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評課稿(通用11篇)

口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評課稿(通用11篇)

  評課是教研員和很多教師的必備技能,如何評課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聽評課過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口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評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口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評課稿 篇1

  本課有以下特點:

  (1)激發興趣。

  盧老師針對一年級兒童天性好玩、好動的特點,先設計了一個猜數遊戲,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高漲的學習熱情,促進兒童主動地學習知識。

  (2)遷移化教學。

  學生是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退位減法”和“100以內不進位加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有了這個基礎,學生探索進位加法的算理時,就可以調動原有的知識經驗,將探索不進位加法的算理遷移到新知識中來。

  (3)演算法多樣化。

  上課時盧老師讓學生根據猜數遊戲中的24,56,2,8列出算式後,就讓學生算一算得數,前兩個是不進位加法學生都會,後兩個進位加法就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於是她放手讓學生自己動腦去解決24+8到底得幾。在探討演算法時,鼓勵學生探索不同的計算方法,並給學生交流、展示的空間。演算法的多樣化增加了學生思維的活動量,給學生提供了創新的機會。課堂上,學生確實也提出了很多演算法。然後要求學生透過比較,說說哪一種演算法比較好。當然無論怎樣算,最後都要讓學生明確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這樣透過學生自己研究,推導“兩位數加一位數”的計算方法,並進行展示交流,呈現多樣化的演算法,學生能想出了這麼多種想法,究其原因就是學習變成了自己的事,學得更主動,潛能得到了更好的發揮。

  在本堂課中,還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問題,如:盧老師鼓勵學生用多種演算法來計算24+8時,有個學生的方法不是很好,很麻煩。結果導致其他學生也那樣算。那“演算法多樣化”是否“多多益善”,是否要提供“演算法最最佳化”?對於《課程標準》中“提倡演算法多樣化”如何理解?本人認為演算法多樣化絕不是形式上的越多越好,而是從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發展學生數學思維的角度提出的,更深層次的目的是從逐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自我價值觀角度提出的。為此,數學教學中演算法多樣時,應當及時組織學生學會從多種演算法中分析、辨別出最佳或較佳的方法。讓學生從小就學會“多中選優,擇優己用”。

  口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評課稿 篇2

  今天,聽了盧老師的課感受很多,收穫很大,有很多方面值得學習,下面是我聽課後的一些感受:

  1.盧老師激勵性的語言,充分調動了一年級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本課教師能在複習題中安排相關口算題的練習,使學生透過複習,喚起對已有知識的記憶,為促進知識的遷移,學習新知作鋪墊。

  2.本節課的重點在進位上,如何讓學生體會到“滿十進一”是一個教學難點。在課上,盧老師讓學生透過擺小棒理解算理,揭示演算法,為學生很好的明確算理、掌握演算法提供了保障。第二部分加強難度不演示小棒,學生練習加強了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可以說是非常及時必要。

  3.教材的編排即意在讓學生在生動的生活情境中提取例題,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課盧老師能組織學生根據圖中的數學資訊提出用加法計算的題目,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容易為學生所感知、接受。從學生的提問中引導本課學習的內容,為認識新知提供背景。例題結合生活實際,分析到位,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學生身邊,學生自己列式自己解答。我覺得這樣做讓學生不僅知道怎樣計算,還了解到為什麼這樣計算?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4.為學生創設了自主探究的時間,使學生獨立探索,獨立思考。

  5.練習的設計,我覺得盧老師設計的這幾個練習從形式上、內容上、層次上都是很好的,不但使學生掌握了基礎知識還使學生在口算、解決實際問題等能力上有了提升,且有梯度,數量上有保證。做到了有意義,有趣,既具有代表性,有針對性,學生做起來還有興趣。

  口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評課稿 篇3

  1.周老師這節課,能結合我們英語快樂購活動和人民幣的知識創設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情境。學生在熟悉的輕鬆自然的情境中不知不覺地學會了知識,思考了問題。

