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評課稿

加減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評課稿

  評課即評價課堂教學。是在聽課活動結束之後的教學延伸。對其執教教師的課堂教學的得失,成敗進行評議的一種活動,是加強教學常規管理,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學生髮展,推進教師專業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加減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評課稿,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加減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評課稿 篇1

  二元一次方程組是初中數學的重點內容之一,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識的延續和提高,又是學習一次函式等知識的基礎。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基礎上,繼續學習另一種消元的方法——加減消元,它是學生系統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知識的前提和基礎。同時透過加減來達到消元的目的,讓學生從中充分體會化未知為已知的轉化過程,理解並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最常用的基本方法,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在本節上,曾老師的以下幾點值得學習借鑑:

  一、首先本節課教師所設計的一系列的教學活動都是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的。教師透過“溫故而知新”環節複習了與本節課有密切聯絡的等式的基本性質,促使了學生髮生知識遷移,為本節課學習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教師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在設計對於係數相同,或相反數的二元一次方程組如何解答上,教師先讓學生自學教材,再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透過充分的參與數學活動,體現了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

  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評價貫穿於每一個教學環節。對於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包括字跡書等各方面突出的學生,教師都及時給予肯定,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整節課,學生學習都是熱情高漲,信心十足,敢於上臺展示自己的探究結果。

  四、教學設計清晰,體現了生命課堂的內涵。教學先引導學生複習舊知識,在探究新知識的時候,讓學生先獨立閱讀課本,初步感知加減消元法,再讓學生在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的基礎上,進行班級展示交流,最後進行課堂總結和練習,教學過程自然,是我校生命課堂的一次大膽,有效的嘗試。經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深刻的理解了加減消元法的內涵,也獲得了生命發展所必須的數學知識。

  當然一節再好的課堂,總有不足的地方,比如課堂小結不及時,課程內容缺乏體系等原因,還需要進一步改進。但相信有了長期這種彼此之間的同課異構的教研模式,大家的教學水平定會有一個更大的提高。

  加減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評課稿 篇2

  初一數學組選擇了單元複習課課型,有備課組長沈老師執教。整堂課結構嚴謹,教學流暢,基本完成了教學目標,是一堂成功的觀摩課,對新的教學模式作了有益地探索。

  一、複習模式的變更

  傳統的數學複習課,通常以簡單的知識點呈現,大容量題型的強化訓練代替了學生的能力培養,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及學習熱情。本節課,教師課前佈置了“問題生成單”,明確複習要求,如此可使學生不受課堂教學的時間限制,創設了寬鬆的學習環境,然後,利用四人互助小組在課堂上進行適當交流,取長補短,歸納小結。這樣既促進了個性發展,又兼顧了全面,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整個教學過程。這是知識的整合過程,也是一種能力的鍛鍊,使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更加深刻。

  二、教學流程的創新

  本課教學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問題生成”到“問題評析”,第二階段從“新問題”到“能力拓展”。學生從教學情景的創設到“問題生成單”的合作評析等過程,使學生明確本節課所要複習的內容。在學生建構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第二階段的拓展提升,教師提出更高層次問題,同樣組織各小組討論,儘快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

  例如:請你根據消元的思維方法,試著解決如下的三元一次方程。相信自己,你能行!

  x—y=1 ①

  x+y+z=26 ②

  2x—y+z=18 ③

  同學們在剛才總結方法的基礎上,繼續討論,儘快拿出解題方案。這時,課堂上再次出現“冷靜——活躍——激動”的場面,課堂氣氛達到高潮。讓學生自告奮勇舉手發言,在平等、和諧、寬鬆的民主氣氛中發表見解,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都能得以充分地展開。

  三、實驗的結果與體會

  1、通常,數學複習課僅僅是教師講、學生聽、課後練。新教學模式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模糊“教”與“學”的界限,寓“教”與“學”為一體,整個教學過程隨著學生思維不斷展開,透過小組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解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使每個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地挖掘,對數學複習課充滿濃厚興趣。在對開放性試題和探究類試題的解決上,透過學生自主分析、合作探究,學生的思維開發性較大,解題的思路較寬,思維活躍,相比,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學生思維明顯帶有保守性。

  2、透過實驗,教師教學水平也有了相應地提高。首先在課堂教學設計上,必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及各年級學生的'特點,對問題生成單的設計,難度要適中,方法要典型,便於總結。在學生討論過程中,要及時瞭解情況,啟迪智慧。對於學生提出的不同解法要及時作出反應,正確的要表揚,錯誤的要引導發現問題,這一切都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教師課前必須刻苦鑽研,做好充分準備,估計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同時課堂上擴大學生的參與度,開啟教師思路,隨時接收科學的解題的方法和策略,其中可能有教師備課時沒有考慮到的,體現了教學相長,教師的素質得到相應提高。

  【拓展內容】

  一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評課稿

  我認為林老師的這節數學課,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一、密切數學和現實生活的聯絡,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的意識。

  數學課堂教學改革,應強調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的知識經驗和生活背景出發,在研究現實生活問題的過程中理解數學、學習數學和應用數學。楊老師的這節課,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入手,引入新課的學習,老師所創設的情境,都取材於學生的數學現實中,使學生感到親切、有趣,使教學活動更富有生氣和活力,更能使學生體驗數學來源於生活,紮根於生活,應用於生活。從而培養學生逐步形成運用數學的意識,滲透了實踐出真知的思想和培養了實踐能力。

  二、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整節課的學習,教師始終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合作者,而學生始終都是一個發現者、探索者,充分發揮他們的學習主體作用。放手讓學生探索,促進學生主動發展。

  一方面,凡學生能自己探索出來的決不包辦代替,凡心學生能獨立發現的決不暗示。在老師出世的問題時,,列出不同的方程,老師考慮到學生能獨立解決,因此教學時並沒有作出任何暗示,而是讓學生獨立去找,學生在找的過程鍛鍊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第二方面,學生始終處於“跳一跳”摘果子的學習狀態。在學生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由學生自己跳起來“摘果子”。在例題變式環節後,楊老師引導學生自己編題這樣的教學,能調動學生的自主力量,促使全體學生自主學習。學生自己動腦筋去想、遇到問題互相幫助,使學生始終處於“跳一跳”摘果子的學習狀態,從而使學生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享受學習數學的歡樂。在這過程中,教師的角色是服務,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服務者、合作者,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得到落實。

  總之,整個教學過程,楊老師敢於“放”,把時間和空間交給學生,讓他們透過獨立思考、討論、交流去獲得數學知識,使學生得到主動發展。從這節課的教學給我一個很大的啟發:只要教師放開你呵護的雙手,就會發現,孩子也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創造者。

  不足之處: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新課改理念體現不夠。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