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學習總結範文(精選17篇)

研究性學習總結範文(精選17篇)

  總結是對某一特定時間段內的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是增長才乾的一種好辦法,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總結吧。你所見過的總結應該是什麼樣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研究性學習總結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研究性學習總結 篇1

  初中的生活多姿多彩,在本學期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教會了我很多。

  在整個活動中,我們小組的成員都盡了自己最大的力量完成自己的任務。不論是在尋找蝸牛的過程中,還是最後的結題報告,都體現了團隊合作精神。在制定研究題目時,我們組猶豫了很久,但經過老師的耐心指導。我們順利地完成準備工作。在這裡要感謝老師們的指導,和同學們的積極配合。沒有你們,我們不可能完成這次的活動。

  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就在於透過同學們的相互合作,研究和探索未知的問題。這時候我們需要的是合作,是整個團隊,是大家共同的努力。這讓我們深有體會,在這次研究性學習中,我們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一開始大家都忙著各自分頭尋找相關資料,沒有分配任務,開會討論,等到組內開會召集時,才發現,不是有的資料沒找到,就是同樣的資料找了好幾份。組員們在這種情況下並沒有互相埋怨,而是趕快聚到一起開會商議補救之策。我們將任務分割成幾份,派給組員,大家同時工作但側重點不同。團隊的精神在每個人心中,合作為了共同的目標。

  當然在整個活動中不僅僅教會了我團結合作精神,更讓我明白了學習的很多方法。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是為了順利地度過難關,我們就要付出努力。首先要制定計劃,“努力的方向是什麼”, “透過怎樣的方法解決它”然後再付出行動。

  我們透過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激發了自由創新的熱情,培養了獨立思考、探究新事物的科學精神,同時提高了我們協作能力和社會交際能力,正好填補了我們在課堂上學習的不足。

  本次的研究性學習將成為我們人生上最多彩的經歷,教會了我怎樣學習,怎樣合作,在今後的生活中,我也會實際應用它們。

  研究性學習總結 篇2

  在本次研究性學習中,我們小組研究的主題是“新型太陽能電力車的設計與製作”我在小組中的主要任務是負責確立研究方向。

  我們小組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團結一致,互幫互助,各自努力完成自己所分配的任務。我分配到的任務是確定研究方向,剛開始接到這個任務我像張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在自己的努力和組內其他同學的幫助下有了頭緒,我開始對附近各個太陽能電力車商店進行了採訪、調查,還對汽車司機和街道行人進行了詢問,從中獲得了很多資訊,我對得到的資訊進行了整理,在我訪問的人中有50%的人不太瞭解太陽能電力車。對車的動力,作業系統,穩定性等存在著質疑,還不敢購買使用。20%的人正在使用太陽能電力車,他們對車總體還比較滿意,覺得很環保。但是對總體效能和動力還是不是很滿意,需要加以改進。還有30%的人不知道太陽能電力車。我透過對這些資訊的分析確定了我們需要設計與製作的新型新型太陽能電力車的努力方向。我們還需在車的動力、持續行駛時間和作業系統等方面進行改進。

  在此次研究性學習中,我們在組長xx的帶領下,各自克服種種的困難,及時的糾正了一些實踐上的錯誤,相互幫助,充分利用所學的知識,將其理論與實際結合,面對理論與實際生活中的種種差異,我們能夠棄其糟粕,取其精華。用多層次,全方位的角度看問題,終於突破種種難關,將其理論性轉化成實踐性,我與小組成員積極配合,透過我的努力從各種途徑確定了我們的研究方向,然後交給呂函英,又幫助呂函英成功的制定了新型太陽能電力車的研究方案。

  新型太陽能電力車以太陽能為主要能量來源,透過貼附在車頂的光伏陣列對動力電池充電,驅動直流電機推動助力車前行。在陰雨天氣或晚間停放時也可透過家用市電充電。並聯充電串聯放電系統,有利於提高電池組的均勻性,提高其使用壽命和容量;太陽能跟蹤系統的設計製作,能顯著提高太陽能電池板的功率;車架和車身最佳化設計,使整車小型化、輕量化。這些都有利於提高整車的能量利用率,增加續駛里程,達到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目的。

  在此次研究性學習活動中讓我學到了很多課堂內學不到的知識,例如:關於太陽能的利用、電力車的設計與製作、太陽能電力車的的車身結構、人們對節能的態度和認識等等。太陽能是現在及以後都將大規模使用的清潔無汙染的可再生能源。把它與電力車結合起來,成為可以不用消耗燃油和充電提供動力。減輕了對環境的汙染和能源的浪費。透過這次活動我意識到團體的力量是強大的,一個團體只要成員齊心協力,互幫互助,想取得成功是很容易的事情,我們這次在組長明確分工後,小組成員都毫不懈怠,積極完成自己的任務後,還主動幫助別的成員,正是因為我們的團體精神,才使得這次研究性學習任務圓滿完成。同時也讓我認識到能源和環境保護的問題。首先是開採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破壞了原有的生態平衡,其次是使用能源時排放的廢氣對空氣的汙染,最後還有使用後廢物的處理問題。我覺得使用無汙染的綠色能源、可再生能源是今後的必然趨勢。

  做完這次關於太陽能電力車的設計與製作的研究性學習過後,讓我認識到當今能源消耗需求量很大,而使用的大多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如果不提倡節能的話在不久的將來能源將開採用完,人類將面臨能源危機。將會有更多人使用節能產品,利用可以在短時間內再生的能源來替代對環境汙染嚴重的能源,將減輕對環境的汙染,愛護地球環境這就是愛護我們人類自己。因此,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保護環境,節約能源!

  研究性學習總結 篇3

  本學期我校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來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興趣愛好和辦事能力等,按級組安排,我負責指導高一

  按照自願的原則,我指導的23位同學分為兩個小組,一個組11人,另一組12人,大家選出小組長和副組長共兩人負責本組的課題研究。我對於怎樣進行研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的實施過程作了充分的說明,並佈置了兩個任務。

  一:研究確立各小組探究的課題。

  二:每位小組長負責,讓大家集體討論一下每位同學的性格愛好,負責研究性學習的實施過程中的具體工作。

  我負責的兩個小組中,透過大家的集體討論確定了大家研究的題目,第一小組的題目是:茶文化的研究,第二小組的題目是:對廣告的研究。兩個小組的負責人分別是:一小組組長何監基,副組長是鄭景峰,二小組的組長是胡英亮,副組長是何肖雲。

  大家透過討論每組都確定了研究題目的步驟,第一組的步驟是:1、茶葉的來源。2、茶葉的種類。3、茶葉的製作工藝。4、茶葉的作用。5、茶具。第二組的步驟是:1、種類。2、傳播途徑。3、經典名句。4、好與壞。5、群眾的看法

  我們覺得這些話題很有新意,它來源於生活,與我們的實際生活很貼近,值得我們去探究,調查這個話題對我們在社會上,生活上都有很大的益處,因此我們展開了我們的探研活動。

  我們初步分析了這個課題,覺得這個話題在很多方面都有跡可尋,於是討論要在哪裡找資料?要做怎樣的問卷?要去訪問一些怎樣的人?隨著這些問題的出現,我們組進行一系列的分工。使整個探研活動井井有條,辦起事來也頗為順利,進展較有效率。

  我們這個學期按照分工情況進行分工合作,也有集體行動。

  我們結合主題,分別到學校的圖書室,閱覽室和電腦室查詢有關資料,把每組再分為五個小組,每組負責一項工作分別重點查詢資料,最後彙總,形成共識。

  這個學期我們組就做了這些工作,從查資料這方面已為下學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想下學期的活動會更加成功。

  其實研究性學習活動使們懂得了很多東西,懂得了團結精神,懂得了獨立自主學習,使我們更貼近生活,瞭解生活中的某些問題,使我們見識廣闊,吸收外界資訊,是一門不錯的學科,今後我們會加倍努力,做得更好。

  研究性學習總結 篇4

  在開放的情境中主動探索,親身體驗,在愉快的心情中自主學習,提高能力,我們在研究性學習中不斷收穫,得到鍛鍊,提升自我。

  這是我們對本次研究性學習的真實體會。

  在劉老師的策劃組織下,我們組員參與調查研究了劉克祥老師的研究課題。

  下面我們就將聯絡實際情況,具體談一談在研究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一、準備充分 目標明確

  在研究性學習的初期階段,我們組員都感到有點不耐煩,遇到研究學習的困難的時候,劉老師一直在我們身邊鼓勵我們,並且耐心地為我們進行指導。還告訴我們明確的知道自己想調查什麼內容,調查的具體物件是誰,調查的目的與意義是什麼,想取得什麼樣的調查結果,採用什麼樣的調查方式等等這些具體的事項,才能高效率,高質量的完成調查研究。這令我們頓時恍然大悟,於是收拾好心情,調整好心態,安下心來做準備。終於,過了近一個月,我們終於完成了這個研究性學習任務。