  2.這節課的設計挺好,無論是新授部分的各個環節還是練習環節都體現了知識的全面性和層次性。首先說新授部分關於算理演算法的處理,教師透過下面幾個環節即:讓學生自己動手在計數器上畫珠子,探究演算法、小組交流、彙報展示、教師課件再現、小結演算法,這一系列的過程為學生很好的明確算理、掌握演算法提供了保障。接下來比一比和變式練習能夠緊緊圍繞算理演算法進行,並加強了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可以說是非常及時必要。其次是練習的設計,我覺得周老師設計的這幾個練習從形式上、內容上、層次上都是很好的。例如遊戲環節中的套圈,讓學生任意套圈得到分數42。這個環節既有趣味性,也很好的提升了學生的口算能力。老師在後面設計了在括號裡面填數的練習題,在圓圈裡面填加號和減號的練習題,小馬虎的故事思考題,以及一個挑戰題。這些題目的設計層層深入,層次分明,形式多樣,注意了增加題的趣味性,從不同角度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了教學目的。

  3.老師注重對學生進行數學思維訓練。首先是畫一畫,用學具進行直觀操作,想演算法。其次是說一說,說怎麼算的、怎麼想的。最後還有比一比,在比的過程中學生由原來的數形結合的感性認識上升為抽象的理性認識,這正體現了數學化思想。這節課緊緊圍繞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的算理進行訓練,把教學重點放在明算理上,用充足的時間引導學生在動手操作和口頭表達中明白算理。

  需要商榷的地方:

  1.在教學上需要更錘鍊和準確的語言。

  2.在情境教學過度到新授知識的這個過程中我個人認為可以設計簡單一些。

  口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評課稿 篇4

  今天我們看到袁校長的《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這節課的全部示範過程,讓我們看到學校領導在教學上真正起到了“標杆”和示範引領作用,下課後和和幾位老師進行了交流,大家對袁校長這節簡約而又實用的好課無不稱讚。

  概括地說這節課有五大特點:

  1、注重學生語言表達的完整性和準確性,這是咱們學校課題研究在課堂上的探索、實踐和運用。如學生已經很熟練的知道回答問題時候應該說“先說答案,然後說我是這樣想的”。有一個學生說的不對,老師說:“你說的不夠準確,誰來幫一幫她呢”,有一個學生說的不對,親切的說“你這個問題提的不對呀!”這說明平時老師在課堂訓練紮實有效。

  2、注重學生思維的引導和算理的探究:教學例題時候,先出示情境圖,然後是觀察,找數學資訊,然後提問題,學生說算式,教師緊接著說:你是怎麼得到的?然後說你怎麼計算呢?當大家開始探究的時候,教師說:可以獨立思考,先擺一擺,也可以撥一撥,一學生說先擺20,再擺5,老師追問:20是怎麼擺的?老師的提問引導層層遞進,脈絡清晰,學生思維能得到良好的培養。計算20+25的時候,老師沒有直接告訴孩子們怎樣計算,而是讓學生們在自己操作、自我嘗試,自我驗證中得出結論。學生在這段教學中表現的很興奮,幾分鐘的時間又是擺,又是討論,又是交流,又是彙報。培養了學生自主動手、自主探究、自主學習能力。教學中老師更是充分考慮到每一個學生,鼓勵每個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3、關注後進生的學習狀況。從一開始的請曾誠可回答問題出現錯誤,提示孩子:注意聽,看看其他同學是怎麼做的,到最後讓她擺小棒並說說怎麼擺的,回答正確了,及時的肯定了她的進步,同時指出她的“然後”用的太多了。一個後進生孩子回答的有的慌張和膽怯,“老師說:不要緊張,誰來補充?”,後面一個孩子回答的很清晰,老師說:掌聲鼓勵一下”。透過變換不同的鼓勵和表揚方式,讓學生親身經歷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老師的過程和成功體驗反觀我自己,經常就是一個方法鼓勵,怪不得用著用著就不起作用了。

