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經典學習方法總結

高中物理經典學習方法總結

  高中物理學法:學好高中物理的六個步驟三

  為大家提供“高中物理學法:學好高中物理的六個步驟三”一文,供大家參考使用:

  高中物理學法:學好高中物理的六個步驟三

  3.複習

  有的同學課後總是急著去完成作業,結果是一邊做作業,一邊翻課本、筆記。而在這裡我要強調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做作業,而應該靜下心來將當天課堂上所學的內容進行認真思考、回顧,在此基礎上再去完成作業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複習的方法我們可以分成以下兩個步驟進行:首先不看課本、筆記,對知識進行嘗試回憶,這樣可以強化我們對知識的記憶。之後我們再鑽研課本、整理筆記,對知識進行梳理,從而使對知識的掌握形成系統。

  另外,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研究表明:知識在學習最初的兩三天內遺忘是最快的,也是最多的,所以,我們對知識進行及時的複習也是戰勝遺忘的需要。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高二物理高分寶典

  1.正確理解物理基本概念,熟練掌握物理基本規律

  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是學習物理的基礎,首先必須很好地掌握基本概念和規律。必須做到如下幾點:(1)每個概念和規律是怎樣引出來的?(2)定義、公式、單位或注意事項各是什麼?(3)其物理意義或適用條件是什麼?(4)與有關物理概念、規律的區別和聯絡是什麼?(5)這些概念和規律在高中物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麼?(6)適度訓練。

  2.注意在閱讀、語言表達及觀察動手三個方面進行有效訓練,制定合理目標

  (1)在閱讀能力訓練上,能獨立閱讀教材,找出主要內容,寫出讀書筆記;(2)在語言表達能力訓練上,能用正確的物理術語描述物理概念及規律,能把一般的物理過程表達出來;(3)在觀察動手能力訓練上,能細緻觀察物理現象,歸納出物理規律,能獨立寫出實驗報告,處理實驗資料。

  3.獨立主動地歸納總結

  除課上認真聽講,做好課堂筆記外,課下還要在複習基礎上重新整理課堂筆記,加強印象和記憶。每學完一章後,都要總結出詳細的知識結構,從中掌握知識的內在聯絡和區別及其來龍去脈、縱橫關係,建立起完整的知識體系,有助於同學們在分析物理過程中全面考慮問題,克服片面性。

  4.重視建立物理模型,提高對物理問題分析能力

  建立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問題的基本方法,是典型的“分析綜合”思維方法的訓練。同學們必須要善於學習,勤于思考,從教師講解的典型例題和自己所做的習題中,歸納出各種物理模型,並明確其產生的條件和特徵。當同學們頭腦中有了建立物理模型的主觀意識時,複雜的物理現象分解成的若干簡單物理過程與物理模型聯絡起來,便使複雜的物理問題演變成一幅幅生動形象的物理畫面,這樣既豐富了同學們的想像力,也使問題迎刃而解,從而培養了同學們良好的學習習慣。

  5.掌握各種物理思維分析方法的模式,進行正確思維

  經常聽到學生反映“老師講課時聽著都明白,自己做題時卻不知從哪兒下手”,究其原因,就是學生還沒有一個正確的思維方法。要想進行正確的思維,要做到以下三點:

  (1)弄清物理基本概念和規律,使思維活動建立在概念和規律的基礎上;

  (2)要按物理內在規律進行思維,學生遇到一個問題,要弄清物體在什麼條件下,遵從什麼規律。需用什麼公式,只要物理過程搞清楚了,題目就會容易做了;

  (3)積累和總結幾種物理思維分析方法模式,諸如受力分析法、等效代替法、運動狀態分析法、能量狀態分析法、電路等效變換法、電路中電勢變化分析法等。我們所遇到的物理習題中有很多同類的習題,可以用類似的方法和步驟去解決。

