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教師研修培訓學習總結範文(通用6篇)
高中語文教師研修培訓學習總結範文(通用6篇)
一段充實而忙碌的學習生活結束了,這次學習讓你有什麼心得呢?請好好寫一份學習總結將它記錄下來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學習總結頭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語文教師研修培訓學習總結範文(通用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語文教師研修培訓學習總結1
自從踏上網路研修這塊土地,我每天跟時間賽跑,雖然疲勞,但看到豐收的果實,便喜上眉梢。既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養和業務綜合能力,又為個人今後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因為研修為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的專業發展創造了一個很好的條件,構建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的平臺。有這麼一個平臺,使我們得以向其他優秀的教師學習成功的經驗。
一、研修解決了教學中許多疑難問題。
在這次研修過程中,大家堅持每天進行網上學習,認真觀看各個專家的影片錄象,透過學習,解決了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很多疑難問題,使自己在師德修養、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駕馭課堂、把握教材、交流溝通、教學設計、班級管理、教學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更新了教育理論,豐富了教學經驗,為今後從事語文教學,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結識了許多優秀的教師,開闊了視野,充實了自己。
二、研修,提高了自身的業務素質
我積極投身網路研修的學習當中,切實做到了三個自覺:自覺參加上級組織的網路學習培訓,自覺參加討論,自覺上交作業。自己認真完成必修作業和選修作業,積極評判他人作業,透過研修,使我更熟練了課堂教學設計的新方法、新思路;明確了現代教育的本質及課改給教師提出的高要求;明確了作為一名教師必須不斷的提高自己,充實自己,具有豐富的知識含量,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增強了自身學習的緊迫性,危機感和責任感,樹立了“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思想。
三、透過研修,引發了自己多層面的思考及深刻的感悟。
我積極參加網路研修培訓,聆聽專家的講座,細心琢磨每一節的課程資源,對語文幾大版塊的教學有了全新的認識和思考。新的課程理念、新的教學方法、新的評價體系都使自己對語文教學與教研工作不得不重新審視和重新思考。
四、透過研修,激發了動力,加快了繼續努力、力求完美的步伐我的研修
雖然己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有待加強和完善的內容,研修的動力將驅使自己,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克服惰性、無計劃性,要透過各種學習,力求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促進自己的健康成長,切實為提高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而不懈努力。繼續強化教師素質意識,樹立終身學習觀念,向名師邁進,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總結、完善,爭取有更多的、更新的教研成果。
總之,教師們在這次研修中的收穫是沉甸甸的。對於現在已經嚐到了網路研修甜頭的我們來說,在今後的工作中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網路研修中來,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教會了我們怎樣去面對困難,需要經常性的進行研修,並且要肯下苦工夫,勤於磚研,才能有所收穫。這次遠端研修,教會大家敢於面對困難並和困難進行鬥爭的不屈精神。讓大家認識到,其實教學過程也是一樣,要想在教育領域裡有所磚研有所貢獻,你一定要敢於面對困難並進行不屈的努力,這樣才會促進學校、學生的發展。同大家一起在網路研修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高中語文教師研修培訓學習總結2
XX縣高中骨幹教師北京高階研修班的培訓,雖然時間很緊,但收穫良多。
實際上說,隨著教學改革的日益推進,我們常常感覺到更多的困惑,教學內容的變化,教學理念的革新,考試形式的變革,所有的一切最終都會壓到在一線執教的教師身上,讓人感到無所適從。老師們也無一不在尋找著,嘗試著,試圖找到更高效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但囿於種種限制,積累的經驗或者教訓多數是散碎的片段,零散,不繫統。
研修班的學習,從某種意義上講,與其說是獲得新知,不如說是更新觀念,或者是讓以前的教學理念有一個重新的建構。在教學上,無論是方法還是理念,都不會是一成不變的,不斷地更新和完善自身的觀念,這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次研修班的培訓,很好地實現了這樣一個完善自身的過程。