  4、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低年級孩子好動,自制性差,老師在關鍵時候的提醒:“注意坐姿,注意傾聽,注意舉手的姿勢”。擺學具的時候,擺好了用你的姿勢告訴老師,當孩子們動手操作結束後,老師清晰的提出要求:把學具放在一邊,像羅怡婷一樣坐姿端正,比比看哪一組坐的最端正。開火車的時候先提要求:注意力要集中,坐端正,回答完畢後,其他同學要當小老師說“對”。這樣長期訓練,孩子們就會有良好的課堂聽講習慣。

  5、教師的語言親切柔和聽來很舒服,態度和藹、沉著淡定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個性特點。整節課老師不急不躁,循序漸進引導學生逐步掌握知識。

  縱觀這節課,袁校長能結合教學內容,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一節課輕輕鬆鬆完全順其自然地進行,並沒有刻意追求和過分強求。讓學生在輕鬆自然中不知不覺地學會了知識,思考了問題,整節課都圍繞學生來進行,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充分體現了新課程“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發揮了多媒體課件的優勢,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口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評課稿 篇5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中,個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如何向十位進位的問題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雖然學生有了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基礎。但仍有部分學生不是很清楚。為了進一步突破進位的難點,在教學中毛老師設計了先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再計算這一環節,透過先動手體驗後講解的過程,讓學生先自己找出好的計算方法,再進行進一步的驗證,學生的印象比較深刻。有了這一滿十進一的發現和理解,這時學生再進行筆算練習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時,大部分學生都能注意進位。特別是為了學生更好掌握進位加,毛老師組織學生討論是先從個位加起還是從十位加起比較方便?透過討論交流,讓學生明顯感受到從個位加起的優越性。加深學生的進位加的理解。從老師在下面巡視情況來看,孩子們計算基本上都對了。個別孩子沒加上進位的1,毛老師請孩子說說算理是怎樣的,強調進位的小1不要忘了寫和加進去。

  這節課毛老師還善於利用學生的錯誤資源,在練習中展現學生的一些漏進位、忘記加進位1或個位不滿十就進位的種種情況,讓學生自己發現來改正。另外老師還注重了對孩子的行為習慣的培養,特別是在注重孩子傾聽,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上課時一個學生髮言其他學生從不知認真聽,到認真傾聽,注重從這一方面來對孩子的培養,再有及時對孩子的評價。孩子們在老師的鼓勵下學習興趣非常濃厚。

  口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評課稿 篇6

  《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幾節課聽下來,我感覺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需要值得自己反思和借鑑。

  1、情境的創設由生活中的乘車問題匯入。數學源於生活,抓住這一點,讓學生處境生情,以乘車情境作為匯入,讓學生感知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學生透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同桌的交流,尋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與途徑。由於學生的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很顯然提出的乘車方法也就很多。情境的匯入,為學習新知做好了鋪墊。

  2、探索新知由乘車方案入手,讓學生嘗試發現資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對於解決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學生在一年級已經學習了口算的方法、擺小棒的方法等多種方法進行計算。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課堂上孩子們基本上應用了口算的方法,也有孩子用了列豎式的方法進行了計算,針對孩子的做題方法,只是讓孩子展示了口算的算理。對於筆算,指了一名學生進行了板演,此時讓孩子認真觀察孩子的筆算方法和過程,並且讓板書的學生說了自己計算的過程。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豎式的寫法也是一種模式,學生的第一感覺非常重要,所以在教學豎式的寫法時,老師們都在黑板上進行了板演,讓孩子們接觸模式般的印象。

  3、展示交流根據板書的豎式,但對於如何計算,老師們把這個問題交給了孩子。先讓學生同桌之間交流演算法,然後學生展示,在展示的時候,有的學生從個位算起,有的學生從十位算起,對於這些豎式的計算方法,老師並沒有提示孩子非得從個位加起不行,而是給學生留有了下一步學習進位加法的計算空間。

