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師備課制度4篇

學校教師備課制度4篇

  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很多場合都離不了制度,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也指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範或一定的規格。我們該怎麼擬定製度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校教師備課制度,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校教師備課制度1

  備課是落實“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根據課堂效率,實現由“教會”、“學會”到會學的轉化,在向40分鐘要質量的前提和基礎下,“預則立,不預則廢”。

  備課的程式:依據《課程標準》個人初步備課,集體備課,然後個人具體進行個性化補充完成教學案。

  備課的內容與要求。認真鑽研《課程標準》,瞭解學科特點,把握教材內容、目標、要求、重難點。做到“三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

  一、備教材

  (一)依據“課標”的要求,認真鑽研教材。

  1、通讀所任學科的各冊教材,建立並逐步完善本學科的知識結構。

  2、弄清教材的邏輯體系、知識體系和基本要求。

  3、把握本學期教材各章節、各單元的重難點,熟悉每一個知識點在其中的地位,確定知識點深度、廣度、授課起點、落點,提出“三基”與能力以及德育的具體要求和落實的措施方法。

  (二)依據《課程標準》的基本內容,選學有關的教學參考書,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駕馭教材的能力,青年教師應該虛心向中青年骨幹教師學習,在初備課的基礎上多聽他們的課和教學建議。

  (三)根據教材內容重難點和教學目標要求,遵循課堂教學規律,確立課堂教學結構,安排好教學步驟及教學時間。

  二、備學生

  (一)弄清學生的知識基礎、能力狀況,影響學生接受能力的各種智力與非智力因素,預測學生學習新知識出現的種種問題,使教學內容的深度、廣度既符合《課程標準》要求,又符合學生的認知結構。

  (二)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徵,分析學生的心理特點,判斷學生對知識的興趣程度。研究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認知規律,引導學生掌握和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活生生思維方法、思維過程、認知策略及反審、認智慧力的訓練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治學態度和克服困難的頑強意志品質。

  三、備教法

  (一)根據教材需要,結合學生知識能力狀況和心理特點,選擇科學的教法,以啟發式教學為主,貫徹“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師生共同參與教學活動。

  (二)精心選擇和設計習題。注重習題針對性和典型性,緊扣課程標準及教材;根據不同的課型適當加寬、加深知識廣度與深度;既要有鞏固基礎知識的練習題,又要有培養能力的提高題。

  教師在三備的基礎上,寫出課時教案。其基本內容和要求如下:

  一、基本內容

  課時教案的基本內容包括:課題、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及當堂解決的主要問題、教學準備、授課時間、教學步驟和板書設計。

  二、基本要求

  (一)要求個人在初備課的基礎上進行集體備課,落實“三定”(時間、課題、中心發言人)、“五統一”(目的要求、重點難點、內容、作業、檢測)。充分發揮集體智慧作用,建立以老帶新、相互切磋共同提高教研風氣。備課過程中,同年級同學科教師一塊商討共同制定“單元教學計劃、構思”,集體研究各章節重難點、習題選擇及教學方法。由備課組長組織安排。

  (二)堂堂要有獨立的分課時教案。禁止使用舊教案或抄襲他人教案。

  (三)實施超周備課,以便在授課有足夠的時間反覆研究、揣摩,對不妥之處及時修正。青年教師必須認真備課,虛心向中青年教師請教。

  (四)教務處每兩週普查教案和備課記錄,並認真填寫《教師備課記錄》、《聽課記錄》。教科室、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應經常性地普查抽查,結果記入教師業務檔案。

學校教師備課制度2

  為加強教師業務學習,深入開展教學研究,充分發揮團隊作用,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條

  適用範圍

  全鎮小學、幼兒園的任課教師。

  第二條

  備課內容

  1.備課標。深入學習任教學科的課程標準,明確教學目標、任務和要求。掌握教材的編排意圖、知識結構和邏輯體系以及教材在開展學生智力、培養能力和立德樹人等方面的要求。

  2.備教材。認真鑽研教材,熟練掌握教材內容和知識結構,遵循思想性、科學性和系統性;把握根本理論、根本知識和根本技能;突出重點、難點和疑點,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3.備學生。認真瞭解分析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知識根底、能力水平、學習習慣、興趣愛好等,因材施教,使教學切合學生實際。

  4.備方法。靈活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種參與式、體驗式教學方法,發揮教學特長,形成教學特色。

  5.備教具。根據教學內容需要,選擇或製作教具,標準使用,充分利用資訊科技手段融合學科教學。

  6.備板書。深入把握教材,抓住中心,理清脈絡,用簡潔的文字或圖形,呈現重點內容,讓學生易於理解,便於記憶。

  7.備作業。執行國家減負規定合理安排作業,把握好難易程度,精

  心設計形式多樣的作業。

  第三條

  備課要求

  1.集體備課安排做到“三定〞。

  即定時間、定內容、定主備人。開學初,各備課組要認真制訂集體備課方案,做好全學期的集體備課工作安排。

  2.集體備課過程做到“四有〞。即有主講、有研討、有共識、有成效。

  3.集體備課效果做到“五統一〞。即統一教學目標、統一教學重難點、統一教學流程、統一板書設計、統一作業訓練。

  4.集體備課形式:中心校級分為思政組、體藝組、語文組〔低於組、高語組〕、數學組〔低陣列、高陣列〕、英語組。村校級分為思政組、語文組〔低於組、高語組〕、數學組〔低陣列、高陣列〕、英語組。