  二、團隊精神 合作至上

  研究性學習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單憑一人之力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完成的。這時候我們需要的是合作,是整個團隊,是大家共同的努力。這讓我們深有體會,在這次研究性學習中,我們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一開始大家都忙著各自分頭尋找相關資料,沒有分配任務,開會討論,等到組內開會召集時,才發現,不是有的資料沒找到,就是同樣的資料找了好幾份。組員們在這種情況下並沒有互相埋怨,而是趕快聚到一起開會商議補救之策。我們將任務分割成幾份,派給組員,大家同時工作但側重點不同。比如這個組員負責找關於賈寶玉的,另一個找林黛玉的,還有一個又找薛寶釵的,等等。如果有的組員提前完成任務,也會熱心主動的幫助別的組員。正是因為大家共同合作,互相幫助,以集體的利益為主。在四個人之間,合作的關係依然緊密,如果查詢到與其它組員要找的有關的資料,大家都會拿出來共享,正是由於這樣,雖然研究任務很重,我們卻也沒有耽誤很多學習時間。團隊的精神在每個人心中,合作為了共同的目標。

  三、體會其中的好處

  原以為高中生活只是緊張的學習,其實非也。

  高中生活原來是如此多彩的。就以“研究性學習”這個課題來說吧,開始還不知道它有何意義,自開學到現在,這個過程帶給我們許多學習的情趣和全新的感受。

  從一定角度看來,研究性學習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或途徑,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從學習、及社會生活中去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去探索、發現和體驗。同時,學會對資訊進行收集、分析和判斷,去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從而增強思考力和創造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完美人格。以往的教育主要以應試教育為主,它的表面性,片面性區域性性和機械性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不利於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而研究性學習具有學習內容的綜合性與開放性,學習主體的參與性與自主性。學習過程的創造性與多樣性 ,學習評價的多元性與社會性等特點,而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和特點恰恰可以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民主的,自由的,寬鬆的,向上的學習氛圍,這有助於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創新能力的提高和完美人格的塑造。

  研究性學習轉變了我們的學習觀念,和改變我們的學習方式。以我的小組而言吧,說它簡單,最終成果只是一個簡單的結果。但是,真是搞起來,要多方面考慮,還要收集有關資料,再加以運用,這自然會遇到許多麻煩,它給我們很大創新空間和實踐機會,轉變我們對學習和生活缺少獨立思考新發現的一些依賴觀念,改變我們“死讀書”的學習方式,創造另一種學習的風氣,營造更優的學習環境。這對學習科學文化的學生來說也是一個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良好機會。同時,研究性學習也促進同學們學會交流,學會合作。這個我在學習研究中有切身的體會,像哪個同學有何特長、愛好,對事情處理的態度,協作能力如何,這都很容易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反映出來。我作為本組的組長,有時在分配工作過於疏忽,執意按自己的意願去做,結果造成某些缺漏和過失。幸好還不算嚴重,否則我真無地自容,組員也沒有責怪於我,反而給我補遺拾漏。我想,這不僅僅是一種責任,還有我們感情的橋樑在起著作用吧。這段日子,我們一起外出調查,一起查閱資料,一起總結分析,一起解決問題。經歷瞭如此之多,組員之間不知不覺中建立了友誼,加深昇華了友誼,這對以後的生活和學習無疑會起巨大的作用。

  我們透過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激發了自由創新的熱情,培養了獨立思考、探究新事物的科學精神,同時提高了我們協作能力和社會交際能力,正好填補了我們在課堂上學習的不足。我想這是研究性學習的最大意義。

  以上就是我們在本次研究性學習中的心得體會,它讓我們得到了鍛鍊,無論是社會交往的能力,還是自身的學習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研究性學習總結 篇5

  透過這次社會調查,我覺得我收穫很大,我在這次任務中擔任記錄員,雖然任務算是最輕的,重要是對各個來訪物件作簡要的文字記錄。但我感覺還是很累,主要是由於交通不方便走了很多路,我想這這可能也是制約魯班湖旅遊業發展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其次,這次調查,使我們更早地接觸了社會,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在我們這次採訪中,有積極配合我們採訪的,也有態度比較惡劣的。比如說縣旅遊局就很配合我們採訪,而鎮政府漁場負責人則完全不配合,多次責怪我們來得不是時候,並且拒絕採訪和提供資料,當時真的覺得很惱火。不過仔細想一想這其實是一個素質問題,鎮政府漁場各個辦公室裡全部擺設的都是麻將,不幹實事,這可能也是制約魯班湖旅遊業發展的原因之一。

  這次活動還使我學會了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上,學會了困難自己想辦法解決,使我初步瞭解到人與人之間的各種複雜關係,為我以後更好的適應社會提前打下了基礎。

  這次活動使我的綜合實力得到了提高,特在些感謝學校給予了我們這次機會,增強了我們的能力。也感謝在調查中給予支援的每一上人和小組的其它成員。

  研究性學習總結 篇6

  20xx——20xx學年,我們三位老師接受了該課程指導教師的任務。一年來,我們從零開始,共同探討對開好研學課程和課題研究,總結頗多有了初步的認識。

  一、著眼未來發展,紮實推進學習方式轉變,培養人格健全人才

  研究性學習活動作為不同於學科教學的非正規課程,是國家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創新人才而開設的具有開放性,探究性和實踐性的新課程。一年的教學實踐,使我們在教學指導和課題指導方面都有一些較深刻的體會。

  (一)教學過程的收穫

  1、提高認識、明確學習目的是開好研學課程的前提。我們站在知識經濟時代,需要培養創新型、複合型、實踐能力強的高素質建設人才的高度,強調研究性學習活動是實現從接受式學習向探究性學習的轉變,體現“倡導全人教育,為了學生的個性發展,體現新時代價值觀”的“以人為本”的新課程基本理念,為學生未來生存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的不可替代的重要課程。

  2、強化研學方法的指導,注重學生親身體驗,是開好研學課程的基礎。研究性學習課程作為具有探究性、實踐性的活動課程,讓學生從接受式學習中解放出來,透過文獻查詢、實驗探究、社會調查等形式收集資訊,自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解決問。因此,強化研究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儘可能的熟練的掌握各種研學方法是保證學生順利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基礎。

  3、因地制宜,開發課程資源,選好課題是開好研學課程的關鍵。研究性學習作為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的和生活中選擇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從而主動獲取知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因地制宜,重充分考慮現有的人力、物力資源。選擇課題應當使課題具有科學性、價值性、新穎性可行性。這成為保證研究性學習順利進行的關鍵。

  4、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評價激勵約束機制是開好研學課程必要條件。研學課程是國家規定、地方指導、校本開發的三級管理課程是學校人人參與的,全體教職工都是學生的指導老師的全員參與的課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確各部門每位教職工的職責,學生研究過程環節的評價激勵約束機制是保證開好這門課程的必須具備的條件,唯有如此,才能充分調動好校內校外的各類課程資源。

  5、豐富的知識儲備和較高素質是指導好研學課程的重要保證。學生的課題來源於自然、社會和學生的生活、學習,沒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和較高素質很難勝任指導教師的教育職責,為此,我們在廣泛涉獵各種知識的同時,以老教師為核心,從零開始反覆觀看兩年教師培訓影片課程,加強每一環節的研究,較好的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

  6、完整翔實的資料儲存是實現校本開發的目標的有力保障,為此,我們讓每一位同學用“個人成長檔案袋”把蒐集到得資訊資料和研究過程的記錄得以比較完整的儲存。

  (二)課題研究指導的收穫

  1、深入子課題研究分析是搞好課題研究的基礎。搞好課題的深入分析要根據研究目的大膽提出假設,進而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形成一系列子課題,這就為制定切實可行的研究方案的逐層深入、全面分析問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調動各種課程資源,多渠道全面蒐集資訊是搞好課題研究的有力保障。只有透過各種途徑全面收集資訊,才能使研究課題得以深入分析,進而解決問題得出結論。

  3、充分進行資訊交流是課題研究的本質所在和有效途徑。我們組織學生進行充分的小組交流和全班交流評價,使同學們充分體驗合作學習,資源共享的優勢保證了課題深入進行。

  4、有效的資訊加工整理是完成課題研究的關鍵環節。

  (三)具體課題指導的收穫

  本學期我們從師生實際出發,上學期在不同的班級開展了《肥城市歷史文化與民俗風情的考察》、《校園浪費現象的研究》兩個共同課題的研究。下學期在積累研究經驗的基礎上開展了自選課題的研究。《肥城市歷史文化與民俗風情的考察》課題研究收穫如下:

  1、引導學生站在弘揚傳統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移風易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文化,增強熱愛家鄉、建設好家鄉的高度責任感理解本課題的意義。

  2、從個人知識能力的提升和潛能開發及對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理解課題的價值。

  3、在歷史文化方面,充分發促進掘肥城的歷史文化遺址歷史文物、名勝特產、歷史人物、歷史傳說資訊,提出深刻的弘揚、開發利用好傳統文化,促進我市社會經濟發展的深刻建議,形成肥城“三聖一園兩巾幗,三山兩湖一溫泉”,“人傑地靈”的優美畫卷和建設“中國桃都,世上桃園”的雄心壯志。

  4、在民俗方面,要求學生充分發掘具有肥城特色的民俗文化,提出移風易俗的深刻建議。

  5、本著貼近時代、貼近社會、貼近學生實際的“三貼近”的課改精神,讓學生從發展優質高效農業,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的社會,倡導低碳經濟,低碳生活的高度提出弘揚、開發好傳統文化,發展特色旅遊的建議。

  《校園浪費現象的研究》的收穫是:

  1、在課題的意義方面,從倡導低碳經濟生活,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高度,引領學生正確認識我們的行為。

  2、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方面,一是講解研究的方法及其要領二是要求學生落實所選方法的應用,教師做好指導並引領學生做組內和班級的交流與評價

  3、從學生的未來發展上看,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教學中學生是主體,他們始終處於探究——交流——評價—矯正——完善提高的環節,真正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

  二、學會自主探究式學習,掌握自我完美技能,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研究性學習課程的根本宗旨就是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經濟、科技和生活中的問題透過自主探究、親身實踐的過程,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解決問題,學會學習,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學素養,從而實現由單純的接受式學習向研究性學習方式的根本性轉變,為學生的生存方式的轉變,增強終生自我完善和可持續性發展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能夠更好的應對資訊時代和市場經濟大潮對人才發展帶來的新的挑戰。

  高二學生的收穫是:

  (一)研學方面:

  1、學生的問題意識普遍增強,多數同學能夠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深入分析問題,找出研究的步驟。

  2、進一步熟悉了各種研究方法,提高了研學水平。學生透過文獻法、調查法、觀察法、實驗法等蒐集了大量的有效的資訊。

  3、進一步拓展了課程資源的開發力度,在充分利用校內外人力、物力資源的同時,注意利用現有的資源為課題研究服務。

  4、增強了合作學習的能力和團隊意識。初步形成了資源共享,互相學習、共同研究、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圍。

  5、增強了實踐能力,初步形成了創新精神,他們透過採訪,設計調查問卷,蒐集資訊,增強了有效利用資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課題研究方面:

  具體為《肥城市歷史文化與民俗風情的考察》的收穫:

  1、提高了同學們對弘揚傳統文化,開發保護利用好傳統文化重要性的認識。

  2、對家鄉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有了比較全面的瞭解,增強了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3、比較深刻的瞭解了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研究角度及重要意義。

  4、初步學會了利用所學歷史、地理以及其他學科知識,為弘揚傳統文化、移風易俗提出了建議。

  5、拓寬了知識面,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學到的歷史文化知識,增強了自學能力和研究能力。

  《校園浪費現象的研究》的課題收穫為:

  1、透過校園資源浪費現象的研究,增強了學生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意識。

  2、透過校園時間浪費現象的研究,激發了廣大學生“只爭朝夕”報效祖國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3、研究性學習活動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4、課題研究培養了學生收集資訊,分析資訊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

  三、完善措施,攻堅克難,推動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研究學習作為開放性、探究性、實踐性的課程,對習慣了傳統的接受式教學、學習方式的師生和僅限於某一學科教學的老師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教學過程也存在一些不可迴避的問題:

  1、學生重視程度有待提高。由於學業水平考試不考,平時考試不考,高考比重較小,各項評價約束機制不健全,這也直接影響力學生對該科的重視程度。

  2、各類教學資源亟待全面開發。在學校方面的人力資源方面還沒有形成“人人參與”的局面,物力方面如圖書館、電教室、實驗室等設施也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3、各項管理評價約束機制尚待完善。

  4、師資水平有待於提高,研究學習課程涉及自然、社會、生活、科技等領域的廣泛問題,指導教師必須具備較豐厚的知識儲備和較高素養才能勝任這一職責。

  改進的建議與措施:

  1、向學生反覆強化國家開設研學課程的目的和意義,提高學生對該課程的認識。

  2、完善各項管理評價激勵約束機制,呼籲加大對研學課程的評估考核力度,使各類課程資源得到充分的開發。

  3、加強教師業務培訓和進修,全方位充實教師的知識儲備,確保研學師資的相對穩定,強化集體備課和教學研究,加大校本開發力度。

  總之,研究性學習活動課程富有挑戰性,使我們的知識領域不斷的擴充套件,在一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更加明確,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逐步普及也使我們面臨新的困難,我們決心認真總結教學的經驗教訓,完善各項措施,精心備課,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刻苦學習,不斷充電,努力開創具有肥城一中特色的研究性學習教學新模式,為我校新課程改革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做出應有的貢獻。

  研究性學習總結 篇7

  我們這次研究的內容是《垃圾資源化》,以下是我們研究題目的具體內容:1、垃圾處理的方法2、垃圾如何分類、回收3、個別垃圾個別處理。

  研究一個課題,首先應該確定研究方向。我們的研究方向是從生活入手,配合現在國際環保的要求,我們選擇了這次的主題。與此同時,雖然是第二次研究我們還是會遇到一些問題:制定實驗方案。在制定實驗的過程中,我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身為組長要有掌控能力,由於我不很得心應手研究便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一拖再拖。所以針對這一點,我覺得我們應該事先制定出一份詳盡的時間表,然後應該嚴格按照時間表來執行。只有在這樣詳細的規劃下,我們才能按時完成任務。

  雖然我們的報告成功完成,但由於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一些詳細的工作沒有完成的很好。

  透過這次研究性學習,我也得到了許多收穫與財富。

  首先便是知道了“規劃”的重要性。世間萬物皆有規律,而計劃就是一個能時刻跟隨規律,調整規律的時間表。只有在嚴格的規劃下,才能完成高質量的課題和專案。

  第二就是明白了“責任”。身為研學的組長,應該將更多的精力投入研究,而不是浪費在個人享樂上,這就是責任的意義。同時還要確立責任意識,只有當一個有責任感的人處於領導地位,這樣他所帶領的小組才能在紛繁混亂的環境中有一片立足之地,同時也能提高自己的競爭地位和社會影響力

  第三便是“效率”。沒有效率,就如同浪費時間。有的人能在學校便把作業都作完,而有的人第二天揹著未完成的作業一起趕到學校,這就是差距。而這差距就在效率。有了效率,就相當於有了三頭六臂,一個人可以處理好多事情。而專心就是效率的保證,只有當自己處於一個專心的狀態,會感覺時間像是停滯了一般,“效率”也就“不請自來”了。

  第四,享受“不享受”的東西。每個人都有愛好,但各位同學中極少當成愛好的。當然,我也並不把研究性學習當成一個愛好,因為研學,也是學!但是,如果我們轉變自己的看法,用客觀的眼光去看待學習和自己一切不喜歡乾的事,就一定會找到一個有趣的切入點。有了興趣,什麼都好說。

  第五,將壓力變為動力。整整一個學期,研學給我帶來最大的感覺,便是那巨大的壓力。當看著周圍的同學們相繼完成了實驗,寫完了報告,我們組的試驗還只停留在紙上,我充滿了壓力與危機感。也正是這樣的危機感,為我加速,促使我按時完成了任務。而有些人,遇到壓力瞬間就變成了熱鍋上的螞蟻,自亂陣腳。我們應該相信“車到山前必有路”,只要按部就班地做下去,總有完成的時候。當有了這種壓力的時候,我們的動力和潛能才會被真正地激發出來。

  第六,團隊精神,每一個團隊都應該要有團隊精神。“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斷,而一把筷子卻很結實”——這便是小學時候老師給我們解釋“團隊精神”時所舉的例子。沒錯,之所以大多教育都是以班級為單位,是為了增加我們的團隊精神和能力。在被劃分成研學小組的同時,這種精神便更加的到了鍛鍊。如果是以班級為單位,僧多粥少,不是每個同學都有鍛鍊的機會,而這樣的機會往往被班級中少數幾個“積極分子”所掌握,鍛鍊的機會總是在他們身上。而因為有了研學小組,每個人得到鍛鍊的機會近似均等,這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鍛鍊團隊精神的平臺。有了團隊精神,當我們在社會上加入某些團體後,我們要有在團隊中協調等能力,充分發揮出每個人的創造性,同時將能力最大化,也就是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在團隊中,每個人不但能力能發揮出來,同時還有可能超常發揮。

