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評課稿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評課稿
有幸聆聽了兩位老師的古詩教學公開課,讓我對初中語文古詩教學的方法有了全新的認識與理解,對我今後在詩歌的把握與教學方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兩位老師或溫柔和藹,或循循善誘,課堂教學如行雲流水,運籌帷幄,著實讓人欽佩。
儘管許老師以誦讀悟情為主線,張老師以品詞會情為主線,但古詩教學的課堂,都是聲聲入耳,共同美吟誦讀的,這一點讓我印象及其深刻,並引起我的一些思考:如何讓古詩教學透過誦讀來回歸本真,使之“文”“言”合一?
一、渲染鋪墊,營造意境
為了讓學生更快地進入誦讀作品的氛圍,對作品能有一個準確的第一印象的把握,可以透過音樂或者圖片的方式,營造氣氛,這樣既能為詩歌所呈現的形象美,意境美,情感美作鋪墊,也為後面的朗讀教學打好基礎。如果學生無法進入詩歌情境,那麼其他的手段都會淡化它的效果。當然,名家誦讀的配樂朗誦,也更能直擊學生的心靈
二、示範朗讀,直擊心靈
教師的示範朗讀在詩歌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古詩的朗誦,要有很強的.感染力,並及時處理好誦讀的停頓、語速、重音和語氣。情緒昂揚時,語速可快;憂鬱悲傷時,語速放緩。處理重音,讀出抑揚頓挫,讀出情感之真。記得參加“中華誦”誦讀經典的培訓時,主講老師提到,影響他走上誦讀道路的,就是他初中的語文老師。雖然老師的普通話並不標準,但每次都飽含情感地給他們示範誦讀,老師的這份感情薰陶並影響到他,至今令他記憶猶新。教師範讀,師生共讀,定然是促進詩歌教學的有效手段。
三、多種方式,激發興趣
各種不同的誦讀方式,在古詩文教學中有著不同的作用。在教學環節中,可以讓學生個體表演讀誦,展示才華。可以男聲齊誦、女聲齊誦、男女聲輪流誦、男女聲合誦、獨誦與合誦的結合,根據作品的特點,靈活的加以運用,可起到如同交響樂般的奇妙效果。開展誦讀比賽,激發學生的誦讀激情,補充課堂教學的閱讀數量,拓展視野。
古詩文的課堂應是聲聲入耳,師生共同的。這樣的課堂,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培養學生的語感,同時也陶冶學生的身心。