這次研修班的專家多數是高中教育教學的一線教師,相關領域的先行者,有著自己的建樹。他們的報告異彩紛呈,從理念和方法兩個層面展示了他們在教育教學方面的困惑,以及解決困惑的過程。“教然後知困”,由困惑而解決困惑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改革。這些老師的經歷告訴我們,在專業成長的道路上,教師走出課堂,聆聽專家學者高屋建瓴的生動講解,俯視課堂,反思教學,這應是提升專業能力的必經之路。
這次研修班的培訓,我更意識到教育不應該是空中樓閣,它應該是立足於生活的。教學的目標也不僅僅是教出多高的分數,而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
一、教學理念的更新是重點。
中學語文的教學經歷了若干次重大的變革,從強調其工具性到強調其人文性,從狹義的語文觀到大語文教育,凡此種種。但無論哪一次變革都是時代的需求,這就要求廣大語文教師必須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
高中語文教學的觀念應以培養學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養為主,而不是僅僅關注分數,關注考試的成績和學校的升學狀況。正像唐修亮校長所談到的那樣,對於高考改革的基本認知應該是“跳出高考看一切”,而不是僅僅關注成績和分數。
唐校長還談到了高考語文改革的可能性:增加國學經典的學習與考查;名著閱讀考試;基礎知識考查減少,或移到學業水平考試;現代文閱讀量增加,文章增多,型別拓展;文言文擺脫史傳類文體;微寫作和大作文的選擇性,等等。這些趨向有的已經體現在高考試題中,有的也已經呈現出逐漸明朗的態勢。所以,教育教學的理念更應該改變以往的觀念,把教學的眼光放長遠,甚至考慮到學生不斷髮展的一生。
二、教學方式需要更自由開放。
尹XX老師談到的高考作文命題趨勢是這樣的:
命題更注重檢驗兩類思維的品質;注重釋放學生豐富的文化積蓄;注重引導學生關注客觀世界;注重讓學生展現情感態度價值觀;強調學生表達自我。從這些可以看出,作文中對於表達的文字層面的要求以及退縮,取而代之的是對其思想和內涵以及積澱的考查,而要培養學生的這些能力或者說是素養,機械的、完成任務式的課堂教學是實現不了的。
語文教學實際上是思維的教學。對於學生來說,自由開放的課堂,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動力和活力,不斷激起學生的探索、發現、聯想、想象和表現的慾望和願望,讓學生的思維、心理狀態處於開放狀態,為學生的思維創設一個更廣闊、更自由的空間,為學生展現自我、獲取成功帶來機遇。比如對一篇課文的理解,如果由教師根據參考書的答案講出來,那學生只能得到一種理解,甚至根本不理解,而是教師把自己根據教參的理解強加給學生,學生即使理解也是生吞活剝地機械記憶,而不能變成自己的知識或能力從而活學活用。若能由同學之間討論,師生共同交流,調動學生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那麼學生的理解觸類旁通,集思廣益,不但是多方面的,而且也要深刻得多。學生也在發自內在地、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對於老師在教學當中要善於捕捉課程資源,不拘於教材和教案,不僅僅是課本,可以自由開放地把你身邊的一切都可以當作是傳授知識的載體。備課時充分考慮到學生學習活動過程的多樣性和多變性,透過學生反饋的各種資訊,不斷調整教學過程,促進學生健康、和諧地發展。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針對學生不同的個性特徵、不同的知識基礎、不同知識層次、不同欣賞口味與不同接受能力設計多層次的教學目標,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全體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學有所得,在學習的過程中嚐到探求知識、獲取知識的快樂。
三、教學內容應該著眼“全面”。
高考的改革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學中我們就應該結合教材材內容滲透、穿插、拓展、增加新知識和新方法,讓學生感知最新資訊,激發其創新意識,培養其創新精神。教學中不應只強調閱讀或是寫作,還應包括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方面,包括對學生知識和理念兩個維度的更新。這要求在教學中綜合教材內容的加工,課外資訊的利用,學生生活經驗的挖掘,啟發性問題和講解內容的設計,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運用等,要統籌考慮。
對於學生的讀寫聽說能力,而不能忽略其中的任何一方面。讀寫聽說每一方面又有多種方式。讀,學生可以朗讀、默讀、讀熟;教師可以範讀,指導學生讀出感情,讀出體驗和感受。學生也可根據內容略讀或精讀。學生精讀時要在讀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心得體會,觀點和看法等,並在“討論”和“訓練”時,說或寫出來。組織合作學習小組,透過合作、討論、互助,排除學生對課文理解、領悟的障礙。在討論時讓學生見仁見智,遇到有價值、有話可說的問題,可引導學生辯論,活躍學生思維,在真實的情境中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辯論雙方(或多方)必須要專注地聽,聽出對方的觀點,聽出對方的漏洞,還要在聽的過程中觀顏察色,辨析語氣語調等;辯論時,學生必然要快速及時地組織語言表情達意,還要注意語言表達的藝術性等。課外語文讀物可以略讀。略讀課外讀物後可以以講故事的方式把自己的所感寫出來,並說出來與人交流,綜合訓練讀寫聽說能力。還可以把研究性學習的理念貫徹到具體的語文教學過程之中,把提高學生讀寫聽說能力的要求,變成語文教學的具體環節和學生的具體實踐。