  第七,聽指揮。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群龍無首的精銳部隊那也只是一群烏合之眾!如果一個團隊中大部分人不聽從指揮,那麼這個團隊也就無異於“群龍無首”。大吵大鬧地反對,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非但不是在幫助自己,恰恰相反,那是在對自己,對大家不負責任的一種表現!所以,聽從指揮,是非常重要的一項。

  我還想說的還有很多,值得總結的也還有很多。這次研究性學習不但給我帶來了美好的回憶,並且收穫中我還學會了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研究性學習總結 篇8

  研究性學習,歷時五個月,長達20周,在這漫長而又短暫的時間裡,我體驗到了師生共同參與活動的樂趣,雖然是第一次參與這樣有意義的活動,但是和學生一起,透過努力,看著在自己的指導下,學生努力的付出下,他們一同精心灌溉的種子終於一點點地發芽、破土而出,甚至開出了美麗的花朵,在最後的成果展示中,我感到自己已經置身於開滿鮮花的小花園裡,收穫著,慶祝著,品嚐著豐收的喜悅,研究性學習個人總結。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又是第一次參加研究性學習,沒有什麼經驗,在一邊備課一邊學習的過程中,其實學生也教會了我很多,我真正體會到了教學相長。首先,教師要做學生學習過程的參與者。研究性學習的本質是讓學生主動探尋世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應以知識的傳授代替學生的學習和探求體驗。在確定研究課題環節,怕學生想不出好的課題,就給學生羅列出了很多參考課題,大多都是和學科教材緊密結合的課題,例如“神六與化學”、“汽車中的物理”、“李白詩歌‘月’意象分析”、“英文精曲賞析”等。本以為自己丟擲的課題學生肯定會借鑑個一二,誰知學生自己推出的課題更讓我耳目一新:“省錫中高一學生叛逆心理與學習生活的關係”、“省錫中堰橋校區植物種類研究及其分佈情況”、“省錫中堰橋校區高一學生消費傾向調查”、“我國曆代服飾的變革”、“省錫中校服的最佳化設計研究”這些課題,不僅僅與我們的校園生活相關使課題更具有意義,而且學生顯露出了極大的興趣,研究熱情非常高漲。

  其次,教師應該成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一方面,教師不能事事包辦代替,應該放手讓學生去做,哪怕是在實驗過程中得出不正確的結論,對學生來說也是有意義的;另一方面,學生的探求活動應該有嚴謹的計劃,在選題、分組、調查、查詢資料等方面,教師要給予具體有效的指導。作為一名指導老師,我本能地把各個研究小組攬入了自己的胸懷中,鼓勵他們,替他們出謀劃策,希望他們能夠多走一些平坦的道路,少走曲折,我經常找課題小組長談話,瞭解他們的研究動態和遇到的困難,每當他們把發現的困惑告訴我,我都會幫他們出主意,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限制了學生自主性的發揮。例如高一2班研究小組談到研究植物需要學校的圖紙,而別班學生拿到圖紙後拒絕借給我班學生,我就幫他們去找別班的老師解決問題,雖然最終問題得到了解決,但是卻沒有鍛鍊到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最後課題展示階段,我還想主動幫學生承擔列印課題研究報告的工作,但意識到自己的這種包辦錯誤後,把任務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總結到了解決問題的經驗和教訓,鍛鍊了與人相處的能力,總結了馬虎、不認真導致任務拖沓的教訓。

  此外,教師還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在學生難以深入之時,要給學生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路,以啟迪學生深入地探尋。這對教師的要求是很高的,研究性學習的涉足領域是十分廣泛的,大體上可以分為自然、社會、科技、文化幾個部分,這些領域特點不同,因此探尋方法也不盡相同。這種差異性也表現在中學課程中,每個學科都有自身的特點,教師要善於利用不同學科的特點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指導。當學生遇到學科知識性問題,我不得不讓他們去請教學術顧問,這對自己的綜合素質也是一大考驗。17班“計算機組裝和維護”課題小組學生曾經請教過我成果展示方面網頁製作遇到的困難,有關計算機維護過程中的經驗,我只能讓他們去請教計算機老師;2班“巴金的創作歷程及其影響”課題小組學生向我請教關於巴金老人生平經歷簡介和對巴老的評價,我並未做過深入的研究,甚至只是皮毛上的瞭解,不得不自己先去搜集整理一些資料;17班研究“《紅樓夢》金陵十二釵人物形象分析”課題小組學生問我怎樣理解妙玉的判詞,怎樣看待妙玉這一人物形象,我抓緊看了看劉心武的《紅樓望月》、周汝昌的《紅樓十二層》。在指導學生研究的同時,我也從中學習到了不少知識,使自己得到了充實和提高。

  在研究性學習結束之際,在看到累累果實的同時,總結這一階段的工作,其間也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個別研究小組的研究成果只是流於已有材料的整理和拼接,缺乏自己的主見,收穫不大;有的小組研究得比較淺,並未將研究落到深處,沒有竭盡全力花功夫,對自己沒有過高的要求;有的小組未能全部發揮組員的積極性,仍有個別組員未能積極參與小組合作,組員之間的團結交流也未能很好地進行。但總體上來說,每個小組都能在最後的階段,展示出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成果的環節是他們最興奮的時刻。

  研究性學習總結 篇9

  一、研究性學習課程設定的初衷

  研究性課程設定的初衷是什麼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從課程改革說起。

  教育部副部長王湛在談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時說: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的時期,面對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的發展,現行基礎教育存在的問題、弊端明顯地突現出來,教育觀念滯後,人才培養目標同時代發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適應,思想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強,課程內容“繁、難、偏、舊”的狀況仍然存在,課程結構單一,學科體系相對封閉,難以反映現代科技、社會發展的新內容,脫離學生經驗和社會實際,學生死記硬背,題海訓練的狀況普遍存在,課程評價過於強調學業成績與選拔功能,課程管理強調統一,致使課程難以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等。這些問題的存在,以及它們對實施素質教育的制約和不良影響,正說明了推進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針對性。同時指出:當前我們的教育改革,就是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入手,透過改革基礎教育課程,調整人才培養目標,改變人才培養模式,提高 人才培養質量。

  研究性學習是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教育部教基字〔xx〕6號通知中說:研究性學習是《全日制普通高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中的重要內容,是全體普通高中學生的必修課,它對於為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老師教學方式的變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中也明確指出,設定研究性學習的目的是:“實施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關鍵是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設定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在於改變學生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並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運用於實踐的機會,促進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將研究性學習作為一項特別設立的教學活動作為必修課納入《全日制普通高中學課程計劃》將會逐步推行研究性學習的開展,並從制度上保障這一活動的深化,満足學生在開放性的現實情境中主動探索研究,獲得親身體驗,培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需要。”

  教育部教基字〔xx〕6號通知中還說:“開展研究性學習學生必須走出課堂,走出校門,積極開展社會調查和實踐活動。”

  從以上引文中我們不難看出,研究性學習課程設定的初衷,是基於調整人才培養目標,改變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質量這個最終目標的。為要能夠達到這一目標,透過研究性學習課程的開設,來改變教師和學生不能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為了保障課程實施時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又具體地指出了“研究性學習必須走出課堂、走出校門”。當前,我們的研究性學習是否做到了這些呢。我們有必要對兩年多以來的研究性學習作一個回顧和反思。

  二、研究性學習實踐的回顧

  研究性學習是普通高中學生的必修課,每週3課時,每所普通高中學校都應該按課程計劃開課設節,可集中和分散使用。但是直到現在,我們許多學校在課表中沒有體現,有的將全部課時安排在課外活動中進行,實際上形同虛設。還有的學校乾脆把這三個課時分配給數學、物理、化學三科,意思是隻在這三科當中進行研究性學習,比較好的是安排1個或2個課時在正課(課表上)時間中,其餘安排在課外活動和其他課餘時間中進行。那種把研究性學習只分給幾個學科的作法是不妥的,因為,研究性學習是一種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不只是某幾個學科的事,應包括所有的學科,而且,研究性學習的問題,很多是跨學科綜合、交叉的。

  研究性學習只安排在某幾個學科是不妥的,只安排部分教師實施,也是不妥的。研究性學習每週3課時,高中14大學科中,除體育、音樂、美術、勞動技術、資訊科技這些科目本身就是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外,其餘9大學科都應安排研究性學習的課時,每期作16週上課時間計,全期共48課時 ,如果每週2節安排在正課中,每期有36節,則9大學科每科可以排4課時的研究性學習課。排課時,總課表上不分到學科,另用單列課表將研究學習的課時分配給每位任課教師。督促檢查,才能使研究性學習落到實處。