  4、鞏固練習以基本的筆算開始,加深學生對於本節課的認識,同時提高了學生對筆算算理的理解。

  由此,反思自己的課堂,感覺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和值得自己反思的地方,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大膽放手讓學生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之中,把學生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

  口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評課稿 篇7

  新學期剛一開學,為了幫助新教師能夠更快更好的理解學校教學理念,熟悉我校新課改的課堂模式,第一輪的磨課今天正式開始了。今天上午的第一節課聽的是趙珊老師的《進位加法》,這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進位筆算方法,即對位和計算順序,並能正確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本節課趙老師由課件例題引入算式,用課件演示小棒進行擺一擺的方法,再說演算法;從而突破重點個位滿十怎麼辦和十位上是幾個數相加的這個兩問題,使學生初步知道了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然後在“做一做”過程中達到新的認識高度。而且趙教師有意識去利用學生的“錯誤”資源。在練習過程中,讓學生自己發現錯誤並改正,有利於幫助其他同學不免重複同樣的錯誤。

  下面是我對本節課的幾點看法:

  1、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還要加強訓練。如果在擺小棒的環節中不單純是課件演示,而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親自動手擺一擺,將10根小棒捆成一捆,湊成1個十,在動手操作中體會“進位”的含義。

  2、教師要有意識的體現演算法多樣化。這節課只要求正確計算得數並不難,但是要求學生又快又準地用最恰當的方法計算卻不是件容易的事。計算有口算、擺小棒、撥計數器還有用豎式解決的方法。對於相同的問題,解決的方法也不一定相同,應該激勵和引導孩子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

  3、高效課堂需要緊湊的環節。趙老師在這節課的設計是下了不少功夫,但在複習匯入和新授環節上所佔時間比較多,學生練習的時間較少,內容上還可安排的更緊湊些,題目可再多樣些。使課堂真正的成為高效課堂。

  口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評課稿 篇8

  趙老師的教學準備都很充分,環節設計合理、過程銜接過渡自然,引導及時,教學過程中師生關係融洽,互動充分,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努力實踐了生活化的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理想。下面簡單說一下聽課後的體會和收穫:

  優點:

  1、引導學生在經歷發現資訊整理資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9加幾、8加幾的計算。

  2、倡導演算法多樣化,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思考和選擇。注重及時反饋,瞭解學生學習情況。

  3、注重了演算法的最佳化。

  4、自主、合作探究方式效果好。

  5、教師的問題引領到位,學生的思維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對學生的學習能夠及時進行評價,激勵性評價較多。

  6、教師的板書引領直觀,富有指導性,重點突出。直觀,導向性強。

  7、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很及時。

  8、學生的主體性強,計算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9、練習設計題型比較豐富,圈一圈、算一算,看圖計算,看誰算得快,題量充分。

  建議:

  1、練習設計若增加解決生活化得問題,效果更好。

  2、稍加強主機板書的突出,導向性更強。

  口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評課稿 篇9

  主要亮點:

  1.教師能整體把握教材,著眼於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從基本方法的梳理到進一步引導學生髮現一些運算規律,前後勾連,深度教學,提升方法,熟練技能,體現了複習課的特點和價值

  2.充分考慮並羅列各個知識要點,精心選擇和安排教學內容,設計梯度練習,舉一反三,促進學生樂學、學會、會學。

  3.課堂氣氛和諧,師生默契,教師的語言、板書簡煉,富於啟發,教學活動井然有序,課堂時效較高。

  探討:

  1.“整理得數相同的算式”這一環節,最好能用課件縱向陳列所有的算式(寫出得數),便於引導學生髮現變與不變的規律。找得數是12的算式時,不一定要讓學生亦步亦趨地有序地找,只要抓住“兩個加數同步變化”這個要素進行評講即可,使教學過程更具開放性,學生的思維空間更具彈性。

  2.規律重在應用,可設計一些應用性的練習,如:8+5=5+□,9+□=7+6,5+6○7+8等,一方面加深對規律的認識,另一方面培養學生自覺應用的意識,使其真正“為生所用”。