這段時間的學習,讓我難得有這樣一個較長的時間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為自己指明瞭今後努力的方向,我想,也許在今後的教學道路上,還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我至少不會再繼續迷茫。
高中語文教師研修培訓學習總結3
20xx年10月至20xx年1月,我有幸參加了由洛陽市教育局舉辦的洛陽市中小學幼兒園骨幹教師培訓。此次骨幹教師培訓不同於以往的假期集中課堂面授培訓,採用網路遠端教育形式進行。
學校非常重視這次骨幹教師培訓,在接到市教育局檔案後,組織符合條件的教師進行申報。經學校民主測評和公示,我和另外兩名教師獲得了這次骨幹教師培訓資格,一個數學,一個美術,加一個我是語文。
說這次骨幹教師培訓來之不易殊不為過,因為洛陽市上一次集中申報市級骨幹教師,進行培訓,在我記憶中已是七八年前的事了。經過填表,提供材料,一系列的工作完成,我成了市級骨幹教師培訓物件,距我評上高階也已經過去了3年。所以面對這得來不易的學習機會,我很是珍惜,下決心認真學習,努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真正讓培訓發揮最大作用。
此次學習收益很大,老師們網路講課精彩,教學內容豐富多彩。經過緊張的3個多月網路學習,教育教學理念上完成了一次洗禮,教學知識上得到一次強勁的充電,特別是一些理論聯絡實際的教學案例,更讓我受益匪淺。
現將學習過程和收穫總結如下。
一、學習過程
9月中旬,我在網上完成學員註冊。完善了個人資訊,下載了學習進度安排表。並按照要求選擇了培訓課程。專業課程一共6門,分別是高中中國短篇小說閱讀教學研究,高中科技類文字閱讀教學研究,高中語文單元教學的構建,如何進行一個專題的學習,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研究,高中記敘文寫作教學研究。我還選修了其餘4門公共課程,分別是1、中小學公共課1——師德與師愛,2、當前學生學習指導的幾個問題,3、基於新課標的課堂教學改革,4、如何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與科學素養。
按照學習要求,10門功課我都按時完成了規定的學時。網路學習有他的特殊性,為了防止學員在學習時間上弄虛作假,保證學習質量,網路設定了每10至20分鐘更新一次時間的規定。學習時間不夠10分鐘,點選時間積累無效,超過20分鐘系統自動停止學習。這種設定可謂煞費苦心,也體現了網路學習的特殊性和科學性。正是在這種硬性規定的約束下,我認真對待每一節課,及時更新每一次學習時間。每門課規定10個學時,600分鐘,學習的過程是實打實的600分鐘。點選次數也是實實在在的30至60下,可誰又會如此精準呢?多於此數的時間總是多的。
培訓中,我也目睹了一個怪現象,掛課剛開始沒多久就有學員課時達到了幾百小時。在感嘆他人神速的同時,我也只是老老實實按部就班學將起來。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了3個多月的點選,我也按時學完了所選的10門課,總計115小時。
二、提高師德水準
公共選修課的第一課就是師德與師愛。學習了這一專題,使我深受教育,那一個個偉大而又平凡的教師,那一顆顆普通而又崇高的靈魂,讓我感到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職業尊嚴,受到鼓勵和鞭策,我要在平凡的三尺講臺,塑造教師職業的尊嚴與崇高,真正踐行敬業奉獻,為人師表的誓言。
20xx年5月8日,佳木斯第十九中學女教師張麗莉捨身救學生自己被捲入車底的事蹟,一時間傳遍大街小巷。淳樸善良的美麗女教師,霎時感動了中國大地。“最美女教師”張麗莉讓人們知道,這個世界原是如此美麗,充滿愛,充滿生命力。人們都說,張麗莉是“震撼心靈的最美女教師”,說她“用生命詮釋了高尚的師德美”。
作為一名教師我看到優良傳統和時代精神在張麗莉老師的身上真正得到了發揚光大。張麗莉的高尚行為向世人昭示中國的年輕教師是值得信賴、堪當重任的一代,中國的年輕教育工作者更是充滿希望和有崇高責任感的一代。
張麗莉老師的言行讓我對師愛有了全新的認識,老師的愛,天下最偉大,最高潔。這不僅是張老師學生的心聲,更使我作為一名教師深受教育,鼓勵我教育我引導我敬業奉獻,為人師表。
透過學習我深刻領悟了“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學無止境”的真諦。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更多地聆聽學生的心聲,尊重學生的需求,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三、更新教育觀念
透過課程學習,與同班學員的網路互動交流,我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學觀念,瞭解了先進的教育科學基本理論,明白了在教學活動中應遵循的客觀規律,在以後的教育工作中我要不斷調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學方式,把素質教育潛移默化地貫穿到學科教學過程中。
時代在不斷進步,社會在不停前行。同樣,教育教學理念也應與時俱進。特別是隨著高中新課程改革的縱深發展,很多教育教學中的深層次問題不斷地暴露,這時候更需要理論的指示與專家的引領。
“基於新課標的課堂教學改革”這門課對我的幫助很大,對突破新課標要求的教育教學中一些問題提供新的解決思路與方法。