  每個學科每位教師4節研究性學習課幹什麼?研究性學習課程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各自的興趣愛好和條件,選擇不同的研究課題,獨立自主開展研究,從中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一種課程。它是以問題為基礎,以探索活動為過程的一種綜合學習活動。目前在研究性學習的形式上有三種情況:

  一是以課題研究為特徵的研究性學習活動。課題內容選擇的不是特定的知識體系,而是來源於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立足於研究、解決學生關注的一些社會問題或其他問題,涉及的範圍很廣泛,它可能是某學科的,也可能是多學科綜合、交叉的,可能偏重於實踐方面,也可能偏重於理論方面。課題研究還包括專案(活動)設計類的課題。這種以課題為特徵的研究性學習的實施,通常分為三個階段進行,即進入問題情境階段,實踐體驗階段和交流表達階段,相應地,對於這種學習的評價過程就分為開題評價,中期評價(對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的問題進行討論交流等),和結題評價。研究性學習課題研究組織形式又可分為個人研究、小組研究和班集體研究三種形式。

  第二種,就是有人稱之為基於研究性學習理念的“研究性教學”,即研究性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當前越來越多的學校熱衷於這種研究性學習的模式,即在一節課中鋪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提出問題,然後引導學生討論、探索研究和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儘管這種問題也會是學生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但多數只與某一個學科的知識有密切的聯絡。這種研究性學習的課堂教學與各自的學科教學緊密結合起來,這本身沒有什麼不好,但是如果放棄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門的自主探索學習活動形式,那麼研究性學習就將背離它的初衷,而被納入“應試教育”的狹窄軌道,終究是沒有什麼前途的。反過來,如果研究性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與走出課堂、走出校門的研究性學習密切結合,則研究性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會更加體現研究性學習的價值與性質。因為,研究性學習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和探究能力。

  第三種情況,就是“帶研究性特點的”學科教學形式。就是教師在日常的各學科中,結合教學內容,注重引導學生透過主動探究,解決一些開放性問題,也就是將研究性學習理念滲透於學科教學中的作法。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研究性學習的價值和性質,對提高學科教學水平有積極意義。

  綜合以上三種研究性學習的三種基本形式看,當前的重點仍然應是第一種形式。沒有第一種研究性學習形式的廣泛開展,就無法造成一定的氣勢和氛圍,從根本上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我們的教育理念。也正因此,教育部在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中特別強調“研究性學習要求學生必須走出課堂、走出校門,積極開展社會調查研究和實踐活動”。另外,研究性學習的許多問題是一個不斷研究的過程,不是一堂課或兩堂課所能解決的。但是,與此同時,當然研究性學習課題的研究形式也可以有教室課堂上的教學組織形式,如前所述,活動評價中的開題論證,中期評價,結題論證,活動總結與交流都可以在教室課堂中進行。

  走出課堂和校門的研究性學習活動,是不是隻是目前為了轉變觀念有權宜之計?應當說,不是一時的權宜之計。因為,不只是現時的觀念轉變問題,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形成,離不開學生的親身體驗,學生要獲得社會生活的親身體驗,今天的學生要走出課堂和校門,明天的學生同樣要走出課堂和校門,今天對我們教師來說,可能是不太自覺這樣做,明天則可能是一種自覺和自我意識的行為。研究性學習每週3課時,一期至少48課時,三年將是276課時,這麼多時間的研究性學習,確實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我看至少三分之一的時間學生應當走出課堂和校門。

  實施研究性學習的困難,不僅是存在認識上的模糊,觀念落後,更在於研究性學習管理上的困難,包括課程資源的開發與評價機制的問題。學校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包括校內資源、社群資源和學生家庭中的教育資源;對於研究性學習活動的管理與評價,要做好過程管理和對教師與學生的評價。在這裡我主要談一談活動過程的管理。

  有的學校對於活動過程的做得比較好。廣東番禺中學採用了建立“課程檔案”的措施。規定:

  學生必作:(1)研究方案:課題名稱,目標,意義,內容,方法,所需資源,人員分工,進度安排,成果形式,專家或指導教師等內容,開題前上交,教研處備案。

  (2)研究週記:每人每週學習情況記載,每篇不少於400字,含時間、地點、研究內容(要具體)、收穫、體會、問題等,作為平時成績的主要依據,期末總結要求1000字,每週上交專職教師批閱。

  (3)研究成果:每小組或個人從下列內容中至少選擇一項,研究 論文、實驗報告、調查報告、科技作品以及軟盤、錄影資料等,期末上交專職教師。

  教師必作:

  (1)指導筆記:含對全班或所負責小組(個人)的指導的詳細記錄,有時間、地點、物件、主要內容,由專職教師共同完成,每週一次,每月底交教研處。

  (2)專案總表:專案彙總(名稱、專案成員、指導教師單位、聯絡渠道、進度所需資源等內容)開題後交教研處備案。

  (3)學習心得:每月寫一篇與課題有關的心得。

  (4)專案評估:對專案的意義,成功與不足之處及努力方向,每篇不少於5000字。

  教研處必作:

  (1)檢查記錄:每月末檢查教師的指導筆記和學習心得,按a b c d四等評分;每學期抽查每班各專案小組(個人)的研究週記,按a b c d四級評分。

  (2)科研論文:每學期以校研究性學習課題為研究範圍,寫一篇科研論文。每學期編輯一本優秀研究成果集。

  從番禺中學的情況看,這所學校還不是所有的教師都參與到研究性學習的指導中,主要是專職教師發揮作用。實際上研究性學習的開展,所有的任課教師都應參與其中,應當充分發揮每位教師、備課組、 教研組的作用。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對教師和學生的評價問題。

  對教師的評價:

  研究性學習涉及教師工作量的認定和工作情況的考核。有的學校作出了有關管理與考核的規定:例如有一所學校規定專職教師每人帶3個班為満工作量,兼職教師其工作量與語、數、英教師等同;另一所學校規定:每位教師指導的課題數為1—5個;還有的規定:(1)由於示範性高中要求教師能勝任兩門或兩門以上課程的教學,因此,能承擔研究性學習指導和任意選修課教學的教師是合格的。並作為示範性高中教師的必備條件,學校將以此作為教師晉級、評選、年度考核優秀的硬指標。(2)工作量計算:專題講座按1:1計算課時,應與學生共同聽課,講座期間較長時間在年級室者視同曠課。其他指導活動計算為:課題數權重(根據課題質量確定權重)每課題津帖數。(3)課題研究指導工作認定依據:①指導研究性學習的專項記錄本。包括學習筆記、聽課記錄、指導活動設計與過程記錄,授課教案等。

  ②所指導課題組的有關原始研究資料的收集,研究的階段成果(如小論文),對學生的評價。③專題講座與集中交流活動的出勤情況。④指導研究性的學年總結或論文。

  對學生的評價:

  研究性學習對學生的評價,有的學校採用學分制是一種比較好方法。規定了基礎學分,每個學期按研究計劃完成任務的給2個學分。設獎勵學分,活動開展得好的,經認定取得較好成果的,再給1—2個學分。三個學年中,學生取得10個學分時定為合格。如研究性學習的積極性高,研究態度認真,研究成果顯著,則獲得學分較多。

  上述有關管理和評價方面的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有許多學校 都制定了,但是落到實處的不多,甚至有的學校制定這些純粹是為了應付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檢查。

  三、研究性學習的反思

  當前,研究性學習在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學習評定和統籌協調等方面都存在許多問題,但最根本的是教育觀念的轉變。可是觀念的轉變又不會是自發的形成,只有在落實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透過師生的探索研究中的體驗和組織制度等方面的制約才會逐漸形成。在許多情況下,就是要形成一種教師和學生的觀念不變也得變的環境態勢。