  6.強化“比較”和“類比”的思維方法訓練

  在學習中要經常做到,在表面上差異大的概念和規律透過“比較”找出他們的共性;對一些表面上相似的概念和規律,透過“比較”找出他們的差異,加深對概念和規律及物理現象的認識。例如“重力場”和“靜電場”,表面看來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但它們之間有著共同點(同為勢場),即重力和電場力做功與路徑無關,因而可以引出重力勢能和電勢能的概念。再例如動量和功率,它們所具有的單位表面看來相似,但它們是根本不同的物理量。

  另外對抽象的概念和規律的學習,還可採用“類比”法。例如電場、磁場像風一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卻是客觀存在的。研究風時,可以從樹枝擺動的方向、幅度來反映風力的方向和強弱;研究電場時引入檢驗電荷,研究磁場時引入通電導體,根據受力的大小、方向來研究電場,磁場的強弱和方向。用“類比”法可分解概念的難度,發展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7.強化思維訓練

  物理概念和規律建立之後,還要進行強化訓練。強化思維訓練是對基礎知識的進一步加深鞏固,是思維方法的具體應用,是使同學們靈活運用物理規律解決問題的有效手段。同學們要適量地多做一些物理練習題,特別要敢於做一些綜合性較強、物理過程較複雜的練習題。透過不斷訓練 高中數學,不斷歸納總結,才能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訓練中要注意“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運用“一題多解”可以達到“弄清一道題,明白一串理”的目的;運用“一題多變”可以培養同學們應用知識,靈活解決問題的應變能力。

  高中物理平拋運動公式

  平拋運動公式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豎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豎直方向位移:y=gt2/2

  5.運動時間t=(2y/g)1/2(通常又表示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與水平夾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與水平夾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豎直方向加速度:ay=g

  注:

  (1)平拋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加速度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與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的合成 高中物理;

  (2)運動時間由下落高度h(y)決定與水平丟擲速度無關;

  (3)θ與β的關係為tgβ=2tgα;

  (4)在平拋運動中時間t是解題關鍵;(5)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必有加速度,當速度方向與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時,物體做曲線運動。

  高考物理考場策略:認真審題的習慣

  (1)認真審題的習慣:題目至少讀兩遍。第一遍,瞭解題目考查是哪一方面的,弄清是什麼樣的一個過程;第二遍,準確掌握已知有哪些、要求解什麼問題,正確分析出過程中的每個階段,要特別注意瞬間過程。

  (2)畫示意圖的習慣:要養成規範作圖的習慣,做到不畫圖不做題,高中地理,過程不清不解題。對研究物件的運動過程最好用圖表示出來,還要注意從圖形中挖掘幾何條件,找到有效資訊。

  (3)解題規範表達的習慣:

  ①對解答中涉及的物理量而題中又沒有明確指出是已知量的所有字母、符號用假設的方式進行說明。

  ②題目中的一些隱含條件分析後指出,加以說明。

  ③研究物件和分階段的研究過程要加以說明。

  ④所列方程的理論依據(包括定理、定律、公式)要加以說明。

  ⑤列方程時要做到:一是要根據公式和已知量符號、未知量符號列出原始式而不要變形式;二是要用原始式聯立求解,不要用連等式。

  (4)良好運算的習慣:最好將運算過程分步進行,因為涉及的量越少越不易出錯。

  (5)最後對結果也要注意:

  ①對題中所求的物理量應有明確的回答(儘量寫在顯眼處)。

  ②答案中不能含有未知量和中間量。

  ③因物理資料都是近似值,一般不能以無理數或分數作計算結果。

  ④沒有特別要求時,一般在最終結果中保留2到3位有效數字,多餘部分四捨五入。

  ⑤是向量的必須說明方向。

  高中物理實驗:驗證動能定理

  各科成績的提高是同學們提高總體學習成績的重要途徑,大家一定要在平時的練習中不斷積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高中物理實驗:驗證動能定理,希望同學們牢牢掌握,不斷取得進步!