面對教育教學改革的現狀,語文老師應有所作為,語文教師一定多讀書,讀好書。多讀一點人物傳記,以獲得人格的力量與人生的啟迪;多讀點歷史、哲學、宗教,有利於培養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
四、更新教育教學知識
教師是一個永遠新的職業。這裡講的“新”主要指知識的更新與教學藝術的更新。作為語文教師,必須時時保持充電的狀態,此次培訓無疑是一次良好的機會。經過培訓,我在學科知識方面得到一次較為全面的補充。
“高中中國短篇小說閱讀教學研究”,這門課梳理了中國小說的敘事特點,重點講解了小說閱讀教學的重點、難點,為課堂教學提供了很好的借鑑。
“高中科技類文字閱讀教學研究”,課程構建緊扣高考題型,理論講解和解題方法緊密結合,既有理論高度,也有實際操作的方法,既高屋建瓴,又適於教學操作。很好解決了科技文閱讀教學的知識短缺問題,學習以後受益匪淺。
“高中語文單元教學的構建”,從高中語文教學的整體觀入手,提出了單元教學的理論。在必修和選修教學中,總會遇到可是不夠的難題,透過學習我發現建立科學的單元教學觀,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整合教材確定單元目標,有效利用單元組織教學,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選修課的開展也不再是太大的難題。
“如何進行一個專題的學習”,吳泓老師的實踐探索值得我學習借鑑,專題學習在大語文學習方面,對於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寫作能力有積極的作用。專題學習並不是大學生的專利,只要指導到位,教師肯像吳泓老師那樣下功夫就會有效果,出成績。向吳老師致敬,向吳老師學習。
“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研究”,議論寫作是高中教學的重點。以往的作文教學停留在簡單的論點、論據、論證上,這門課程深入剖析了議論寫作的思維實質,有效引導學生從概念上理解文體含義,舉出例文加以示範。課程有很好的可操作性,有力指導了教學。
“高中記敘文寫作教學研究”,高中生不重視記敘文的寫作,關鍵還在於寫作指導的不到位,寫作知識的欠缺。本講座提供了有效的記敘文寫作知識,對於及哦啊是的寫作指導給出了具體的可操作的方法。對於今後有效指導學生寫作記敘文,給與了極大的提升。
教育,既是一門科學,有理論的基礎和科學的實踐方法,又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總結提高,不斷地自己更新,才能更上一層樓。
五、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3個月的網上培訓眨眼就結束了。回顧自己參加網路學習的過程,有優點,也有不足。首先按時認真完成了課程學習,但作業完成不夠及時。在這要感謝輔導教師崔慧香老師,在結束課程學習的12月份,我接到了崔老師的電話,問我為什麼還沒有上交作業。這時我才記起作業尚未提交,本學期教高三,教學任務繁重,只顧著完成課程忘了學業考察。好在趕緊補交了作業。
其次,參加班級論壇不夠積極。論壇是學員交流的極佳平臺,大家可以在論壇質疑問難,也可以答疑解惑。我由於很少上網,所以疏於和同學們交流,這是極大的損失,也是我應總結的不足之處。好在在崔老師的提醒之下,及時上網在論壇裡發了幾次言,算是彌補缺憾。再次真誠感謝崔老師。
這次市級骨幹教師培訓使我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滿智慧的事業,深刻意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今後我會學以致用,我會將在這裡學到的新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東西,運用於教育教學過程中去。總之,透過培訓使我認識到,作為洛陽市骨幹教師,只有肩負起神聖的使命,不斷反思教學實踐,使自己成為名副其實的骨幹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真正起到模範帶頭作用。
高中語文教師研修培訓學習總結4
參加了高中語文新課程培訓,按照學習程序,利用課餘學習了高中新課程改革的一些知識,自己有了一定的認識。
一、轉變教育觀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高中新課程的實施必須更新觀念,尤其是教材觀。解決了教材觀才能談改善教學,才能談有效教學,高效教學,魅力教學。注重人文性、注重能力的培養、編排體例新是新教材“新”的所在,我們要嚴格遵循新教材的編排體系、充分利用好必修本打好基礎,合理引導學生有選擇地選修,吃透教材,宏觀調控,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
閱讀和寫作分開是新教材的又一亮點。引導學生多讀,在讀的過程中積累,然後多寫,採取多種方法促進學生在三個寫作序列練習中,養成良好的能力。寫作要遵循創作的規律,採用階梯式的訓練方法,進行系統的記敘文、議論文的訓練,讓學生一步一個臺階地在作文之路上成長,而不是搞高考應試式作文訓練。
新教材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有了明確的規定和具體的要求,不能隨意化,要作為語文課的一部分,做到口語訓練和課文教學互相滲透、互相促進。
