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臨時隔離點制度(精選12篇)
學校臨時隔離點制度(精選12篇)
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我們都跟制度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絡,制度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範。相信很多朋友都對擬定製度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校臨時隔離點制度,歡迎大家分享。
學校臨時隔離點制度 篇1
為切實把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實處,特制定本制度。
—、對隔離室實施嚴格管理,公司董事長為第—責任人,分管領導、部門負責人為直接責任人。
二、隔離室為臨時隔離有發熱症狀的員工專用房間,非工作人員不得擅自進入。
三、隔離室在疫情未解除之前,不得臨時挪作他用。
四、每天開窗通風,以保證室內的空氣流通。
五、工作人員進出隔離室前必須按規定做好個人防護,不得穿便服出入隔離室。
六、隔離室設施、裝置與物品必須由專人負責保管每日做好登記驗收。
七、隔離室每天必須按規定進行消毒,醫療廢棄物和生活垃圾必須按有害垃圾正確處理,不得隨意丟棄。
八、工作人員在下班前必須檢查各項設施裝置是否正常,門窗是否鎖好。
九、對隔離室使用和管理情況及時登記、留檔備查。
學校臨時隔離點制度 篇2
1.隔離室位置應相對遠離人員密集的地方,通風、採光、保暖設施齊全。
2.開窗通風,以保證室內的空氣流通。
3.對隔離室的空氣、環境物體表面實施常規的消滅菌工作,並做好消毒記錄。
4.建立《隔離登記冊》並做好記錄。
5.室內不能同時隔離兩個以上病種的患病或疑似人員。
6.隔高室物品專用,醫務人員負責對隔離室進行消毒、保潔,做到物品擺放整齊,無雜物、無汙染、無安全隱患。
7.隔離室消毒藥物由醫務人員負責管理。
8.防控應急隔離小組成員進入隔離室前必須做好個人防護,不能穿便服進入隔離室,離開時脫下防護衣物,在隔離室門口封存,並做好衣物和手部的消毒。
9.用有效氯500- 1000mg/l消毒液消毒地面和牆壁擦拭床、桌椅和患病者接觸密切的物件。
10.臨時隔離觀察患者在患病期間必須住院或居家隔離治療;隔離治癒後,須有醫院證明,方可解除隔離。
學校臨時隔離點制度 篇3
1、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設定專門的隔離室。
2、隔離室要陽光充足,不陰暗潮溼,光線明亮、通風、室內有防署保暖設施,流水洗手設施。
3、隔離室由醫務人員負責管理,要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和一日工作常規。
4、嚴格按照衛生部門的要求配備專職醫務人員。
5、隔離室按照衛生保健要求需配備藥櫃、觀察床、桌椅、視力燈、消毒燈、體重稱、身高計、量板、藥品、消毒液等物品,並由醫務人員負責管理,有出入登記記錄。
6、隔離室內設隔離室時,需隔離到位,封閉隔斷,保證不交叉汙染。醫務人員進隔離室時,需穿隔離衣,出來時脫下襬在隔離室門口封存。
7、隔離室內須有專用隔離床和被褥,不得隨便挪用。配有隔離床,汙物桶等。
8、非保健人員不得隨便進入隔離室。上班時不得在保健室整理財產物品、藥品、臺帳,下班前檢查門窗、水電是否關好。
學校臨時隔離點制度 篇4
一、隔離點管理制度
(一)隔離點由學校防控辦負責監管,後勤中心(校醫院)負責使用期管理。隔離點停用期間由防控辦指定專人對隔離點管理和維護,保證隨時能夠啟用。