  實驗儀器:電磁打點計時器(J0203型)、學生電源、長方形木塊(約10×7×4釐米3)、紙帶、天平(學生天平或托盤天平)、帶定滑輪的木板(長約1米)、細線、砝碼盤、砝碼

  實驗目的:驗證在外力作用下物體做加速運動或減速運動時,動能的增量等於合外力所做的功。

  實驗原理:物體在恆力作用下做直線運動時,動能定理可表述為

  F合s= mv22- mv12。只要實驗測得F合s 和 m(v22-v12)在實驗誤差範圍內相等,則動能定理被驗證。F合可以由F合=ma求得。

  教師操作:

  (1)用天平測出木塊的質量。把器材按圖裝置好。紙帶固定在木塊中間的方孔內。

  (2)把木塊放在打點計時器附近,用手按住。往砝碼盤中加砝碼。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讓它工作。放開木塊,讓它做加速運動。當木塊運動到木板長的 左右時,用手托住砝碼盤,讓木塊在阻力作用下做減速運動。當木塊到達定滑輪處(或靜止)時,斷開電源。

  (3)取下紙帶,在紙帶上反映物體加速運動和減速運動的兩部分點跡中較理想的一段,分別各取兩點(其間點跡數不少於9點)。量出SA、SB、SC、SD和SAB、SCD。由SA、SB、SC、SD及相應的時間間隔(圖中為0.08秒)。算出VA、VB、VC、VD,利用VA、VB和A、B間的時間間隔求出A、B間木塊運動的加速度aAB;同法求出aCD。則木塊質量m與aAB、aCD的乘積分別表示在AB段和CD段木塊受的合力。

  (4)根據實驗結果填好下表,看F合S與ΔEk是否相等。

  加速階段減速階段

  計數點附近的位移(m)SA= SB=SC= SD=

  各計數點處的速度(m/s)VA= VB=VC= VD=

  運動的加速度(m/s2)aAB=aCD=

  木塊受的合力ma(N)FAB=FBC=

  計數點間的位移(m)

  合外力的功(J)

  木塊的動能增量(J)

  (5)重新取計數點,重複步驟(3)和(4),再驗證一次。

  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實驗:驗證動能定理就到這裡,同學們一定要認真閱讀,希望對大家的學習和生活有所幫助。

  勻速圓周運動、向心力、向心加速度

  一. 教學內容:

  第一節 勻速圓周運動

  第二節 向心力、向心加速度

  細解點:

  一、勻速圓周運動

  1. 勻速圓周運動:相等的時間內透過的圓弧長度都相等的圓周運動。

  2. 描述圓周運動的量:

  (1)線速度的定義:線速度的大小(即線速率)為做圓周運動的物體透過的弧長跟所用時間的比值,物體在圓弧上各個點處線速度的方向為圓弧上該點的切線方向。

  (2)討論:

  a:分析:物體在做勻速圓周運動時,運動的時間t增大幾倍,透過的弧長也增大幾倍,所以對於某一勻速圓周運動而言,s與t的比值越大,物體運動得越快。

  b:線速度

  1)線速度是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瞬時速度。

  2)線速度是向量,它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3)線速度的大小 。

  4)線速度的方向 在圓周各點的切線方向上。

  結論:勻速圓周運動是一種非勻速運動,因為線速度的方向在時刻改變。

  (3)角速度ω的定義:

  做圓周運動的物體與圓心的連線(即半徑)轉過的圓心角角度跟所用時間的比值。

  (4)討論:

  1)角速度是表示角度改變快慢的物理量

  2)角速度計算公式為:ω=φ/t

  3)角速度的單位是 rad/s

  4)對某一確定的勻速圓周運動而言,角速度 是恆定的

  (5)週期、頻率和轉速

  1)週期T:沿圓周運動一週所用的時間。

  2)頻率f:單位時間內運動重複的次數。

  3)轉速:單位時間內轉動的圈數。

  (6)幾個物理量間的關係

  1)當v一定時, 與r成反比

  2)當 一定時,v與r成正比

  3)當r一定時,v與 成正比

  二、向心力 向心加速度

  1. 向心力概念的建立

  引例: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做演示實驗

  一個小球,拴住繩的一端,繩的另一端固定於桌上,原來細繩處於松馳狀態,現在用手輕擊小球,使小球做勻速圓周運動。試討論:繩繃緊後,小球為何做勻速圓周運動?小球此時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合外力是哪個力?這個力的方向有什麼特點?這個力起什麼作用?