二、形成教師互動的教學方式和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重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長期以來,對教學的評價,往往只重視結果,不看過程,導致教的過程“走過場”;對學習的評價也只注重考試成績,而忽視學生學習的過程,或只注重記住結果,而忽視親歷親為的重要性,這是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的病根所在。“因材施教”已講了兩千多年,“啟發式”教學早已寫進了語文教學大綱,至今我們也沒有很好地落實。這與我們忽視對教學過程的研究、管理和調控不無關係。我想在教學中我們,一是教師要研究自己的教學行為,精心設計自己的教學思路,對語文教學過程實施有效地調控。二是要落實教學的具體環節,使過程“到位”,每個環節中還要選擇適當的方式和方法,並做到各種方式、方法綜合貫通,做到教學流程合理。三是要因人施教,教師走進每個學生的生活世界、經驗世界和學習過程,因材施教,尤其注意使學習的有困難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所收穫,品嚐到成功的喜悅。四是要使教學內容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建構的需要,循序展開。五是要轉變教學評價指向,即由側重評價教師教的過程和藝術,轉變為側重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
三、教會學生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需要,培養學習興趣,讓學生快樂學習。
方法最重要,教會學生學習更重要,指導學法,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方法,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體系,督促運用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終身學習的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通向學習樂園的嚮導,只有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它才能引導你在知識的樂園裡遨遊。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培養對最佳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誘發學生學習的慾望,是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成為課堂主人的前提。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應認真備好課,講究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努力把每堂課上好、上活、上得有趣,讓學生回味無窮,從心底裡喜歡上語文課。這樣,才能激起他們高昂而持久的學習興趣。
新教材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廣大語文教師應抓住契機,深化語文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果。採用形式各異的激勵辦法和開展各項活動。從課堂到課外,從一堂課到一個單元再到一冊書,都要匠心獨運的設計一定的檢驗學習效果、推動學習動力的辦法。
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時代的進步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又為語文教學提供了更為先進的手段和更為廣闊的空間,語文教師應抓住機遇,充分利用各種媒體手段,活躍課堂氣氛,擴大語文外延。
四、教學中要善於積累經驗和總結教訓,最終形成一整套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
我們知道一線教師任務重,時間緊,平時教學中的得與失往往在一霎那間忽閃忽現,即便有心勁兒也沒時間捕捉,沒功夫理會,於是教學失誤惡性迴圈,教學智慧轉瞬即失,教學實踐在費時費力中不見成效。而本次培訓,給了我們教師這樣的機會,有完整的時間來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給了我們教師這樣一個平臺,集中學習,同位次的交流和溝通,學員之間的交流撞擊出思維火花,互相學習,在反思中進齲特別是有實踐經驗的教師的反思顯得最有價值。而作業的原創原則,也使大家的表達和思維的深度從艱澀走向了流暢,在這個過程中正是我們教師自己的積累和整合,也是我們教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更是我們教師自己的梳理和探究,更是我們教師自己的提升和進步。
我堅信:新課程改革,一定會讓學生接受到鮮活的語文,讓他們的大腦積極思維,讓他們的情感象涓涓的泉水川流不息,讓他們的智慧象天上的星星永放光芒。
五、要善於反思和總結,積累教學經驗
重視模組學習、夯實各種能力基礎,養成學生語文素養。模組學習做到“教什麼,考什麼;怎麼教,怎麼考;怎麼教,怎麼做”,在新課程下模組學習與考試一定會一直體現“積累。整合”“感受。鑑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發現。創新”這二十個字的高中語文總目標。所以,我們要研究模組,更要在教學實踐中以總目標為指導。要實現總目標,關鍵要轉變觀念。新課程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與以前的教育教學相比,更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注重有效知識的學習,注重學習的過程與方法,注重學生終生學習習慣的培養。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就要重心下移,從最後一名學生抓起,學生智力存在著差異這是客觀的,我們要分層要求,使每位學生都能在他的原有的基礎上提高,獲得成功。只有學生髮展了,教師才能更快的提高!模組學習,語文綜合素質的較量!要在較量中取勝,需要我們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更需要我們自己提高綜合素質——終身學習。
