一律不借。

  9.各運動隊的比賽服裝賽前一星期發出,賽後一週洗淨歸還。由教練員督促收回,如發現服裝有損失、損壞現象,查明原因,追究責任,嚴重者安價賠償。

  10.外單位借用器材,需經教導處批准,借條上有經手人簽名(並說明歸還日期),方可外借。

  11.妥善保管體育器材,經常維修器材延長使用壽命,保管室物品要存放整齊,保持清潔衛生。

  12.定期盤點器材,履行報損、報廢,保證帳物相符。

  學校體育健康管理制度3

  一、器材管理員全面負責全校體育器材及運動服和運動場地的管理。固定資產和其他體育用品一律入帳後使用,要做到帳物相符,定期對帳檢查。

  二、對現有物資器材要定期清點,分門別類,存放整齊,注意防火防盜,防黴變,搞好倉庫衛生。

  三、要定期對體育器材進行檢查和維修,確保教學與訓練的需要。

  四、為保證教學和訓練的需要,體育器材一般情況下不外借,特別是易損的物品和器材,如:釘鞋、服裝等。

  五、體育教學和訓練使用的器材,必須由任課老師負責借還,如有丟失,負責追回或令其賠償。

  六、凡需購置的體育器材,應有體育組保管室提出購置計劃,經體育組審查,由校長批准方可購置,一般每學期制定購置計劃一次。

  七、加強運動場地的管理,嚴禁各種車輛和外來人員進入場地,影響正常的教學與訓練。對場地和場地內的器材要按時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場地內不能堆放任何物品和建築器材。

  八、保管人員要以高度認真負責的精神,做好本職工作。

  學校體育健康管理制度4

  為了保障學生在體育課、體育活動過程中的安全,促使學生快,樂健康的開展有關體育活動,學校商量特制定如下制度:

  1、體育老師思想上首先應具有強烈的安全意識,高度重視體育課、體育活動課安全教育。

  2、體育老師在上體育課、組織體育活動時,每一節課均應嚴格按學校教學常規要求施行教學,課前應整隊前往操場,活動前應做好活動的準備動作,並強調安全防範有關要求,活動中體育老師應自始至終在場指導、監管。

  3、體育老師在組織學生活動之前,應認真檢查有關活動器材是否安全,嚴禁使用已損壞的可能導致學生意外傷害器材,如有器材被損應提前通知學校予以修理或更新。

  4、根據我校實際,體育老師在組織學生開展有關體育活動時(冬季三項賽長跑、踢毽、跳繩),必須在校園內進行。舉行校園體育節,領導小組、各班主任必須加強學生的安全保衛工作,如開展其他校外體育活動須經校長室同意方可。

  5、在體育課、體育活動過程中,如發生意外傷害,體育老師應迅速向學校報告,並啟動有關應急預案。

  學校體育健康管理制度5

  一、使用體育器材,必須遵守借用制度。

  二、體育器材專供師生教學與鍛鍊使用,原則上不借給私人使用。每次課前須由教師本人與器材保管員完成器材借用手續。教師須在“器材借還使用記錄”簽字後方可領取借用器材。不得安排或指派學生代替教師領取器材,學生未經許可不得進入器材室。教師有職責在自已的課時組織和管理好學生。

  三、為保證師生安全,體育用品只限在本校內使用,不得拿出校外。借體育用品,不得隨便轉借,以防弄錯丟失。下課後教師應把借出的器材如數歸還。如有損壞,屬於正常損壞的,不用賠償;如果是故意破壞或丟失應按器材的價格折舊給以賠償。

  四、班級日常活動借用器材,應按教務處安排的時間與專案進行,活動結束後應及時歸還。

  五、其他部門人員借用器材時,必須在負責器材室教師處登記方能借用。借用器材必須按規定時間還清,以免影響上課。

  六、學校運動隊借用器材與課堂教學使用同等,如有損壞或丟失,根據情況酌情賠償,並有記錄。

  學校體育健康管理制度6

  一、學校組織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及上體育課必須堅持“學生為本”、“健康第一”的原則,要充分考慮天氣、場地、裝置、器材等方面的安全因素。

  二、學生到校外參加體育考試,體育比賽或其它體育活動,視具體活動內容,必須有學校領導、體育老師、班主任等相關人員帶隊,並事先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三、體育老師每月對學校的體育設施、器材進行一次安全檢查,若發現不安全因素,要及時報告學校,學校要及時對體育裝置、器材進行維修或更新。

  四、體育教師上體育課要做到:

  1、上課集合整隊,記錄考勤,以防學生滯留。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2、合理安排運動量和運動強度,關注並妥善安排好體質較弱和特異體質學生。

  3、室外課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對服裝、鞋不符合上課要求的學生要求其予以更換。

  4、講明動作要領,做出動作示範,提出具體要求,注意事項等,並加強安全保護。

  5、發現有學生打鬧或做出危險動作,要馬上或制止。

  6、一旦發現學生身體有強烈的不良反應,要及時通知班主任和校領導,必要時立即送往醫院進行診治或搶救。

  學校體育健康管理制度7

  保管制度

  一、建立器材管理明細賬,做好賬物相符。

  二、根據器材的效能、形狀分類,擺放正氣。

  三、注意器材的通風及防火。

  四、定期檢查物品,對易耗物品及時辦理登出、報修手續。

  對丟失物品及時登記、報告工作。

  借用制度

  一、體育課上借用器材需由任課教師開據“器材使用單”並註明日期、節次、器材、數量等。

  二、課外活動學生借用器材要有記載,歸還是要檢查數量和有無損害。

  三、學校運動隊借用器材要有記載,如有損壞或丟失,根據情況進行批評教育或進行賠償,並有記錄。

  四、對學校教工借用器材,要履行登記手續,歸還是要予以登出。

  賠償制度

  一、教育學生愛護體育器材、裝置。得體育器材使用不合理,體育器材造成損害者,要進行批評教育。對有意破壞者,要根據損害成度進行賠償。

  二、借用體育器材丟失或損壞者,酌其程度予以一次性賠償。

  三、外界的體育器材丟失或損壞映照價賠償,並進行登記加以說明。

  學校體育健康管理制度8

  為規範課外體育活動,提高活動質量,保證活動安全,特制定學校活動制度如下:

  一、班主任職責

  1.按時帶領本班學生到指定地點集合。

  2.做好學生思想工作,提出嚴格要求,督促學生認真參加好活動課。

  3.及時和體育教師取得聯絡,安排好活動內容。

  4.負責檢查出勤情況。

  5.做好安全保護工作。

  二、體育教師職責

  1.體育教師按分管班級提前5分鐘到達活動場地。

  2.指導幫助體育委員帶領本班學生做好準備活動和素質練習。

  3.指導學生進行體育達標鍛鍊和學校競賽裁判工作,輔導弱勢學生進行體育鍛煉。

  4.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幫助保護。

  5.和班主任、年級部主任一起安排本年級的各項體育競賽活動。

  三、體育委員職責

  1.負責集中本班學生點名,記錄缺勤人數。

  2.帶領學生進行準備活動和身體素質練習。

  3.協助班主任負責借還運動器材。

  4.及時和班主任、體育教師聯絡,反映本班活動情況。

  學校體育健康管理制度9

  1.上課鈴響,班主任帶領本班學生按時整隊到操場集合,加強活動的安全教育。

  2.體育委員負責整隊,帶領全班學生做好準備活動。

  3.準備活動結束後,體育委員填寫器材借用清單,領取器材,並協助班主任組織好本班學生活動。

  4.活動課期間,學生要在指定場地上進行,不能亂竄亂跑,影響其他班級學生活動。嚴禁學生之間互相爭執、吵鬧甚至鬥毆。

  5.學生要愛護體育器材,不能損壞體育器材,對故意損壞者,視其情節輕重,給予批評、賠償等處罰。

  6.活動課期間,班主任要始終堅守在活動場地,負責活動安全,維護活動秩序。

  7.活動課期間,體育教師負責運動場整體活動秩序,輔導學生活動。

  8.活動中發生意外,應立即報告班主任和體育教師,儘量減少器材的損壞和人員的損傷程度。

  9.下課鈴響前2分鐘,各班應回到上課集合地點整隊,由班主任進行小結,體育委員送還器材。

  學校體育健康管理制度10

  1、上課前,任課教師應將所需器材開一清單交保管員或提前10分鐘和保管員聯絡。保管員應在課前準備好所用器材,任課教師或體育委員一次領出,並立刻檢查器材的安全效能。課中學生不得再領器材。體育課結束後,教師應積極組織學生將器材清點好,及時、如數歸還器材室。