  口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評課稿 篇10

  今天下午聽了李曉莉老師的20以內進位加法的複習課,感觸頗深,原本枯燥、乏味的複習課在李老師的精心設計下,變得生動、精彩。在此談談我的幾點感受。

  李老師設計了勇闖五關的教學環節,激起一年級孩子的熱情,每闖一關都很開心,接受下面一關的挑戰時又是無比興奮。這切實迎合了孩子們的心理特徵,滿足孩子的求知求勝心理。

  從第一關的“看哪組算得又對又快”,到第二關的“考眼力,按一定標準分類”,到第三關的“比細心,擺一擺,填一填”,再到第四關的“發現規律”,最後到第五關的“計算高手決戰臺”。每一關都層層深入,從現象到規律,使孩子在腦海中自覺構建數學模型。每一關都相輔相成,從點到面,再回到點,使孩子在計算中學習去尋找規律,然後用規律去解決計算問題。

  但是李老師在教學第四關“找規律”時,沒有深入點撥孩子去發現規律,而是一筆帶過,略略地講了一下,導致孩子們在進行第五關“計算高手大決戰”時,仍然停留在原先的基礎上,而沒有運用本節課該學到新規律,最終還是由老師回到第四關,再去講規律,又因為已是下課,所以又是略略地帶過,孩子們並沒有時間去經歷思考的過程。

  口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評課稿 篇11

  x老師的《20以內進位加法的整理和複習》這節課。20以內進位加法是學習多位數四則計算的基礎,是進一步學習數學必備的基本功之一。因此這部分內容是本學期一個重要學習內容。《20以內進位加法的整理和複習》這節課是對20以內進位加法學完後進行的一堂整理與提高的課。教學主要的目標是:首先鞏固學生對湊十法的理解和運用,能正確、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其次,引入了進位加法表,根據學生的能力,引導他們發現“列”與“行”裡的規律,培養學生的分析推斷能力。

  1、創設愉悅和諧的學習情境。

  人的認識活動和情感是緊密相聯的,創設和諧、民主的學習情境,師生之間的情感交融,能促成學生高昂的學習情緒。因此,x老師在整個教學中均精心設計一個個帶有誘導性的遊戲情境——以學生闖關為主線的各種情境,讓學生始終處在一種欲罷不能的境地,為進入每個新的學習情境奠定基礎,使教學活動在知識、情感兩條主線相互作用、相互促進著得以完成。

  2、透現代化數學思想,培養學生數學能力。

  學生的數學能力是在學習數學的生活中表現出來和發展起來的。x老師在本節課的設計中,重視結合教材內容,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愉快地領悟出一些“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引導他們透過“算、投、分、說、舉”等教學活動,調動各種感官參與學習,使學生在動中思,在動中學,在動中發現,在動中歸納。

  3、在探索合作的過程中,學習知識。

  x老師把本節課的教學環節設計為讓學生動手操作整理的過程,每個四人小組一套算式卡片,在合作中,根據你發現的規律來把這些算式排排隊。我認為,如果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已經能夠說出為什麼這麼排的時候,其實已經發現了規律。如果給學生一個現成的表格,或者根據規律來把表格補充完整,這樣就是把學生的思維框住了。而x老師的設計正是將學生的思維充分活躍起來,沒有將學生的思維框住,敢於這樣嘗試的老師是好老師。不過在後面的發現規律中,沒有引導充分,以至於要使學生更具體地從加法表中豎著看、橫看著、斜著看的不同角度去觀察、比較、分析概括出計算規律,在掌握規律的基礎上運用規律去簡縮計算過程,達到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性和速度的提高,這一目標沒有很好地達成。

  整節課的知識點整理算完整,且學生積極性算高,但我覺得上課的時候沒讓學生很好的總結比較記憶方法,還有學生只顧自己發言,卻不能耐心聽其他同學的發言,對學生的聽課習慣有待提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