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想必眾多家長及老師對學校工作有不少建議和意見吧,那麼,以下是CN人才公文網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供大家閱讀參考。
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1
1、名校策略:學校與學校有競爭,學校的生存、發展要靠學校的辦學質量和聲譽,要提高質量和聲譽,現階段社會上主要看學校上重點、上名校,要有名校意識。讓更多的學生上重點線,上名校。要達這一點,一要在高考獎勵加大對總分和單科800以上,700以上,640以上的獎勵力度;第二:加大培優的力度和投入;第三,在師資水平不齊的情況下,各年級組建兩個競賽班,將尖子集中起來,這兩班在教學上要有特殊要求,今後發展到20個班後,學生的基礎差異更大,教師能力差異也很大。實行分層教學,這也符合孔子的因材施教的原則,
2、良性競爭機制:和諧發展和良性競爭並不矛盾,要創造環境,使同科組老師競爭,看誰的工作做得更好;班與班競爭,形成比、學、趕、超的風氣。分班時。安排工作要儘可能使大科組的每位老師都有一個競爭物件,有可比性。如兩個物理班,就不要由一人去任同一科教學。要出質量,就不能迴避競爭,競爭會有其弊,但利大於弊。
3、質量管理:教師的管理要著眼於教學質量,對教師的考核既要有定量,又要有定性的考核。既要看考試成績,又要看平時備課、作業批改、輔導、和師生情感、教研等定性考核。可考慮考試成績佔60%,備課佔10%,作業10%,教學態度,師生情感佔10%教研和考勤10%進行定量評價。成績在備課排序,其它在學科組排序,分出優、良、合格等次,然後打分。
4、激勵機制:平均主義不利於調動教師積極性,表面上看一團和氣,實際上不然,大多數老師的覺悟還不高,平均主義會產生不思進取、得過且過、和尚撞鐘現象。同時也不符合多勞多得,優勞優酬的分配原則。高考獎中要突出效益,減少平均;教師的教育、教學質量要與年終獎,教師年度考核、評優評先掛鉤。也使年度考核、評優評先減少人為因素,多一點客觀公正。象衡水中學那樣,建立一套精神方面和物質方面的激勵機制。創造一種使教師在精神上有奔頭,在物質上有實惠的環境。使教師不斷成長,不斷進步。建全各級各類獎勵制度。如《高考獎勵方案》、對教職工的各種榮譽獎勵方案。《學生獎勵制度》
5、關於教師隊伍建設:要有激勵機制,淘汰機制,青年教師成長機制,以老帶新,良性迴圈。安排教師工作時,著眼全域性,優先考慮各年級各學科的把關教師,教師工作總體上最好是高、初中三年迴圈,年青教師,只要教學效果不錯的,都應跟著迴圈。每屆高三各科有計劃的帶一個新手,高一、高二各科教師也要新老搭配。大迴圈,少變動,少分班,有利於加強教師的`責任感,和成就感。外出學習最好派有5年以上教學經驗,已熟悉常規教學、對高考有一定了解的教師去,5年以下者,就在本校拜師學藝,學習常規教學,要充分利用本校的教學資源,低投入,高效益。外出學習主要學習先進教育、教學理念,管理經驗等。
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2
⑴應把一些些年富力強董專業技術、有事業心、有奉獻精神且能同心同德團結大夥,辦事光明磊落的同志提到領導崗位。以使其能帶領大夥共同奮鬥搞發揮團隊效益,把學校的整體工作搞上去。
⑵分配製度上在體現多勞多得前提下,儘量消除相同或相近崗位分配製度的不合理因素(可採取年終工作業績、崗位綜合考核,結合綜合平衡的辦法)。分配上要考慮到勞動的數量(指勞動時間),勞動的強度更要考慮質量和效果決不能讓偷奸取巧之人有空可鑽;而讓踏踏實實幹工作的人感到寒心。
⑶採用包括獎勤罰懶和考核勞動態度效果的辦法,充分調動一線教師和二線教輔人的積極性真抓實幹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學校的分配製度應具有透明性,可採用年終公佈的辦法,這樣一方面可接受群眾監督而另方面對每一位職工自己在工作上也起到督促作用。
⑷搞好重點專業的培養建設,加大裝置師資投入。引進或培養一些專業有特長的教師實行名教名校的辦學方針,爭取搞出在全省乃至全國,有特色的重點專業。可提高學校的聲譽,也可為學校的升格打下基矗
⑸著重抓好學校圖書館、實驗室、計算機房的建設和管理工作。這裡管理更為重要這幾個部門第一與學生打常打交道,第二也關係到學校教學效果和學校教學資金投入的效果。防止出現個人見效益學校投入沒效果的現象。
⑸抓好學生就業工作,以就業促招生。可考慮向大企業定期陪養輸送優秀學生等辦法,開啟學生就業工作的局面。同時這對來年生源質量的提高也有利。
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3
1、多開展一些有益於學生的文體活動,注意學生的全面發展。
2、多舉辦一些週末培訓班,發展學生的特長。
3、老師多與家長溝通交流。
4、多開展各種安全紀律教育活動
5、不亂訂書刊,不亂收費,收費制度應透明。
6、教師要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以便於因材施教,不要歧視差生。
7、對學生要嚴格要求,加強管理。
8、教師應多做耐心教育,多表揚學生,少用打罵威脅。
9、注意食堂衛生,特別不應該一邊拿包子一邊收錢數錢。
10、最佳化育人環境,排除社會不良青年到校擾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