  第四條

  研討重點

  1.如何實現教學目標;

  2.怎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

  3.如何拓展使用教材。

  第五條

  組織實施

  1.成立領導小組。學校要成立集體備課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安排和指導開展備課活動,使集體備課活動卓有成效。

  2.健全備課小組。各學校以教研組為單位,分學科建立健全備課組,選定備課組長,由備課組長制訂學期集體備課工作方案,分配備課任務。

  3.形成備課初案。每位主備人根據分配的備課任務,認真研讀課標、

  教材、參閱相關資料,精心設計備課初案。

  4.集體研討定案。備課組教師按照集體備課要求進行研討,達成共識,主備人對備課初案進行修訂,形成定案。

  5.合理使用定案。教師採用定案進行授課,可以結合個人教學風格,對定案補充完善。

  6.強化檢查落實。每位教師每學期參加集體備課的次數不少於6次。講求工作實效,反對形式主義,學校領導小組要定期進行催促檢查,強化評價教案質量,注重融合集體備課成果,形成校本教研共享資源。

  第六條

  考核方法

  1.集體備課成效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質量評估指標。

  2.集體備課效果納入各級教學名師、教育科研先進、教學成績優秀獎等評選條件。

  第七條

  執行解釋

  1.此制度從20xx年秋季學期開始在全鎮小學、幼兒園執行。

  2.此制度解釋權歸中心小學教導科研處。

學校教師備課制度3

  課前備課遵循三個步驟:

  個人備課

  1、鑽研課標和教材:掌握課標的要求中,明確本章(單元)本節(課)教材在實現整體目標中地位作用和要求。鑽研教材,掌握教材的科學、思想內容和內在聯絡明確重點、難點、“三維目標”落實要求。閱讀有關參與資料,瞭解相關的最新科研成果及當地建設實際,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擴充套件知識面。

  2、深入瞭解學生:掌握教學物件的共性和個性學情(如學習目的、興趣、基礎、難點、疑點、自覺能力等),確定教學內容的多少,深淺和進度的快慢,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確定明確具體的教學目的(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思想教育),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4、補充、刪減或改進實驗和練習、作業,並實地演作一遍。

  集體備課

  1、集體備課必須在個人充分準備的.基礎上進行。

  2、集體備課由學科年級備課組長主持,要求做到“三定”:定時、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

  3、集體備課時間每學科每週不得少於二課時。

  4、集體備課的任務是經過充分研究討論,統一教學目的,統一教學重點,統一課時安排。研究教材中的難點及解決方法;研究教法,交流經驗;選擇練習及作業題。

  5、在集體備課中,要充分發揮“老帶新、新促老”的作用,使之成為培養和鍛鍊骨幹教師的基礎。

  制定課時計劃(教案)

  1、上課前每課時必須有一個獨立完整的教案,作為上課的依據。無教案不能上課。

  2、每個教案都要求至少在授課的兩天前完成。

  3、學校校長、教導主任、教研組長要定期檢查教師的教案編寫情況,並及時提出改進意見。

  4、教案的格式不強求一律,要體現各學科的特點。

  5、每節課的教案應體現出以下幾項內容:授課班級、時間和課題;教學目的、要求(包括知識、能力和教育等幾個方面);課的型別和結構步驟;教學各環節的主要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課上練習與課後作業;板書設計;課後記記載課堂教學的經驗和教訓,如:如何科學地傳授基礎知識;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增強教學的思想性;如何培養學生的自覺能力、表達能力;如何指導學習方法;如何提高課堂效率,減輕學生課外負擔等。

學校教師備課制度4

  九年制學校教師備課制度,本站還有更多關於教務處工作計劃總結,教務處工作計劃總結大全相關的資料。

  為了切實認真地落實基礎教育新課程教學常規,依據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合理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進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擬訂華塘小學教師備課制度。

  1、 教師備課要理論聯絡實際,有現實感和創新性。

  2、 教師備課必須注意:課程標準的執行,深鑽教材,學情的分析,教學方法的迭擇。

  3、 撰寫教案要因課型而異,新授課教案應寫出: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法的基本要求)重點難點、教學流程的基本設計(包括匯入、展開、過渡、學生練習、討論等活動安排,學習方法的指導。教具的使用,板書的內容,形式和時機,課堂小結)。複習課教案要與學生初始學習情況相結合,突出針對性。

  4、 教案應突出師生互動方案的設計,互動方案設計應以學生 如何學為中心。

  5、教師在對自身教學法活動經常性反思的基礎上,撰寫“教學反思”札記。(每週不少於1次)。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