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單質的化學性質評課稿

碳單質的化學性質評課稿

碳單質的化學性質評課稿1

  今天聽了X老師執教的《單質碳的化學性質》的這節課,令我印象比較深刻,其主要特點我認為有:重學習過程、重學習方法、重學以致用。

  一、 精心設計,調動了學自主學習的興趣

  這節課是學生實驗探究為主的自主學習型的教學模式,學生透過對常見化學現象的觀察,提出問題,然後透過實驗分析整合,獲取資訊。同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了“自主”學習的成功和科學探究的成就感,學生從中也體會到自己動手實驗的樂趣,增強了學生對事物的探究意識,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實驗的重要性,也增強了科學研究中實事求是的意識。

  二、別具一格的引導過程,突出了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這節課是學生實驗探究為主的自主學習型的教學模式,學生透過對常見化學現象的觀察,提出問題,然後透過實驗分析整合,獲取資訊。同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了“自主”學習的成功和科學探究的成就感,學生從中也體會到自己動手實驗的樂趣,增強了學生對事物的探究意識,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實驗的重要性,也增強了科學研究中實事求是的意識。

  三、師生、生生互動,較好地處理了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

  教師的課堂教學不單是讓學生學習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這節課問題的設計較好地體現出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如:透過對古代字畫的長期儲存和一顆鑽石永流傳,引申出單質碳的穩定性,再由生活中的燃料使用,引出單質碳的可燃性,碳在氧氣中完全燃燒和不完全燃燒,進一步提出碳與氧氣反應,既可生成CO2,又可生成CO 。那麼,碳能否與氧化物(氧化銅)反應,即碳能否奪得氧化銅中的氧呢,這就引入了碳的還原性的.實驗探究過程,教師引導得十分的準確到位,這樣教師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了,而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的積極參與,教師的適時,適當的點撥和評價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形式,“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體現出重過程和方法教育。

  教師準備實驗相當充分,並且在原實驗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這足可說明教師在鑽研教材上是下了功夫的。

  我認為,本節課存在一些問題:

  (1)學生實驗的操作有一定的錯誤,教師沒有及時糾正.課堂氛圍寬鬆有餘,而有序不足。

  (2)整課,以提問作為全課貫穿的主線,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思維,但提問太多,從而顯得課堂平鋪直敘,沒有高潮的出現。

  以上這些,是我個人的不成熟的幾點看法,不對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碳單質的化學性質評課稿2

  張老師的課思路非常清晰,過渡的非常巧妙,印象最深的就是過渡語:

  1、從碳在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過渡到可燃性的過渡語:碳在常溫下化學性質比較穩定,那麼我們也知道碳能夠在氧氣中燃燒,這兩點有沒有矛盾?這樣的過渡語可以讓學生直接從中找到碳在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高溫下性質較活潑條件的不同之處,又能很巧妙地過渡到碳的另一種性質。

  2、從碳的可燃性到碳的還原性的過渡語:碳和氧氣充分反應的微觀理解實質上是一個碳原子結合兩個氧原子,碳和氧氣不充分反應的微觀理解實質上是一個碳原子結合一個氧原子,碳不僅能結合氧氣中的氧原子,還能結合其他氧化物中的氧原子,即碳與氧化銅也能在一定條件下反應,非常巧妙地過渡到碳的還原性。

  一個計劃:以後無論我們組誰上研討課,張老師都可以來點評過渡語,李老師老師點評引入,黃老師點評語言邏輯,我點評整體思路,這樣我們分工合作,一定能讓我們的評課越來越有效,講課人評課人雙豐收,我們的課一定會越來越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