  2、課外活動,各班體育委員憑體育器材出借卡到器材室領取有關器材,活動結束後應立即歸還,經清點無誤歸還出借卡,無出借卡者一律不予出借。

  3、運動會或體育節需借用器材的班級或者個人,必須由班主任出具借條,體育教師簽字,管理員方可將器材借出。使用完畢應及時歸還。

  4、外單位借用器材,要經過分管主任、體育教研組長同意,方可到器材室履行借用手續。

  5、人人要愛護運動器材。借出器材若有損壞、遺失,必須照價賠償後,管理員方可將出借卡歸還。未作賠償期間,停止借還運動器材。

  6、地溼、陰雨天氣,運動器材不外借。

  學校體育健康管理制度11

  體育課是在校學生的必修課。在體育運動中會遇到許多突發事件,體育活動與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而體育運動與安全防範又是息息相關,隱患無時無刻都存在著。為防患於未然,體育教研組作為安全防範的重點部位,須遵守如下制度:

  一、課前認真檢查教學場地和器材;瞭解並掌握學生的身體狀況(有無嚴重疾病如心臟病等),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視情況酌情處理。教師在進行教案編寫及備課時要能充分體現出安全措施。

  二、課中時刻把安全放在首位,認真做好每次課的安全措施,特別是容易出現意外傷害的專案。

  三、在組織學校大型體育活動如運動會、足球賽等時,要事先做好安全應急預案,並與相關部門彙報,備案待查。

  四、在進行課外體育活動時若有意外事件發生,值班教師視情況的傷害程度,酌情處理;情況嚴重者立刻送醫院急救治療。

  五、體育器材保管室為禁菸區,注意關閉電源。

  學校體育健康管理制度12

  1、入室必須按管理員要求換好運動鞋,否則管理員有權拒絕任何人在室內活動。

  2、活動課課前教師要認真檢查器材,發現問題及時與管理員彙報。

  3、活動課必須按要求進行活動,並注意師生安全。

  4、活動課後老師要組織學生搞好衛生,關好門窗和電源,管理員檢查合格,經允許後方可離開。

  5、室內器材一律不準外借,特殊情況經校長批准。

  6、本校師生借用器材,管理員要認真填好借用記錄。

  7、任何人不準帶外來人員在體育室內活動。

  8、任何人不準在室內吸菸。

  9、愛護室內的設施和各種器材,如有丟失或損壞按價賠償,並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10、室內要保持衛生清潔,器材擺放整齊規矩。

  11、體育室是專室專用,如有特殊用場需經校長批准。

  12、師生必須在學校規定時間內活動,其他時間一律不準開放。

  13、發現問題及時上報。

  學校體育健康管理制度13

  1.體育教師保管員應忠於職守,堅持原則,愛護器材,自覺遵守器材管理制度。

  2.場地、器材實行責任制,由體育教師專人保管。因保管不善造成損壞、丟失,應按價賠償。如果發現場地、器材損壞,及時上報後勤及有關領導,進行維修和補充。

  3.體育器材必須登記造冊,由總務處、體育教研組長、器材保管員分別儲存。定期檢查品種、數量,發現損壞、丟失,應及時查明原因,認真處理。

  4.領取器材時,要實行登記簽名制度。體育教師領取、使用器材後要及時歸還。若有學生不慎將器材丟失或損壞,應由肇事人按價賠償,並給予批評教育。

  5.其他教師或工作人員借用器材,需由體育教研組長及保管員的簽字同意。丟失或損壞照價賠償。

  6.器材室要經常保持乾燥、通風、整潔,放置合理,不得隨意亂扔器材,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7.經常保養運動場地,維修器材。若需大型維修,則由體育教研組長寫出書面申請,經領導批准後進行