  結論:

  a: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受到一個指向圓心的合力的作用,這個力叫向心力。

  b:向心力指向圓心,方向不斷變化。

  c:向心力的作用效果?D?D只改變運動物體的速度方向,不改變速度大小。

  2. 向心力的大小探究

  (1)向心力的大小與物體質量m、圓周半徑r和角速度 都有關係,且給出公式:F=mr 2(說明該公式的得到?D?D控制變數法、定量測資料)

  (2)據 推導向心力的另一表達式

  4. 說明的幾個問題:

  (1)由於a向的方向時刻在變,所以勻速圓周運動是瞬時加速度的方向不斷改變的變加速運動。

  (2)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向心力是一個效果力,方向總指向圓心,是一個變力。

  (3)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受到的合外力就是向心力。

  (4)當ω是常量時,向心加速度大小與半徑成正比;當ν為常量時,向心加速度大小與半徑成反比。

  【典型例題】

  例1. 如下圖,小物體A與圓盤保持相對靜止,跟著圓盤一起做勻速圓周運動,則A物體的受力情況是( )

  A. 受重力、支援力

  B. 受重力、支援力和指向圓心的摩擦力

  C. 受重力、支援力、向心力、摩擦力

  D. 以上均不正確

  解析:物體A在水平臺上,其受重力和盤所產生的向上的支援力是一對平衡力,另外還受到一個向心力的作用才能做圓周運動,這個向心力實際上是摩擦力。所以A錯,B正確。因為這個摩擦力就是向心力而不是兩個力,所以C錯。D因為B的正確而錯誤

  例2. 如圖所示,一圓盤可繞一透過圓盤中心O且垂直於盤面的豎直軸轉動,在圓盤上放置一個木塊,當圓盤勻角速轉動時,木塊隨圓盤一起運動,那麼( )

  A. 木塊受到圓盤對它的摩擦力,方向背離圓盤中心

  B. 木塊受到圓盤對它的摩擦力,方向指向圓盤中心

  C. 因為木塊隨圓盤一起運動,所以木塊受到圓盤對它的摩擦力,方向與木塊的運動方向相同

  D. 因為摩擦力總是阻礙物體的運動,所以木塊所受到圓盤對它的摩擦力的方向與木塊的運動方向相反

  解析:從靜摩擦力總是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的趨勢來分析:由於圓盤轉動時,以轉動的圓盤為參照物,物體的運動趨勢是沿半徑向外,背離圓心的,所以盤面對木塊的靜摩擦力方向沿半徑指向圓心。

  從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必須受到一個向心力的角度來分析:木塊隨圓盤一起做勻速圓周運動,它必須受到沿半徑指向圓心的合力。由於木塊所受的重力和盤面的支援力都在豎直方向上,只有來自盤面的靜摩擦力提供指向圓心的向心力,因而盤面對木塊的.靜摩擦力方向必沿半徑指向圓心。所以,正確選項為B。

  之間關係的兩種不同形式,並應正確理解其含義。

  由於A、B輪由不打滑的皮帶相連,故vA=vB。

  所以ωB=ωC。

  所以有 ωA:ωB:ωC=3:2:2,vA:vB:vC=3:3:4。

  故 aA:aB:aC=9:6:8。

  點撥:(1)做圓錐擺運動的物體,所受的合外力提供向心力,因而物體處於非平衡狀態。(2)圓錐擺週期T與擺線長度L的大小沒有直接關係,與擺線和豎直方向夾角θ的大小也沒有直接關係,而只與擺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軌道平面離懸點的高度h=Lcosθ有關。

  【模擬】

  1. 有一個質量為m的小木塊,由碗邊滑向碗底,碗內表面是半徑為R的圓弧,由於摩擦力的作用,木塊運動的速率不變,則( )

  A. 它的加速度為零

  B. 它所受合力為零

  C. 它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一定、方向改變

  D. 它所受合力大小方向均一定

  E. 它的加速度恆定

  2. 如圖所示,用細線吊著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使小球在水平面內做圓錐擺運動,關於這個小球的受力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受重力、拉力、向心力