總之,前幾天的學習讓我感覺很充實,解決了很多我沒有想明白的問題,在理論上和實踐上,給了我很多啟示,我更加相信課程改革的前途是光明的。在新課程條件下,學習和成長的學生,會成為學習的主人。當然我還有一些問題需要到實踐中去尋求最佳答案,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高中語文教師研修培訓學習總結5
高中語文新課程重在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在語文新課程的學習中,我頗有收穫。
一、在語文新課程中我們應該面向全體同時著眼全面。
語文新課程要求我們要使全體高中學生都獲得必須具有的語文素養。因此,作為教師我們不能只抓尖子生,不能只針對一小部分學生安排教學計劃。教師給學生設定學習目標時,既要給優生髮展性匹配,即結合教材內容滲透、穿插、拓展、增加新知識和新方法,讓學生感知最新資訊,激發其創新意識,培養其創新精神;又要給中差生適應性匹配,使中差生不斷獲得成功,逐步增強信心,形成學習上的良性迴圈。切實做到上不封頂,下要保底。備課包括教材內容的加工,課外資訊的利用,學生生活經驗的挖掘,啟發性問題和講解內容的設計,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運用等,都要統籌考慮。備課給各層次學生確定的教學目標,上課時還要機動靈活地落實。每節課要透過對學生的質疑、答疑、討論或練習等判斷學情,瞭解每個學生新的惑和新的需,使教學有的放矢。依據層次目標,設計有梯度的問題或訓練題,要遵循以下三個前提:
1、掌握學生已有的經驗或知識,使設計的問題和訓練題與之銜接,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能達到各自的學習目標;
2、能引起學習興趣,激發各層學生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
3、使學生有認識上的困難,值得思考與研究,但跳一跳,要能摘到桃子。保證使每個學生在最近發展區內全面充分地發展,使全體學生真正做到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充分發揮每一個學生學習語文的潛能,爭取大面積地提高語文教育質量。
全面指全面提高學生的讀寫聽說能力,而不能忽略其中的任何一方面。讀寫聽說每一方面又有多種方式。讀,學生可以朗讀、默讀、讀熟;教師可以範讀,指導學生讀出感情,讀出體驗和感受。學生也可根據內容略讀或精讀。學生精讀時要在讀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心得體會,觀點和看法等,並在討論和訓練時,說或寫出來。組織合作學習小組,透過合作、討論、互助,排除學生對課文理解、領悟的障礙。在討論時讓學生見仁見智,遇到有價值、有話可說的問題,可引導學生辯論,活躍學生思維,在真實的情境中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辯論雙方(或多方)必須要專注地聽,聽出對方的觀點,聽出對方的漏洞,還要在聽的過程中觀顏察色,辨析語氣語調等;辯論時,學生必然要快速及時地組織語言表情達意,還要注意語言表達的藝術性等。課外語文讀物可以略讀。略讀課外讀物後可以以講故事的方式把自己的所感寫出來,並說出來與人交流,綜合訓練讀寫聽說能力。還可以把研究性學習的理念貫徹到具體的語文教學過程之中,把提高學生讀寫聽說能力的要求,變成語文教學的具體環節和學生的具體實踐。
二、運用多媒體裝置創設生動的情景,引起學生興趣。
多媒體教學裝置具有傳統教學無可比擬的優勢,特別在創設情景這方面。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為多媒體課件的優勢就在於它能運用音樂、圖片、動畫、影視等手段強化感知,提供多樣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學生對實境的感受和理解。
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學生學習是一個從未知到已知的過程,這個過程應該是充滿好奇、疑問和探索的,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創造力是從發現問題開始的。其實生疑、質疑、討論、釋疑等是思維過程的具體展示,也是提高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讀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孔夫子說:疑慮,思之始,學之始。在教學中應該切實地把生疑、質疑、釋疑的過程真實而有序地展開。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獨立性和靈活性。使學生在具體的語文學習實踐中,逐步提高觀察、發現、判斷、推理、概括、想象和創新能力。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尤其要重視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四、注重過程。