  當前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教師對提轉變教育理念就反感,有的甚至說:“什麼轉變教育理念,那純粹是‘作秀’!”那都是虛的,沒有實際效用的東西。這樣的人一方面說明他對當前以課改為中心的教育改革的無知,但同時又是因為受當前社會“刻板印象”的影響。因為社會看一所學校,關鍵是看高考升學率,一所重點中學,如果幾年內沒有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社會對這所學校的評價就會很糟,甚至組織部門對學校校長書記的考察,也可能作出對他們不利的結論。課程改革是要有膽識的,課程改革搞好了本來是能夠大大提高教學質量的,但一開始可能會有一定的風險。當前的很多情況是:無論是校長還是教師,無論是作計劃,寫總結,都是把高考視為自己的“生命線”,大家都不願承擔改革的風險,大家都習慣了長期以來老的一套教育理念和方法。在行動計劃中,為了高考,他們會採取“一切為了前線(高考)”的行動策略,甚至為了高考不惜採取各種“戰時特殊政策”。其教育行為的不公平現象和短視行為處處可見。人們認為,只要高考考試製度不變,這種現象也不會改變。廢除高考考試製是不可能的,考試作為選拔人才的方法其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尤其是現在,考試體現了最大的公平和公正,沒有考試的人才選拔將會產生的腐敗。但是高考制度改革和招生制度改革的力度應當進一步加大。雖然考試改革要以課程改革為基礎,但考試改革作為課程改革的先導,適當加大改革的力度是完全可以作到的。

  研究性學習可以有課堂教學模式和帶研究性學習特點的學科教學模式,但其走出課堂、走出校門的研究性學習形式是其他的形式不可替代的。研究性學習不是第二課堂,也不是一般地課外活動,是必修課,是特殊的必修課的課程形式。以前,搞素質教育時,為了克服一些人認為搞素質教育就是搞第二課堂、搞活動的偏向,有人提出“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渠道”的口號,這個口號本身沒有錯,但素質教育最終開展得怎樣呢? 教育的觀念還是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人們相信沒有高質量的教學不是素質教育,反過來也會認為,凡是能提高考試質量的各種傳統教育教學方式和作法都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誤入歧途。今天,為了改變傳統落後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自我體驗生活,體驗學習,培養創新實踐能力和探究能力而設定了研究性學習課程。雖然研究性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也能體現研究性學習的價值,但絕對不能說,研究性學習課堂教學是研究性學習的主渠道。如果不這樣認識的話,那將是研究性學習課程設定的失敗,是與課程改革的宗旨相違背的。

  研究性學習總結 篇10

  經過我們對魯班湖多次細緻的調查,已對當地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環境汙染,生態農業以及旅遊業的發展情況有了一個詳細的瞭解。

  這次活動,小組分給我的任務是策劃具體行程和攝影,所以,這次活動的路線,時間以及採訪計劃是由我來安排的,還有就是這次的所有照片、圖片也是由我負責。擔任策劃,使我受益非淺,讓我認識到了統籌安排的重要性,比如我們去蠶種場採訪,由於我一時疏乎,忘了一個重要的採訪物件,結果既耽誤了時間,又使大家多走了近1公里的路;擔任攝影,也使我學到了許多攝影的技巧,比如在選景方面要特別注意,不然便會照出一些毫無意義的相片。還有在照像時,手一定不能抖動,否則,照出的相片便會模糊不清。

  這次活動給我帶來的好處不僅是以上兩點,還有許多;比如透過這次活動,使我更清楚地瞭解社會,為我以後進入社會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這次活動,也讓我學到了許多社會交際知識,懂得了許多社會關係;這次活動,還讓我把許多學到的知識運用到了實踐上,學會讓自己去找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時我也感受到了自我解決問題的樂趣。這次活動最重要的作用是使我看到了三臺縣旅遊資源開發的不足,促使我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為三臺縣以後的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這次活動鍛鍊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特此感謝學校給我們的這個良好的機會。

  研究性學習總結 篇11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的課程改革都把學習方式的轉變視為重要內容。與此同時,研究性學習也應運而生,成為教育領域的一個世界性課題。研究性學習的開展是當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深化的新嘗試,也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重要舉措。作為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一個獨具特色的課程領域,研究性學習走進我區高中生的學習生活已三年,我們以課程改革為突破口,就研究性學習進行了實踐探索,這些探索主要是基於這樣一些思考:

  第一,素質教育重要的著眼點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幫助他們形成一種主動探求知識,並重視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的學習方式,這是一種有利於終身學習、發展學習的方式。為了倡導這種方式,我區在進行研究性學習實踐的初期,較多的採用以問題為中心的主題式研究性學習的途徑,即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從而使他們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和發展有了切實的落腳點。

  第二,改變了學習方式,學生就有可能在新的層面上開展學習,但這並不意味著否定記憶理解等層面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不否定接受式學習方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於研究性學習與其他型別的學習有著密切的關聯並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存為基礎,因此不同年級、不同經驗背景的學生,其主題研究學習在內容、形式和深度上應當有差異、分層次。

  第三,研究性學習既是一種課程理念,又是一種多用途的教學方法。它可以融合許多教育理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建構主義理論和多元智慧理論。建構主義是一種學生根據其自身經驗背景構建自己知識體系的理論,它關注的是學生積極地從事“做”的活動,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研究性學習就是一種建立學習環境,讓學生在環境中構建個人知識體系的方法。加德納多元智慧理論強調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智力型別,每個人都有不同智力強項和優勢,學生透過運用自身的智力優勢來完成一個學習課題,就意味著他們要探究的去解決問題,研究性學習幫助學生開發各種智慧並注重了學習與實際生活的整合,能幫助學生使學習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為遙遠的生活做準備,透過適當的培養和不斷積累學習經驗,學生的每一種智慧都可以得到提高。

  第四,研究性學習活動應當全員參與,每個學生都是有充分的學習潛能的。在符合他們身心特點和發展水平的探究活動中,學生往往都情緒高漲,接受知識和綜合運用知識的效率也特別高,因此,儘管學生之間存在著個別差異,參與研究性學習並取得良好收穫的可能性則是全體學生都具有的,所以,我們強調研究性學習的全員參與性。透過以上思考,我們進行了如下實踐:

  一、確定我區研究性學習的總目標

  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自主性、探索性學習,注重學習的過程和學生的實踐與體驗。因此,結合我區實際,我們將研究性學習的培養目標確定為:讓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學會分工與合作,並體驗過程的快樂;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培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同時,各學校結合本校特點,在總目標的指導下各有所側重。

  二、加強教師培訓和學習

  在實踐中,我們更加認識到,在研究性學習中,教師的角色雖然發生了轉變,但教師的作用仍然是十分重要的。我們首先抓好教師的培訓及研討工作,重點學習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導(試行)》,區教研室專門就“高中研究性學習策略”、“學科整合”、“指導方案設計”等方面組織了十餘次講座和校際交流活動,並透過東麗教研網將教師的優秀作品進行了展示和交流,使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能力都有了大大的提高;其次是透過典型引路,確定研究性學習的樣本校,要樣本校率先拿出成果。各校結合本校實際,都建立了相應的學習制度,為教師提供學習資源,並切實為確有特長的研究性學習骨幹教師提供進一步的發展條件,注重調動教師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三、重點抓好課程實施和課例研討

  本區專門就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問題進行了研究,制定了《東麗區高中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方案》,確保各校研究性學習課表化。提出了以新課改理念學習為重點、教學設計為突破、課例研討為載體的教研工作思路,在現有條件基礎上,為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開展,搭建了良好的平臺。各校都能採取因校制宜的原則,充分發揮各校校內資源優勢開展研究。有條件的學校定時開放網路教室、圖書館、實驗室等,為學生查詢資料提供便利條件。如一百中學結合本校實際把研究過程確定為選題、開題、證題、結題四個階段,將資料的收集整理貫穿研究始終,還對研究過程中的小組建立進行了重點研究,並承擔了市級課題“高中研究性學習課程教學的實踐與思考”。鋼管公司中學確立了主管校長、教務主任以及年級主任組成的研究性學習管理小組和由各學科教研組長、骨幹教師組成的研究性學習指導小組,制定了研究性學習實施方案和細則,併為學生編印了《研究性學習手冊》(一個學期一冊),使研究性學習的各個實施環節從時間到人員有計劃、有系統。無論是設立專門研究性學習教師指導學生研究還是與讓研究性學習與學科課程相結合,我區的研究性學習實踐活動都取得了較好的成果。其中,回慶瑞老師組織學生開展的“學生最喜愛的教師”研究專題獲得了天津市首屆研究性學習成果二等獎,還有多位教師的研究性學習論文獲市區級獎項。

  區教研室定期組織各校研學教師教研和下校觀摩活動,就本校實際進行研討,共同探索研究性學習有效教學的途徑。本學期共組織全區觀摩課四節,並在課後進行了交流和討論,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如“一百中學高一學生親子關係研究”就高中生與父母關係的現狀在本校範圍內展開調查,使學生不僅掌握了研究性學習的方法,獲得了合作和探究的體驗,更是對高中生的親子關係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從而促進學生與家長形成良好的關係,增進了親子感情;“一百中學高一新生學習方法研究”關注新生入學後的學習不適感,並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瞭解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透過情景劇的形式展示研究成果,讓人耳目一新;鋼管公司中學的“農民起義之作用專題研究”從歷史角度,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問題並透過檢閱收集資料解決問題,並透過課本劇的形式彙報了研究成果;還有一百中學的“關注身邊,熱愛生活”就學生身邊的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培養學生髮現生活、熱愛生活的態度,這些專題研究活動都較好地實現了研究性學習目標,使學生真正獲得了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學會了分享與合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收集、分析、利用資訊的能力都有所提高,更培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四、思考與設想