(二)隔離點標識醒目,啟用期間,除了隔離人員及相關工作人員外,其餘人員未經允許不得進入。
(三)隔離點隔離物件:身體健康而因疫情防控需要暫時居家隔離又沒有居家隔離條件的學生和外、臨聘等人員。因疫情需要集中隔離的人員不適宜接收到學校隔離點。
(四)進入隔離點進行健康觀察前需由被隔離物件所屬單位報請防控辦和校醫院稽核同意方可進入,隔離期滿由隔離物件所屬單位提出申請,校醫院稽核簽字蓋章後解除隔離。對健康觀察物件提出健康觀察需報請防控辦和校醫院審批,任何人不得私自要求對學生或其他人員進行隔離觀察。
(五)學校要重視隔離點的建設和維護,兩校區都要設立隔離點,做到隨時能夠啟用。如因特殊原因需要啟用其他場所隔離時,所有隔離區管理歸口到防控辦和後勤中心(校醫院),按照相關要求進行統一管理。
(六)居家健康觀察主要責任人是被隔離者本人,入住隔離點後要聽從管理人員安排,要熟知自己居家觀察要求及隔離期限,每天自測體溫至少兩次並按要求彙報,有任何不適隨時彙報。居家健康觀察期間做到足不出戶,單人單間,不能互相串門聊天,出房門要戴口罩,如只有公用衛生間要錯開使用,設定提示牌,使用時將提示牌翻轉為“廁所有人”,以提醒其他人。日常生活儘量自理,生活必需品或飲食遞送由管理員放在指定位置自取,儘量減少人員接觸。每天定期開窗通風,適當鍛鍊,充足睡眠。
(七)健康觀察人員只能帶基本日用品進入隔離區,愛護隔離區公共設施,每天自我整理好房間,保持環境乾淨整潔,配合管理員做好房間消毒。離開時要整理好房間,個人物品消毒後帶離。
二、隔離點工作人員職責
(一)校醫院職責
1、校醫院負責稽核隔離物件是否需要隔離,提前聯絡隔離點工作人員做好接收準備,制定隔離期間核酸檢測計劃,根據相關要求聯絡並督促隔離物件按要求及時做好核酸檢測。
2、全面掌握隔離物件隔離原因及健康狀況,對隔離物件進行健康宣教和隔離期間的健康觀察,心理疏導等,指導隔離物件測量體溫至少每天2次,透過金山文件實時填報相關資訊包括健康碼、核酸檢測結果及體溫等。隔離期間若出現發熱、咳幹、乏力、咽痛、嗅覺(味覺)改變等不適症狀,要及時聯絡120閉環轉運至發熱門診診治。
3、指導工作人員做好自身防護,嚴格按清潔區、潛在汙染區、汙染區分割槽管理,督促管理員定時做好環境清潔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4、根據相關政策及防控辦的要求掌握隔離期限,達到解除隔離條件後,聯絡隔離物件所屬部門,按照程式辦理解除隔離手續。及時通知管理員解除隔離,並做好隔離房間的終末清潔消毒工作。
5、督促並指導管理員為隔離物件提供熱情周到服務,盡力滿足隔離物件基本生活需求,讓隔離物件安心度過隔離期。
(二)隔離點管理員職責
1、對入住人員的房間進行合理安排,並時刻掌握動態情況。
2、熱情接待隔離物件入住並做好登記,指匯入住人員掃碼進隔離工作群便於聯絡溝通,為入住人員介紹環境及隔離期間服務措施,讓隔離人員感覺到家的溫暖,從而安心度過隔離期。
3、負責為入住人員透過無接觸方式遞送生活必需品、膳食等,盡力及時滿足入住人員各種生活需求。
4、在做好個人防護的條件下,做好環境的清潔、衛生及消殺工作以及隔離人員撤離後做好登記及房間的終末消毒,為接收入住人員做好準備工作。
5、根據需要提前請領防疫物質及其他生活必需品,負責保管維護隔離點各種設施裝置正常運轉,報修等。
6、每天17點前將隔離區所有垃圾噴散84液後紮緊,隔離人員所有醫用垃圾用黃色專用垃圾袋套裝,指定專人負責運回醫院作為醫療廢物處理;其他生活垃圾用黑色垃圾袋裝好,由後勤中心物業服務部負責處理。
7、每天21點前負責在隔離工作群彙報當天人員出入、入住人員總數等情況,以及上傳衛生、消殺等情況,供防控辦及時掌握隔離區情況。完成防控辦及校醫院交辦的其他工作。
學校臨時隔離點制度 篇5