  B. 受重力、拉力

  C. 只受重力

  D. 以上說法均不正確

  3. 如圖所示的皮帶傳動裝置中,O為輪子A和B的共同轉軸,O′為輪子C的轉軸,A、B、C分別是三個輪子邊緣上的質點,且RA=RC=2RB,則三質點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aA∶aB∶aC等於( )

  A. 4∶2∶1 B. 2∶1∶2

  C. 1∶2∶4 D. 4∶1∶4

  4. 下圖為A、B兩質點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加速度隨半徑變化的圖象。其中A為雙曲線的一支,則由圖線可知( )

  A. A物體運動的線速度大小不變

  B. A物體運動的角速度大小不變

  C. B物體運動的角速度大小不變

  D. B物體運動的線速度大小不變

  5. 如圖所示,長為L的細繩一端固定在O點,另一端拴住一個小球,在O點的正下方與O點相距L/2的地方有一枚與豎直平面垂直的釘子;把球拉起使細繩在水平方向伸直,由靜止開始釋放,當細繩碰到釘子的瞬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小球的線速度沒有變化

  B. 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到原來的2倍

  C.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到原來的2倍

  D. 繩子對小球的拉力突然增大到原來的2倍

  6. 小球A和B用細線連線,可以在光滑的水平杆上無摩擦地滑動,已知它們的質量之比m1∶m2=3∶1,當這一裝置繞著豎直軸做勻速轉動且A、B兩球與水平杆子達到相對靜止時(如圖所示),A、B兩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 )

  A. 線速度大小相等

  B. 角速度相等

  C. 向心力的大小之比為F1∶F2=3∶1

  D. 半徑之比為r1∶r2=1∶3

  7. 如圖所示皮帶傳動裝置,主動軸O1上有兩個半徑分別為R和r的輪,O2上的輪半徑為r',已知R=2r,R= r',設皮帶不打滑,問:ωA:ωB=? ωB:ωC=? vA:vB=? vA:vC=?

  8. 一個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

  (1)保持其軌道半徑不變,當它的轉速變為原來的2倍時,它的線速度、向心力分別變為原來的幾倍?

  (2)如果保持其線速率不變,當角速度變為原來的2倍時,它的軌道半徑和所受的向心力分別為原來的幾倍?

  9. 如圖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光滑小孔O;一根輕繩穿過小孔,一端連線質量為m=1kg的小球A,另一端連線質量為M=4kg的重物B。

  (1)當小球A沿半徑r=0.1m的圓周做勻速圓周運動,其角速度為ω=10rad/s時,物體B對地面的壓力為多大?

  (2)當A球的角速度為多大時,B物體處於將要離開而尚未離開地面的臨界狀態?(g=10m/s2)

  10. 如圖所示,兩個懸於同一懸點O,且在同一水平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圓錐擺A和B,它們的質量相等,擺線長之比LA∶LB=3∶2,則兩圓錐擺的週期之比TA∶TB為多少?

  【試題答案】

  1. C

  2. B

  3. A

  4. AC

  5. ABC

  6. BD

  7. ω:ωB=1:1

  8. (1)2倍;4倍

  (2)1/2倍;4倍

  9. (1)30N

  (2)20rad/s

  10. 1 :1

  如何才能學好高中物理

  在高中理科各科目中,物理是相對較難學習的一科,學過高中物理的大部分同學,特別是物理成績中差等的同學,總有這樣的疑問:“上課聽得懂,聽得清,就是在課下做題時不會。”這是個普遍的問題,值得物理教師和同學們認真研究。下面我們就來聽聽清華大學附屬中小學網校的老師就如何學好高中物理的一些建議:

  首先分析一下同學們提出的普遍問題,即為什麼上課聽得懂,而課下不會作?我作為學理科的教師有這樣的切身感覺:比如讀某一篇文學作品,文章中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對人物內心活動的描寫,都寫得令人叫絕,而自己也知道是如此,但若讓自己提起筆來寫,未必或者說就不能寫出人家的水平來。聽別人說話,看別人文章,聽懂看懂絕對沒有問題,但要自己寫出來變成自己的東西就不那麼容易了。又比如小孩會說的東西,要讓他寫出來,就必須經過反覆寫的練習才能達到那一步。因而要由聽懂變成會作,就要在聽懂的基礎上,多多練習,方能掌握其中的規律和奧妙,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這也正是學習高中物理應該下功夫的地方。功夫如何下,在學習過程中應該達到哪些具體要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下面我們分幾個層次來具體分析。

  記憶:在高中物理的學習中,應熟記基本概念、規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結論,即所謂我們常提起的最基礎的知識。同學們往往忽視這些基本概念的記憶,認為學習物理不用死記硬背這些文字性的東西,其結果在高三總複習中提問同學物理概念,能準確地說出來的同學很少,即使是補習班的同學也幾乎如此。我不敢絕對說物理概念背不完整對你某一次考試或某一階段的學習造成多大的影響,但可以肯定地說,這對你對物理問題的理解,對你整個物理系統知識的形成都有內在的不良影響,說不準哪一次考試的哪一道題就因為你概念不準而失分。因此,學習語文需要熟記名言警句、學習數學必須記憶基本公式,學習物理也必須熟記基本概念和規律,這是學好物理的首要條件,是學好物理的最基本要求,沒有這一步,下面的學習無從談起。

  積累:是學習物理過程中記憶後的工作。在記憶的基礎上,不斷蒐集來自課本和參考資料上的許多有關物理知識的相關資訊,這些資訊有的來自一道題,有的來自一道題的一個插圖,也可能來自一小段閱讀材料等等。在蒐集整理過程中,要善於將不同知識點分析歸類,在整理過程中,找出相同點,也找出不同點,以便於記憶。積累過程是記憶和遺忘相互鬥爭的過程,但是要透過反覆記憶使知識更全面、更系統,使公式、定理、定律的聯絡更加緊密,這樣才能達到積累的目的,絕不能象狗熊掰棒子式的重複勞動,不加思考地機械記憶,其結果只能使記憶的比遺忘的還多。

  綜合:物理知識是分章分節的,物理考綱要求之內容也是一塊一塊的,它們既相互聯絡,又相互區別,所以在物理學習過程中要不斷進行小綜合,等高三年級知識學完後再進行系統大綜合。這個過程對同學們能力要求較高,章節內容互相聯絡,不同章節之間可以互相類比,真正將前後知識融會貫通,連為一體,這樣就逐漸從綜合中找到知識的聯絡,同時也找到了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

  提高:有了前面知識的記憶和積累,再進行認真綜合,就能在解題能力上有所提高。所謂提高能力,說白了就是提高解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針對某一題目,高中歷史,首先要看是什麼問題——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還是原子物理,然後再明確研究物件,結合題目中所給條件,應用相關物理概念,規律,也可用一些物理一級,二級結論,才能順利求得結果。可以想象,如果物理基本概念不明確,題目中既給的條件或隱含的條件看不出來,或解題既用的公式不對或該用一、二級結論,而用了原始公式,都會使解題的速度和正確性受到影響,考試中得高分就成了空話。提高首先是解決問題熟練,然後是解法靈活,而後在解題方法上有所創新。這裡麵包括對同一題的多解,能從多解中選中一種最簡單的方法;還包括多題一解,一種方法去解決多個類似的題目。真正做到靈巧運用,信手拈來的程度。

  綜上所述,學習物理大致有六個層次,即首先聽懂,而後記住,練習會用,漸逐熟練,熟能生巧,有所創新。在物理學習過程中,依照從簡單到複雜的認知過程,對照學習的六個層次,逐漸發現自己所在的位置及水平,找出自己的不足,進而確定自己改進和努力的方向。

  高中階段的學習是為大學學習做準備的,對同學們自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上所述的物理學習的基本過程——記憶,積累,綜合,提高就是對自己自學能力的培養過程,學會了學習方法,對物理科有了興趣,掌握了物理這門實驗學科與實際結合比較緊密的特點,經過自己艱苦的努力,一定會把高中物理學好。

  古語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飯。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學知識,更要學方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