  幾年來,我區開展的研究性學習活動都是遵循著“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的方法踏踏實實開展起來的。隨著“自主學習,實踐創新”的教研課題的深入研究,我們認識到研究性課程教學不只是傳授給學生現成的知識,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建立堅實的基礎;認識到在“研究性學習”的實施中,不僅要讓教師和學生熟悉研究性學習的流程、內容,更要深刻地轉變自思想觀念,改變教育教學行為和學習方式。透過課題研究,我們要經歷:從個體走向合作;從課堂走向實驗室;從學校走向社會;從教科書和教學參考資料走向教學資源多元化的開拓;從填鴨式的單向傳授走向雙向點撥、啟發和探討。由於師生同時啟動研究課題,保證了"研究性學習"課的順利實施,使教師能自然地改變傳統的師生關係,與學生打成一片,達到了令人滿意的指導效果。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的的新型課程,不僅以相對獨立的實體形態存在著,而且以非實體形態存在於學校教育的一切活動過程之中,尤其是各學科的課堂教學之中。並且教育實踐也證明,在當前基礎學科課程和課堂教學佔優勢的情況下,學生創新精神和實驗能力的培養僅靠每週2-3個課時的專題研究課,是很難奏效的。因此,我們還應進一步拓展理念,滲透擴張,著力構建以各科教學為基礎,以專題研究課程為核心的研究性學習課程體系。

  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在我區還處在實踐與探索階段。今後,我們還要不斷地總結經驗,改進方法,進一步推進我區教育改革的深化開展。

  研究性學習總結 篇12

  20xx年3月30日,我校請來了外校優秀的業務領導,為我們全體教師做了一次研究性學習培訓,從中受益匪淺。

  這次的培訓主要是探討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課堂模式,旨在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透過這次培訓,我認識到研究性學習很重要,它能夠打破傳統的課堂模式,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把原來較沉悶的課堂透過教師的引導,學生的自主交流變成可以暢所欲言、充滿自由、民主、和諧的氛圍,並且能夠讓學生在一系列科學的活動中去親身體驗、感受生活,在研究探討的過程中,各種科學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鍛鍊。

  而作為教師的我們而言,價值在於組織、引導和服務學生,經營一個鼓舞人心的研究過程,讓所有的學生都成為研究學習過程中積極參與的主體,把他們的創新精神發揮到極致。當然這個能力並不是透過我們短暫的培訓就可以達到的,還需要在此次學習的基礎上再進行自我的提高,繼續和同行進行探討,和學生共同成長!

  研究性學習總結 篇13

  研究性學習,是我們上高一時新接觸的科目,帶著好奇,我們選課題、找資料、請教導師,最後寫論文、得成果。在這短短的一年中,同學們收穫頗豐,表現較為突出的四個小組為同學們進行了精彩的展示。

  高一9班的同學揭開了附中古棗樹死因之謎,高一10班介紹了他們對汽車油耗的研究,高一9班同學做了附中教室空間色彩搭配設計,高一10班同學復原了耬車這種古老的農具。

  此外,還頒發了最佳創意獎、最佳論文獎、最佳結題報告獎和突出貢獻個人獎。

  研究問題,我們一絲不苟;參與討論,我們積極主動;遇到困難,我們不氣不餒。一年的研究性學習,讓我們不僅探究出論題,也收穫了同學間協作的快樂,可謂是碩果累累。這一年的研究性學習雖然結束了,但是這種刨根問底的研究精神和同學們之間團結互助的合作意識我們會繼續保持,讓我們今後的學習和工作變得更加充實與美好!

  研究性學習總結 篇14

  本學期,我擔任三年級3班和4班的研究性學習的教學工作,由於對本學科沒有教學經驗,我一直在學習,一直在摸索中,為了以後教學的提高,我現在將本學期的教學做一個總結;

  一、在每個主題的探究活動中,同學們將透過逐步的調查、記錄、交流等各種方式,會得寶貴的實踐經驗,並與同學、老師一起分享收穫的快樂。我們可以從書中選擇一兩個主題開展探究活動,也可以在它們的啟發下,尋找自己感興趣的主題去研究。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想象。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二、透過研究性學習,使同學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到研究的樂趣。教學中我提倡:積極參與每一次的探究活動過程,養成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發現問題、勇於實踐的好習慣,注重小組活動中夥伴間的互助,學會傾聽小夥伴的建議,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快樂成長。

  三、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把握觀察自然、體驗生活的過程,提出感興趣的問題,組成研究小組,進入自主、開放的學習空間,去體驗探究的樂趣,去探求那些令人好奇而又使人著迷的自然、社會、自我現象。

  總之,經過一學期的教學工作,我的教學水平有一定提高。但也還有很多不足,今後將立足實際,開拓進取,不斷前進。

  研究性學習總結 篇15

  經過半學期的艱苦努力,我們的首次研學之旅就要畫上句號。總體來說,這個新鮮的活動帶給了我們挑戰和歡樂,它讓我們融入了生活,走進了社會,還培養了我們的團隊意識,使我們收益匪淺,現在就由我代表全組對這次活動做一個總結。

  我們的研究課題為“生活中的去汙能手”。由於生活中,我們的衣服以及生活用品很容易沾到油汙,墨水,血漬等不同型別的汙漬.,所以如何更有效地去除汙漬就成了一個不可避免的話題,因此我們從這方面入手,瞭解生活中什麼物質或產品能有效的去除汙漬,從而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更便利,優越,多樣化的方式。

  經過組員的協商,我們通過了“四步走”方案——網路查詢,.市場調查,化學實驗,整理資料。為了保證實驗的合理性,我們請來了蘇老師給我們做指導。但在活動開始之前,人員分配成了我們之間的一條鴻溝。大家避重就輕,遲遲不能達成一致還引起了激烈爭執,大家合作的熱情都大打折扣。但經過我們相互理解,最終達成了共識,言歸於好.也使得這艘大船繼續向勝利的彼岸行進。

  活動的第一個步驟是查閱資料。我們根據所需要的內容查閱一些生活去汙小竅門以及關於洗滌劑的成分或原理,為後面的研究做鋪墊, 為研究課題奠定基礎.這次我們主要查閱了金魚洗潔精和威猛先生潔廚液的相關資料及一些圖片,為我們的後續實驗打好基礎。

  活動的第二個步驟是市場調查。我們選擇的地點是甘家口商廈及其周圍的車站,主要從兩方面入手調查:一是調查商場中買得最火的清潔劑。我們從服務員的口中瞭解到熱門“人”選為開米滌王,藍月亮洗衣液,金魚洗潔精,白貓洗潔精和威猛先生系列。二是將設計好的調查問卷發放給商場服務員和路人(以婦女或老奶奶為主),將問卷回收後對資料用圖表的方式進行整理。而這一環節也是最具挑戰性的。由於我們在此方面沒有絲毫經驗,對來來往往的“嘉賓”望而生畏,不知如何開口。當我們第一次和陌生人交談時,恐懼佔據了內心。的確,”萬事開頭難”,不過我們沒有被自己擊倒,而是鼓起勇氣向他表明了我們的意圖,希望他能配合我們的工作經他許可後便將調查問卷遞給他,在他填表時我的心“怦怦”地跳著,希望別出什麼差錯,好在一切順利,我們因此也品嚐到了首勝的滋味,甜甜的。第一次的成功給了我們很大的自信,驅散了我們內心的恐懼,為我們後面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雖然有時會被路人委婉拒絕,體會到了生活的苦澀,但我們不僅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還得出了一句名言----儘管整個社會拋棄了你,但你不能拋棄整個社會。以下是我們對問卷中三個專案的資料進行整理後繪製的餅圖:

  從例一的兩副圖可以看出:人們對身邊的角落汙漬不太在意,大部分人沒有養成勤清潔的習慣。據此我們推斷由於一些清潔劑效果並不理想,導致人門對其失去信心,又不知哪一種更合適,所以對汙漬見怪不怪。從例二的百分比上可明顯看出金魚洗潔精和立白是人們普遍使用的廚房清洗劑。為了初步檢驗哪種清潔劑去汙效果較好,從而給人們提供實用建議,我們決定進行對比實驗。