1、對有發熱、發燒、咳嗽等症狀,疑似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的師生,自發現時起至家長或醫療機構接走前,須在留觀室留觀,留觀室病人需戴口罩。
2、留觀人員必須服從學校的安排,有事外出,必須徵得到老師同意。
3、除留觀人員外,其他任何人不得在留觀室內滯留或休息。
4、對留觀人員要及時給予關心,穩定其情緒。
5、留觀室管理人員嚴格按照消殺制度,對留觀室室內外及所有物品進行定期消毒處理。
6、留觀人員離開後,清潔人員在嚴格做好自我保護的情況下,使用含有效氯 2000mg/L 消毒液對內外及所有物品進行徹底消毒並開窗通風。
7、確需留觀隔離的人員,必須服從學校(園)新冠肺炎領導小組做出的留觀決定,對不服從管理者,將作出嚴肅處理。
學校臨時隔離點制度 篇6
1、隔離室為臨時專用房間,外人不得擅自進入 。
2、進入和離開隔離室的所有人員必須按要求做好登記,填寫在隔離登記表中。
3、進入隔離室時必須更換外衣,不能穿便服進入隔離室。出來時脫下襬在隔離室門口封存。
4、隔離室設施與裝置由隔離室負責人保管,不得丟失。
5、隔離室每天都要按規定進行消毒。
6、隔離室負責人每天檢查門窗、保障通風。
7、出現發熱,咳嗽,胸悶等突發情況要及時向校長報告。
8、被隔離者要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學校臨時隔離點制度 篇7
1、有專用保健室、觀察室,保健用品專用。
2、幼兒園內的'餐具、毛巾、玩具、便器和室內空氣等必須按“消毒隔離工作常規“定期進行消毒處理。
3、幼兒園內的兒童活動室、臥室、廁所、營養室、隔離室、觀察室,應採用含氯消毒劑每日一次預防性消毒。
4、幼兒園發生傳染病或在醫學觀察期間,應根據不同病種及時嚴格地做好消毒隔離工作,消毒方法按“消毒隔離常規“要求進行。5、幼兒一人一巾一杯一餐具,一用一消毒,大便便盆亦一用一消毒。
6、幼兒園的環境、物體表面、空氣等消毒均應符合衛生標準。
傳染病消毒隔離制度:
1、幼兒及工作人員患傳染病立即隔離治療,所在班級徹底消毒,患者待隔離期滿痊癒後,經醫生證明後方可回園。
2、採取早預防、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等綜合措施。
3、控制傳染源
(1)、根據傳染病流行病史、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對病人及早作出正確診斷和及時治療,採取有效措施隔離病人,及時登記上報。病源攜帶者亦應及時隔離並治療。
(2)、對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及適當管理,在觀察期內不併班、不升班、不收新生、不轉園。
4、切斷傳播途徑
(1)、配合防疫部門對托幼機構的環境及各種物品進行終末消毒或隨時消毒,以殺滅可能存在於外界環境中的病原體。
(2、)針對傳染病的傳播途徑,採取有效措施,如加強飲食衛生以預防消化道傳染病,消滅蚊子等媒介昆蟲以預防蟲媒傳染病,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或進行空氣5、保護易感兒童
(1)、掌握易感兒名單,傳染病流行季節加強晨間檢查及全日觀察,並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如被動免疫或藥物預防。
(2)、合理安排幼兒生活,提供平衡膳食,加強戶外鍛鍊,提高幼兒對疾病的抵抗力。
四、傳染幼兒的排洩物和分泌物,必須經過消毒淨化再排入下水道。
六、保健人員進隔離室必須穿上工作服、隔離衣,戴工作帽和口罩,接觸患病幼兒後,應及時洗手。
學校臨時隔離點制度 篇8
一、早晨來園開窗通風。
二、傳染病流行季節或班中有傳染病發生時每日下班後開紫外線燈一次,每次半小時;其餘時間每週五一次,每次半小時。