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重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長期以來,對教學的評價,往往只重視結果,不看過程,導致教的過程走過場;對學習的評價也只注重考試成績,而忽視學生學習的過程,或只注重記住結果,而忽視親歷親為的重要性,這是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的病根所在。因材施教已講了兩千多年,啟發式教學早已寫進了語文教學大綱,至今我們也沒有很好地落實。這與我們忽視對教學過程的研究、管理和調控不無關係。非同步推進教學法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立足於過程的到位與最佳化。一是引導教師研究自己的教學行為,精心設計自己的教學思路,對語文教學過程實施有效地調控。二是落實教學的具體環節,使過程到位,每個環節中還要選擇適當的方式和方法,並做到各種方式、方法綜合貫通,做到教學流程合理。三是分層啟動,教師走進每個學生的生活世界、經驗世界和學習過程,因材施教,尤其注意使學習的有困難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所收穫,品嚐到成功的喜悅。四是使教學內容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建構的需要,循序展開。五是轉變教學評價指向,即由側重評價教師教的過程和藝術,轉變為側重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
高中語文教師研修培訓學習總結6
一、我對新課改的認識
我認為“語文新課標”是在對我國已往高中語文教學反思總結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一套更具科學性與前瞻性的高中語文教改方案。雖然其中條目繁多,但我覺得是最根本的有兩條:一是彰顯了語文的“育人”功能,二是更科學健康有效的促進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以往的語文教學功利性太強,為了讓學生擠過高考這個獨木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得不把一篇篇課文或美文像醫生解剖肢體那樣分割開來,然後逐字逐詞的去分析解讀,漢語優美的韻味和意境就在這樣的“肢解”中蕩然無存,原本應該充滿活力和生機的語言課也因此變得乏味枯燥,也難怪一些學生對語文作出了“棄之可惜,食之無味”的評價。這種教學模式過分強調技巧的訓練,幾乎完全淡去了語文的思想教育功能。於此不同,“新課標”則告訴我們語文教學中除了積極有效的努力促使學生知與能的雙重發展外,還必須注重對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激發引導與培養,新課標要求我們必須樹立百年意識,懂得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及未來其個人生存與整個社會的發展需要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必須克服既往語
文與生活脫節的現象,我們應該認識到,一切教育都應是出於生活的需要,人性的需要。就語文的具體教學而言,聽說讀寫既是內容又是形式,語文不管教什麼,最終都要落腳到這四個方面上來。語文的教學效果最終也必須透過這四個方面來檢驗,所以對這四項基本技能的培養和訓練也是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之一。總而言之,我覺得讓學生成為一個心智情感都健康的熱病人,然後能正確使用合理優美的語言方式表達自己,也許就是這次新課改的真正宗旨吧。
二、我的教學嘗試
1、激發興趣,注重課內知識的學習。
有人作過的一個調查顯示,當前高中尤其是農村高中主體參與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不高,多數學生認為語文課男學,難找到感覺,收穫感差,約有五份之二的學生上語文課經常不認真聽,思想開小差或做其他事。而在課堂互動的進行情況的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到,在課堂上,絕大多數教師仍以一問一答的集體提問為主,平均每節課學生參與活動時間大約僅佔八分之一,多數語文課仍然是教師“一言堂”。在調查中,幾乎所有老師都承認升學壓力下,只能唯教材是重點。這個調查結果很有代表性,它反映出在高中尤其是我們農村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學習還處於較嚴重的被動狀態,其根本原因是學生的主題參與權實現不充分,教師沒有賦予學生參與的氛圍,沒有給與他們充分的時空,致使學生謹小慎微,獨立思考的意識與創新意識處於壓抑狀態。
針對這些現狀,在新學期的第一講,我安排了一個課時的專題討論課:什麼是語文?怎樣學語文?透過我自己對語文的感悟,我首先讓學生明白了語文的內涵涉及現實的社會生活、人生命運、思想感情,它是所有學科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有其獨特的美,它可以點燃我們渴望美、追求美、創造美的慾望之火。我告訴學生,漢語是我們的母語,也是我們棲居於這個世界的根基。一個人只有學好了自己的母語,才有可能學好其他民族的語言和文化。作為一箇中國人決不能拋棄對語文大美的眷戀。語文是基礎學科中的基礎學科,學好了它,也就能更好的學習其它課程,何樂而不為呢?透過這次討論,我發現學生輕視語文的現象有所減輕,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也普遍較高。
