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校本研修學習總結範文

小學教師校本研修學習總結範文

  俗話說: “ 給學生一杯水,老師就要有一桶水。 ”今天CN人才網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了小學教師校本研修學習總結範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篇一:

  時間總是在匆匆中不知不覺的度過,經過前一段時間的學習研修,我對校本教研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我知道了校本研修在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質量,以改進和提高教師實際教育教學工作為首要目標。這種研修活動最終不是追求理論上的產出,而在於教師實踐本身的改進。這種改進沒有終結的目標,因此,這種研修透過螺旋往復的過程來追求教育實踐的不斷完善。這種研修的過程是教師在行動中學習提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觀察與反思,透過與其他教師和專業研究人員的對話與交流,不斷地對自我和自我實踐加深理解,並在理解的基礎上提高自己。

  一、教師要勤於學習

  有豐富知識的年青班主任,往往會使學生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知識,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感染著學生求知的慾望,成為學生的楷模,形成一種信任感。有了信任感,對學生的教育,調動其積極性會容易成功。教育學生,必須先做好自己。一位有著良好品質的教師,能夠給學生起好榜樣的老師,在師教方面就做得到位了。一位老師以他的言行,他的自身魅力來感染他身邊的學生,這樣的教育能達到事功倍的效果。我也會時刻提醒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質,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做好言教,更做好身教。

  我們想要知識豐富,我們必需在繁忙的時間中擠時間學習、看書,發揚年青人精力旺盛、接受力強的優點,像蜜蜂採蜜那樣吸取多方面的知識,促使學生前進,感染學生的求知慾。

  二、教師要勤於反思

  我們除了學習,還要勤於反思。美國學者波斯納就曾十分簡潔地歸納出教師的成長規律為“經驗+反思=成長”。但我認為這裡的“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某種程度上說,它其實也具有研究的性質。我們教師不只是完成和執行教學任務,而應該作為一個自覺的反思者,在不斷的自我追問中,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我準備好上課了嗎?我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了嗎?學生在知識以外,能力、方法、情感等方面有什麼收穫嗎?我的教學目標制定得是否恰當,在課堂上又落實得怎麼樣?我的教學還存在那些未解決的問題?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我還應該做哪些調整,使之更加有效?學生的學習方式是被動的,還是合作探究式的?……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去反思和解決的問題。

  篇二:

  本學期的校本培訓讓我受益匪淺。領悟了做為一名現代化不落伍的老師,應當不斷的充實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實現自身的持續發展,終身學習,不斷進步,這是新時期對教師的要求,也是為人教師的重要內容。

  一、加強學習

  要轉變觀念靠的是學習,不斷地學習,以學習來改變自己,以學習來充實自己。本次校本培訓,我更強烈地意識到了自己知識的淺薄。在專家面前我多像一隻井底之蛙,唯有學習能改變自己目前的狀況。

  二、轉變觀念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家長的意識也逐步提高,他們逐漸意識到了知識的重要性,為孩子選擇優質教育,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已經成為了絕大多數家長的共識。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必須要轉變思想觀念,轉變教育觀念,改變教學方式,跟上時代的發展,做一個能適應社會並受到家長喜歡的人民教師。

  三、學會反思

  波斯納說過:“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成為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麼他的教學水平的發展將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 教師要勤於動筆。現在透過研修學習,我又開始愛上看書寫文章了。不管是生活隨筆或是教學淺見,我都在盡力地書寫,書寫的不僅是自己的`人生,還有自己學生的喜怒哀樂。在以後的工作中,我一定而且必須要學會總結反思,以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總之,透過校本培訓的學習收穫很大,希望今後能有更多這樣的機會,使我們的教師能夠儘快提高自身能力,投入到教育教學當中,在教育這個崗位上有更高的突破。我也會努力總結自己的教學,上好自己的每一堂課,努力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篇三:

  新課程的改革深入,對我們廣大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從單純的“教書匠”轉變為自覺的“研究者”、主動的“實踐者”和嚴肅的“反思者”,即要求教師學會學習,學會反思和學會創新。而校本教研剛好樹立了自我發展,自我提升,自我塑造,自我創新,自我超越的理想旗幟,使學校成為一定意義上的學習型的組織,從而提升了學校反思型的理念。

  我校本教研有四個特點:

  (一)注重讀書學習,課程改革時教師最大的挑戰是對教師觀念的挑戰,校本教研就是要搞研究,要獲取新的理念只有讀書才能得到。

  (二)校本教研是以學校為陣地的。這就強調了學校研究的內容是以學校教育教學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作為研究物件的。因此,校本教研的研究內容是有針對性的,是解決老師教育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三)校本教研是以教師為主體。只有讓教師來解決自己教育教學中產生的問題。才能改變教師的自身,提高教師的質。

  (四)堅持教育反思。人對教育規律的認識都是多次反覆的實踐,探索出來的。因此,每一個環節都有了和諧的地方,必須透過反思去參與指導,才能避免在下一次實踐中重複這個錯誤。

  當課程改革步入關鍵之年,課改進入縱深發展階段,困擾我們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提高專業水平,如何激發參與課改的積極性,如何讓學生得到真正全面的發展?“校本教研”讓我們感受到在課改中,成功是成功,失敗也是一種成功。“校本教研”讓我們的雙眼有了自信的光芒,頭腦有了睿智的思想,工作有了創新的火花。

  我想要說,凡事要不斷的反思,不斷的探索,不斷的實踐,那我們的教學就能真正的成為一門藝術,絕對不是一種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的簡單勞動了。

  為了使我的教學能真正成為一門藝術,我一直在努力。我能取得這樣的成績要感謝校本教研為我搭建了平臺。我已在校本教研活動中逐漸成長起來。其實,我們的校本教研直接來源於學校和教師的需求,即學校中出現的問題是研究起點,解決這些問題是課題的歸宿。透過校本教研活動,教師們懂得了怎樣上好一堂課,如何評價一堂課。在實踐中不斷轉變教育觀念和教師角色,不斷促進教師教育教學行為轉化,努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校本研修的開展,有利於改變教師的學習方式,培養教師的反思能力,同伴協作能力。使教師能在實踐中反思,在尊重中交流,在領悟中調整,在合作中成長。校本教研真正成為了教師成長的“沃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