三、毛巾:洗淨後放熱力消毒櫃消毒,消毒後晾曬,每日一次。
四、水杯:每日先在一池中清水清洗,再二池洗滌劑清洗,再將洗滌劑清洗乾淨後在三池中用100mg/L的消毒液浸泡4分鐘,而後在四池中用流動水清洗徹底乾淨後,放消毒櫃內消毒。在消毒櫃內消毒時要求水杯口朝下,做到水杯裡外無汙漬、奶漬,水杯沿無鏽漬。
五、餐桌消毒毛巾:每餐前用專用毛巾浸泡在100mg/L的消毒液中後應用。
六、抹布:每日用100mg/L的消毒液清洗消毒,懸掛晾乾。
七、桌面:每餐前用清水擦拭,然後100mg/L的消毒液消毒,4分鐘後再用清水擦拭乾淨。
八、門把手、水龍頭:用蘸有清水抹布先擦拭,再用蘸有100mg/L的消毒液的抹布擦拭,而後用蘸有清水抹布擦拭。
九、廁所:隨時沖洗,每日用100mg/L的消毒液消毒一次。
十、玩具:每週五用1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分鐘後清水刷洗。
十一、梳子:每週五用100mg/L的消毒液浸泡4分鐘後清水刷洗。
十二、圖書:每週五在陽光下爆曬。
十三、拖鞋:每週五用100mg/L的消毒液浸泡4分鐘後清水刷洗。
十四、床單枕巾:每月最後一個週五由幼兒家長拿回家清洗。
十五、被褥:每月底日光爆曬一次,用紫外線燈消毒二次。
十六、個人衛生:餐前老師用流動水及香皂,按照六部洗手法水洗手,平時勤剪指甲、勤洗頭。
十七、消毒用毛巾及墩布專用,不得他用。
學校臨時隔離點制度 篇9
(l)養殖場生產區和生活區分開,入口處設消毒池,設定專門的隔離室和獸醫室。養殖場周圍要有防疫牆或防疫溝,只設置一個大門人口控制人員和車輛物品進人。設定人員消毒室,人員消毒室設定淋浴裝置、燻蒸衣櫃和場區工作服。
(2)進入生產區的人員必須淋浴,換上清潔消毒好的工作衣帽和靴後方可入內,工作服不準穿出生產區,定期更換清洗消毒;進入的裝置、用具和車輛也要消毒,消毒池的藥液2~3天更換一次。
(3)生產區不準養貓、養狗,職工不得將寵物帶入場內。
(4)對於死亡畜禽的檢查,包括剖檢等工作,必須在獸醫診療室內進行,或在距離水源較遠的地方檢查,不準在獸醫診療室以外的地方解剖屍體。剖檢後的屍體以及死亡的畜禽屍體應深埋或焚燒。在獸醫診療室解剖屍體要做好隔離消毒。
(5)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若確實需要引種,必須隔離45天,確認無病,並接種疫苗後方可調人生產區。
(6)做好畜舍和場區的環境衛生工作,定期進行清潔消毒。長年定期滅鼠,及時消滅蚊蠅,以防疾病傳播。
(7)當某種疾病在本地區或本場流行時,要及時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並要按規定上報主管部門,採取隔離、封鎖措施。做好發病時畜禽隔離、檢疫和治療工作,控制疫病範圍,做好病後的淨群消毒等工作。
(8)本場外出的人員和車輛必須經過全面消毒後方可回場。運送飼料的包裝袋,回收後必須經過消毒,方可再利用,以防止汙染飼料。
(9)做好疫病的接種免疫工作。衛生防疫制度應該涵蓋較多方面工作,如隔離衛生工作,消毒工作和免疫接種工作,所以制定的衛生防疫制度要根據本場的實際情況儘可能地全面、系統,容易執行和操作,做好管理和監督,保證一絲不苟地貫徹落實。
學校臨時隔離點制度 篇10
1、幼兒園設立保健藥箱,兒童及工作人員患傳染病,應立即隔離治療,所在班要徹底消毒。患者待隔離期病痊癒後經醫生證明方可回班。
2、對患者專人護理。仔細觀察,按時服藥。
3、對患傳染病幼兒所在班以及與傳染病患者有接觸的幼兒都要進行檢疫、隔離、觀察。檢疫期間,不收新兒童,園內兒童不混班不串班,檢疫期滿無症狀方可解除隔離。
4、幼兒離園一個月以上,或外出返園時,應向家長詢問有無傳染病接觸史。並要經醫務人員重新檢查,方可回班。未接觸傳染病的要觀察兩週、有傳染病接觸史的待檢疫期滿後方可回班。