現在我們知道一套教材一統天下格局已被打破,對教材的盲目崇拜也停止了,但這絕不是說教材可有可無,甚至棄置不顧。我認為無論選用哪套教材,都應該讓學生學有所得,形成一定的能力與水平,語文與邏輯性很強的數、理、化不同,教學中多上一課,少上一課,對語文知識的繼續學習影響不大。但不管怎樣也不能把文字變成課堂上的點綴。迴歸文字引導學生走進課文,對文字進行解讀、閱讀品味,挖掘文字中豐富、深厚的資源,這才是我們語文教學的重點和根本任務。課堂上我儘量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體會解讀文字的快樂,改變以前那種“滿堂灌”的形式。如講《故都的秋》,在帶著學生抓住“清、靜、悲涼”分析了“庭院清秋圖”後,我給學生一些時間讓他們自己分析其他四幅圖畫是怎樣體現北國之秋“清、靜、悲涼”的特點。討論以小組形式展開,再選派代表發言。我只要最後點評一下學生的表現就可以了。這樣做既解決對文字內容的分析,又體現了新課標中合作、探究的精神。
2、開拓視野,注重課內外相結合。
語文的外延等同於生活的外延,如果三年高中僅僅是捧著幾本薄薄的課本來學習語文也太單調了,所以我提倡學生要立足課內看課外。進而對學生學習語文提出明確的要求:兩條腿走路————開拓視野,課內外相結合;兩隻手掌舵————一手抓基礎,一手抓訓練;一顆心思索————感悟和薰陶。同時告訴學生語文的學習是一個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注重點點滴滴的積累。人生的路有多長,語文的路就有多長。對此大部分學生還是聽進去了,課內課外都做了很多的積累,平時該熟練背誦,該完成的訓練內容都做得比較到位,絕大多數人沒有出現“欠帳成長”的現象。由此我想,很多時候不是我們的學生不想學習,而是他們缺乏一條進入學科大門的路徑。教師要做的就是引導他們找到這條路,並不斷鼓勵他們。
3、注重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除過引導學生閱讀課外的文字,我也充分利用課本的內容作為閱讀的物件。在5本必修課本中,絕大多數的課文是從古今中外浩如煙海的文學作品或名人佳作中精選出來的。對於這些文章我提倡學生要邊讀邊思考,邊讀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朗讀的越熟,就能夠越進一步的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把課文的語言熟記於心,才可能有一天將其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從而提高自己的語文水平。如《荷塘月色》這篇課文,剛開始我要學生起來讀的時候,學生讀得非常快。等學生讀完我做過這樣的評價:“大家讀的很流暢,但我感覺朱自清是在跑步,不是在散步。既然你們知道朱自清此時心裡頗不寧靜,所以在讀的時候應該。”“緩慢一點,低沉一點”,反覆了幾次之後學生讀得效果果然要好多了。
其次為了引導學生積極有效地進行閱讀,我經常會給學生推薦一些古今中外社科名家名著。這個學期主要把教材中要求閱讀的三本名著《大衛。科波菲爾》、《巴黎聖母院》、《家》讀完。前幾天詢問了一下:75的學生已經看完了其中的兩本。在學期結束的時候準備再搞一個“閱讀沙龍”活動,給學生建立一個交流所讀書籍內容及心得體會的平臺,如果這個交流平臺得以真正建立起來也可以帶動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除了讀名著之外還引導學生讀一些名篇名作﹑經典美文。我跟學生提出過這樣的要求:高中三年要讀一千篇文章,也就是每天讀一篇文章,讀書必須要循序漸進。
除此之外必修⑴還有一本很好的配套資料《陽光課堂》,上面很多很好的文章都可以作為閱讀的物件。在讀文章的時候要求學生用圓圈圈出自己覺得用得特別精當巧妙的字詞,用波浪線標出自認為寫得好或自己特別有感覺的語句,並且有時會要求學生就文章自主設問,並從文中尋找問題的答案,最後要學生就文章作了出自己適當的批註。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在學生讀了文章之後我會進行相應的檢查:第一步我們只檢查學生的閱讀進度與以及在閱讀時是否做標記、批註。第二步我們就檢查批註的字跡是否工整,批註的語句是否通順。第三步我們就尋找出批註得相對精妙的正面案例進行表揚,在給批註個體鼓勵的同時也給全班學生示範。第四步個別整頓批註不甚理想的學生。(注意:我們特別強調“個別”整頓,維護學生顏面,保護學生自尊,很是重要)。我希望透過以上活動能引導學生熱愛讀書,使他們在青少年階段打下一點“精神的底子”,好終生受益。
關於“聽”方面,我花很多精力下載了課文的配樂朗誦和語文相關的富有人文氣息和積極情感的歌曲(如在講《大堰河——我的保姆》這首關於歌頌母愛的詩歌時,放了《母親》這首歌曲);還有課外的配樂散文、配樂詩歌朗誦以此來豐富語文教學。我記得有一次在放一組幾首關於汶川大地震的配樂詩朗誦時,全班默無聲息,但我可以看見原本青春洋溢的臉上此時個個表情沉重,有的學生眼裡還不時閃出晶瑩的淚花。這充分說明學生已經進入到了文字所需要表達的境界,同時對學生人文生命也是一次提升。這樣一來學生不僅是老師施教的物件,而是和老師一起經歷一段生命情感體驗的夥伴,這也體現了師生關係的平等吧。我總感覺語文教育更是一種生命教育,一個人生命的姿態、生命的內涵,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接受了怎樣的語文教育的方式與內容。所以我想用這些好的音訊素材使學生的人文生命在充滿平等氣息、文化內涵的語文課堂上盡情的生長綻放。
關於“說”方面,除了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大膽踴躍發言,參與討論外,我也借鑑了目前在城市較流行的一個活動,那就是在課前設計“課前五分鐘演講”的環節,每天安排一個學生,不設主題,自由暢談。但由於效果不是特別理想現已擱置下來了。下學期我打算重新調整一下,蒐集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來把這個“說”的環節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