  學校體育健康管理制度14

  1、學校各項體育器材,分類擺放,造冊登記,專人管理。

  2、教師上課所用器材,需辦理登記手續,課後原數歸還,放回原處。未經體育室管理人員的同意,不準任何人進入室內拿取體育器材。

  3、課餘時間需使用體育器材時,應辦理借用手續,並按時送還,如有遺失損壞,追查責任並按價賠償。

  4、體育器材及場地設施器械,任何人不得隨意損壞。違者,一經發現,追究賠償責任。

  5、每學期應對體育器材進行一次全面查點、維修。逐年購置和自制體育器材,保證達到上級規定的器材標準。

  6、搞好室內衛生,保持室內整潔。

  7、注意安全,做好防失、防火、防盜工作。

  8、體育器材室應懸掛《體育器材室安全管理制度》、《體育器材借用登記制度》,建立《體育器材借用登記表》。

  學校體育健康管理制度15

  1、加強體育運動安全教育,使學生了解造成運動傷害的原因、後果及預防措施,掌握自我監督和預防傷害事故的方法,進行科學的.鍛鍊。

  2、體育教師及有關老師要全面瞭解學生身體素質基本情況,適應個別差異,加強個別指導。

  3、要做好準備和整理活動,運動量要適中,重視做好體育活動中的保護工作。

  4、要加強組織教學和紀律教育,保證體育活動有序進行。學生因病等請假必須履行手續。

  5、學生穿著要符合鍛鍊要求,如穿運動服和無跟軟底鞋。不戴帽子和圍巾,身上不要佩帶金屬徽章、別針、小刀和其他尖利或硬質物體等。

  6、校內運動會時,不要隨意站在跑道上,不來回穿越跑道或投擲場地。不參加比賽的學生不得接近賽場,應在指定地點有秩序的觀看比賽。

  7、體育教師應定期檢查學校的體育活動場地和器材,及時發現和消除隱患。

  8、體育器械,非老師許可,嚴禁私自玩耍。

  學校體育健康管理制度16

  1、學校藝術體育器材面向師生開放,充分利用裝置資源,提高器材的使用率,全心全意為教育教學服務。

  2、器材要分類、編號、建卡、入賬。定期對賬,做到賬物相符。器材室應設有借用、維修記錄。

  3、要根據器材其特性合理存放、定位上架。保持室內乾燥、整潔。

  4、課前,教師應填寫借作通知單,管理人員提前準備好有關器材,按規定借用。事及時如數歸還。

  5、班級課外活動何時用器材要填寫借用記錄,按時歸還。師生個人借用,需填寫用記錄,用完歸還。器材如有損壞、丟失,應查明原因,按規定處理。

  6、愛護藝術器材,使用時輕拿輕放,避免損壞。對易產生安全隱患的器材,要嚴格管理,確保師生人身安全。如:鐵餅、鉛球、標槍等。

  7、對器材和體育場內的設施要經常進行保養、維修,及時做好維修記錄。做好各種防護工作。

  學校體育健康管理制度17

  1、健全體育器材、物品登記造冊,存放、管理使用的制度。

  2、做到安全使用體育器材。每學期要進行一、兩次清點損壞的器材和修補器材。

  3、體育器材及場地設施器械,任何人不得隨意損壞。違者,一經發現,追究賠償責任。

  4、未經體育室管理人員的同意,不準任何人進入室內拿玩體育器材。

  5、教學班所用教學器材,由體育幹部協同體育教師在體育室領取。課後,立即送回體育室。

  6、各班級活動課,借用體育器材,由班主任或班幹部到體育室領取,課後,立即送回體育室。

  7、個人借用體育器材,經同意,辦理借物的手續後才借給,須按時送還。

  8、不是活動課時間,一律不借出體育器材。任何人不得將器材帶離學校,違反必究。

  9、體育器材是學校體育教學、訓練的工具。人人要愛護。希全體師生遵守本室制度

  學校體育健康管理制度18

  一、體育器材必需有專人管理。未經許可,外人不得擅自進入體育器材室。

  二、按配備標準和教學要求,及時申購器材及裝置,保證教學正常進行。

  三、體育器材及裝置入庫,要憑單據及時登記,做好帳冊管理,每年年底調整一次,做到帳物相符。

  四、體育器材及裝置原則上不向校外出借。特殊情況必須經學校主管部門批准,辦理手續,並按時歸還。

  五、日常管理中,做好防潮、防黴工作。

  六、做到定期保養、及時維修。如有損壞應及時填寫“體育器材及裝置損壞報告單”,按有關規定報損。保持常用器材、裝置完好無損。

  七、根據教學安排,及時做好準備工作。師生借用,做好借用記錄。

  八、保持室內整潔有序,不準存放其它無關物品。

  九、做好安全防範工作,定期檢查漏電保護器、等安全裝置,下班前關閉水、電總開關和門窗。

  學校體育健康管理制度19

  1、體育活動,實行誰組織誰負責的原則。老師組織學生體育活動,要認真檢查體育裝置,對已損壞,不符合要求的裝置,嚴禁學生使用,並及時報修。

  2、開展活動前必須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講明活動要令,做好示範、指導、防護工作。

  3、老師不得指導學生開展有危險性的活動,學生不準離開老師自行開展有危險的活動。

  4、活動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相互幫助的作用,保護措施要切實有效。

  5、在體育活動中老師有組織、指導的責任,因組織指導過錯造成學生身體傷害事故老師要負責任。學生不聽指揮,擅自活動造成的身體傷害事故,則應由當事人自負全部責任。

  6、體育教育管理部門對校內的體育活動器材、裝置、場所,應經常進行安全檢查,發現損壞的要及時修復更新,確保學生體育活動安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