5、工作人員家中及幼兒家中,發現傳染病時應報告園領導,採取必要措施。
6、若在使用過程中發生中毒事故,應立即將中毒人員送往醫院,並採取現場控制,通風並疏散人員。
7、實行嚴格使用
(1)嚴格按照消毒劑配置程式進行配置、稀釋,在使用過程中做好必要的身體防護。
(2)不得將消毒劑隨意攜帶、私自使用。
(3)不得在有人情況下使用消毒劑,更不得對著人進行噴灑。
(4)不得在食堂操作間、食品儲藏室使用過氧乙酸,更不得對著食品、貴重物品、金屬表面進行噴灑。
(5)嚴格按照消毒劑操作程式進行密封噴灑,作用30分鐘後開窗通風。
學校臨時隔離點制度 篇11
一、環境衛生
1、要建立健全室內外環境清掃制度。每天一小掃,每週一大掃。分片包乾,定人、定點、定期檢查。要消滅蚊、蠅、鼠、蟑螂等害蟲。
2、幼兒玩教具要保持清潔,定期消毒、清洗。
3、經常開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室內要有防蚊、防蠅、防暑、防寒設施。
4、廁所要清潔通風,定時打掃並消毒。兒童用的便盆,每次用後要立即傾倒,刷洗乾淨,每日用消毒液浸泡。三歲以上幼兒要提倡用蹲式廁所。
5、幼兒桌椅高度應符合要求。
6、對患傳染病的幼兒所在班和與傳染病患者接觸過的不混班,不串班。檢疫期滿後無症狀者方可解除隔離。
7、幼兒及工作人員患傳染病應隔離治療,所在班要徹底消毒,患者待隔離期滿痊癒後,經醫生證明方可來園。
8、幼兒離園一個月以上或外出(離本市)返回時,應向家長詢問有無傳染病接觸史。
9、工作人員家中及幼兒家中發現傳染病人時應及時報告園領導,採取必要措施。
二、個人衛生
1、幼兒每人二巾二杯,日常生活用品專人專用,做好消毒工作。
2、幼兒飯前便後洗手,早晚用流動水洗手和臉,經常保持清潔。
3、飯後要漱口,教育幼兒養成早晚刷牙的習慣。
4、定期洗頭和洗澡,保持服裝整潔,衣服被褥床單要勤洗勤曬。
5、保護幼兒視力,室內要注意採光。看電視一次時間不宜過長,看時不要離的太近。電視機安放高度要適中。
6、工作人員要保持儀表整潔,勤洗頭洗澡,勤剪指甲,飯前便後和開飯前用肥皂洗手。
學校臨時隔離點制度 篇12
一、環境衛生
.建立健全室內外環境清掃制度,每天一小掃,每週一大掃,分片包乾,定人、定點、定期檢查。
.幼兒玩教具要保持清潔,定期要消毒、清洗。
.經常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陽光充足,冬天也要定時開窗通風換氣,室內有防蚊蠅、防暑裝置。
.廁所清潔通風,定時打掃並消毒。
二、個人衛生
.幼兒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專人專用,做好消毒工作。
.幼兒飯前便後要洗手,用流動水或乾淨水洗手和洗臉,經常保持清潔。
.飯後漱口,教育幼兒養成早晚刷牙的習慣。
.要求幼兒每週剪指甲次,每天帶乾淨的小手絹。
.要求幼兒服裝整潔,被褥勤曬,床單每月洗次。
.保護視力,室內要注意採光,損壞燈具等要及時修理,看電視時間不宜過長,不能離得太近,高度要適中。
.工作人員個人衛生,經常保持儀表整潔,勤洗頭洗澡,勤剪指甲,幼兒開飯前用肥皂洗手。
三、消毒隔離制度
.有專用保健室、觀察床,保健寶用品專用。
.幼兒及工作人員患傳染病立即隔離治療,所在班徹底消毒,患者待隔離期滿痊癒後,經醫生證明方可回園。
.對患兒專人護理,仔細觀察,按時服藥和餵飯。
.對患傳染病的幼兒所在班和與傳染病患者接觸過的幼兒進行檢疫、隔離、觀察。檢疫期間不收新幼兒入托,幼兒不混班,不串班。檢疫期滿後無症狀者方可解除隔離。
.工作人員家中及幼兒家中發現傳染病人時應報告園領導,採取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