  活動的第三個步驟是化學實驗。我們用不同清洗劑進行對比實驗,對結果進行分析,得出相應結論.我們選擇的是威猛先生潔廚液和金魚洗潔精兩種清洗劑,方法是相同時間比較溶解油汙的量。在實驗之前,我們查閱了威猛先生潔廚液和金魚洗潔精的相關資料。從中瞭解到金魚洗潔精主要用來清除餐具上油汙以及蔬菜、瓜果表面殘留的油汙;威猛先生主要以抽油煙機表面油汙等頑固型汙漬為清除物件。

  1.提出假設

  威猛先生的去油汙能力優於金魚洗潔精。

  2.進行實驗

  材料:兩個沾有大致等量油汙的小紙碗,金魚洗潔精,威猛先生。

  向標有A的小紙碗中滴加適量金魚洗潔精,向標有B的小紙碗中滴加適量威猛先生潔廚液。再往每個小紙碗中滴入幾滴水,搖勻,靜置。

  10分鐘過後觀察現象.若水變得較為混濁,則可證明其去油功效好,反之則證明其功效弱。

  透過對比上述對比實驗,我們初步得出結論-----威猛先生的去油汙能力優於金魚洗潔精,但由於威猛先生成分中含有大量的乙醇胺,這種化學成分使用多量就會對人體有害,因此我們建議適量用威猛先生去油汙效果較好。

  3.實驗反思

  經過分析我們發現實驗仍存在一定的缺陷-----由於金魚洗潔精和威猛先生的清除物件一定的區別,可能會影響實驗結論.至於這種情況對實驗有什麼影響,我們會在以後進一步研究。

  活動的第四個步驟是整理資料。我們結合以上表格資料及所做實驗,加以分析後得出較為準確的總結性結論,向人們推薦最實用的清潔劑:

  1.對於衣服上沾有的油汙,用汰漬,立白效果較好.

  2.對於廁所中的汙漬用84消毒液為宜.

  3.對於廚房中殘餘的油汙,我們強力推薦威猛先生系列。

  以上就是我對我們小組這半學期的研學總結-----我們的汗水結晶。總而言之,我們透過這次研究性學習品嚐到了在社會生活中的挫折和苦澀,但苦盡甘來,在不斷的歷練之中,我們收穫了寶貴的勇氣和生活經驗.當然,我們的成功也離不開老師的教導,在此我們全組成員對蘇老師表示感謝!

  研究性學習總結 篇16

  一、確立研究性學習的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

  ⒈學生學習目標

  ⑴豐富自身學習方式,在積極自主的學習環境中,激發好奇心和創造力,培養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⑵在教師指導下,理解並運用已學知識,嘗試相關知識的綜合,瞭解並體驗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方法、艱辛和快樂。

  ⑶培養自主、團隊、合作意識,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加強社會責任感。

  ⒉教師培訓目標

  ⑴轉變教育理念與教學模式,成為學生研究性學習的參與者、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

  ⑵拓展學科知識,加強教師間合作、學科間的交叉、滲透與融合,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⑶在參與、指導學生克服困難,共同研究建立新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

  ⒊學校管理目標

  ⑴建立全新的課程理念、提升學校的辦學思想、人才培養目標和辦學特色。

  ⑵在研究性學習的管理、組織、實施中探索、重新組合並完善示課程體系。

  ⑶堅持教育創新、深化教育改革,以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為切入點,開展課程改革的教育、教學科研。

  綜上所述,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總目標:

  ⑴以學生髮展為本,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把學生受教育、教學的主動權交還學生。

  ⑵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以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促進教師教育理念、教學方式的轉變。

  ⑶堅持教育創新,深化教育改革,以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為切入點,開展課改教學科研。

  為了更切實、有效地實現課程目標,我校建立了研究性學習課題組。自20xx年7月,課題組依據教育部檔案《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試行)》,結合我校學生狀況,開發、自編了內容包括:走進研究學習、研究性學習的方法和一般程式、研究性學習的案例(本校學生研究個案20例)、研究性學習評價等四個主要問題,形式新穎、圖文並茂、印刷精美的校本教材試用本。9月份開學試用後,深得廣大師生的喜愛,今至進行了三次修訂,逐漸趨於完善(見附件1)。

  同時為了提高教師自身培訓和對形式指導作用的實效性,我們為參與研究性學習指導工作的教師配備了《研究性學習教師導讀》一書,人手一本。以便按研究性學習的程序與階段,組織對教師的培訓和教師對課題的針對性指導。

  二、建立課程實施的兩級管理、指導和協調系統

  研究性學習是學校自主開發的一門新課程,在管理中有許多新特點、新問題。我們師大二附中作為北京市首批示範高中,自20xx年至今建立了由校長、教務主任、學生處主任、總務主任、教科室主任和“研究性學習”教研室主任構成的研究性學習課程發展委員會,和主管校長共同領導、負責課程的管理、組織和實施。

  一建立學校、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管理指導系統

  二建立教研室、學生處與學生之間的管理、協調系統

  從20xx年起我們在高一、二年級各班設定了研究性學習課代表,和班主任、指導教師一起負責研究性學習的管理、協調工作,由教研室、學生處直接領導,堅持每週一次的工作、交流協調會議。透過他們及時佈置和協調各類活動情況與資料的收、發,實現了對20xx屆—20xx屆的六屆、十二輪共計76個班、1200多個課題組學習活動的管理與調控。自20xx年1月,我們學校又起用了自己研發的研究性學習專用網,實施了對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全程管理與監控,建立了研究性學習課題(專案)活動、學生個人活動情況以及教師指導、管理、監控的電子檔案和資料庫,大大加強了對課程實施與管理的監控力度,也大大提高了學校資源的節約程度。通過幾年來的實踐,要對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嚴格、規範化常態化的管理,網路化的全程監控與管理是不可或缺的。

  研究性學習總結 篇17

  “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主動探究中提高對問題的理解能力,豐富學生的文化素養,真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大家知道,創新是民族的靈魂,沒有發現就沒有創造。

  學生的創造發明是從小開始的。

  由此可見,學校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為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動手實踐的能力,改變過去只重視結果而忽略過程,只重視分數而忽略了能力等一些不良現象,屏棄那些知識只來源於課堂,來源於教材的狹隘的認識,啟用學生的好奇心與強烈的求知慾,20xx年3月學校以“研究性學習”為研究課題在語文教師中進行了廣泛地研究。

  課題操作如下:

  一、認真領會研究性學習的實質,提高教師理論上的認識

  研究性學習與過去傳統的教學有著本質的區別,研究性學習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自主選擇的課題,引導他們參與到社會的實踐之中。

  根植於教材,放眼於社會,真正使課堂教學與社會有機地結合起來。

  同樣要組織好教師學習新課標,提升對研究性學習的認識,走出研究性學習就是讓學生研究什麼、發明什麼,就是小製作等一些誤區,使學校教育與社群教育、社會教育並軌。

  第一、透過學習新課標,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第二、透過教師之間的研討,進一步認識研究性學習的實質,形成研討的氛圍。

  第三、教師應有針對性地研究課題,為學生選擇課題時發揮導向功能。

  二、組織學生選擇課題

  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由學生憑藉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課題,在學生選擇課題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張揚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的個性特長得以發展與提高。

  三、以點帶面,進行研究

  為了更好的進行語文學科的研究性學習,在組織教師學習課標,提升新的教育理念的前提下,我們以點帶面進行教師個人學習的小彙報,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把個人的研究認識在教師間進行廣泛地交流,拓寬教師的視野,提高自己的認識。

  1、由學校走向社群

  學校的教育只是學生受教育的一方面,獲得的知識也是有限的,為了更好地開展研究性學習,我們學校把學生由學校教育走向社群教育,開展了“用童年看世界”,“用小小手改變家鄉環境”等一系列活動,活動之後學生寫下了許多篇很不錯的小論文。

  針對環境的汙染提出了許多合理化的建議,做到了書本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

  2、由學校走向社會

  市民公德教育是各種媒體極為關注的社會性教育,我們抓住社會教育這一契機,把學生引向社會,擦去電線杆上的貼上物,拾起地上的白色垃圾等,從小學生身上進行市民教育,讓學生從中發現環境問題,解決環境問題。

  四、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的銜接

  為了更好地進行課堂教學,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更豐厚的知識營養,我們合理地使用教材,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教”,透過查詢、蒐集、使學生對課內知識廣為了解,有適當地延伸,如:學習《景陽岡》,讓學生讀一讀《水滸傳》,學習《遊子吟》,讓學生背誦古詩詞等,開發學生的潛能,拓寬學生學習的領域。

  總之,研究性學習是我們出次研究,過度還很粗糙,但我們會在研究中不斷學習與完善,使研究性學習更趨合理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